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决战第三帝国 > 第四百五十一章 矛盾

决战第三帝国 第四百五十一章 矛盾

作者:远征士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19:45:20 来源:小说旗

孟席斯认为首先应该要获得一张清晰度更高的照片,但同时孟席斯又不想让德国人意识到盟军已经注意到这个“铁架”了。

于是孟席斯费了一番功夫与美国轰炸机搭上了关系,并让他们制定了一个轰炸阿尔及尔的计划……轰炸阿尔及尔本身也符合盟军的利益,盟军无法在加贝斯防线上无法突破,但轰炸阿尔及利亚首都则可以打击阿尔及利亚人以及达尔朗政府的士气。

当然,这并不是孟席斯的主要目的。

这批轰炸机在轰炸阿尔及尔后就装作从沙漠处绕个圈返回,“无意间”经过了上次拍到照片的位置……其中有两架轰炸机底部加装了高倍望远镜,并且降低了飞行高度拍照。

这次成功的拍摄到了很清晰的照片,而且孟席斯在对照片进行分析的时候注意到了一个可疑的斑点,放大处理后可以清晰的分辨出是一架类似飞机的东西在“铁架”上。

孟席斯在第一时间就把照片送到了丘吉尔面前。

“您的担心是对的,首相阁下!”孟席斯对丘吉尔说:“虽然我不知道这是什么,但他们是德国人的某款新型武器确定无疑!我们估计,这个铁架是个发射架,就像我们在军舰上弹射起飞侦察机一样,他们用来将这种小型飞机弹射起飞!”

“弹射起飞?在陆地上?”丘吉尔闻言不由一阵疑惑。

丘吉尔年轻时当过兵,所以对军事略有了解,他知道飞机只有在军舰上才需要弹射起飞,而陆地上可以建长长的跑道,弹射起飞就是多此一举。

“我们也不确定这是怎么回事!”孟席斯回答:“具体是什么武器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丘吉尔点了点头,说道:“一定要查清楚,而且要快!”

丘吉尔会这么急,是因为几天后就要与罗斯福见面了,丘吉尔知道,因为有“西西里岛”的失败,如果没有更多的证据的话,他是无法说服罗斯福的。

就在孟席斯积极组织调查的时候,位于萨拉特的秦川等人也召开了一次会议。

“我们是暴露了吗?”康拉德问。

“我想是的,上校!”秦川回答。

“这为什么不会是件偶然事件?”冯布劳恩问:“我们调查过了,第一次飞到我们上空的B17是轰炸蒂姆拉格盆地油田的,第二次则是轰炸阿尔及尔的,或许他们并没有发现什么情况!”

“我认为事实并非如此,教授!”秦川说:“要知道我们搭起的那个发射架有48米,它可不是一个小玩意,在空中很容易发现它!如果说第一次出现B17是偶然事件的话,那么第二次就是欲盖弥彰了!”

“我认为上尉说得对!”汉娜说:“我们不能抱着侥幸的心理,我们应该换一个实验基地!”

“不,汉娜!”冯布劳恩说:“知道换一个基地意味着什么吗?我们要将发射架全部拆除,然后转移到另一个地方重新搭起来,这至少需要十天的时间!”

“而且这似乎也是没有意义的!”康拉德上校说:“因为我们还是要搭起一个48米的发射架,敌人在空中很容易再次发现我们!”

汉娜不由哑口无言,因为从某方面来说两个说的都是对的。

于是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秦川,毕竟这里安全方面的问题是秦川负责的。

想了想,秦川就问了声:“教授,关于车载发射架的方案进行得怎么样了?”

“我们选择了第二个方案!”布劳恩回答:“也就是使用可伸缩的发射架!”

“是因为弹射器推力很难提吗?”秦川问。

“不,上尉!”布劳恩回答:“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做到,问题在于‘靶机’的机体过于脆弱,如果用那么大的瞬间推力短距弹射的话,‘靶机’很有可能会在弹出去的一霎那解体的!”

秦川点了点头表示理解,这也是现代航母使用的舰载机其结构必须特别坚固的原因,比如起落架、还有龙骨,都比陆基战机要求高。

否则,起飞时的弹射和降落时的勾挂,都有可能导致战机出现结构性问题。

“靶机”的情况也是一样的。

“什么时候能完成?”秦川又问了声:“我的意思是说,可以投入使用!”

“或许需要一个月!”冯布劳恩说:“上尉,你不会是让我们一个月后再进行试验吧!”

“出于安全和保密因素的考虑,我们或许应该这么做!”秦川点头道:“你知道的,一旦车载发射架投入使用,我们就可以为它构筑一个坑道,没有发射时就躲在坑道里,发射前从坑道开出,甚至还可以在坑道里做好准备工作再开出……暴露在外面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小时,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开敌人的侦察!”

“可是上尉!”冯布劳恩反对道:“我们或许只需要再进行一到两次试飞就能完成了,它可能只需要几天的时间,而你却要让我们等一个多月!”

“上尉!”康拉德上校插嘴道:“据我所知,非洲军团急需‘靶机’完成试飞并将其用于进攻马耳它岛,如果等一个多月后……你不认为这会对整个战场态势造成严重的后果吗?”

康拉德上校这么一说秦川就无法反驳了。

这一点的确是,现在出现了一个矛盾点:“靶机”的安全和保密与非洲军团的战略需要必须二选一。

再往深处思考,秦川认为让盟军方面得到点风声或许并不是坏事,因为这样英国至少有点留在地中海的理由了。

至于安全和保密的问题……

英国人又能怎么样呢?这里是阿尔及利亚的腹地,萨拉特以东几十公里外就有一个德军机场,他们随时都可以为萨拉特提供增援。

而且,自己的部队也不是吃素的。

想到这里,秦川就点了点头:“教授、上校,出于整个科研组及‘靶机’的安全,我们建议短时间内完成最后的试飞!”

“没问题,上尉!”冯布劳恩拍了拍秦川的肩膀表示感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