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诛明 > 第九十八章 规矩先立 在商言商

诛明 第九十八章 规矩先立 在商言商

作者:特别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9:03:32 来源:小说旗

“......这边倒是安定,不怕闲汉和小偷......”

“......咱们小本生意,就怕碰到无事生非的,没曾想这里这么好......”

“......都是自家人,我又怎么会坑你......”

这门脸和西边大院的院墙连成一体,在门前摆着几张桌子,桌前放置着大小不一的秤,有专人称重唱数,又有人记账付钱,还有些青壮汉子进进出出的搬运。

摆着大秤的桌前人很稀落,可货物当真不少,往往都是大牲口甚至大车运送,称重唱数的流程也相对简单,只是搬运的人忙碌些,反倒是摆放着小秤的桌子前热闹非凡,桌子里面的仔细检查,桌子外面的争辩不休,等过秤的时候,又是瞪大眼睛看着,那秤砣进一分退一分都要引起一番口舌来。

大秤小秤两边的人也不同,大秤那边是体面人带着仆役劳力在忙活,而小秤那边看着都是普通百姓,当然,大秤那边的体面人在村前那路姓和魏姓商人眼里,充其量是个土棍,还是好日子没过几天的那种。

富贵贫贱,层级高低就差别在这里了,上面瞧不上的,下面还要仰望,大秤那边的几个“体面人”还不屑和小秤那边的百姓平民混在一起,只远远的站着,几个自认为身份差不多的闲谈说笑。

说起体面来却也不见绫罗绸缎,无非是一身不见补丁的八成新布衣,带几个简单的纹样,脚下穿着布鞋,这在乡下地方已经是难得的齐整衣服了,下田做事辛苦的是穿不上也舍不得穿的。

这几位身上值钱的却不是衣服,而是腰间挎着的刀,尽管刀柄和刀鞘不那么体面的半旧甚至破旧,可任谁都知道,一把能用的雁翎刀怎么也得小十两银子,值钱又能杀人的刀,这才是体现身份的。

三个人站在前面,一个人站在后面,站在前面那几位都是三四十岁年纪的壮实汉子,都不是什么良善模样,衣衫敞怀在那里大声谈笑,倒是站在后面那人十几岁年纪,有些畏缩,可又有抑制不住的好奇,在那里左顾右盼的张望。

“老叔,过秤的时候不用看着点吗?”这年轻人虽然一直在好奇张望,可看得最多的还是过秤的桌前。

听到他这文化,站在当中的汉子用手拍了拍肚皮,这年头肚子上有赘肉的可不多见,笑着回答说道:“不用管,肯定不会有差的。”

“老叔,万一这商行收货的使什么坏心,咱可就吃了亏......”

他这话让站在他身前的汉子们都笑起来,那胖大汉子身边的两位都满脸赞许,其中一人还夸奖说道:“小章是个过日子的人,有这份心思以后差不了,你们老程家倒是有好苗子。”

“我们家小六当不得你们夸,在家看书都看傻了,还得历练些年才成。”那胖大汉子连忙谦虚几句,可表情却出卖了他的真实想法,笑得眼睛都不见了。

这边说完,这姓程的胖大汉子才对那年轻人解释说道:“在别处是得盯着,伙计们会缺斤少两的揩油,咱们自家长工也借机占便宜,但这达川号不会,给你开出的票子上是多少,那就是多少。”

“从前也有人动过歪心思,被狠狠收拾了一顿,全家都跟着倒霉,一次次下来,也都老实了。”边上有人插嘴解释说道。

被喊做“小章”“小六”的那年轻人点点头,他知道自家叔叔是当地的奢遮人物,边上两位也是差不多的身份,他们都是不事生产,养着几个闲汉,做些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勾当,能被他们说句“狠”,那手段肯定不轻。

“五叔,你和几位叔伯收了鸡鸭蛋和土产过来卖,我看那些百姓卖的也是这些,在这边没人收吗?”

“这周围二十几个村子是朱少爷的地盘,谁敢在这边加价倒手......也不是没有过,有人这么干过,后来怎么来着?”

