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碧落赤血 > 004 纷纷扰扰前尘事

碧落赤血 004 纷纷扰扰前尘事

作者:巴山顽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7: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得巴山石、巴山虎相救,铁牛儿与杨一知捡得性命,逃下山时已狼狈不堪。

金城派和宋军仍在这一带搜捕,他二人哪敢停留,又不敢再向北走,径向南逃出两百多里,到了汝州方才停脚。

杨一知心念师兄,又见金城派势大,便说道:“铁兄,如今别无去路,你我不若到我师兄那避避风头。我师兄的功夫远在我之上,便是金万城来了,也不需怕他。”

铁牛儿连遇强敌,再不敢小觑中原英雄,便答应到天门山暂避。

四人一路南行,过邓州、襄州,经江陵至酆州、鼎州,再折道往西。一路翻山越岭,涉溪过河,风餐露宿,少不了要吃些苦头。过了了半月有余,四人已快出鼎州地界,天气也慢慢暖和起来。

这一路风光甚美,铁牛儿、杨一知和贺芝仙常年走南闯北,这些景致见得多了,再说也无心留意景色,上官云却乐在其中。

过了鼎州,远远便见一片苍茫的大山横亘在前,那大山拔地擎天,山势陡险峻拔,景色更是雄奇壮丽。

在大山最高之处,却有一奇峰耸立,山峰中间洞开,玄朗如门,又如明镜高悬,又似天门独启。那山洞位于千寻绝壁之上,更觉气势磅礴,巍峨高绝,看那样子,定然是天门山天门洞无疑。

几人一路辛苦跋涉,终于到了天门山下,众人虽然疲累,见到这景色都精神一振。这里山高林密,到处都是悬崖峭壁,更无甚道路,饶是铁牛儿与杨一知身具高强功夫,可他们各带着一人,也走得格外吃力。

走了半天,天色渐晚,那奇峰却还在两个山头之外。抬头望去,那奇峰就似悬在头顶,皎洁的月光从洞中透下来,团团云雾在洞内吐纳翻涌,宛如幻境,四人不禁暗赞天地造化之神奇。

两人手攀脚爬,带着贺芝仙与上官云又走个多时辰,这才来到奇峰之下。

自峰脚看去,就见奇峰高耸云霄,足有两三百丈高,其上尽是悬崖峭壁,只有一条半尺宽的小径可以攀援。

铁牛儿与杨一知也不再歇息,分别将贺芝仙与上官云负起,自小径向上攀爬。

不到一刻,四人来到天门洞前的缓坡,缓坡长宽不下百丈,乱石中长满了松柏杂草。

只见山洞高有四五十丈,宽深都不下二十来丈,人在洞中更觉壮丽雄伟。这山洞乃是山石崩落而成,山洞前后早已贯穿,整座山峰只剩最外一层山岩,见此景色,几人不免又暗暗称奇。

山洞深处有四五间木屋,此时已是半夜,木屋并无灯火亮起,想来木屋主人已睡着了。

杨一知、铁牛儿、贺芝仙与上官云四人穿过乱石树木,向木屋走去,地面山石颇多,行走艰难,幸好月光尚算明亮,几人也不致崴了脚摔了跤。

来到屋外约五六丈,众人闻到一股异香,杨一知暗叫一声不好,立时周身又麻又痒,紧接着就如万虫噬咬,真个痛如骨髓。四人痛痒难耐,都用手抓挠,谁知越抓越痛痒得厉害,都不由得倒在地上来回翻滚,更是痛嚎起来。

此毒名为噬魂销骨,乃杨一知那师兄独创,初中毒时只是麻痒,转眼间浑身就如千虫万蚁在噬咬,最后更如同万蚁入髓般痛苦难忍,真个是噬魂销骨。

这毒虽极是厉害,却不立伤人性命,若能守住心神,苦熬上半个时辰,体内毒性自然而解。但世上又有几人能有如此毅力,能忍耐万蚁噬骨的痛苦?

