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内 > 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又决9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内 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又决9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5:01:09 来源:小说旗

太行山脉深处,名为白径口的高深峡道之中,轮番交替的持续轰鸣声震落山巅的浅浅浮雪与尘埃,又撕破了低压在山头之间的积云。

数十门高低错落布设火炮射出的炮弹,自各面带着弧形的长短轨迹,打入到河东军的阵垒和驻队当中,时不时带着血沫、残肢、碎甲和肮脏的雪,团团腾起溅落;但对方还在坚忍地结阵,并且用零星飞射而出的弓矢反击顽强的昭示着自己的存在。

然后是抵近抛射而出成群飞火雷,带着浓密的毒烟与烈焰,在河东军阵营里飞速蔓延开来。这下他们再也不能久支下去了,无数点燃成火团或是被烧灼着身体部分,乃至撕心裂肺咳嗽和嚎叫、哀号的身影,从遮天蔽日的熏人烟火当中忙不迭的逃窜出来,就此抛弃了坚守的阵垒和野营;

甚至还有人慌不择路或是昏头昏脑的,一头扑上了淮军的阵地而被打杀或是俘获当场。

结果,这一败就约发不可收拾了,无路可走的败亡人潮,直接沿河贯穿深峡的横水河畔败走、溃退十多里;又在数度泅渡之间遭到尾衔追击,惊而争相拥踏的踩死和溺毙了许多人,直到了西北面的陵川小城下才停住脚步。

然后,灰头土脸呼天抢地的幸存者已经不足当初的十之二三了。接下来,他们却又被满脸惶急和不安的守军给强硬无比的拒之门外,而当场毫不犹豫的射杀了数十人,才驱散了这股堆聚在城下拍门嚎叫的千余败军之属。

而在更北面,已经有些细碎雪粒在寒风中飘摇,燕山与太行山之间的飞狐陉,又称灵丘道之中,

已经改任为燕山北路的蔚州都监权先锋兵马使王渊,带领着一众集结自鸿山关而擅长山地作战的山后子弟兵,并同淮镇自紫荆关派来的两营散兵队一起,在崇山峻岭的盘肠小径之间抵足姘手的艰难跋涉和攀越着。

只见峡道两边悬崖绝壁如刀劈斧斫一般,头顶一线青天,最宽的地方**米,而最窄的地方只有两三米。其雄拔之势峭丽之状,在北国确为罕见,望者无不动魄惊魂!

行走在其间时,可见峡道时宽时窄时高时低,时而峥嵘陡壁拦道而立,大有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感;时而又峰回路转阳光从高崖上泻下,心境又如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天如一条弯弯曲曲的缎带,上面如花的云朵显得很小,

有的地段还常年与太阳无缘,哪怕晴空之日也是阴风飕飕而难见天色,山顶有些背阴处积雪常年不化而哪怕在三伏天也是冷风寒意飕飕。更兼有不绝于耳的凄厉鸟兽鸣声传来,令往来行走其间的商旅行人,长年各种毛骨悚然者也不乏其人!

直到穿过了这段时人称为“四十里黑风洞”,萧萧然森森然的黑石岭大裂隙之后。隔着一道突然落差百丈的深堑和丈宽吊桥的险胜,对面河东军设置在巍峨雄峻的五台山一带城寨和据点,才沿着蜿蜒而上的山道,梯次林比的显现出来。

抢在冬天来临的大雪封山之前,不计一切代价尽可能夺取进入河东到的门户和通路,乃至在河东境内建立一个稳固的前沿据要,就是他们这些被暂时继续留用效力的前平卢子弟,所能够指望和追求的目标了。

究竟是暂时的留用一时,而面临被编遣四散的命运;还是就此为起点在新兴的淮镇势力当中,拥有最基本的一席之地和晋身之基;就看他们这些专门从那些为数众多的降军当中,所挑选出来最为坚韧敢战的平卢旧卒,所能发挥的作用和最后表现了。

而在这一南一北相隔数百里的两路之间尚还有一路,则是从初步稳定下来的井陉所发起的潜越攻势;