“老朴是吧?去年进山打猎,好像再没回来。”

几个人随口议论,语气稀松平常,那年轻人也下意识的点头,下一刻却反应过来,身子在那里颤了颤,脸色变得发白。

大秤这边的货物交割已经告一段落,有人拿着条子过来给一人看了,不过拿条子和看条子的都不认识字,估摸着是那边说了什么,这边照着念,年轻人探头过去看看条子,写的几行数目字,盖着几个章,有个园章应该是这达川号的印记,其他几个章则是禽蛋和各种特产的形状,倒是一目了然。

“这家做事就是公道,咱们家少算了六斤,他们给算出来了,换在郑家集和县城那些大爷,十有**占了这个便宜。”

那印章形状让年轻人忍俊不堪,“公道做事”的让他有些好感,刚才那打猎未归造成的恐惧消散了不少,这年轻人看着不远处吵吵闹闹的小秤队伍,忍不住说道:“那这朱少爷还真有仁义心肠,让当地百姓不受盘剥之苦,能在耕田之外多少有些贴补,真是善人。”

“说话前也不在心里过过,没我这盘剥,咱们家这日子怎么过的,怎么有钱供你读书!”那胖大汉子呵斥了句,身边两人只是笑。

训完周,那胖大汉子却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很是调侃的说道:“你以为是善心,却没见这边狠辣的时候,这边收鸡鸭蛋和土产的价钱比郑家集要低,但省了脚钱和饭钱,省了各路闲人的盘剥,细盘算下来,大家来这边卖倒是多赚几个,刚开始收的时候,大家谁当他是善心,只当做缺了心眼。”

郑家集那边收购禽蛋土产倒还好说,本来就是人流物流交汇的所在,可在白堡村附近收购的时候,四里八乡却觉得是个新鲜营生。

除了管人管事的百户和总旗等人家,寻常军户百姓家里养的鸡下的蛋一般都不是自己吃的,而是当成银钱来用的,家中有人要补身子,或是来了贵客要炒个好菜,就不必说了,家里有什么必须的花用,往往都是去集市上卖了禽蛋,换回银钱来应付,要知道,除了城镇和繁华市集之外,银子铜钱可不是人人都有的,大多数人都是以货易货,但总有些必需品是要用银钱来买的。

从村里去往集市,怎么也得搭进一顿饭去,这耗费先不论,在那边人生地不熟的,总有坑蒙拐骗敲诈强要的,拿去的禽蛋土产能不能卖个公平价钱两说,搞不好先折损不少进去,还有那年轻气盛的起了冲突,被人打伤打残,被人设了局弄进衙门的,这可都是倾家荡产的祸事,就算运气好什么都没碰上,大伙平日里在村里忙活,出去都是两眼一抹黑的,在买卖价钱上吃亏也是经常,结果卖了个合适价钱反倒成了稀罕事。

等着达川号散出消息说要收购,周围各处都是将信将疑的,也就是向伯贩盐的四个村子相信。

让大家都没想到的是,还真是公平买卖,这白堡村备足了银钱、粮食和盐货,这三种都是保质保量,给的价钱也是公价,大家都觉得不吃亏的,银钱、粮食和盐货在乡村中已经可以作为通货来用了,还有消息传来,说这白堡村的商号里还有各色物美价廉的杂货供人选购,比集市上还能略便宜些。

任谁听到这样的消息,都会想到“还有这等好事”,来到这边的人就越来越多,还有心思活的在这边摆摊做起了生意。

“......你不是常说‘民风淳朴’,说村里的百姓心思都是正的,可达川号刚开始收土产,这四里八乡的百姓却想着有便宜就占......”

开始几次大家还算守规矩,可看着达川号的伙计态度温和,从不敲诈克扣之后,村民百姓们习惯性的觉得他们好欺负,开始在土产里面弄花样了。

“......有在干菜里面混进干草和枯枝的......至于这鸡鸭蛋上的花样更多,用那发臭的坏蛋就不讲了,居然还有用鹅卵石的......”

“......不收不行,说是有规矩也不行,当初收了我家的蛋,现在也要收,不然就是欺负老实百姓,不然就要砸了你这店铺,让你在四里八乡没办法做人......”

开始时候,这达川号是好言相劝,结果收货的桌子让人砸了,预备好的钱粮盐巴也被人抢走了不少。

“......是不是有各村的无赖汉鼓动?”

“你是不是想说,有没有你叔叔这样的人鼓动?这混账小子,读了几天书就六亲不认了!”

“我告诉你,还真有,这四里八乡见过什么市面,谁又知道郑家集的秦秀才是做什么的,真有些不长眼的在背后鼓动,想着在里面占便宜,可巧咱们离得远,没有趟这趟浑水。”

被叫做“小章”的年轻人能看出几位叔伯脸上的庆幸,此时他心里情绪很复杂,本以为民风淳朴却是这般无赖,可看这热闹又有秩序的场面,想必是经历过来了。

朱达他们做出的反应很快,尽管从一开始就没赚多少钱,但在朱达的坚持下,秦秀才贴了百多两银子下来,有这些钱财,加上袁标和向伯的面子,也凑出了二十几骑的队伍,开始对闹事的各个村子扫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