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诛明 > 第一百三十七章 说谎为财 仍在城前

诛明 第一百三十七章 说谎为财 仍在城前

作者:特别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9:03:32 来源:小说旗

从城门去往知县衙门的路程并不远,可从城头说“等回信”到消息真正来到,足足过了两个时辰。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先前散去的难民百姓们又是渐渐回来,城门这边的人又开始变多了,尽管人开始变多,先前的混乱和拥挤却没有出现,因为发现不对早回来的都是些大户人家以及有武力的人物,这些队伍和人物手持武器护住自己的位置,让后来者不敢冒犯。

而且难民百姓们经过清晨的大乱之后,已经没了什么精气神折腾,各个神色萎靡的排队等待。

朱达他们排在那应家队伍的后面,算是入城的第二顺位,后面回来的大户人家本来想让他们让开,看到朱达和周青云手里的朴刀之后,犹豫再三没有动作。

等待开门期间,李和抱着捡来那个女孩去各队难民百姓处询问,问到底是谁家丢得孩子,根本没有人搭腔。

“要不就说不知道,要不就说没有,倒是有个村子出来的回了一句,说什么既然没有人理会,没准是孤寡人家的孩子,这乱世道多张嘴多个负担,又是个没把的,谁还愿意要。”这是李和的复述,

“那回了句的十有**和这女孩有关系,或者知道点什么,但不想相认,或者不想说,这样子的话,把孩子送过去只怕也没个好下场。”这是李和的判断。

众人相顾无言,没奈何又把孩子放回了筐里,二三岁的孩子都会说话,秦琴倒是会安抚,这小女孩说自己姓王,名字叫小红,是不是大名她不知道,这是娘每日里都这么叫,乡下人家的名字大体如此,倒是不稀奇。

早晨起来的经历让这个小红吓坏了也累坏了,精神安定下来,吃了点东西就开始熟睡,李和抱着她去认亲的时候也没醒过来,如果醒着的话,女孩自己或许能认出来什么,但有了刚才的经历,认出来未必是好结果。

“既然已经太平了,我们还要进城吗?”周青云问出了这个问题。

“城外各处都已经残破不堪,没有我们能依托的地方,而且接下来各方势力就要来争夺,我们不进城在城外太危险了,现在鞑子虽然走了,但有秩序能做些什么的地方只有这县城内。”朱达又说了下理由,周青云点点头,不再说话。

日过正午,一天最燥热的时候到了,早晚的凉意好像从未出现过,在这日晒之下,人群又开始有些不安。

就在这个当口,听到“吱嘎”声响,人群突然间变得安静,所有人的视线都投向城门处,只看到吊桥在连续的“吱嘎”声响中缓缓放下,吊桥遮掩下的城门也向内敞开,壕沟外的人群依旧安静,随即爆发出欢呼声,城门终于开了,终于可以进城了。

朱达回头看了看欢呼的人群,一时觉得有些荒唐,现在已经太平了,应该抓紧回去收拾,重建家园抓紧秋种秋收之类的,还有什么必要为进城欢呼,那应家的队伍也是神色古怪的回头看着,想必有几分同感。

城门开启,人群骚动的又是厉害了不少,一浪一浪的向前涌动,后面的人又是情不自禁的被向前推去,眼看着上午那混乱场面又要重演,正在这个时候,听到几声锣响,在这嘈杂中很是刺耳,人群又是安静下来。

能发出这样动静的铜锣不会小,这样的响器只有官府才配备,大伙都知道这是衙门里来人了,尽管蒙古马队祸害乡野不见官府和官军,但这个时候官府出现,还是有足够的威慑和震慑。

从城内走出几十人来,为首五人都是皂袍方帽,其中三人配着刀,两人拿着铁尺,其他大都是青壮,手中拿着大棍,其中十余根大棍是用黑红漆涂过,这也是官府用具的象征,其他人或是木棍或者刀斧,并不怎么整齐。

那几十人神色都是肃然凶恶,但细看就能发现是装出来的,不过这幅打扮,这般表情,也足够吓唬人了。

他们来到吊桥这边,为首那人对应家的队伍抱了抱拳说道:“请应老爷家赏个面子,给兄弟们个办差的空地。”

应家的队伍倒是没有坚持或者别的,就这么后退让出一块空地来,这出城的几十名官差和青壮就在吊桥这边摆上了三角木架,有人站在两侧,有人站在后面,算是摆好了阵势,一名青壮却从后面闪了出来,乍一看不知道做什么的,只觉得嘴很大。

