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诛明 > 第五十四章 桌上闲谈 匪夷所思

诛明 第五十四章 桌上闲谈 匪夷所思

作者:特别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9:03:32 来源:小说旗

屋中目瞪口呆的何止秦秀才,向伯同样震惊,他震惊的看着秦秀才,这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书生居然是大柜里面的头几号人物?是自己上家的上家的上家......

“他们倒是不叫我大掌柜,小兄弟,你能猜出我在盐栈里身份不低并不难,可你怎么知道我是头三号的人物,如今这世道文贵武贱,能管着刀兵的没准会有很多,这出主意的你是怎么猜出来的,难道觉得秦某是秀才,所以就会出谋划策,小兄弟,你可知道这世上不通庶务的书呆子有多少?”秦秀才说了一串问题,称呼上也有了变化,开始喊“小兄弟”了。天籁 小说ww w. .

朱达很是从容的回答说道:“我师父头天上报贼兵老巢的消息,第二天就派出马队围剿,如果做主管事的太多,怎么会有这样的决断,所以我猜只有三个,而盐栈马队的精锐老练不次于官军骑兵,官府可以文贵武贱,可盐栈却不能这么做,因为这贩私盐时时刻刻要准备动武,如果不重视,那么关键时候就不得用,所以那位于三爷的位置说不好也在盐栈前三,这‘三爷’的三就是排行......”

秦秀才脸上的惊骇依旧,但随着朱达讲述却缓缓点头,他本来要说话,可看着朱达要继续,秦秀才就没有出声。

“......至于为什么觉得先生是出主意的,这个就是猜测了,先生看起来不会武,除了出谋划策,管理细务之外,也想不出别的来......”

朱达倒是坦诚,听到他这句话秦秀才又是愣住,然后又是缓缓摇头,脸上的惊愕散去,笑意则是越来越浓,笑意变成了笑声,笑声越来越大。

在一边的女童秦琴倒是乖巧懂事,刚才秦秀才和朱达问答的时候不出声,到这时才嘟囔着说道:“爹,我饿了。”

外面已经入夜,彻底黑了下来,酒席应该已经摆好,即便隔着距离还是能闻到酒肉的香气。

秦秀才笑声停歇,爱怜的摸了摸秦琴的头,开口说道:“这就去吃。”

说完牵上女儿的手,又抬手对向伯做了个请的姿势,笑着说道:“怠慢各位了,秦某知道向兄有很多想问的,咱们边吃边聊。”

到了这个时候,向伯反倒没了开始的从容,他是升平盐栈下面最基层的坐商盐贩,可面前这位却是最顶层的之一,彼此身份地位相差这么远,从容平等相待怎么可能,要知道,如果向伯去了盐栈总号,见到普通账房管事都要毕恭毕敬,而实际上见到的机会都极少,连打交道的身份都没。

不过现在的秀才秦川注意力根本不在向伯身上,他只是盯着朱达打量,快要入席前忍不住赞叹说道:“真是少年英才,这个年纪就能杀贼,更难得的是思绪敏捷,能想得明白,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琢磨事情可没这么透彻。”

入座的朱达只是笑着不说话,外人看起来只觉得是他腼腆,却不知道朱达有些汗颜惭愧。

刚才所说所分析的那些,对一个十二岁的少年来说很不容易,但对于一个经历过完整的现代教育,经历过信息爆炸的时代,又有一定职场经验的青年人来说并不难,何况刚才各方面已经透露了足够的信息,只要留意就能得出大概的结论。

朱达也在想,如果那二十余年的人生遇到相同的事,自己未必能得出这些结论,但现在自己足够冷静和沉着,细心观察,沉着思考,得出结论不难,经历了这么多,的确比从前沉着冷静很多。

菜是四凉八热,有坛酒已经开了泥封,酒海飘荡着热气,瓷壶放在里面温着,席面颇为讲究。

“你们想吃什么就吃,不用在意太多。”秦秀才边说边给向伯斟了一杯酒,然后又给自己倒上。

桌上猪牛羊肉都有,那饭庄做得很用心,煎炒烹炸的手段全都用上,冷碟热菜可以说是色香味俱全了,周青云一上桌眼睛就挪不开了,在那里直咽口水,秦琴的模样也差不多,虽然已经知道秦家不是破落户,可这样的饭菜也不是每天都吃的,只有朱达自制力强些,可本能难以抵挡,眼神不住的朝菜肴上飘,所以秦秀才才有这么一句。

