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诛明 > 第四十七章 送女归家 路有白骨

诛明 第四十七章 送女归家 路有白骨

作者:特别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9:03:32 来源:小说旗

“这都是你的功劳,现在贼兵已经被剿灭,不用担心危险,老汉会把你做的事到处说说,给你扬名,你既然学武,有些名气才好。』天籁『小说ww w. .“

第二天一早那骑士告辞离开,向伯却不急着休息,颇为兴奋的和朱达说了几句。

学武的出路或者是官军或者是江湖,不管那一条,如果能早些扬名,总会走得顺利些,如果到处传扬你勇悍强壮,记在相关人等心中,招募录取总归会有个方便在。

“师父,你去大柜那边报信,是说那河边贼兵是你自己杀的吗?”看到向伯点头,朱达又问道:“盐栈大柜那边会不会守密,这件事会不会到处乱说。”

“大柜那边口风很紧,不然也做不了这么大的生意。”

“师父,贼兵领还没抓住,消息万一传出去肯定会有风险,那大柜再怎么保密,如果是徒儿杀贼的消息说过去,大家都觉得新奇,保不齐就会乱说,到时候会惹祸上身,师父,咱们现在还不能有任何的大意。“朱达说得慎重。

向伯琢磨片刻,摇头笑着说道:“你说的有道理,那就不说了,咱俩这师徒倒过来才对,我一个五六十岁的老汉,还不如你想得周到。”

这几天向伯也是连轴转下来的,吃过早饭就要去休息,临睡前对朱达和周青云说道:“你们准备准备,明天把那个丫头送回家去,耽误了这么久,那丫头家里父母不知道着急成什么样子。”

听到这个,不光是周青云兴奋,连朱达都有些激动,在这十二年的人生中,他还没出过远门,能去那繁华的郑家集,看看白堡村之外的天地,这可是大好事,何况昨夜自己还想过这个。

中午回家做饭时候,朱达特意和女童秦琴说了,秦琴早晨又因为想家哭了一场,听到这个立刻高兴的拍手,要说这秦琴的确是古怪精灵,高兴过后居然又是擦起眼泪来,朱王氏连忙过来安慰询问,只听女童抽泣说道:”叔叔婶子和哥哥对我这么好,我都舍不得走了。“

“那就不走了。”朱达笑着说道。

话音未落,秦琴立刻瞪大了眼睛说道:“舍得,舍得,没什么舍不得的!”

敢情这女孩在那里装哭,这等装大人孩子气的狡黠让众人都是忍不住笑,女童秦琴满脸通红的低下头,怎么也不敢抬头。

下午向伯醒来后直接去了李总旗家,两人聊过,晚上值夜却不用三十个人,只留下了十个人,其他人回去休息,这个决定让村民们欢欣鼓舞,虽说巡夜值守是关乎自家安危的事,但随着天气越来越冷,辛苦难熬也是实在的,何况这些日子一直没什么事,大家都已经懈怠,李总旗这么顺应民意,大家当然乐得从命。

村里去过郑家集的人不多,向伯恰好是一位,从白堡村去郑家集不是随随便便就去的,来回将近三十几里路,要在外面过夜,对这个时代的平民百姓来说可是大事,从朱达那边知道出行安排后,他的父母虽然担心却也无可奈何,现在他们当真是管不了朱达了。

一早起来,朱达就在整理行装,清点要携带的东西,他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兴奋,居然和个真正没出过远门的少年一样,早晨翻来覆去的睡不着。

等出门的时候,母亲朱王氏却红了眼睛,虽然和女童相处没几天,可她对这个古怪精灵的小女孩很喜欢,就这么分开还真舍不得,秦琴也做出一副恋恋不舍的表情,不过朱达一看就看出来是假装的,只能苦笑着假装看不见。

朱达和周青云背着包袱,而向伯背着竹筐,筐里放着一些干粮行李,不过这筐主要用来装秦琴,女童虽然能走几步,却不能指望长途跋涉,还要人来背着,朱达和周青云依旧拿着木枪和弓箭,匕随身佩戴,只有向伯自己带着刀,别看是一老三少,凭他们的武力,完全可以自保。

去往郑家集的路是沿河向南十里,然后渡河再向西走五里左右就会到达,只是这条路不怎么好走,沿河的路不是官道,而是人踩马踏出来的小道,坑洼崎岖,路中还有杂草,走着走着甚至要分辨下才能找到路。

“现在年景不好,除了货郎摊贩会到处窜窜,村里各处都很少外出,连带着河边来的人也少,这路一年到头估摸着都没多少人走。”向伯边走边说,一方面是排解行路的枯燥无聊,另一方面则是给朱达他们讲解传授,这些见闻看似浅显,可知道的人很少。