杨一知不会解噬魂销骨之毒,也只有紧咬牙关苦苦忍耐,只盼师兄能早些相救。

就听木屋中有人冷道:“几位还是走罢,如此又是何苦?当年之事,我并不清楚,我们多年交情,几位莫再让老夫为难。”

杨一知大叫道:“师兄,是你么?我是杨一知。”

那人冷哼了一声,过了一阵才说道:“师弟,你既还认我,为何还和他们一起来逼我?你还是下山罢,不然,休怪我不念同门之谊。”

他话说完,空中就传来阵阵恶臭,四人几欲呕吐,但浑身痛痒却减轻了许多。

四人爬起身,杨一知奇道:“师兄,你我多年未见,为何说我来逼你?有谁敢来逼你?”

那人冷笑道:“当我不知你所想么?你何需拿这话来诓我,当年那事,我也不比你知道得多,你便走罢。”

杨一知颓然道:“师妹失踪这么多年,可我却半点消息也打听不到,我悔不当初,早已没有那番心思,你何必疑我。”

那人奇道:“咦,你不知师妹回来了么?”

杨一知浑身一颤,惊道:“你……你说什么?”

那人道:“有人在北方见到师妹了。”

杨一知如泥塑木雕般呆呆站着,他眼中含泪,自言自语般轻声说道:“师妹回来了,师妹回来了么?”

“想不到你竟不知情。”那人叹道,沉吟一阵,他又问:“你今日又为何来此?”

杨一知不答反问:“师兄可知师妹现在哪里?”

那人痛不欲生,道:“师妹,师妹她恐怕已经死了。”

杨一知陡闻噩耗,难免精神恍惚,险些栽倒在乱石中,他稳住身子,木然道:“师妹……师妹她去了么?”

“当年若不是你,师妹怎会失踪,今日更不会死于非命了。”那人怨道。

杨一知反唇相讥:“你就脱得了干系么?若不是你多管闲事,我师兄妹哪会遇到那件物事?”他顿了顿,又咬牙问道:“师妹到底是何人所杀?我杨一知定要灭他满门,将他挫骨扬灰。”

那人问道:“你真不是和他们一道来的?”

杨一知压下满腔悲伤与怒火,实说道:“我带了几个朋友来你这避一避,过些时日就走,你我师兄弟一场,我何时对你说过谎话?他们到底是谁?”

那人道:“进来说罢。”接着茅屋中就亮起了灯光。

铁牛儿虽然武功高强,但想到刚才中毒后的痛苦模样,他却不敢迈步。

杨一知牵了上官云,道:“铁兄,我师兄的毒术虽是天下第一,却从不伤人性命。只怕有仇家上门挑衅,不得已才用毒御敌。”

铁牛儿虽仍有顾虑,却也不敢违逆。

来到木屋前,只见一名五十多岁,相貌清矍的老者负手站在屋中,老者看着杨一知,也不言语。

杨一知走到老者面前,躬身一礼道:“多年未见,师兄一向安好?”

老者抚了抚颔下胡须,道:“为兄当然比不上师弟逍遥快活,毒书生杨一知的名号这些年在江湖上可是响得很哪。”他言语之中不免讥讽之意。

杨一知不以为意,指着铁牛儿、贺芝仙及上官云道:“我这几个朋友得罪了人,想在师兄这暂避几天,不知是否方便?”

老者冷哼道:“若不嫌山野清寒,住下便是。”

铁牛儿堂堂一派门主,贺芝仙也是一代名宿,若在平时,他们哪里受得了这冷言冷语。可他们先前已见识了老者的下毒功夫,自知这人是惹不起的,都不敢发作。

杨一知问道:“师兄既在屋外布了噬魂销骨,莫非有强敌在附近?师妹到底被何人所害?”

老者道:“那几人你见了自然知晓,可惜他们并未说清到底是谁杀了师妹。”他看了贺芝仙一眼,道:“在我这还需得着用绝脉化功丹害人么?”

杨一知赶紧给贺芝仙服了解药,又将其哑穴解开。

贺芝仙试了试内力,发觉运功无碍,他拱手向老者道了声谢,道:“贺某不请自到,不敢打扰阁下清幽,这就告辞。”说着就想要走。

铁牛儿也不敢阻拦,他急道:“杨兄,这……”

杨一知道:“贺前辈,天色已晚,不若待明日再走,你看如何?”