朱达他们再馋也还先看看向伯,女童秦琴则是欢呼一声,小手挥舞着不和比例的筷子开吃,周青云也是跟上,在这个场合也没必要矜持,朱达随后吃了起来。

“想必向兄心里有许多想问的,但先让秦某敬这三杯酒,秦某就这么一个女儿,要有什么闪失,真不知道怎么去和她的祖父祖母去说,真不知道秦某会如何伤心,多谢向兄和徒儿古道热肠!”秀才秦川说完,把手中酒杯和向伯一碰,一饮而尽,然后又是倒满。

酒是好酒,三杯量并不大,两人喝完之后都很正常,这才开始吃菜,向伯表情有几分沉闷拘束,知道对方是自己上峰,又有这样那样的疑问未解,放不开才是正常的。

“你贩盐快十年了,开始是从张家拿货,四年前开始在高家拿货,然后领了那块木牌,从前你拿货的价钱总是变动,出货的人总是克扣勒索,贩子们彼此串货压价,你生意做得很不顺,等换了上家,拿了木牌后,生意才做得稳当,对不对?”秦川依旧提了个问题。

朱达听父母和村民以及向伯都说过“高家”,是一位老资格的百户,祖辈曾有人做过大同左卫的指挥同知,家大业大,在左卫里很有势力,管着的百户在一处繁华镇子上,是远近闻名的大户人家,只是“张家”就不知道了。

说到这个,或许因为三杯酒下肚,又或许因为今日赶路疲惫,向伯很有些感慨,闷声回答说道:“张家有个总旗的身份,可做得却是土匪的勾当,他家就是个贼窝子,是平泉庄的大窝主,他那贩盐就和放债一样,一年到头赚不到什么,稍不小心还要倒欠进去,谁又敢和他们理论,他家养着几个亡命,劫财害命的混账事都没少做,多亏四年前天开眼,他们内讧火并......”

话到这里,向伯却打了个磕绊,看向正在细听的秦秀才,对方很认真的听着,表情没有任何波动,一直在听着的朱达也偏头看了眼,秦秀才笑着回应,点了点头。

向伯自失一笑,端起酒杯抿了口说道:“这酒真好,平日里老汉那舍得喝,也喝不起,等高家接了分的生意,老汉都想着不做这营生了,高家那势力更大,老汉要是凑上去,岂不是成了砧板上的菜,没想到,没想到啊,这高家做得厚道了,还有许多规矩,比如说一个坐商一个百户,公道的价钱,处处方便的牌子,还有这愿意为下面出头的大柜,做事心里有了倚靠。”

开始时候或许在回忆回答,说到后来,向伯真有些感慨在其中,越说越是细致,秦秀才边听边微笑着点头,等向伯这边有个停顿,他悠然说道:“向兄,这些规矩都是我定的。”

这话说完,屋中安静,向伯和朱达都盯着秦川看,只有秦琴和周青云吃得高兴的声音,对秦川的这句话朱达有些估计和猜测,等对方亲口承认后还是觉得震撼。

一个只读四书五经的秀才居然建立了这套制度,这其实是从上到下建立了一套分销体系,划分销售区域,认定分销商的资格,稳定价格,这套东西在那二十多年里算是普通的商业制度,可在这个时代怎么也是领先的。

在这个时代,朱达能感觉到大家都是按照规矩来的,约定俗成是什么,王法惯例是什么,那大家就都这么做,村民如此,李总旗也如此,听人谈论说起,白堡村之外的人也大都是如此,在不达时代的寻常地方,这种保守封闭才是正常。

眼前这秦川不过是镇上一个秀才,在这大同和怀仁县之间或许稀罕,可放在大明算不得什么,他怎么就能突破常规,创新做出这些,尽管朱达不知道大明其他店铺商行是什么样子,可下意识的就做出了这样的判断,随即他又有了一个更大胆更匪夷所思的猜测,难道对方也是......

想到这个,朱达下意识的屏住了呼吸,盯着对方的脸细看,双眼有神,五官俊朗,其他的倒是看不出来。

向伯从惊愕中恢复过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抓过酒壶,给自己和秦秀才的杯中倒满,然后郑重其事起身举杯说道:“秦先生做了大好事,老汉得好处不少,先前也不知道先生的身份,这杯酒一是为了谢恩,二是为了赔罪,实在是失敬了。”

朱达觉得自家师父的言行很别扭,明明是恩人却要谦卑赔罪,可他也知道向伯这么做很正常,不管对方怎么谦虚和善,身份上的差距是实实在在的,何况这秀才还握着向伯生计甚至某种意义上的生死。

秦秀才不过三十,却通晓世故,笑着站起,怎么也不接向伯的大礼,推让几次,两个人平礼干了一杯。

干了这杯之后,气氛更加融洽放松,朱达看到秀才秦川转向自己,笑着说道:“朱达,你想问什么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