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决战第三帝国 > 第七百一十五章 援兵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七百一十五章 援兵

作者:远征士兵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7 19:45:20 来源:小说旗

油桶运输对补给来说就比较简单,毕竟补给是不需要空气的,只要将弹药和枪械之类的装进油桶里密封上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装太多东西导致它沉到河底浮不起来了。

装运一名士兵就比较麻烦,问题在于人需要空气,同时又不敢保证油桶在河里始终保持一端向上平衡着在河里漂流……但这个问题很快就被解决了,方法就是在油桶底部装一些弹药并且用隔板固定在底部。

这样一来即便是人钻进去有些动作,也因为重心较底使油桶就像个不倒翁似的始终竖直的立在水中,然后上方的油桶盖再开几个小孔供呼吸就可以了。

当然,伏尔加河水流较为平缓也是这方法成功的条件之一,否则在湍急的水流里油桶很有可能会被打翻在水里翻滚。

不过水流平缓可以说是好事也可以说是坏事。

好事就是更安全。

坏事就是从雷诺克飘到沙洲需要更多的时间……伏尔加河平均流速大约每秒2米,雷诺克在河道上与沙洲的距离无法准确计算,只能用雷诺克到斯大林格勒中央渡口的距离21公里计算,一乘一除,最后得到从雷诺克飘到沙洲大慨需要三小时。

“三小时?”秦川没想到需要这么久,他忍不住问了声:“他们能行吗?”

“这不是问题,少校!”亚历山大回答:“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个好方法,就像在阵地潜伏三小时一动不动,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秦川点了点头。

其实秦川知道这任务不会像他们说的那么轻松,这一方面是因为油桶要从敌人眼皮底下漂过,还有许多其它未知的危险,另一方面则是油桶虽然能在水里直立,但却不可避免会打转,这可跟在阵地上潜伏三小时完全不同,没转几下就头目眩了,尤其如果会晕船的人……在油桶里吐出来那可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只要一个人有动静被苏军发现了,其它人包括补给在内都会有危险。

但德军士兵的战斗精神和意志那是没话说,他们虽然知道这其中的危险,还是毅然决然的参与到这个计划中。

第一批油桶在夜里十点被运到伏尔加河中间偷偷放下,一共一百五十桶,其中一百桶里装着人,五十桶里装着弹药。为了方便打捞,这些油桶是每十桶用绳索捆绑在一起,也就是只要勾住一个就会带起一串。

然后所有人都在焦急的等待着。

实际上也不能说是等待,两头都着手做了些准备。

在秦川这边,就是准备好信号弹以及鱼网、长杆之类的东西便于捞起流经沙洲的油桶,秦川甚至还组织了一支水性好的打捞队准备打捞距离较远的油桶。

亚历山大那边,就派出侦察机在伏尔加河上空侦察,如果发现有苏军渔船的话,马上就派出战机进行轰炸、扫射、驱离……德空军平时也是这么做的,只是今晚特别。

因为亚历山大担心苏联人发现这些油桶后会对其进行打捞……苏联人很缺油,尤其是斯大林格勒,所以他们会这么做一点都不奇怪。

后来才知道的确发生了这样的事,一串油桶被一艘苏军渔船捞了起来。

只不过很不幸的是,这十个油桶里装着十名德军士兵……渔船上负责打捞的十几个苏联人则是被武装起来的百姓,他们在打捞时步枪都没有在身边。

于是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德军士兵轻松的占领了这艘渔船并将其弄沉,然后再重新搭乘着油桶继续往下漂……据说他们很想将渔船开往沙洲,但讨论了一会儿觉得这太危险了才放弃。

他们的做法是正确的,渔船的目标太大了,当它靠近沙洲的时候就会引起敌我双方的警觉,很可能会被敌我双方同时认为是敌人而遭到射杀。

时间终于到了三小时,秦川下令朝苏军方向打了三发照明弹,同时还打了一通迫击炮,高射机枪和高射炮也朝对面一通乱打。

这一方面是给漂流在油桶里德军发信号,另一方面也是用枪炮声掩护打捞的声音或者也可以说吸引苏军的注意力。

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顺利,一百五十个油桶捞起了一百三十个……一串装物资的油桶被漏了过去,一串装人的油桶虽然没打捞着,但里头的士兵主动爬出来游到了沙洲。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反倒是运人更容易成功。

因为他们有主观能动性,能与前来搜索的士兵互动,即便在黑暗中也很容易发现。

因此,下一批马上就换了一种运送方式,每批运送补给的油箱里混着两个装人的油桶,这样一来就连物资也不会遗漏了。

这天夜里德军一共用这种方式运送了三批增援,每批都是一百个人加上五十桶物资,没敢多运是因为担心河面上有太多的油桶漂过会引起苏军的怀疑。

于是沙洲岛的人员和物资马上就充实起来。

两支友军在沙洲上会师的时候,那情形简直就比亲兄弟还亲……一见面就紧紧拥抱在一起,兴奋之情尽在不言中。

他们会有这样的心情是很容易理解的。

对于增援部队来说,沙洲岛上的这些德军都是英雄,是德军的楷模,他们能来到这里并与他们共同作战无疑是一种骄傲。

而对于原突击队员来说,这些增援部队是解决了他们的生存以及能否坚持到最后完成任务的问题。

这种生死依存的关系决定了他们之间坚实的友谊,更别说他们拥有同一个目标……斯大林格勒。

统计完收到的物资清单以及人员名单后,秦川就不由松了一口气。

虽然接收到的这些人员是驻扎在雷诺克的第115步兵团,他们的素质比不上第1步兵团,但300人的补充却是为沙洲注入了一道新鲜的血液解决了沙洲兵力不足的问题。

现在秦川等人要做的,就是让这些士兵尽快学会使用沙洲上一些苏制装备比如高射机枪的操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