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内 > 第八百零十五章 启新5

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内 第八百零十五章 启新5

作者:猫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05:01:09 来源:小说旗

亦是盛夏炎炎的江宁行在,

凉风习习的宫室当中,鬓角出现细微白色的监国,却在微微的烦恼当中,

因为最近的加税,还增长了对海外藩征收和平买的额度,因此宗藩院里这段时间很是热闹,好些外藩诸侯通过代言人,在朝堂上上窜下跳的十分厉害。

而现今他的关注点,全在了北面的战事当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谁敢在这个时候打扰他,谁就是国朝的罪人。

现在已经是国朝起初次北伐,而他开府行在江宁的第四个年头了,北伐也成了以他为中心的岭外大本营,最大的执念和坚持了;

就连四海卫和五房判事在江南诸道的追查,也因为少府少卿的自杀,而暂告一个段落,而转向全力支持对北方情势的掌控和情报支援当中。

二次北伐进行的还算顺利,但是已经没有当初的那种锐气和锋头了,而是先当小心谨慎的步步推进。对此他也没有任何办法,甚至不好太过催促。

然而,他也现大本营里的那些轮值枢密使们,其实与他的观点和路线,也并不总是那么齐心的。

这才不得不放弃将权威益重的宁冲玄,给逐步调回中枢的打算,而改迁掉到合并的江西和荆湖行司去,以总筹中路大军的后方事宜。

为上位者,自然不可轻易为臣下,揣测道自己的心思。哪怕子一度默许和纵容他们,一些自以为正确的行为和举措。

随着枢密院里资格最老的两个面孔,在软硬兼施的幕后妥协和交换下,自愿或是不自愿的领了宫观使职而告老退养;经过这几年的努力经营和运作,他终于将老臣派的主要势力和影响,给从掌握军国机要的枢密院里排除出去了。

剩下的残余影响虽在,但纯粹是为了异论相搅,而刻意保留下的制衡之道;然而这个令人振奋的结果,并不能改善多少他所遇到的局面和境况。

现在,北伐前线还是在不停的要求支援,索要人力物力财力无算;毕竟,随着战线的拉长,相应的补给和后勤维持,也变得越来越吃紧和困难了;

而大本营对于前沿军队的控制和掌握,也变得有些迟缓和滞涩起来。作为中路主帅的王端臣,关于麾下的各军兵马当中,自的劫掠事件已经是频有所耳闻了。

为此,他甚至不惜再度数度消减了,诸如淮南、淮东等其他压力较小次要方面的资源,来优先保障这一路。

但是各种要求和请款还是如雪片般飞来,毕竟相比当初的第一次北伐的上下一心和准备充分,现今的屡遭丧乱和动荡的国朝方面,已经没有多少余力和渠道可以调剂了。

而且在这个季节的前沿军中,虽说进展和表现还算不错,但在相对干燥酷热的北地期间,已经出现了不少的水土不服迹象;

况且,再不能再让孱弱不堪的北朝,将这轮战事给拖到冬天去,不然对于这只充斥着来自岭外地区,乃至海外驻屯兵马的大军来说,将会是故事重演的一场大灾难了。

因此,在对海外藩加征重税来应急而人心损益的可能性,与保住二次北伐的胜利果实之间,就只能优先取舍后者。

毕竟,国朝的根基还是在这6之上,只要朝廷能够取得中原定鼎的大势,这些海外藩的怨望和不满,也不过是时代洪流之下的些许介藓之患而已。

而在不远处的偏殿里隐隐有声音传出,却接到了以淮东御史里行秦会之的名义,送上来的弹劾大礼包后。一群人正在里面前争论和辩论,谁该为此负责,又该如何的处断,

想到这里,他不觉得有些头痛起来,这淮东军的那位罗藩子,还真不是可以省事省心的人物,正所谓是“锥置于囊中而其末立见”。

本以为把他放在外面临敌而处,又刻意抑而不用之,本以为可以消减和打磨他的锐气和疾进之心;

