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诛明 > 第二百一十九章 缺可靠的人

诛明 第二百一十九章 缺可靠的人

作者:特别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9:03:32 来源:小说旗

等送走了常凯之后,秦川已经回到了家中,秦举人拜访知县之后,还特意去了户房经承周贵家中吃午饭,既然知县老爷这关过了,那么接下来就该敲定具体的细节。

吃过晚饭,朱达、秦川、周青云和李和聚在了书房,李和坐在桌边,桌案上账簿展开,他手拿着笔正在记录,边记边沉声报数:“今日朱达支取五百两给常凯,叔父今日支取一百五十两做礼物。”

这是朱达和秦川共同的决定,支取银子的时候要清楚记账,每日里要对账核算,说清银子的用途。

“就算自家人也得账目清楚,为以后做出个规矩来。”朱达从前在河边新村就说过这番话,秦川深以为然。

“等应募的青壮们来到,安置住处,每日里的耗用,还有各项杂费使费,到时候会列单子出来。”朱达说了接下来的打算。

秦川沉思片刻后缓缓点头,开口说道:“现在就是些人情往来的花费,只是这收拢无主田地的事一开始,银子就要流水般的花出去,虽说是要和县里各家共同出资,但官差做事习惯克扣,想要让他们用心,还得考虑这个克扣,除了这个克扣之外,还得防着县里的银子和粮食不够用,真要到这一步,咱们要贴补的就多了。”

这些话让李和倒吸了口凉气,放下笔感慨说道:”还以为咱们手里的银钱多到花不完,这么说还不够?“

“只有最坏那等境地才会如此,但你放心,大伙也宽心,绝不会到这般境地。“朱达这话说是安慰又不像,但话里面蕴含的信心大家都感觉出来了,秦川倒是能听出朱达可能有些打算,不过朱达不说,他也不会去问。

......

第二天清晨天亮的有些迟,因为阴云密布,还有细碎的雪花飘落,以经验来看,倒是不会下大雪,虽说就一夜的间隔,可大伙都能明显的感觉到,今日比昨日寒冷许多。

常凯倒是热情如火的早早赶到,昨日里朱达交办的招商事宜,他已经安排好了人手,舍得花银子使费,自然有人愿意出力做事。眼下城外各处还说不上太平,所以每个方向上都安排五个人结队,除了干粮用具之外,还带着刀棍兵器,这样的准备下,遇到危险也有一战之力,共有四队人去往四个方向,就是怀仁县和周边接壤的官道路口处。

“朱兄弟,你这个主意真是好,外来客商还是认本地官府的,在大伙心里,本地豪强士绅肯定偏帮本地,我等吏役吃人不吐骨头,有品级的官员多少要有几分公道。”常凯笑嘻嘻的奉承了下,但他所说的是真心话。

昨日里安排常凯调集人手去宣讲招商,朱达特意让常凯去衙门里弄了几张告示,大体上是说怀仁县城处事公道,治安良好,希望各处商队来这边休整暂住,一定会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冠冕堂皇说了一通后,还盖上了知县的官印。

尽管告示上写的是白话,但派出去这二十个人都不认字,还得找人和他们说了大概的意思后死记硬背过去复述,南下北上的商队里面认字的比率比白身副役们稍高,但也不是每支商队都有,真正能让人产生信任的是那红通通的印记,官府大印代表着信誉和权威。

对于管印的那位知县家人来说,官印用在这等地方没有任何干碍,左右几百文好处落定,后续还有两顿好酒喝,何乐不为。

“各位,咱们这次去招商,不是去当老爷作威作福的,而是去当孙子把人伺候好的,把各位奉承上差老爷们的本事拿出来,弯着腰笑脸逢迎,把商队都给我带过来!”朱达大声宣讲,下面的二十几人都诚惶诚恐的听着。

集合的地方是在杨守文的宅院,这院子大部分都被烧毁,那些烧成黑炭的废墟和残骸都已经被收拾干净,倒是城内一处难得的封闭空场。

朱达踩在一块石头上宣讲,说完之后,看到这些年轻人满脸懵懂不解,知道他们未必能想通自己所说,但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在朱达那二十余年的记忆里,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很多事大家都想不通不理解,后来才慢慢接受,这其中也包括招商引资。

