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内 >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淮动7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内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淮动7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5:01:09 来源:小说旗

时光如梭,从骄阳如火蒸晒如笼屉的七月流火,一转眼已经是金风飒飒的八月初,

从徐州、兖州到郓州、济州境内的平野之上,纵横交错的道路桥梁,蛛网密布的河渠之间,到处是一番黄澄澄、金灿灿的秋收景象;

成群结队扛着农具和其他工具,匆匆行走在道路上的人群当中,也到处洋溢着各种期盼、憧憬、满足和幸福的颜色,因为今年四野里的光景无论怎么看起来,又是一个水旱少扰谷麦均熟的好年成。

甚至有人因此编出了“淮上好,淮镇好”的歌谣和曲子。

只是与往年略有不同的是,在道路上往来的车马队伍当中,多了一些带轮铁架一般的大家伙;随着被一遍遍催促和鞭策的骡马,而始终往来滚动在风尘滚滚之间。

而只要有这些大家伙出现的地方,穗子潺动的田野很快就会像是被手艺精湛的老师傅剃过一般,露出整整齐齐的根搽和深色的泥地,而在附近堆满了一捆捆整齐码放的的稻秸和麦秆。

早收的麦子和稻谷所曝晒出来的香气,随着往来转运入仓的载重大车,新鲜而持久的弥散在空气当中,让几乎每一个途经的士民百姓,都要忍不住深吸上几口才觉得舒坦。

而在徐州彭城之中,改换成北平大都督府匾额的官署建筑群当中,

新扩建的议事大堂之内,汲汲数百人几乎囊括了有点字号和分量的文武官将,各种深浅色调朱绯袍服,夹杂这少量的浅紫服色,看起来很有些气象和规模了;

由原本的定期碰头和协调例会演变而来的,五天一次常务会议,一个月一次全体高层列席的统筹议事的定例,已经实行了有一个半个多月了;今天算是第二次统筹议事。

除了诸位有头衔的正副使臣,和新旧出炉的十三位统制官(主战军序)、统领官(防戍军序)以外,

领有正六品以上职衔的散授官身,八行诸曹以上各部门的主官,各州的轮流分批述职和上计的正任官,地方都监以上的军将和军校、屯营、军造、海兵、水师等其他武职,只要正在治所徐州境内,就都有资格列席其中。

而原本诸多高层坐在一起联席议事的模式,也随着独立开府建幕之后的北平大都督府名分,而伴随着一众文武佐从,而独立然升阶于众多地方大员、将官高层之上,开始接受各方的定期拜见和呈报。

对此,作为国朝旧有残余影响的几个风向标式的重要人物,也是反应和表现各不相同;

像是布政司副使兼左参议李格非,这段时间以避嫌为由主动告病在家,而以眼不见为净的方式拱手让印,交出日常事务的权柄和名分。

而淮东转运副使兼户口色役度支使曾华,则是很是顺理成章的接受了现实,而当先领头以从属身份代表,本部衙门整体上表道贺,而口口声声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场合自称“下官”,甚至还亲自题写了大多数衙门需要更换的编额和题名。

而临场主动有所表现的观军容使兼內揭者监吴穆,除了本职依旧沿袭不动而改由淮镇给俸禄和提供待遇之外,依旧负责抚慰和犒赏军中将士诸事以外;也得到了一个位置内务局置办使的额外头衔,算是摇身一变成为了与大都督府后宅有所干系的自己人了。

而最让人大掉眼镜的则是原本的分巡淮东路御史里行秦长脚;在这次事变当中没有任何显著的表现和名声,却一跃成为了大都督府下监理院的副按察,依旧分管和过问肃反会的职事,但是具体监督和查闻的职分,扩大到了淮镇治下各级官府的广大吏员和干办人等身上。

而作为原本的二号人物,置制副使辛稼轩的位置和品秩基本不动,只是卸任了兼职的行营右护军统制官,而以行经略(河南、淮北、淮南、安东)四道都团练使、归元府少尹的本职兼任副都督身份,算是有些无可奈何又随理成章的接受了现状和既成事实。

而他的妻舅6务观,则是干脆交卸了一切与军中相关职事,而以行北平八路观察处置使、劝学训导使的身份,成为大都督府下辖新旧职官体系和资序当中的席和领头官长,也算是各自找到了自己的新定位和展到方向。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小插曲。就是籍着江宁事变而主动投奔了淮镇的前江东采访处置使程煊,被破格授予了唯一没有人叙任过的肃政廉访使,自此建衙一方。

