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诛明 > 第七章 乱纷纷

诛明 第七章 乱纷纷

作者:特别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9:03:32 来源:小说旗

“鞑子来了!”

听到这声喊之后,村外田里先是安静一下,随即炸开了锅,每个人都放下手里的农具家什,向着村里跑去,有良心的会喊一声自家孩子,大多数的都是不管不顾,有人甚至哭了出来。天籁小说ww w..

朱达饿着肚子跑不动,连忙走到路边田中,生怕被村民撞倒踩踏,跑过去的人倒是有好心的,吆喝着“快回村去”,朱达只是哭笑不得的点头。

没过一会,朱达就看到了自家父母,他正好在这个方向上,父亲朱石头和母亲朱王氏都跑的跌跌撞撞,路过朱达身边的时候,朱石头已经急了,连忙去拽朱达,那边朱王氏一个踉跄,却是趴在路上,后面正有十几个人跑过来,眼看就要踩上。

“爹,先把娘扶起来!”朱达这下可站不住,连忙上前。

朱王氏在那里摆手,满脸决绝的冲着朱石头喊道:“先别管我,把孩子带回去!”

眼见着后面人越来越近,朱石头已经准备听朱王氏的话动手,朱达却急了,顾不得什么礼数,冲着朱石头喊道:“爹,就算有鞑子来,距离咱们起码大几十里,几个时辰过不来,急有什么用,先把我娘拽回来,别被那些疯子踩着!”

他这尖声大喊让朱石头清醒了过来,连忙和朱达一起,七手八脚的把朱王氏搀扶起来,离开了路中央,眼见着后面有人摔倒在地,没人理会,被踩了七八脚,还被农具带了几下,躺在地上痛嚎。

“望山跑死马,今儿天晴有风,看那烟柱模样,还远着呢,咱们不着急!”朱达解释了两句,当年野外旅游,这等眺望测距是个很基础的技能。

烽燧,烽火台,点燃烽火示警,那么敌人还在北边,也就是说即便鞑子真来了,和这边其实距离远过大几十里,留给村民反应的时间更多,不过这个分析朱达就不会说出来了。

一家三口站在路边,先把气喘匀了,朱石头略微犹豫,还是回去把丢在田里的农具捡起,这才向家里走去。

村子里有哭喊,有闹腾,但出乎意料的是,没有人向外跑,家家都是忙碌不停,距离晚饭还有段时间,可居然有烹饪的香味飘荡,这让朱达很是纳闷。

“家里的,先把粮食弄出来,都做成饼子,备着逃难躲避的时候吃!”听到父亲朱石头的吆喝,朱达明白外面香味的来源了。

帮着朱王氏倒腾出粮食,朱石头拽着朱达来到了堆放粮食的偏房,这里一半堆着粮食,一半堆着杂物,朱石头清理开杂物,却看到一根木棍横在地上,上前抓住木棍,现有绳索和地面相连,略微活动几下,向上一拽,居然是个盖子,木板上面都是泥土,看起来有段日子没有打开,木板上的泥土和地面都已经混为一体,能看出木盖下面是个地窖。

“小达,要是有贼人和鞑子过来,你要是来不及跑,就进这个地窖,进去后千万记得把盖子盖上,盖上后还要晃一晃,然后不管外面什么动静都别出来,直到安静了再说,明白吗?一定要记住了!”朱石头郑重其事的嘱咐说道,朱达连忙点头。

这昏暗破陋的库房,地窖盖子和地面几乎一体,盖上后晃动下则是让痕迹模糊些,这很容易就能想明白。

嘱咐完后,朱石头拽着朱达一起忙碌,把家里仅有的三个瓦罐清理出两个,朱王氏一边做饼子一边烧水,烧出一锅水就盛在瓦罐里,然后抬到地窖里,地窖气味居然不怎么难闻,仔细观察能看到通风孔道,更让朱达惊讶的是,地窖里居然还有个不大的水缸。

对于村民来说,水缸已经是颇为贵重的财产,没曾想这个许久没有打开的地窖里也有,简单清理之后,就开始向着水缸里灌水,那朱石头边灌水边说道:“真要出啥事,你跟着爹娘就好,咱们先向山里跑,实在跑不了了,再进这个地窖,你也不用害怕,你爷爷,你祖爷爷,这么一代代的都过来了。“

朱达听得很专心,这还是第一次听说,这十二年的人生中父母也从来没有说过,让他惊讶的是父亲朱石头的表情,很无奈,很平静,只是说到后来,朱石头叹了口气:“太平了十年,还以为不会闹灾了!”