至于为什么不走官道,向伯也有解释,走官道要绕远,更有一点,筐里的女童秦琴不好解释,如果被什么人盯上总归麻烦,过了夏米河之后再上官道,遇到麻烦的可能会少一点。

朱达听得很仔细,他对道路两边观察的很仔细,心里印证着向伯的话,还有那二十余年的回忆,当年他也曾路过这边。

离开白堡村几里地之后,路愈难走不说,周围看着还有些荒凉,虽然也有收割后的田地,可看着明显不如村子附近的整齐,按照向伯所说要再走半个时辰才能看到另一个村子。

“师父,这边靠着夏米河这么近,怎么不多开些水浇地,多收成难道不好吗?”朱达忍不住问。

周青云满脸懵懂,此时筐口没有盖蒙布,女童秦琴也好奇的探头,他们都不知道朱达问的是什么。

向伯瞥了朱达一眼,摇头苦笑着说道:“谁不知道水浇地收成好,可哪有那么多人开荒耕种,家家就这么点人,话说回来,你要是开垦成熟地了,难道又能赚到便宜,不是租子要加,就是被人夺了去,一来二去的,谁还会花费这个力气。”

军户只有长子能继承家业,这就导致家里人丁始终不会多,没有人力就谈不上开荒耕种,加上这水浇地的熟地是上好田产,军户小民根本没可能保住,自己能想到的,肯定也有人想到,但试过之后没有意义甚至吃亏,自然就会放弃了。

看看不怎么整齐的田垄,一看就是年久失修的引水沟渠,再想想这禁锢积极性的军户屯田体制,朱达只能想到“落后”两个字。

再向前走不几步,一直在筐里探头探脑到处乱看的秦琴尖叫了声,直接缩了回去,她这动静把几人吓了一跳,向前看去,现干草丛中有一具尸体。

刚看到的时候,朱达还以为是那贼兵的尸体被人捞上来了,走近后才现不是,这尸体看着颇为恐怖,但还是能看出死了有段时日,更不要说距离河边有个几十步。

朱达和周青云如临大敌,向伯倒是无所谓的样子,还解释了几句:“如果在白堡村周围,一有尸,肯定会报官,至不济也会就地埋了,可这边是两个村的交界,麻烦谁也不愿意管,就变成这样子了,没什么稀罕的。”

说到这里,向伯叹了口气感慨说道:“都说世道太平,只不过是圈在一处不知道外面,看着无事就觉得太平,我出去运盐来回,也就是十几二十里路,这等尸体总是能看得到,各村盐贩坐商在外面行走,隔几个月就能听到遇事遭难的,要是太平,怎么会死这么多人。”

即便是听不懂的人,也能听得出向伯语气里的凝重,大家沉默着向前走了段,又探头出来的秦琴突然喊道:”北边又有烟冒出来了。“

“看来鞑子又在北边活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打进来,你们说这是太平吗?“向伯闷声说道。

没等朱达和周青云接话,秦琴脆生生的回答说道:”我爹说就算鞑子破口进来也不用怕,他们就是为了抢东西,到时候能进城的进城,躲进山的躲进山,鞑子在咱们大明呆不久,早晚都要走,等走了再回来就好。“

众人都是愣住,向伯和朱达都是哑然失笑,这秦秀才的话也没说错,不过被小女孩用稚嫩的语气说出,有趣又可爱,只有边上的周青云挠头弄不懂大家说什么,为什么笑,很是苦恼模样。

“朱达,我从前听人说,咱们大同的读书人要么就是死读书的酸子,要么就是能当军师的厉害角色,这丫头的爹搞不好就是厉害的。”秦琴的插话让向伯心情大好,笑着打趣。

“师父说的没错,能教出这么聪明的女儿,当爹的肯定也差不了。”朱达笑着附和说道。

朱达倒是挺想见见这秦琴的父亲,在这个时代,能把女儿教成这个样子的人物肯定不简单,最起码会很有趣,走着想着,思绪却飘散开来,他知道这是嘉靖年间,可当年从没认真学过历史,对这个时代生了什么根本没有任何印象。

“似乎挺太平的”刚有这个念头就被自己否掉,似乎是看什么戏说的影视才有这个印象,这可做不得准。

“未卜先知”指望不上了,谁能想到会有今天,要知道有今日,当年在学校和社会上又怎么会懈怠放松,只会抓紧时间学习和自强。

事到如今,只能抓住自己能抓住的,当年的技能和见识还是记得不少,在这个时代还要努力的习练自强,能依靠的只有自己,走着走着,朱达的步伐变得坚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