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内 >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浪奔3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内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浪奔3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5:01:09 来源:小说旗

走出铁岭的丘陵地带,而再次进入辽河流域之后之后,发现辽地的局面已经是大为改观而很有些日新月异的味道。

当地委派的代官和吏员绝大多数都已经到位,农耕生产也看起来走入正轨了,在一片田园牧歌般的日常情境下,已经几乎看不到长满荒草的田地和废弃无人的村邑了;

因此,辽河两岸这些饱经战患和动乱的地方,随着各色商旅往来而水上船幅不断,总算是恢复了一些,昔日人口稠密富庶地区的些许气象和氛围。

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淮镇所抽调过来的大量官吏和办事人员,得以迅速填充和取代了原本世臣、代官体系的基础上,

淮地的官吏提拔体系和基础当中,一直有两个重要的体系和出身,被视为仕官选任的捷径和优先,一个是用来推广和普及基础教育的学管系,一个就是负责宣贯农业新技术和进行生产试验的农官系;

当然了,就算是被当做捷径和优先之选,却也少不了出入田间地头饱受风吹日晒雨淋的身体实践,或又是不辞劳苦的奔走巡游在各地,切身履行那教书育人之责;经过足够时间的实践磨砺修习和兢兢业业的考绩日常,才可以比别人优先一步获得再次选任进修,和外防伪官吏的机会。

博罗会在辽东城里潜伏的最后一个秘密据点和相关人员被起获出来,这段时间的突击大搜捕总算是可以暂告一个段落了,而暗中的清洗工作则还会再持续上一段时间。

然后,秦长脚的肃反会就转入了另一项工作当中;就是在淮镇的直接控制范围内,开展新一轮的“反浪费、怠工和其他破坏生产活动”的专项运动,为此,他甚至可以破格从当地招募外围的眼线和合作者,来充实自己的力量。

治理一个地方不仅要有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和安民保境的实力,也要有一些对付见不得光存在的阴私晦暗的辅助手段。

想到这里,我再次将注意力转回到身边,随着再次被湿腻腻的液体弄脏的驼毛地毯,如泣如诉的喘息和宛然吟叹声。

“你现在只是我的一件用品”

我对着满脸潮红而有些失神的女人道。

“所以,就努力扮演好用品和工具的角色吧。”

她刚刚对我充分展示了最隐秘部位,如何用手指和毛笔等其他辅助道具,自娱自乐的进行揉道和其他方面的自渎,达到顶点而潮涌如泉的羞耻一面,来为我权作日常的助兴手段和日常调教一二。

虽然她已经二十七八,对于大多数女性而言早过了出阁乃至嫁人生子的年岁,但是因为保养得当且有专门训练,看起来还是很有味道的,而且身体的使用程度也不多,还是相当的鲜嫩泛活的。

至少在这段时间的日常当中,给我提供了不少别样的乐趣和消乏宣泄的渠道。

不由让我很有些好奇,为什么在博罗会这个掌握了许多资源、产业和讯息的北地幕后组织里,会有这么一批女性在当权呢。

要知道,我所接触和知晓的几个人里,她们都代表博罗会在不同方向上的经营,和地域为基础的主要势力派系之一;

比如作为肉玩具一号的阿秋(辜念秋),是出身自新罗藩以后百济国为名和扶持对象的派系;玩具二号的阿琪,则是以辽东未长期经营和渗透基本盘活动的派系;至于新留在我身边充当某种意义上人质和道具的这位粟姬,则是属于北盟体系内的重要成员。

难道集齐了博罗会所属各派系的女性高层之后,还能召唤出神龙来许愿,或是干脆合体变身成更高层次的特殊收藏品么。

想到这里,我再次丢过去一根玉柄圆头的牦尾短鞭,

“接下来用这个好了。”

“在裙子下夹紧别丢了。。”

“军上,”

这时车外的虞侯长薛徽言通报声,也恰如其时的响起来。

“郊迎的队伍就快到了。。”

却是从郊迎出三十里的现任安东大都督罗思谨,带着一众新旧文武,正在前方等着我呢。

然后我在三枚的帮助下换上,平时已经不怎么穿戴而只剩下礼仪用途的黑光铠,就这么下车换马,骑上同样连身披挂彩色织绣罩袍,而头系璎珞尾挂彩色丝涤的红老虎十六世,打起全副枪戟斧钺剑锤的仪仗和行头,在一群具装甲骑的亲直卫士开道和簇拥下,向前缓缓策马行去。

片刻之后就遇上了正在吹吹打打不停,远远就可以听见声乐喧天的迎接人群;一片平日不多见朱碧青蓝袍服当中,朱红垂罗的苫盖之下,

身穿浅紫交绫飞黄纹都督服的罗思谨,满脸红光而笑容可掬的紧步迎上前,却又被我下马快步一把握住,口称“大兄”云云的谦让客套了几句,这才一起在变奏城鼓乐喧声之中,携手并肩乘上四乘白牛拉的官车,浩浩荡荡的引还回城而去。

远处炸响的焰光,就像是在夜里升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小太阳,然后有迸碎变成无数的繁星点点,在漆黑的夜幕当中不停的稍闪即逝。

