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决战第三帝国 > 第二百六十七章 自主权

决战第三帝国 第二百六十七章 自主权

作者:远征士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19:45:20 来源:小说旗

最终丢勒也没有留下来与秦川等人一起战斗,因为他不相信秦川等人能够挡住英军。

秦川可以理解这一点,这有时不仅仅是牺牲生命的问题,如果只是牺牲生命,秦川相信大多数德军士兵都会选择留下来作战,而是他们认为这毫无意义……就算牺牲了生命也挡不住英国人的进攻,于是牺牲就变得毫无价值。

战后秦川从第十五装甲师的士兵那得知昨晚的战况:英军照常用炮弹和扫雷坦克开路,一开始没什么意外,这些都是正常的模式,英军派出南非军走在前头与扫雷坦克一起排雷,整个排雷过程整整经历了五小时,最后英军终于排出了几条通道。

而此时第十五装甲师也在二线做好了准备。

这时德、意军防御的标准模式,意大利军队防御第一线,德军装甲师在二线,哪里有缺口就堵哪里。

接着,英军果然就突破了意军的防线,德第十五装甲师像往常一样猛扑上去以为能在第一时间就将突入防线的英军挡回去。

但没想到的是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款他们从未见过的新型坦克。

这些坦克以十几公里的时速缓慢推进,后面跟着一群群步兵,他们见德军坦克迎上来时就马上停车瞄准,接着就是一发发明亮的照明弹打到了空中照得四周雪白一片……

六百米,英军坦克开炮了。

一辆辆德军坦克和装甲车瞬间就成了一团火球。

德军坦克和反坦克炮也纷纷还击,但让德军士兵目瞪口呆的是他们的炮弹打到敌人的坦克上根本就无法造成一点损伤。

格罗将军在第一时间就意识到英军这款新开型坦克的性能要优于“三号”,同时PAK38反坦克炮也很难击穿它,于是就下令朝敌人冲锋……这种做法是对的,因为只有冲到更近的位置德军才有摧毁敌人的坦克的可能,否则,即便是双方坦克都不适合夜战,但敌人拥有打不穿的防盾而德军却不然,德军就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但是蒙哥马利对此早有准备,事实上,早在英军装备“格兰特将军”式坦克时,蒙哥马利就严令英军“只能远战不可近战”,所以英军已经知道该怎么拒敌人于其射程之外。

一排排炮弹越过坦克朝前密集轰炸,榴弹炮、坦克炮、迫击炮,在照明弹的亮光下炸出一层层火墙一道道防线,中间还夹杂着像雨点般密集的各型子弹,整个战场就像一锅沸腾的开水,在翻滚的烟雾里冲锋的是一排排德军士兵及他们的坦克和装甲车。

不久,德军就遭受了惨重的伤亡退了下去。

英军也不忙着追赶,在后头不紧不慢的前进,依旧是时速十几公里。

这就是蒙哥马利的战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这战术虽然保守,但却十分有用……蒙哥马利知道只要这样下去胜利迟早都会是属于英国的,所以他不急于一时,急着追赶反而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意外,比如让灵活的德军包抄侧翼。

德军稳住阵脚后,紧接着又是一次冲锋,然后又一次……德第十五装甲师整整发起了五次冲锋,但每一次冲锋都以德军的惨败而告终,最终德军损失了三千多人,受伤两千多人。

要知道第十五装甲师全师才只有一万多人,这伤亡几乎都超过一半了,而且还是在一夜之间。

于是第十五装甲师被打得完全没了脾气,甚至普遍认为继续这样抵抗下去是没有意义的。

此时的斯莱茵上校就接到了格罗将军的一个电话。

“上校!”格罗将军说:“我听说你们驻守在杰哈索?”

“是的,将军!”斯莱茵上校回答:“杰哈索有我们的机场,如果它被英国人占领了,就会使我们陷入被动!”

斯莱因上校说的没错,许多装备并不是空投可以完成的,更何况如果机场落到英国人手里,英国人就可以利用机场运输物资,于是英国人就会占据更大的优势。

“我知道!”格罗将军说:“可是你难道不知道在你们面前的是一个装甲师吗?那是英国人的第七装甲师,他们拥有一百五十辆坦克,新型坦克,我们几次都没能挡住他们……”

“我知道,将军!”斯莱因上校回答:“所以我们才在这里驻防!”

“你简直疯了!”格罗将军说:“居然以为一个步兵团就能挡住他们,听着,跟我的部队一起撤到巴里斯,我会给你们上战场的机会的!”

“将军!”斯莱因上校回答:“我认为眼前就是一个机会!”

“这是命令!”格罗将军不由自主的提高了音量。

“抱歉,将军!”斯莱因上校回答:“隆美尔将军给了我们自主权!”

说着斯莱因上校就挂上了电话。

隆美尔将军的确给了第一步兵团自主权,因为他觉得格罗将军已经被英国人的新型坦克给吓坏了,很可能不适合再指挥这场战斗。

当然,临阵换将的事隆美尔是不会做的,这只会引起更大的骚乱。

所以,隆美尔需要第一步兵团在有可能的情况下独自作战而不是受第十五装甲师或者也可以说提格罗将军的限制。

但同时,隆美尔也不知道自己这种做法是不是正确的,因为这是火箭筒第一次在战场上使用,第一步兵师甚至只经过一天的训练……谁也不知道它在战场上能否发挥作用。

当然,火箭筒的前身“铁拳”的确是在战场使用过并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但那是针对速度慢的“玛蒂尔达”式坦克,而且进攻的英军还是没有战斗经验且规模不大的英军。

这让隆美尔在指挥部里焦燥不安的走来走去。

他知道这一仗意味着什么……如果火箭筒挡不住英国人的进攻,那就没有任何东西能挡得住他们了,非洲军团能做的似乎只有撤退、撤退再撤退,最终反被英国人赶下大海。

这时隆美尔才真正认识到秦川之前建议他放弃进攻是对的,英国人手里有这款坦克而自己又发起进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