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内 >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浪奔9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内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浪奔9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5:01:09 来源:小说旗

依旧算昨天的

于是,陈渊得到进入大都督府,被罗帅拨亢破格接见问话的资格,虽然只是例行的询问和勉励上几句,也注意让他喜不自禁喜不盛禁心潮澎湃而聊以自得上好些日子了,甚至激动的要马上写信给家里,将这个消息告知对自己寄予厚望的鹏举哥哥了;

而与他一起同样获得这个面见机会的,还有在街头擒获了贼人的巡官副手伍定远,不过他这次并没有跟着一起出来,而是被安排去了其他部门报道了;

据说是他的机缘到了,大都督府颇为看中他这一家传的擒拿手艺,而调入身边给了个亲直班头的身份,然后充为教习之职,平日就负责教授军中的斥候游哨乃至巡军捕役,或又是防阁等护卫人员,在贴近身和短兵相接时的擒拿捕获技艺。,

籍着这波搜捕的风潮,

扶桑东国平氏的副使,也籍此再次前来求见;自然对我而言既然见过了其中一方,那也不妨见上一见另一方,用对立双方的条件和诉求,好好做一番对比才是;顺带也把扶桑过来的其他几家势力一起给见了。

不过,这位官拜宫内省御料使,名为大伴佑造的西国副使提出的要求和条件,则与之前南朝的那位又有许多不同的,显得更加务实和直白的多。

比如他明确表明了现今的扶桑之地,无论是在海上还是6地上,如今北朝和西国诸侯已经占据了全面的上风和大势,既要对南边的伪朝及其逆党,一鼓而下而彻底统一扶桑之地;

同时将献表臣藩于大梁朝廷,自此在源氏栋梁赖成公的辅佐下,由正溯朝的端明大王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

因此,希望同为大梁治下的淮镇能够审时度势的,及时站在胜利者的一边,而继续与扶桑之地保持长久的亲善关系与友好往来。

而作为相应的代价和诚意,扶桑北朝已经取缔和镇压了国中一切与博罗会有关的事物,并且严惩了一批曾经与博罗会过往甚密的朝臣和诸侯云云。

为此,他们比如希望淮镇能够解除对扶桑西海岸,到新罗和安东沿海的海上封锁与搜检活动,恢复与中土及周边的的海贸与其他通商活动。

此外还有一个郑重其事的要求,就是希望能够引进淮镇所擅长的火器,为此,他们可以用攻灭南朝和打下西国之后,用九州太宰府的诸多港口和矿产的经营权,来作为补偿和抵充。

似乎是因为自觉上风的心理优势,而在具体权益的出让和交换上,也更加保守和吝啬的多了。

而具体奉献出来的礼物价值,也比南朝方面要略低一些,不过种类更加繁多了,比如牛角、皮货、看起来在数量上都比较大而已。这不由让人有些想吐槽,又不知如何吐槽起来。

可以说相比前面那位使者阿部晴良的条件,更多是所求颇多却口惠而实不至的多,对此我也只能在呵呵之余,回之以颜色而毫不客气打出去。

至于那几家九州太宰府地方的势力代表,则诉求和目的要简单的多,也就是想着各自领下进一步与淮镇打好关系,获得商业流通与贸易活动方面的便利;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是经济方面加深联系的需求和诉请。

再者就是希望能够获得淮地输入的传统兵器和其他军事物资,以加强自身的实力;对此我的指示是,可以用当地特产的铁料和盛产的硫磺等特产来折价支付。

扶桑之地的地质运动比较频繁,处于火山地震多带,带来诸多灾害的同时也造就了当地多种矿藏,比如品相和纯度较高的扶桑铁,还有产量很高的高品质硫磺结晶。

虽然淮镇已经在南九州的外海小半岛上,占据了一个稳定的开采点,但是这类资源的屯积从长远上看总是多多益善的。

只有黑岛家的请求比较特别,依旧是人口贩卖和武力输出的生意,只是规模进一步的扩大了许多,此外希望能够在淮镇治下的势力范围内,购买土地和置业以求更多的展;这个请求就让人有些意味深长了。

然而,据我所知黑岛家近两年向中土转移了不少产业和人手,从岭外到夷州藩和新罗藩都有;这次的安东开事业当中也不例外,似乎是感觉到了什么风声和动向了。

要知道,扶桑之地的内乱已经持续了百余年,南北朝廷之间虽然屡次有所“大战”和拉锯往复的推进过程,却总是没能形成决定性的优势和结果。

难道这一家以贩售战争资源为事业的家族,也不再看好南朝阵营了么。

自从扶桑女主内附引入大唐宗室血脉之后,随着日本国变成了扶桑藩,而带来了大批各色营造宫室和城建的大唐工匠及其技术;这片土地上才第一次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城池,而从地促狭小而孤立于市井民居的城寨时代,逐步过渡到了仿效中土一样,拥有土石城墙包围下的城邑时代。

这也带来了另一个后果,本来就是土地多山而河川错杂,将列岛之地分割城无数支离破碎的,大小山谷和平原地带的扶桑之地,因为这些筑城技术和关垒遍布,也变得更加艰险难攻了;而相对破碎的地形,也让某方势力能够生聚起足够的力量来,打破这一连串的藩篱和阻碍。

再加上扶桑之地开化的很晚,自大化改新之后数百年间,并没有能够行成足够大一统的观念和认知,而在交通相对便利的核心地区域外,依旧是用赐予官职和头衔的羁縻手段,来维持那些地方势力的有限臣服;

事实上日本称国之后的朝廷影响力,长期也主要仅限于本州主岛的大部地区;而在其他地方,仍然停留在原始氏族、奴隶社会的部落群体依旧比比皆是。

直到后来唐人分藩的诸侯,相继移镇到了当地,才通过一系列的征伐和捕奴行动,逐步镇压和驯化、收服和归化了这些土族势力,由此效法唐土制度在原始与蛮荒当中,建立起一个各浓重唐人色彩的城邑和聚落来。

由此,也世世代代形成了舶来的唐人诸侯和移民后裔,海归的归化倭人和本土野生的土人,还有扶桑朝廷治下相对进入封建社会的,所谓士民百姓或者称之为国人众;这三大群体错杂在一起构成了,如今扶桑之地南北对立而东西国相争的基础。

这显然是一张牵扯不清理还乱的大网,交织在扶桑藩持续了一百多年的战乱当中,难道现在真的到了已经要决出结果的时候么、

不过,对于扶桑之地的处置和对策,暂时还没有必要马上做出决定的迫切需要;与相对邻近的新罗藩和安东之地不同,

正所谓渡海去插手这么一个海外大藩的内战,实在是兹事体大;我需要更多的消息渠道和分析手段,并且同样需要谜样生物她们,以及我留在淮地的看守班子和幕僚团体的会商和意见。

等到安东境内最后一批军队调动,与各处分藩、小姓诸侯和豪族的移封工作基本完成,并且已经安定下来之后,我举办了过盛大的城下校阅之后,就该渡海回归淮镇本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