“二位好意,贺某心领,来日必当厚报。”贺芝仙哪敢久留,他脚下一晃,已到了屋外。

也不见老者有何动作,贺芝仙刚走出数丈,却又扑倒在地,接着又大声痛嚎,看样子又中了**噬骨。

老者淡然道:“在下未尽地主之谊,贺兄何需如此匆忙?”他话说完,贺芝仙身上的毒性就已解了。

这施毒解毒的功夫已出神入化,贺芝仙再也不敢造次,他缓缓站起身,悻悻走到木屋中不再言语。

老者见上官云一副痴呆模样,微怒道:“这孩子怎如一个傻子般?师弟,你这些年长本事了,连个小孩儿都不放过么?”

杨一知战战兢兢道:“这小孩儿一向如此,我也不知他为何痴呆,更不是我下毒将他弄成这样。”他看着贺芝仙,想要问其原由。

贺芝仙不敢不答,赶紧道:“他是贺某故人之子,前些时日父母双亡,心神受了刺激,是以变得痴痴呆呆。”

老者上前,撑起上官云的眼皮看了看,自语道:“奇了,若心神受损,他双眼瞳孔必异于常人。可他瞳孔毫无异状,何以会变得痴痴痴呆?”说完又轻抚颔下胡须苦苦思索。

此人不仅毒术天下一绝,医术也极高明,更喜医治疑难杂症。他见上官云看似痴呆,却无痴傻之人的症状,正如好武之人见了武功秘笈一般,动了探究之心。

几人见其思索,都不敢出言打扰,铁牛儿更是大气也不敢出。

老者思索了一柱香时间,说道:“容老夫独自想想,明日定要查明这孩子痴呆之因。”他不等几人答话,径回厢房去了。

杨一知道:“贺前辈既已见识了我师兄的功夫,还望莫生别样心思。”

贺芝仙讪笑道:“杨兄放心,贺某不敢造次。”他虽比杨一知大上三十来岁,显是将杨一知抬得高了。

四人当晚木屋住下,一夜无话。

第二日一早,四人就被吵醒,那老者大笑道:“哈哈哈,定是如此,哈哈哈哈……”

几人来到正屋,只见老者满脸憔悴,双眼红肿,显然通夜未睡。

老者走到上官云跟前,笑道:“定是这孩子心中有股郁结之气,一时阻了心智,只需在百会、风府、天冲、听会、天池、玉枕以及膻中、气海数穴施针,导出他那股郁结之气,必可痊愈。今日老夫便要替他施针治疗,哈哈哈哈……”

几人匆匆洗涮一番,老者将上官云带入厢房,让杨一知在旁搭手,铁牛儿和贺芝仙均留在外间。

老者将银针及艾绒一一准备妥当,杨一知先让上官云平躲在床上,便要将其衣服脱掉。他将上官云内里小衣解开,其中一件物事便掉了出来,正是当日何凝霜给上官云挂在颈脖上的玄色玉牌。

杨一知一把抓到到手中,翻来覆去看了又看,他双手逐渐哆嗦起来,惊声叫道:“师兄,你看这是什么?”

老者本在一边将艾绒搓成细条,听见杨一知说话,转头只看了一眼,他的双眼就再也离不开了,他惊道:“是……是……是那件东西。”

杨一知抓起上官云胳膊,将玉牌在上官云眼前晃了晃,大喝道:“你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快说!”

上官云的胳膊被抓得生痛,他惊恐不已,但他只是紧咬双唇,并不说话,就连脸上也无甚表情,就似不知不觉一般。

老者将杨一知推开,喝道:“他不是个傻子么,你问他又能问出什么来。”

杨一知两步冲出屋去,将玉牌举到贺芝仙眼前,大声道:“贺前辈可知这个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贺芝仙奇道:“这不是那孩子的东西么?这是故人临死留给他的。”

铁牛儿毫不知情,干脆冷眼旁观。

杨一知怒喝道:“贺芝仙,你快说,这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贺芝仙还未开口,就听屋外一个声音道:“我告诉你这是从哪里来的。”

三人循声转头,只见木屋数十丈外站着三男一女。

一名高瘦老者高声道:“莫兄,我兄妹四人好言相询,你却推说毫不知情,为何这物事却在杨兄手中?你我多年交情,我兄妹只想一观究竟,你何需瞒着我们?”

