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诛明 > 第四十三章 内有隐秘 童言稚语

诛明 第四十三章 内有隐秘 童言稚语

作者:特别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9:03:32 来源:小说旗

将尸体丢进河中之后,扒下来的衣物还要处理,师徒三人在附近弄了些枯草树枝什么的,用带来的火种引燃烧毁,然后又把灰烬混在泥土里埋回去。『天籁小说ww w. .

灰烬里现了块金子,在火光下验看才现是扭曲成团的金钗,应该是藏在袍服某处的贼赃,朱达搜查的时候没有现,烧后藏不住了。

“你们就当没这个东西,不然要招来大祸!”向伯严厉的警告了下,犹豫片刻还是揣到了怀里,在各个村子里,连铜钱这等通货都是稀罕物事,更不要说金银这种宝货,朱达现在都后悔把那银镯子丢在河里,在琢磨能不能捞出来。

焚烧衣物燃起的火堆不大,烧起来很快,不会引人注意,即便这样,师徒三人开始紧张异常,等把一切处置完毕之后,立刻回村。

这个时候晚霞映天,四处还很明亮,可三人的脚步都很快,四周田地空旷处一个人影也不见,贼兵出现后,天黑前一个时辰所有村民就只在村内活动,谁也不敢拿性命开玩笑。

等三人进村之后,巡夜的村民们已经在村中集合,手里大多拿着木枪,少见有矛头的,因为有过几次值夜巡逻的经历,大家已经不那么紧张,神情都很平静,甚至有说有笑,李总旗拎着朴刀站在一旁,神情颇为郑重。

看到朱达他们三个,李总旗特意点头招呼,向伯脚步停了下,让朱达和周青云等等,他则走了过去。

难道向伯改主意了,想要把贼兵的事情报官?让李总旗把消息传过去?朱达看着向伯和李总旗小声聊天,他这边胡思乱想。

过了一会向伯就是回转,这点功夫也说不了几句,会合后笑着说了句“师父这次倒是借了徒弟的面子,李总旗倒是答应的痛快!”

“分赏钱吗?”周青云大大咧咧的问道。

“脑子想什么,是借马!”向伯心情不错,笑着训斥说道。

白堡村里只有一匹马,就是李总旗的坐骑,按照村民的议论,总旗李纪一直对这匹马宝贵无比,宁可亏待了老婆儿子,也不会亏待了这匹马,出借就更不用提了,当然,在这白堡村里,也没什么人有资格去借用。

师徒三人走了两步,朱达却反应过来,惊讶的问道:“师父,你居然会骑马?”

“这有什么稀奇的,向伯早就会骑了。”周青云觉得朱达大惊小怪。

懂得战场上的武技,懂得弓马,见识也不少,这样的人物却只在和百户村子里做个盐贩子,未免太屈才了,哪怕做个家丁亲卫之类,也会比现在的境遇强太多。

向伯仿佛知道朱达所想,无所谓的笑着说道:“老汉运气不好,教我本事的那位死太早了,不然能做个把总,运气好还能再上一步......”

朱达记得师父提过当年从军时候,曾有个南方出身的亲卫教给他不少本事,但后来这个人战死,一切也就没了指望,此时听向伯笑得爽朗,似乎不放在心上的样子,应该是想得多了,也就想开了。

回到向家,向伯把去下马村贩盐所得分出一半来装进篮子里,让朱达带着回家,真要是十二岁的少年或许看不出什么,可朱达却看到师父的分配很偏向自家,有这份照顾在,他索性拽着向伯和周青云跟他回去一起吃饭,向家老少也没什么推辞,安排周青云去仓里割了一块腊肉,奔着朱家去了。

一进自家院子,正在收拾柴草的父亲朱石头连忙迎了上来,向伯笑着指了指朱达手里的篮子,开口说道:“今天去下马村的收成不错,这是你那份。”

朱石头明显很想看看篮子里有什么,但还是忍住,只是满脸喜悦的说道:“多亏向大哥,多亏向大哥。”

向伯和父亲在那里聊着卖盐的事,气氛很是愉快,朱达和周青云忙着把篮子里的东西放下准备做饭,师徒三人颇有默契,没有人会说什么杀人的事,看这个样子,那个女童秦琴要么没醒,要么没有说。

刚开始在厨房忙碌,母亲朱王氏走了进来,分来的东西她也见到了,不过朱王氏脸上却不见喜色,反倒是有几分忧虑,周青云对于朱家来说已经不算外人了,她没什么避讳的,压低声音说道:“小达,那个闺女是谁家的?怎么穿着补丁衣服,内里却是绸缎的褂子,别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小姐,平白多了是非。”