一只得到足够补充和加强,以闽地籍士兵为主的先手团,已经一鼓作气击破了位于井陉北道中部的蔓葭城和绵曼河口,而兵临到故娘子关所在的承天军城之下;而从这里相距作为河东侧腹、上党盆地五州之地的北部门户,所谓的平定上城(今陕西阳泉市)也不过十数里之遥了。

而这正所谓是如今坐镇河北的镇守使王贵,所后续推进和展开来的相应战略部署;

主要是集中新控制区内有限的资源和补充亢余,在相对于南线河南都亟道和中部的怀、卫一线,相互呼应的整体守势之下;从河北北部到燕山地区的内线地带所主动发起来,针对河东方向的三路局部反击;

以便有限的牵制和削弱在中部和南方战线上,所承受的压力和攻击。

而在大江江以南,随着各地不断的灾荒和**,大云教之乱也再度迎来了一个新**和鼎盛时期。

尤其是,随着江面上被大云教众不惜代价组建起来的杂色“水军”所截断和封锁,而失去了来自海路上的支援和交通,已经困绝了数月之久的杭州首府临安城的陷落;大云教的高层们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进行新一轮“迁都”的打算了。

而身在江西道已经占据了两州,约九城之地,而再度击败来自洪州和潭州相继出兵,的大云教别部首领法大力和军师金求德,也破例接到了一封像模像样的诏书;敕封前者为检校尚书左丞,兼端婺节度使,后者为江西到布政司左参议兼节度留后。

与此同时,还有一份要求大云教负责攻略各地的实力派,按照各自的地位、官职和实力,为大云教接下来迁都临安的盛况,所摊派部分钱粮与人役的数目。

当然了对我来说,高宠率部来投的这个意外之喜,除了明面上的风光和声势之外,就没有刘延庆那么好安置和打发了。

首先,与刘延庆只身出走而带回来那些,杂七杂八的旧日部属和荆湖行司的在地军民;或又是已经被上层抛弃群龙无首,而将领们各奔前程大都被我礼送回南方,人心以及彻底散乱掉的驻畿诸军,有所不同的是;

高宠率领的是一只相对建制完好的军队,并且依旧在部下当中拥有很高的威望和号召力;这在对敌时固然是一个优势和加成,但是对我领下高速发展的淮镇来说,就是某种潜在的妨碍和不利因素了。

其次,他麾下的蜀军和淮镇虽然有着长期的贸易关系,但缺乏战场上直接协作或是并肩作战过的渊源和干系,可以说于内于外都是颇有隔阂和生分的。

因此,其部下也不能随随便便的打散了重新安置,或是直接进行甄选、裁汰和整编,一个不小心就会生出更多新的事端来,扰乱淮镇已经初步安定下来河南后方。

再者,则是高宠本人身份地位的界定,好歹也是做过我昔日上司的人物,又是当任过西蜀行司和关内留后,堪称与我的同级别北地藩帅之一;

若是刚来就骤给仅次于我的高位或是付以重任的话,不但对于长期作为我副手和同伴的辛稼轩、赵隆等人明显不公平,也是在破坏已经构成良性循环的晋升体系和权力架构,更不利于体系内部的稳定。

但是如果给予的身份地位和权利低了,那就未免有刻意折辱和打压之嫌了,很容易成为那些反对势力的攻击口实和理由,对于我如今的号召力和声望也是一个不小的妨碍。

正所谓是高了难以服众,低了也不好交代。

因此对于这部人马,我当初的处置方略也就是慢慢的冷处理,在现实所迫的困顿和艰难当中完成对所在部伍的渗透和拉拢,但是却没有把高宠主动来投这个因素计算在内的。

这时候我再次听到通报,却是陆务观和辛稼轩这对亲戚同时上门来拜会了,不由的心中一松,却是发现自己有些魔障了。

这种事情又何必让我自己一个人劳神和纠结了,自然还有切身利害相关的其他人,来群策群力的费心分担和商讨一个比较合适的结论。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