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幕府将军本纪 > 第七四七章 建言献策

幕府将军本纪 第七四七章 建言献策

作者:战国小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9 12:46:05 来源:小说旗

而在信长准备再讨浅井三家的同时,浅井家小谷城内,浅井长政则是大摆宴席,封赏有功之臣,不过从这酒宴上的气氛确是十分沉闷。就算得了赏赐的武士,也明显没有应该表现出来的兴奋之情,因为在场的人都知道,以信长那瑕疵必报的性格,恐怕其用不了多久就会卷土重来,这次能够取得胜利,那下次呢?目前两家的实力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一旦信长认真起来,那么除了灭亡,他们实在想不出其他出路了,如此的话,就算现在晋升为家老,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打回原形。根本没有什么可值得高兴的。

浅井长政本不想在今天的酒宴上提及有关织田家的任何事情,不过,家臣们在交谈之时,根本离不开这个话题,浅井长政见状,知道自欺欺人是不行的,所以也不在顾及场合,干脆的开口说到:"诸位,本次一战,本家侥幸胜出,但织田信长岂是容易善罢甘休之辈?不知接下来本家要该如何面对织田家的反扑呢?"

在场之人这次已经充分见识到了织田家的强盛,若不是使计击溃柴田,恐怕这一次本家都很难熬的过去,更别说织田家亲率大军来攻了。

就算现在还有主战的家臣,但也为数不多了,并且他们更不敢开口,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毕竟浅井家若是灭亡的话,自己便是千古罪人。

"主公,本家与织田家实力相差太多,一旦织田信长再来,其必然麾全国之势,本家就算有本愿寺,朝仓相助,也绝无战胜的可能,所以属下认为,应立刻派遣使者与织田家和解。织田信长所图不过北近江一地,并未有灭本家之心,所以并不是没有回转的余地。还请主公三思。"说话者乃是浅井家新晋侍大将藤堂高虎。

自此战后,浅井长政对他与大谷吉继等年轻家臣更是看重了。

等他说完后,浅井长政的目光直接从坐在前排的重臣身上略过,直接停留在大谷吉继身上。

"主公,属下认为藤堂大人说的有理。若是在战前,本家答应织田家的条件,的确会遭天下人耻笑,可现在却是不同,这一战后,本家的势力已经得到充分证明。就算现在答应织田家的条件,也不会有人在耻笑本家,而是指挥认为本家迫于形式罢了。"

在他二人说完之后,在场的家臣也都活跃起来,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过无一例外的同意两人的说法。恐怕这是浅井家第一次家臣的意见如此统一。

见不在有人说话,浅井长政作出了决定。不过在派谁前去一事上,浅井长政就有些犹豫了,亲织田派的安养寺教经身染重疾,现在卧床不起,根本已是难当重任,其他亲人不是口才不行,就是身份不够。

想来想去,浅井长政突然生出出个大胆的想法。那便是自己前去。自己前去有两个好处,第一在名义上可以以阿市想念兄长为由,这样与织田信长会面,不会太过尴尬,并且以信长对阿市的宠爱,也能让信长的怒火减低不少,第二。自己去等于给了信长足够的面子,信长最注重脸面,自己去绝对不会有任何危险。

计划已定,虽然家臣们极力劝阻。不过浅井长政并没有改变想法的意思。

再说氏宗在返回飞禅,重整军势准备在战的时候,突然接到信长命令,其令氏宗暂缓动员军势,在领地待命。在问明原因之后,才知道原来是浅井长政与阿国等一行人,已经到了歧阜。

对于浅井长政的做法,氏宗不由点了点头,浅井长政此番算是给足了信长面子,又有阿市相伴,恐怕接下来两家是打不起来了。

至于浅井长政能得到什么,就全看他的本事了。

几天后消息再次传来,浅井长政同意交出北近江,作为交换,其获得越前与加贺两国,氏宗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直呼信长操蛋,不是因为信长破坏了其三家联盟,完全是因为,加贺现已经成为自己囊中之物,给了浅井,那自己岂不是白忙活了。看来信长是在逼着自己东进啊。

转眼间与浅井家的大战已经过去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之中,倒是发生了几件大事,首先在织田家的铁蹄之下,朝仓与本愿寺灭亡,浅井家转至此地,另外就是猴子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说动了赤松家,让其归顺织田,信长一高兴之下,不但将姬露城封赏给了猴子,并且在其请求之下,黑田官兵卫也正式成为其麾下,如果说以前猴子的势力还有所欠缺,但现在,其已经可以算是羽翼丰满了。现在猴子的势力已经不比氏宗差上多少了。

