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决战第三帝国 > 第四百九十九章 签名

决战第三帝国 第四百九十九章 签名

作者:远征士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19:45:20 来源:小说旗

“原因很简单!”哈特曼少将说:“保安师的主要任务是治安和对付游击队,虽然也有危险但危险却少得多。你不认为如果像你这样的人在战场上牺牲会是对帝国的一种损失吗?你可以为帝国做更大的贡献!”

秦川算是听懂哈特曼少将的话了,哈特曼这是想把秦川挖到保安师去成为他的部下。

不等秦川回答,哈特曼就接着说道:“只要你愿意,其它的事就由我来考虑,我甚至不会让你的战友觉得这是件丢人的事……”

“抱歉,将军!”秦川回答:“如果你调查过我的事,就该知道我提出的所有建议都是针对战斗的。换句话说,如果换一个地方或是另一种方式,我或许就变得平凡无奇了!”

这当然不是实话,秦川知道太多游击战的战略、战术了,所以对付起游击队来同样也不会有什么困难。

但是……

上帝,警察部队除了对付游击队外还有手无寸铁的百姓和犹太人,秦川很确定自己是不会跟这类人为伍的,尽管他们的确更安全、地位更高同时深得希特勒信任。

“不,上尉!”哈特曼摇头说道:“这些都不是问题,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我坚信这一点。你不需要马上回答我,我的意思是说……任何时候,你想要到我的部队来,只需要跟我说一声,好吗?”

“好的,将军!”秦川回答。

不过当然,他根本就没有这么做的打算。

从团指挥部回到营指挥部会比较麻烦些……此时的营指挥部是设在地下,地表已经被苏军占领了,返回时就需要一个地窖一个通道,再一个地窖又一个通道的钻。

一路上,德军士兵在见到秦川和格哈德两人时都自觉得起身朝两人敬礼,尤其是秦川,不管他走到哪里,迎接他的都是一群敬慕的目光。其间甚至还有人找秦川签名……

那是一名年轻的下士,在秦川钻进第三个地窖时他就鼓起勇气拦住了正要钻进地道的秦川。

“上尉!”下士拿着笔记本和一根钢笔走到秦川面前,问:“可以耽误你一点时间,给我签个名么?”

“士兵!”走在前头的格哈德有些不满了:“这里是战场,你知道你正在浪费上尉的时间吗?”

“是,中校!”下士赶忙挺身表示接受这个批评。

“不,中校!”秦川说着,就从下士手里接过笔记本和钢笔,一边签上自己的名字一边随口问了声:“我想知道你为什么会想要我的签名!”

“因为你是我的榜样,上尉!”下士挺身道:“事实上,你是我们小镇的偶像,大家都在谈论你,如果我有幸能回去的话,我想跟他们说我曾经跟您一起战斗过!他们一定会为我感到骄傲的!”

秦川把签好名的笔记本和笔还给了下士,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一定能活着回去的,我们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是,上尉!”下士激动的回答:“我毫不怀疑这一点!”

接着这事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旁边的士兵也一个接一个的递上了笔记本……德军士兵都有一定的文化,即便是作战时期身上有笔和本子的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当秦川和格哈德两人终于再次钻回地道的时候,格哈德就抱怨道:“上尉,你不应该理会他们,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不是吗?”

“你以为这是在浪费时间?”秦川反问。

“难道不是?”

“我想你一定知道隆美尔将军!”秦川说。

“当然!”格哈德说:“可是这跟隆美尔将军又有什么关系?”

“隆美尔将军就经常这样做!”秦川说:“他有整个非洲军团需要指挥,有大批的文件需要批阅,他每天只有几小时甚至更少的时间睡眠,但是他却总是会抽些时间来与士兵们聊一聊,就像刚才那样……”

格哈德不由“哦”了一声。

“所以!”秦川继续说道:“非洲军团才能在战场上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而我们现在正是需要这个的时候!”

“你是对的,上尉!”格哈德中校认输了:“那么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谈谈洛瓦季河防线了?”

“当然!”秦川回答。

其实洛瓦季河防线没什么好谈的,就是在枪声和炮声的掩护下继续把地道往西面挖。

这里唯一的问题就是挖出来的新土没空间倒。

以前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新土分分钟钟就可以倒在地道外了。

但现在外头都是苏联人,就近倒新土很快就会被敌人发现并招来一顿炸。

这虽然只是个小问题,但小问题不解决就会导致大问题……地窖或是通道会被新土给堵塞了。

解决的方法就是把每个地窖的德军士兵都动员起来,将新土一桶一桶的往外传,一直传到地表由德军控制的位置然后再把新土倒出去。

这是一个考验德军士兵协作性的任务,不过好在德军士兵从来都不缺乏协作性,所以整个任务都完成得很顺利。

整个过程只出现一个意外,一个地道挖着挖着挖到一个几米深的弹坑去结果被苏联人发现了。

这让秦川等人不禁捏了一把汗,要是让苏联人发现了他们的动作并有所准备,那就大事不妙了……挖地道要防其实也很容易,只要往下挖一道几米深的战壕,就有可以把地道从中间阻断。

实在不行,就在地下埋个水缸之类的东西认真听,总会在缸里听出点声响并由此判断出方向的,这些在一战时的堑壕战里就有使用的经验了。..

不过俄罗斯人在一战时的表现不佳,因为十月革命而提前退出了一战,所以没有多少一战堑壕战的经验。即便是有什么堑壕战的经验,只怕也在大清洗中被洗得差不多了。。(注:一战时是俄罗斯,战后四年也就是922年苏联才成立)

再加上苏联人的性格又很马虎,于是习惯性的就把这个坑道炸毁封住坑道口就了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