但是这位显然并不是那种甘于平凡寂寂的对象,时不时的冒出各新花样来刷一刷存在敢;结果这次一不小心还真给自己制造个大新闻出来。

他居然跑到安东去插手和参合,以安东大罗氏为的当地诸侯纷争,结果不但雄踞辽西的薛氏就此覆灭了,还把北朝的平卢军给打回去了。

如果不是南海大社的东海分社上层,通过专属的特殊渠道加急汇报过来,他一度还被蒙在鼓里呢。

相比之下,淮东的御史里行把前去观风的巡视团,给全数拿下剥夺了随员和物件后装船赶了回来,就实在是无足轻重了。

当然,作为上位者他也隐约知道,这其中自己那些近臣们,自有人推动和促成的结果;说不定他们还在为此欢呼雀跃,这下总算是有理由和借口,介入淮东当地的利益了。

毕竟,有这个么一个北地桥头堡的地理胜势,再加上善战著称的御营左军,只要得到朝中足够的支持和扶助,无论是虎视河南还是进去河北,都不缺乏建功立业的大号机会。

只是为了不破坏北伐的大局,他一方面不得不压抑着国朝那些臣属,试图对淮镇指手画脚的各种干预企图,以免因人废事而破坏了现有的局面;又另一方面要在大局上限制和抑止其作为。

不然,让这么一路孤悬在外的偏师,轻易攫取和分润了北伐的大功,实在是让国朝当中那些硕果仅存或是资深元宿的将帅们情以何堪啊。

显然他们更希望见到的事情,无疑是自己能够将这位调回来,而将军队和地盘,还有炙手可热的军职和建功立业机会一起,都留给他们心目中“良才俊秀”,而在军中世世代代的门荫想传下去。

可是他好容易才慧眼识人,扶持出这么一只不走正途,而独处于传统体制之外的新锐力量,又在此基础上择选精锐健儿和军中少壮,建立御营诸军;以刺激和触动有些积重难还的军中积弊和颓势;

毕竟,他当初一手推动削减畿内各路兵马,而成立模范新军的用意亦是如此。只可惜新军七部大都被明里暗中塞进了太多旧日部属,以至于在北伐战场中的大多表现平平,甚至有些难负众望。

反倒是不受重视而形同添头的左厢游击部,右厢游弋部等,得以在北伐失利的颓势当中异军突起而大放异彩;

这才有了他后来一连串举措和事端,包括痛定思痛绕过国朝故有的拱卫、殿前等老牌军序,而从前方百战得存下来的行伍当中另选健儿,再编成行在直属的御营四军。

而淮东镇可以说既是他的意外之喜,同样也是他亲手树立的一个范例,也是为了告诉世人戮力王事所能获得的高度和权位;

自然也不会希望自己树立的榜样和旗帜,被那些军中传统的实力派和将门山头,给随随便便和光同尘掉的。

这才一直拖到了现今这个局面中,但是现在看起来,他还是要有所决定了。

这时候,一封加急的文书,被直接递送了进来,然后,正在争吵的那些声音,也都迅哑了下来。

片刻之后,重新召集众人的监国,不由有些脸色阴晴不定的对着左右问道

“你们觉得淮东有足够的能耐”

“在海上搞出这般的动作来么。”

“终于回来了,”

虽然只是花了一天时间来渡海,但是重新踏上6地的踏实感,还是让许多下船的军士们,有些情不自禁的做出种种庆幸和感触的举动来。

而在登船出前,我却是再次得到一个不错的消息。

在宁志远的偏师大部回调支援之后,依旧以一营人马继续进军的种师中,不但裹挟了当地的藩兵而压制了七八家小藩,居然在鸭绿江流域取得了一连串意料外的胜利。

最终在泊汋口的一战,不但将躲藏着罗肃先一党的据点直接打破,杀获各两千余人,而且附近暗中支持叛党的的若藩,也连带居城、领地人口被抄掠一空。

然后,才紧赶慢赶的派人回来请示后续的处置方案和陈条。

好吧,既然都在安东占下那么多地方了,这捉一只鸭子也是捉,捉两只也是捉;我当即决定派一小只船队,前往当地支援和就地勘察,看看还有没有后续占领和开的价值。

然后我就看见了,本应该坐镇在益都的韩良臣,以及脸色凝重的掌书记第五平,等一干前来迎接的文武班底。

我不动声色的遣散和告别了诸营将士之后,重新坐上了隔音封闭的特制马车之后,才重新对着第五平开口道。

“出什么事情了。。”

“南面海上除了意外。。”

第五平沉声道,

开什么玩笑,我顿然哑然无语。

居然那批来淮东搅事的官员,在送回去的海途上出了变故,于长江口的外海时候,居然就连人带船一起翻覆沉没了。

这简直就是,泥巴掉进裤裆里,不是屎来也是屎的恶心人了。

原本反攻倒算的手段和策划不但不能用了,那些幕后的主使者们,说不定还可以反过来到达我们一耙,博取某种同情和政治筹码了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