正所谓是“火树银花不夜天”,辽东城里难得开放了宵禁,又在街头公开提供免费的饮食,令班师归来的将士与城中市民百姓一起,共做那提灯游街欢畅作乐的庆胜祝捷之举。

据说城中一些获得比较久的老人,已经禁不住热泪盈眶了,说是已经多少年没有见过这种气象和盛况了。

而在大都督府的厅堂里和前庭的广场上,已经布满了长条的酒席和座次了,上空全部挂起了彩绸和金铜带枝的灯盏,四面围上了细绫缎花的帷幕,出自城中各家门第和中小姓藩家,代官和世臣之家的年轻侍女们,成群的聚集和等候在廊下,翘首以盼这今天夜宴的正主儿。

沐浴焚香之后换上宽松新衣袍的我却也是感慨良深,上一次在这里接受入菜场面招待的时候,我还是安东大罗氏请来的客军代表兼远宗的叙亲,现在却是已经反客为主成为了宴会的主办者了。

透过预设好的象牙玉扇屏风间隙,可以看到一片嘈杂的厅堂里,大多数位置就已经坐满了人,而在相互三五成群的轻声交声攀谈着。

海外各藩来的使节和当地其他势力的代表;安东境内的中小诸侯的当主或是嫡长继承人们;罗藩以外各地附庸领地的世臣和代官;淮镇所新委派的地方官员和大都督府的属官佐僚,乃至安东守捉军和中上层将领;再加上我带回来的军中营正将以上。。。。在这里济济一堂。

按照远近亲疏的三六九等次序,由远及近的依次具列在我的面前,怕没有四五百号人之多;正所谓是形形色色的百般衣冠成行,銮兜、盔帽、纶巾、璞头与交子共一色,让人不由产生其实自己是在主持一场正式朝会的错觉。

当然了,据说罗氏最为全盛的年代,除了没有公然僭称尊号和逾越诸侯的礼仪之外,每三年举办一次的宗藩参偈大议和十年一次的盟誓礼,也与一个中等规模的朔望朝会没有什么两样了。

新罗藩,大同江北岸地区,黄海道与平安道、咸镜道交界的海州府郡城内,

重新站稳脚跟下来的后百济国残余人马,也在当地的藩主府里召开第一场正式的会议。

然而,在场除了后百济国自称“宣明王”的国主扶余光,及两个成年的儿子和一个弟弟,左上将军宋弘毅、西面都督高志谦之外;

其他诸如宰相郑仲夫,四军大都督弓坚,右上将军孙道清,京军总镇洪儒,四都督裴玄庆、申崇谦和朴智谦等,支撑起后百济国朝廷一干文武重臣,还有弥勒军高层的整个僧团,都几乎沦陷在了新罗藩中部的战役当中。

因此,能够与他们联袂议事的成员,就只有区区一个弥勒教硕果仅存的高层大道副师圣信,还有来自倭国的外援——东国联军残余的总代高贞艺兴;以及几位最早投靠了后百济国,而完成对藩主以下克上的取代,授封为一镇节度使或是卫将军,最终却只能一条路走到黑的昔日豪族之主。

而当初号称“五路四督”的二、三十万人马,也只剩下眼前这些不足五六千的残兵败将,就算后续收拢了相继逃过江来的那些追随者,而汰除老弱择选精壮以充行壮之后,也不过堪堪达到就连甲械都配不全的万余人马而已。

不过好在比起在京畿道那些抱团排外的诸侯们,北江的那些新罗诸侯们则实力更加分散,也更不齐心的多;因此这才给他们这些侥幸逃生的漏网之鱼,在生死存亡背水一战当中以徒手居多的寡众哀兵,击溃围追堵截的数倍联军在先;

又集中一路攻城掠地逐个击破,一鼓作气强行占下来龙渊、长渊、三泉、松禾等好几郡地盘,又通过缴获藩库的积蓄和极尽收刮地皮之能,这才获得有限的喘息之机而逐步站稳脚下来,用无数流离失所之人的累累尸骨为代价和铺垫,好容易熬过了上一个严酷的冬天。

只是,现在满桌置办精美的饮食,明显不能掩盖弥绕在期间,各位人等脸上的愁云惨淡和心思重重;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算是当初得以逃亡过江而保全身家性命,现在看来却也不过是从一个樊笼,跳到另一个樊笼里而已。

因为,一个延迟了许久的消息,终于传到了他们这里;就在这个春天里那位淮帅麾下的人马已经平定了辽地,还在辽东城下彻底击灭了北方引来的塞外援力;

于是,这下连他们在大同江北之地站稳脚跟,再伺机扰乱实力相对孱弱的安东道东南诸藩,进而凿穿其境与在辽东起事和割据的同党,就此连成一线而相互呼应的计划,就此彻底破灭了。

反而因此发现,己方实际上就此已经陷入到了淮镇及其附庸势力,多方面的包围当中而形同困兽之局了。

想到这里,一些人频频看向一贯负责后百济国的情汛和侦闻,乃至暗杀破坏等阴私事务,现在却已经实质上********的银台司总负责人,也是在场惟一做男装打扮的女性曲连珑,不由的眼光有些飘忽和不善起来。

至少在表面看起来,这一切都是由她手下的应对不善,所招引来的事端和祸根,而贸然给根基未稳的后百济国制造了一个不死不休的大敌;

但在这种外援断绝而四面皆敌的情况下,若不是现在还需要她背后的博罗会,在地方所提供的消息和长期经营的资源;

就算是她和她背后的势力在后百济国建立当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和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就算她手下依旧掌握这若干令人忌惮的秘密力量,也早就有人想要和她好好清算下这笔烂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