杨一知走到屋外,嘿嘿笑道:“我道是谁,原来是你们四个畜生,难怪!难怪!”

一人尖声说道:“放屁!我们兄妹四人,江湖人称昆仑四仙!你才是畜生,杨一知,不是一只羊么?”这人身躯短小,四肢却极长,长得尖嘴猴腮,整个一只大猴模样。

杨一知听其取笑自己,也不恼怒,问道:“这么说来,我师妹的消息是你们说的了?”

那尖嘴猴腮的说道:“嘿嘿嘿,你想知道?我偏偏不告诉你!”

老者也从屋内走出来,说道:“四位来得好及时,我师兄弟也是刚刚发现此物。”

一名面色蜡黄、额头突出,身体极瘦、双臂奇粗的中年说道:“这里这么多人,莫不是你请的帮手?”

老者道:“唐兄哪里的话,他们只是来暂避几天,并不知晓四位也在此。”

那名高瘦老者道:“莫兄还是不愿请我兄妹进去坐坐么?”

老者道:“既如此,几位便过来罢。”

那尖嘴猴腮的说道:“你那屋里尽是蛇虫鼠蚁、瓶瓶罐罐,我可不愿进去。”

身体极瘦的中年道:“你不再对我们下毒了么?”想来他们已吃了不少苦头。

那女的生得极美,她轻掩红唇,吃吃娇笑道:“奴家胆子小,最怕蛇虫鼠蚁了。”

尖嘴猴腮的嘻嘻一笑,道:“四妹,你不是蛇么?莫非你便害怕自己?”

那女的拿秀目瞪了他一眼,不再开口。

老者道:“若四位害怕,那便回罢。”言毕就返身进了屋。

尖嘴猴腮那人说道:“谁说我怕?”他话音刚落,已到了门口,轻功显然不弱。

身体极瘦的中年道:“你不怕,我自然也不怕。”他紧跟尖嘴猴腮那人身后进了屋。

那女的娇笑道:“奴家便是害怕,也只得来看看了。”她不紧不慢,一步三摇,看得人心神荡漾。

高瘦老者道:“莫兄稍待,我再叫个朋友。”他纵身就往悬崖下跳去,不多时,他又如一只大鸟般自悬崖下扶摇直上。他手中虽带得一人,却显得极其轻松,这轻功只怕还在贺芝仙之上。

他进屋后,一把就将带来那人扔到门后,那人护住满是血疤的脑袋,老老实实蹲在门后,也不敢抬头看众人,显然被这四个怪人打得怕了。

高瘦老者看了看贺芝仙与铁牛儿,道:“杨兄不帮霍某介绍一下新朋友么?”

杨一知指着铁牛儿道:“这位是杨某的朋友,定州金刚门门主铁牛儿铁兄。”

不想那尖嘴猴腮的人却接口道:“原来是一头老牛,又是一只畜生。”他为逞一时口舌之快,却连自己也顺带给骂了。

铁牛儿气得圆瞪双眼,指着那人道:“你……”但见这几人功夫高强,他却不敢骂人。

高瘦老者抱拳道:“铁兄,我这兄弟最爱占人口头便宜,还望铁兄多多包涵。”

铁牛儿冷哼一声,气呼呼一拱手,算是认识了。

杨一知又指着贺芝仙道:“这位不算得杨兄的朋友,只是识得而已,追魂叟贺芝仙。”

那尖嘴猴腮的又道:“何来仙气?”

那极瘦的中年人接嘴道:“倒有些鬼气。”

有了铁牛儿这前车之鉴,贺芝仙早有所备,他笑笑了事,却未注意到门后那人浑身直颤。

杨一知又指着上官云道:“这位是贺兄故人之子,名叫……”说着便看着贺芝仙。

贺芝仙接道:“他叫上官云。”

杨一知又指着高瘦老者四人道:“这四位是昆仑四兽……”

尖嘴猴腮那人抢道:“昆仑四仙!”