接下来这位最大的青壮拢着手在嘴边,大喊说道:“乡亲们,太尊老爷开恩,知道鞑子还在,还有贼匪强盗作乱,让大家去城内躲避,今日里特意开城门三个时辰,天黑前关门,可人这么多,难免有鞑子的奸细在,万一被混进城去,那就是咱们大伙的祸事,所以太尊老爷吩咐要严加盘查,大伙也懂事些,要是不听号令,王法可不认人。”

他一开口倒是让大伙知道为何是他来喊了,这嗓门的确不小,甚至有牛马被吓得躁动,听到这位说话,朱达他们和应家那队都是面面相觑,心想不是说太平了吗?怎么还说鞑子还在?

但大家随即也都反应了过来,没反应过来的,看到官差们那恶狠狠带着威胁的眼神,以及举起示意的刀棍,也能反应过来,这分明是要借机发财,这次大难到了尾声,他们要发最后的国难财。

可反应过来的人就他们两拨而已,那些等着入城的难民什么都不知道,还对这些官差说出的理由深以为然,他们怎么也不想到,这看似大义凛然的理由无非是要让他们继续紧张,为了进城付出代价。

喊完这话之后,又有几名青壮敲锣进入人群维持秩序,那边的官差却招呼应家人先上前来入城。

官差们对应家人很是客气,也没见到盘查和勒索,甚至穿着衙役服色的几位还有些讨好,应家上下在这个时候倒是矜持了许多,甚至有头脸的管事之类都不怎么招呼差役,等几十人的队伍都进了城门,才有位仆役拿了两吊钱过来说是请大家吃酒,那态度倒像是打赏。

他们进去之后,第二队就是朱达他们,朱达注意到设卡官差们的表情,这些官差们已经没有面对应家的那种小心客气,面对朱达他们的时候态度完全是**裸的,就好像看着货物或者砧板上的肉。

朱达放下了背上的筐,让秦琴和那个捡到的女孩小红出来,到现在从某种意义上也算安全了,秦琴不是见不得光的,不如光明正大的出来,要是被差人们搜查出在筐里,反倒会有不必要的纠缠。

官差们彼此交换眼神,甚至在小声议论,他们最先看的朱达几人的穿着和模样,注意最多的则是朱达他们的兵器,但视线停驻时间最长的则是两匹马和马具,也有人看向秦琴和那女孩,那眼神让朱达脸色变冷。

“几位差爷,我们也要进城。”朱达先开口说话。

带刀那三位官差里有一人开口了,却是打着官腔说话“你们几个看着也是好人家的,家里大人呢?”

“家中长辈死在鞑子手里,我们几个逃了出来。”朱达实话实说。

他们这个队伍看在外人眼里,分明是殷实人家的少爷带着仆役出来,朱达和周青云虽然穿着不富贵,却很齐整,而张进北和李得贵又偏寒酸,至于李和介于两者之间,很像是伴当或者长随什么的,背在筐里的秦琴估摸着是他们妹妹,只有那个小红说不太清楚。

一听长辈死掉,官差刚有些难看的表情又是恢复了兴奋,能骑马带刀的殷实人家他们未必得罪的起,但长辈死掉的话,这些少年男女就是任人宰割的肉了。

还没等官差开口,朱达好像想起什么的说道:“义父去了太原赶考,逃过一劫,至今还没回来。”

听到这个后,站在头里的几名官差眼皮都是一跳,寻常人不清楚,他们可是明白,能去太原赶考的大同读书人,那肯定是个秀才了,在怀仁县和大同左卫这片区域,可真没几个秀才,这些人能不得罪还是少得罪的好。

不能得罪是一回事,耽误发财又是一回事,几名官差彼此凑在耳边小声嘀咕了两句,先前开口那位又是说道:“你们说自己是秀才相公的家人,说出来谁信,你们骑马带刀的,万一是奸细怎么办,可有什么凭证吗?

这还真没有凭证,朱达和周青云随身携带着路引,但那是去外县和其他卫所活动时候所需要的,现在拿出来非但不能说明,反倒会引起怀疑,毕竟百姓们带着路引的很少,尤其是本乡本土的人们。

“差爷,我们都是本乡本土的人,您听口音就能听出来,谁会带什么凭证啊!”朱达陪笑着说道,在这个场合下,也只有他能应对。

“你们说是就是吗?万一你们来路不正,万一你们是鞑子的奸细,这全城百姓怎么办,快走快走,现在不能让你们进城!”一名官差横眉怒目的喝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