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奋斗1981 > 第020章 红星拖拉机厂

奋斗1981 第020章 红星拖拉机厂

作者:步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5: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成立公司,注册商标,选定厂址,招聘人员就只能暂时放一放了。

有了启动资金,李路一分钟都不愿意再等下去。好在有市长的大秘帮忙,根本不用亲自陪着办,一圈电话打下来,有些干脆让办公室的干事带着李路去跑,三天后,红星拖拉机厂成立。

李路是正规军,他要办就直接办公司。否则完全可以以个体户的名义开办拖拉机厂,只是出于长远考虑,工厂必须得有法人资格。

处理了那批车之后,市府最终给到李路手里的“辛苦费”是十万元,并且不是以现金的形式,而是公司注册资金,放在公司账户,当然也是可以使用的。

周秘书明确告诉李路,红星厂也许是全国第一家私营企业,市府做出这样的决定,市长大人承担了很大的压力。

言外之意,市长大人为此事做了很多努力,你不要嫌到手的钱少。

李路忙不迭的感谢,事实上这已经有点超出他的预料。

红星拖拉机厂的商标是李路亲自设计,两颗五角星部分重叠,一大一小,立体设计,红色,寓意红星。

全称为陆港红星拖拉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又称陆港红星拖拉机厂,陆港地区第一家私营企业。

李路帮了陆港市府的大忙,在很多个体户都要挂靠在集体企业下面偷偷摸摸生产的现在,陆港市府破例给了李路吃了第一个螃蟹。

红星拖拉机厂还是个空架子,直到拿到所有法律文书之后,依然只有李路一个人。什么会计师什么生产设备什么员工数量,全部都没有。如果没有周秘书帮忙,这种情况,李路很难把企业注册下来。

周秘书很帮忙,开车带着李路在市区里转,让他选一块地。作为本地区第一家私营企业,政府决定当成典型来塑造,给予大力的支持。这里面和李路帮忙处理掉那批车的功劳是分不开的,毕竟通过他,市府把那些毫无意义的车辆换成了真金白银,而且比大大的超出了预想。

市府给出的最低价格仅为七八万块钱,而李路卖出去的价格是这个的三倍以上。这么大的一个功劳,市府不表示表示也说不过去。

因此,除了十万元奖励之外,还给表示李路可以随便选一块地来建厂,只要是市府有话语权的地块。

李路心里早有了理想的位置,他的脑子里有一个未来的制造基地的整体规划图,因此周秘书带着他从市区转到所谓的市郊,他一直没有选择。

周秘书以为他都不满意,干脆指着前面的一个小码头说,“这块地也可以给你,连带码头。这样你的水运就方便多了。”

其实在周秘书看来,这些周遭都是农田乡村的地方根本没有任何的价值,他又怎么能够看到三十年之后,就是他所指的这个地方这个码头,会成为陆港地区的海景豪宅区以及奢华游艇码头,房价会在三万一平起步。

李路却是认真想了想,位置靠海自然是最好的,但是眼前这块地和码头,用来建厂就太浪费了。

他随口问了句:“周秘书,有码头自然是最好的,不过这个地方距离市区还是太近了。”

“这都进村了,你还嫌太近。别人嫌远你嫌近,你的想法很特别啊。”周秘书语重心长地说,“小李啊,你想干事业这个想法是好的,当过兵的都有鼓劲儿,不过这么大一笔钱,你都拿来搞拖拉机厂,亏了怎么办?”

在他的认知里,十万块钱完全可以全家过上好多年的好日子了,好好的上班过日子是最稳妥的选择。因此对李路有这样的劝告。

李路笑着摇了摇头,道,“我才二十岁,求稳不是最好的选择,趁着年轻冲一把,没准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有想法是好事。”周秘书呵呵笑道。

他早看出来了,这年轻人跟别人很不一样,太有自己的想法了,胆子也大。换成其他人,谁敢主动接市府这样的事情,市府都搞不掂的事情,他居然真的就给办成了,而且还办得很好。

212吉普车沿着海边的土路往前开,周秘书说,“再往前开就出市府管辖区了。”

李路指着前面的海岸线说,“周秘书,这里怎么样?”

周秘书愣住了,那就是一块荒滩啊,荒滩后面是野生的树林,连农民都嫌弃这里种不活庄稼,到处都是疯长的野草。

“这里也太偏了,我不建议你选这里。市区里那么多好地块你不选。港南区和西城区之间这一大块已经被规划为开发区,你干脆在你们光明厂边上选一块得了。”周秘书看不下去了,压着声音透露了一个信息,“国家级的,正式文件很快就下来。”

只是这样的信息对李路来作用不大,谁比他知道的未来事情多呢。

“不了,还是安静点好。不过以后我要是想在这里建个码头,是可以的吧?”李路问道。

“那当然可以,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周秘书说,有人愿意开发鸟不拉屎的地方,市府自然是举双手赞成的。

李路就定了,“那就这吧,周秘书。”

“行,既然你决定了那我就不多说了。”周秘书尽管觉得遗憾,但也只能点到为止。

在他眼里一毛不值的包括海岸线在内的这块荒地,在李路看来,这就是一个绝佳的制造基地的选址。

方圆十公里没有人烟,只有北侧的雨顺岛上有一个海军后勤部队的兵营,未来扩建起来非常的简单。

有长长的海岸线,陆港引以为傲的梯形的天然港湾大致呈南北走向,这里位于南侧西段,从入港口一直到这里,没有经过任何疏浚的航道直接就能通行十万吨的船舶,未来经过疏浚,三十万吨的巨型船舶能够从外面直接开进来。

因为在整个港湾的最里面,受到的台风影响会降到最低,毕竟陆港地区每年都要经历七八个台风的洗礼。

选择在海边,还打起了海岸线的主意,是因为李路的未来规划里,会有一个庞大的造船厂!

出于这样的考虑,他选了这一处距离现在的市区十公里地方,距离他工作的光明厂足足十六公里。

周秘书没有把这个当成什么大事,市府穷得叮当响,但是地多啊,答应下来回去就汇报,落实下来也会很快,毕竟是市长大人关注的企业。

同时完成注册的奋远贸易有限公司。

李路和余嘉豪终于是决定合伙单干了,一两周时间赚的钱比一年赚的钱都要多,余嘉豪果断的辞掉了工作,全副身心的做这个生意。因此两人一合计,奋远贸易有限公司就诞生了。

在港务局附近花了十几万首付直接买了一栋楼作为奋远公司的驻地,余嘉豪从三角洲那边找了几个人过来,架子搭起来,挂上牌子就算那么回事了。十几万连地带五层小洋楼买下来,前后大院子还有一个篮球场,三十年后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而且还是最早的繁华地段。

但这些都变成了现实。

地和楼都是解放后划给港务局的,用作仓库,周大秘书出面,港务局简直要半卖半送,但李路为了以后不惹麻烦,按照市场价走,总价约三十万,余下一半分三年偿还。

这对港务局来说简直是天上掉了个馅饼下来。

李路这个步子有点大,余嘉豪好一阵子才完全的相信一切都是事实——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拥有了一家公司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这家公司每天的销售额超过了五千元,而且在持续的增长。

至于李路的小兄弟郭翰威,只觉得是在做梦。

李路把奋远公司放到一边就不管了,他的重点始终在红星拖拉机厂这边,而且甚至他把上班这件事情看得比奋远公司的事情都要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