转过头来在说氏宗这边,由于浅井氏在织田信长的帮助下已经荡平朝仓甲贺本愿寺,所以也已经在几个月前举氏迁移,这逼得氏宗不得不加紧了对信浓的侵略。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氏宗本以为用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占领北信浓大部份地区,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一年来高山军并没有太大的进展,这让氏宗感到有些疑惑。

虽然武田家内乱已平,但是其实力却是大损,可本家却是寸土未得,这足以说明,本家内部出了问题。

"父亲。"

看着高山信胜到来,氏宗不由露出了微笑,最近一年来,信胜仿佛长大了一般,甚至有很多时候能说出自己想不到的见解来,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就算自己百年之后,也不用未本家担心了。

父子俩相对而坐之后,只听信胜说到:"父亲,孩儿据听说讲近一年中,本家所得之地寥寥无几,不知是不是。"

当高山信胜说完,氏宗立刻警惕起来,自己的还子,自己还能不知道,信胜从来都没有说起过本家之事,就算说出自己的见解,也是在自己想问之下,现在突然说起,定有原因。

"正如你所说,既然你提起此事,难道是有什么办法不成?"

"回父亲,据孩儿听说,本家目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不在外,而在内。父亲所实行新政,虽然看起来让本家更为稳定,但同样让家臣们再无进取之心。"

"哦?你的意思是是说为父的新政有问题?"

"孩儿不敢,父亲的政策没错,但孩儿认为目前实行却为时过早,原因在于,爵位制度目前只有本家在实行,而本家在众势力之中不过沧海一粒,这样一来,同样是部将,但本家的部将可就要比全天下的部将地上一等了。家臣们不用命也在情理之中。"

在高山信胜说话的同时,氏宗目不转睛的看着高山信胜,见其眼中并未有闪烁之色,氏宗可以认定,这番话绝对不是他人所教,而肯定是他发现了什么。

“继续说下去。”

“是,父亲有所不知,家臣们虽然在父亲面前不敢表现,但私下里却对新政不满……”说道这里高山信胜不由稍稍抬头,偷偷像氏宗看去。

这一点氏宗在改革之初便已想到,但是却没想到家臣们的反抗如此强烈,而且还是在私下反抗,如果不能及时化解,那么等家臣们的怨气积攒到一定程度,那么很有可能颠覆高山家的统治。自己还要借助他们来打天下,自乱阵脚实在不可取。不过事已至此,若是新政半途而废的话那,那岂不是太没面子了?

想到这里,只听氏宗问道:“那你以为该当如何?”

“回父亲,孩儿认为,新政利国利民,若实行,日后很难再出现家臣叛乱,不过,却不能操之过急,本家虽有高山町可集四方之财,使本家实力不逊于除大殿外任何势力,但毕竟偏居一隅……

而且孩儿还想到,若天下真被大殿平定,以大殿的才智定会发现新政的好处,若在天下推行,本家基业恐怕难保,此乃孩儿之见,还请父亲大人三思。”

氏宗听完,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的确是自己思虑不周了,自己之前只想到高山家的长治久安,但却忘了信长当然也希望织田家与世长存,所以,一旦让信长发现了新政的好处,那么自己不是等于作茧自缚吗。

“好了,我知道了,你先退下吧,命本多正信,真田昌幸前来商议。”

高山城天守阁中,当本多正信,真田昌幸坐定之后,只听氏宗直截了当的问道:“本家以精锐而破腐朽,一年未能建功,是何原因?”

本多正信不但跟随氏宗时间最长,而且在性格上也比真田昌幸胆大,所以当氏宗问完之后,只听他直接说道:“属下恳请主公废除新政,以此激励将士,若如此属下像主公保证,不出一年可下北信浓全境,还请主公定夺。”

当其说完,氏宗并没有开口,而是看向真田昌幸。

真田昌幸也不好在沉默下去了,只听他说道:“属下也如此认为。”

待而人说完,只听氏宗长叹一声:“哎,是我思虑不周了,就依你二人之言废除新政。”

“来人,召集本家家臣五日后来高山城觐见。”

“主公英明,本家武运隆盛。”二人没打算这三言两语就能劝得主公回心转意,但谁想到主公竟然同意了,所以不免发自肺腑的行礼说道。ps:这一章其实是补救之章,前思后想一番,诸位说的有理,目前以高山家的势力的确不适宜推行,所以就此废除,良言已纳,感谢诸位建言献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