父亲很平静,实际上整个村子很平静,在田地里的慌乱是一回事,进村之后,似乎每家人都知道该怎么做,想必每家都有地窖,每家都有进山逃难的准备。

到这个时候朱达再次确认自己的判断,这的确是个人吃人的时代,虎狼不只是老爷们的家丁,还有草原上的蒙古部落,不光是他意识到这是个人吃人,朝不保夕的时代,所有人可能都知道,只不过大家已经麻木,已经习惯了。

北边升起的烽火烟柱很快就消失了,可没有准确消息过来,大家依旧提心吊胆,到临近天黑,有人敲锣集合大伙去李总旗家门口那边,大家忙碌慌乱了整个下午,到现在多少镇定了些。

白堡村百余户人家,大几百号人丁,朱家这种算是人口少的,本来孩童没必要过去,但朱达跟着父母一定要去,也没人拦阻。

李总旗家宅院四周很是宽敞,朱家三口到那里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到了,早晨离村的向老汉和周青云也在,相比于惊慌迷惘的村民们,这一老一少最是冷静。

站在几块石头上的李总旗李纪脸上也有些许不知所措,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很清楚,这让大家更是心里没底。

“人都到齐了,乡亲们不要担心,那烽火台离咱们好远,有事也牵扯不到咱们这里,再说了,要是鞑子过来,那烽火会一道道点燃,最近的离咱们这边才五里,现在既然没有,那就是鞑子被打跑了,大伙该忙什么忙什么,别误了农时。”

李总旗是村子里的头面人物,说起来就是村正庄头一流的人物,被认为是见过世面的,算是个主心骨,他这么说很多人都是松了口气,嗡嗡嗡的议论声也跟着响起。

“大家要是不放心,就各家出人放哨,有什么事就敲锣吆喝,其他人就别瞎操心,回去好好歇着,晒粮交租都得要力气忙活,上面催的紧啊!”

李总旗颇有计划,他侃侃而谈,村民的心思也愈安定,不过朱达却注意到一件事,这李总旗每说几句都要看下向老汉向岳那边,然后才会继续,看来这些话都是那向老汉教的,也只有上过战场,见过世面的向老汉才会有这样具体的判断。

人心安定之后,村子里的气氛变得和缓下来,对于出村放哨的事情也开始推三阻四,更多的人则是出村去收拾农具,很多人急火火跑回来的时候农具和粮食都丢在田里。

折腾到现在,朱达的肚子咕咕作响,刚才精神上的冲击,奔跑忙碌,倒是让他忽略了饥饿的感觉,到现在却是变本加厉的难受起来。

晚饭很快弄好,此时的气氛和劫后余生很像,一家人倒是格外放松,父亲朱石头还夸了朱达几句:“咱家孩子就是聪明,别人慌张张的,小达却能看明白。”

说完这个,又是感慨说道:“咱们大同是铁打的地方,鞑子进不来的,这太平日子都有十年了,肯定是有神佛保佑的,咱们怕什么!”

朱达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心中感慨,人总会下意识的避开那些解决不了的困难,如果没办法,就装作他不存在,古往今来都没区别。

吃完自己那碗,朱达还有点不满足,一旦加大运动量,对食物的需求也跟着增加,不过他没有要,因为朱达知道,再添饭父母会满足他,但父母会挨饿,他们忙碌了一天农活,同样要吃饱补充。

“爹,今天我去找那向伯学武,但向伯没有答应,明天爹能不能陪着孩儿一起去,这样更有把握些!”吃完之后,朱达就提出了要求,今天烽火燃起,全村惊慌紧张,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是坏事,这证明了学武的必要性,所以这时提出,父母答应的可能很大,有长辈成人出面,也更有把握。

听到朱达的请求,父亲朱石头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手在饭桌上拍了下,不耐烦的说道:“刚夸你聪明,你倒是有主意了,还去找那个向老汉,他家闹鬼的你知道不知道,他手上有人命,断子绝孙,连觉都睡不好,你知道不知道,你想到老了和他一样吗?”

这回答也是意料中的一种,朱达只是觉得无奈,没曾想这种类似成人的表情让朱石头更怒:“学武干什么,和人争强好胜,不会武你还能做个本份老实,被人欺负忍一忍就过去了,会武了你还能忍住,肯定会和人硬顶出头,肯定要惹祸,咱们家就你这么一根独苗,有个好歹怎么办啊!”

“.......爹,我一定要去学武!”

“你要学就自己去学,家里不管,看谁教你,那向老汉也不会理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