不是谁家孩子都能用绸缎做内衬的,而且平白无故,大户人家的孩子又怎么会走丢,又怎么会在白堡村这样的地方被捡到,如果因为这个被人冤枉,或者有什么牵连,那可就是大麻烦了。

“是个秀才家的孩子,没准从前家里不错,现在败落了。”朱达笑着安慰了句,他对秦琴的家境有估计,现在看倒是更出预料一些,当时看到这小女孩肤色和健康就知道不是寻常百姓能有的。

从那个贼兵颇费周折才绑了秦琴,这女童家境肯定不差,肯定有些现在不知道的秘密,贼兵没说,秦琴也不会说。

晚饭的时候很热闹,朱达的父母双亲喜气洋洋,他们看到了卖盐的分润,看到生活改善的希望,甚至会更上一个台阶,吃饱穿暖甚至吃好都不是奢望,这怎么会不高兴,向伯和朱达自然不会说出河边的真相,倒是周青云神情一直有些僵硬,只在那里闷头吃,这其实和平日里没区别。

让人惊讶的是女童秦琴,小姑娘居然也没说,只在那里讲昏昏沉沉就来到这边,然后遇见朱达和周青云。

“你这孩子就是不省心,去河边抓鱼能带回个丫头来。”父亲朱石头笑着埋怨了句,别的没有多说。

朱家夫妇二人很喜欢秦琴,不住的夹菜添饭,本来女童对鱼很有戒心,但吃了一口之后双眼亮,很是多吃了些,当然,朱王氏特意把鱼刺都弄干净了。

“真好吃,等回家了让我爹做给我吃!”朱家的气氛很好,除了向伯长得凶点,其他人都不像坏人,秦琴觉得安全,睡了一觉养好了精神,在那里有说有笑。

看着女童可爱,朱王氏习惯性的逗了一句:“秦琴,留在我家好不好,天天能吃这么好吃的鱼。”

妇人对孩童说这样的话没什么特别的含义,类似的场景往往都会讲的,不管孩童怎么回答,大家哈哈一笑就是过去,没曾想秦琴转转眼睛,先看了看碗里的鱼肉,又看了看朱达,很为难的说道:“婶子,我不能给朱哥哥当媳妇的,我爹说我要嫁个读书人家,起码也要嫁给千户家的大儿子什么的。”

女童这话一说,屋子里安静不少,朱达的父母对视了眼,又看了眼朱达,都是憋着不笑,周青云咧开了嘴,然后又是低头强忍。

现如今朱家也用得灯火,屋子里算是明亮,看着不知道天真还是复杂的女童,再看看身边人的表情,朱达用手擦了擦额头上不存在的汗水。

“心思还真多,不光要当千户的儿媳妇,还要当千户的媳妇。”向伯说得很不屑。

卫所武官若没有恩赏罪罚的话,职位是世袭的,是长子继承家业,要当千户家大儿子的媳妇,就是说将来要成为千户夫人,在大同地方,这可是好大一块家业。

虽然大同的秀才很稀罕,可偌大的大同镇,千户也不过三百人,各个都是豪绅一等,区区秀才他们还看不上眼的,所以向伯语带讽刺。

但他语气里的讽刺女童听不出来,听懂的也不会点明,屋子里嘻嘻哈哈就过去了,其实朱达不光觉得当媳妇这个别扭,“朱哥哥”这个也不是什么好词。

“向大哥,咱们明天是不是再去山里一次,趁着天冷前多囤些盐,再把那山洞遮掩下,免得不小心被旁人现了。”朱石头说道。

见到了卖盐的利益,朱石头变得主动了起来,按说有个出盐的岩洞是大秘密,但在一个五岁女童面前没必要遮掩,反正她不可能听懂。

“不急,这几日不要出村,等太平了再过去!”向伯没有说太透,朱达却听懂了。

朱石头却会错了意,叹气感慨说道:“天知道这伙贼兵还要折腾到什么时候,老天爷真该天打雷劈了这些混账!”

向伯和朱达对视了眼,向伯闷声说道:“你家多了个女孩子不方便,你去我那边睡。”

等吃完饭之后,沉默了半天的女童秦琴小心翼翼的插嘴说道:“叔叔婶子,什么时候能送我回家,我几天不在家,我爹肯定急坏了,他起火来可吓人了。”

一个秀才火能怎么吓人,朱达笑了笑,温和的说道:“再等两天,最迟四天,肯定把你送回家去,现在不方便。”

或许是在河边看到朱达的行为,女童秦琴表现的虽然活泼,实际上对朱达很敬畏,听到他这么说,怯生生的点头,没有再说话。

“明早我去报信,你们两个留在村子里,拿武器做好准备,有事就喊人帮忙,巡夜几天,李总旗带着的人也靠得住了。”回返向家的路上,向伯郑重其事的叮嘱。

“不要去钓鱼了!”

“明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