“我把话给你们说明白了,商队确实不来咱们怀仁,那我不怪你们,要是你们把人吓跑了欺负跑了,三十鞭子打底,上不封顶,我的手段你们都知道,如果你们让商队来了咱们怀仁县住下,哪怕住一晚上,把商队带来的那一队赏一两银子,要是有后续还有厚赏,上不封顶,你们听明白了吗?”朱达抬高声音说道。

这番话说完,二十余名年轻人先是错愕,随即露出了然神色,参差不齐的吆喝回答说道:“朱老爷,听明白了。”

倒是站在一旁的常凯叹了口气,低声说道:“又浪费银钱......”朱达没有理会这边,他看着其他人的表情,这次确认大伙都明白了他的意思,没有培训没有经验,不要奢谈什么意义,直接明确赏罚,让他们知道做和不做的区别,做好做坏的待遇和结果,他们立刻有了动力,也知道该怎么做。

“去南路的张进北跟着,去北路的王井跟着。”朱达在这两路安排了两个自己,大伙对此没有异议,觉得是理所当然。

安排几队回去再做整备,等常凯也告辞离开后,朱达把张进北和王井叫了过来,郑重其事的说道:“他们不是自己人,在外面又没办法盯着,我交办十分,他们能做五分就不错,你们两个就是要盯着他们做到六分以上,明白吗?”

两人当然是满口答应,朱达盯着两人的眼睛,认真无比的说道:“我们在一起也才将将一月,说句实话,对你们没有任何训练,也没有定下任何规矩,一切都要靠你们的自觉,我现在只能相信你们,希望你们两位让我一直信任下去,明白吗?”

这话说得有些重了,张进北和王井两个人都是考虑了下才抱拳给了答复:“请老爷放心,我们不会有任何的含糊。”

两个人满脸肃然的离开,朱达揉了揉额头,如果能和河边新村一样,把新人带在身边系统的培训教育,定下规矩,可用之后派出去也会放心可靠,但现在只能这么靠着言语激励,激发人的责任感,尽可能的保证效率和结果,但真正达到什么样,还是不可控的。

......

李家商队在怀仁县城交割货物,休息一晚之后就是辞行,打交道的日子还长,双方都认识的很清楚。

倒是李家商队带回来的货物有几分出乎意料,居然有牛四头,羊五十只,皮货若干,其他的则是些土产日用之类,其中皮货是方家货栈要买的,之所以购置这个,是可以向南边来的商队兜售,可以换来部分南边的货物,来回倒卖会有不错的价钱,至于土产日用,对于相对封闭的县城,只要不是特别贵的百货杂货,买来售卖总归有利可图,牛羊牲口则是另外一回事。

像李家商队这种游走于山西和大同各个州府卫所的商队,一方面是固定贩卖几种特产,一方面则是在某地看到有利可图的生意也会做,比如说这次在北边就遇到了便宜的牛羊,顺便买了下来。

“这些牛羊就是鞑子贩运过来,他们当地耗用不了,卖又不方便,会便宜我们这种常来常往的关系。”

“鞑子那边有牲畜和皮货,需要我们这边的铁器、棉布和各项杂货,这是我能想到的,还有什么其他的吗?”

朱达想要了解一切新的知识,这等边贸事宜是他感兴趣的,预想中这位李幢也该知无不言,没曾想问到这个,李幢却欲言又止,把这个话题绕了过去,到底有什么不方便说的,这让朱达很好奇,当然,双方相识不久,想要结交毕竟还没有深交,毫无保留的交底或许对方有顾虑。

既然不便说,朱达就没有追问,以后有的是机会。

才把李修商队送走,常凯又是来找朱达,虽说常凯一次次殷勤奉承,可却不让人觉得心烦,就和户房经承周贵说得那样,常凯是个聪明人,但大伙从前没有看出来,常凯每一次来都不是只为了阿谀奉承,而是有正经事。

“朱兄弟,到现在已经招募了七十三个人,这还只是城外的,估摸着接下来人还会更多,得想个安置的办法。”说这个的时候,常凯可没什么讨好的表情,满脸都是愁容。

这消息让朱达也是错愕,散落各处的流浪青壮应该都在距离县城一日或者更远路程的距离上,招募的人现在还没有到达,可这一天还没到,已经有七十三个,怎么这么快,怎么这么多?

“人从哪里招来的?”

“城内城外多得是,找不到活计,饥一顿饱一顿的,听到小爷你招人,都投奔过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