因此,虽然目前淮镇治下没有尊上王号和开国的名分,但是实质上都在逐渐的向着,一个独立的政权体系所靠拢和转化的快慢车道稳步前进当中。

而这一次统筹议事,却是公开商讨在秋收前后用兵的相应准备事宜,各方面的统筹协作,以及沿途地方所能提供的最大承受限度,等等诸多相关的联动事态。

当然了,之所以并没有避人耳目或是故作隐秘之态,而是公开讨论此事的理由,也是因为淮镇如今在北地的掌握格局和实力对比,已经无须要靠出其不意和消息隐蔽所带来的那点又是和加成,完全可以靠蓄势而成的纯实力,堂堂正正的全面碾压过去。

而在这次会后,各人的反响也是不尽相同。

如今已经是大都督下辖八路的政务主官当中,排名第二顺位的安东布政参议虞允文,也在接受着昔日旧属和手下人的道贺,以及相应的邀约和请酒

“你们就赶紧熄了劝进什么的心思把。。”

然而在私下里,他却是有些严肃规劝这些亲熟和旧识道。

“大都督治下通常只看实干和务专的本事。。”

“不要老想着靠一时逢迎上意,就有投机取巧的捷径和路数。。”

“就算亦是侥幸蒙对了,也不过是一时之幸,”

“甚至可能适得其反,而毁了自己身好不容易保全下来的前程。。”

“能够勤于事务才是我辈最根本的立身之基。。”

“这样无论如何风云变幻,又如何的世事迁转,”

“这个大都督的治下,都多少离不开我辈的贡献和出力。。”

“自然是一应名位和资历稳如泰山了。。”

“就算是有些昔日广府的背景和渊源,又当如何。。”

“千万莫要为了一时的惶惑和,急于求成或是贸然行事。。”

“如今大都督府确立,你们也该就此安心了吧。。”

而在另一个地方,已是大都督府度支使的蔡元长,则是这样训示着一众故旧。

“但是越是大业近成,就越是要谨小慎微。。”

“千万不要得意忘形就失了分寸,兢业勤勉依旧是断不可少的。”

”更莫要搅合进劝进这种是非当中。。“

“就算是大帅日后有意称制北地,也不是你们可以轻易揣摩和逢好的。。”

“更何况,我们这位主上一贯是轻虚名而重实务的人物。。”

“难道你们想拼上自己和相应的干系,为别人投石问路么”

“也只有新进的安东那批人,在本镇体制内急于出头之下,才会有这种不切实际的躁动和想念的。。”

至于另一位重要人物,判司八行的第三位,从五品下判虞司事赵鼎,就根本没有给人拜揭和陈情的机会,而手书了几条“不动如山”“安忍如地”之类的字幅,派亲随转送给亲近之人,算是某种意义上的表态。

散会之后带着满肚子思绪和计划的我回到家中,却看见用来署理内务的大书房里,谜样生物为的几个女孩儿,正在一起赏玩和查看,新送来的钱范样本;

从拇指盖般最小单位的足文小青钱,到小薄饼状大额面值当十缗的大金元(金宝),足有数套五个等阶十几个种类。

只是与过去那些私铸用来流通钱币有所不同的是,多上内外环金花缕刻的圈纹,以及表明淮地所产及其具体年号的铭刻,

独树一帜之后的一系列连带损失和负面影响的同时,也不是没有好的地方;比如,终于可以大批量公开的行自铸的钱币,而不是在仿造国朝式样下遮遮掩掩的私下行事了。

这对于加强经济掌控力度和宏观调控能力,乃至缓解长期存在的潜在通货紧缩,都有相当积极的促进意义;另外掌握了铸币行能力之后所产生的铸币税和隐性利差,同样也是一笔相当重要的主权收益。

“你那位阿姐陈夫人来信了。。”

谜样生物突然丢给我一份东西道。

“还是通过我们已经暴露和放弃的秘密渠道,给送过来了。。”

“这又是什么意思。。”

我不由的有些疑惑起来。

当初可是这位不顾巨大的风险和危机,变相的向我示警和密告的恩情,所以了为了避免过多牵连到她,我还是做了一些后续布置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