杨一知干咳了一声,笑道:“昆仑四仙,这位是鹤叟霍无羽霍兄。”

那尖嘴猴腮自己开口道:“我是猴仙侯其末。”

那名极瘦的中年接口道:“你不是猴怪么?甚么时候改成猴仙了?”

杨一知笑道:“侯兄所作所为,倒和这个怪字相符,这仙么,除了白妹妹,是谁也当不起的。”

侯其末一张怪脸气得通红,引得众人大笑。

杨一知又说道:“这位是铁臂螳螂唐易唐兄,这位娇艳如花的妹妹是白娘子白如姣。”

众人抱拳道声久仰,铁牛儿问道:“不知杨兄的师兄是江湖中哪位人物?”

杨一知笑道:“想必铁兄早已听闻,只不过不认得罢了,江湖人称阎王敌的莫三味便是在下师兄。”

贺芝仙与铁牛儿惊讶万分,阎王敌莫三味的名号在江湖中谁人不知,哪个不晓?世人都道莫三味医术世间无双,却不知他的下毒功夫更加出神入化。

杨一知心念师妹,问道:“霍兄,我师妹到底是怎回事,还请告知?”

霍无羽摆摆手道:“此事不急,我自会慢慢说与你知晓,不知杨兄从何得来的黑色玉牌?”

杨一知指了指上官云,道:“玉牌原本挂在这孩子颈上,我也是刚刚拿到手。”

霍无羽道:“这玉牌可否借我看上一看?”

杨一知早将玉牌翻来覆去看了个遍,并未发现有何异常,他取出玉牌递给霍无羽。

四人将脑袋凑到一起,看了半天也未看出什么来,只得将玉牌还给杨一知。

杨一知道:“霍兄说说我师妹之事了么?”

霍无羽走到门后,提出一人扔到屋中,道:“此事需得问他。”

侯其末喝了一声,那人赶紧站起,刚一抬头,上官云就大叫着扑上前去。他对着那人又打又踢,嘴中哭喊不断,那人虽被小孩儿踢打,却也不敢还手。

众人均觉蹊跷,贺芝仙却说道:“原来是你。”他不由脸色大变。

铁牛儿也认出那人,正是刘充。

上官云状若疯狂,几失心智,莫三味上前捏了他的昏睡穴,又将他抱到厢房中休息去了。

杨一知道:“霍兄,此事不简单,还请告知原委。”

霍无羽清了清嗓子,将一切徐徐道来。

当日刘充率金城派众人逃出木塔后,便四散逃生,他见辽兵在南,干脆一路西逃。辽兵却一路寻踪而至,其间大小相战十余场,均被刘充逃了出去。

七八日后,刘充已到西夏兴庆府,终被十多名辽兵围在山谷。刘充拼死力战,杀了三名辽兵,好不容易逃出重围。他边杀边走,刚出山谷,就遇到侯其末与唐易。

这两人脾气本就古怪,向来多事,当即就打退辽兵,又将刘充擒住,想要问个究竟。

起初刘充也颇强硬,被侯其末连施酷刑后,不得不开了口,将众人为何到燕云以及佛宫寺的一切说了出来。

其他倒还罢了,但何凝霜的名字侯唐二人却熟悉得很,两人震惊无比,他们当即寻到霍无羽和白如姣,说了事情原委。

昆仑四兽本就知晓当年之事,商议一番后,先到了应州查看,却只见到满地灰烬。他们又转而向南,欲向莫三味问个明白,未曾想莫三味却是一问三不知。

侯其末与唐易恼羞成怒,竟对莫三味动了手,可他们哪讨得了便宜,吃了噬魂销骨的苦头后就再不敢靠近,每次就乱石外言语相激。

杨一知更加疑惑,他拿出玉牌,道:“贺前辈,这玉牌既是你故人留下的,可否告知这故人姓甚名谁?”

贺芝仙惊惧万分,生怕众人知道自己对上官云所为,他不敢托出实情,假装筹措道:“这……”他看了看刘充,未再说下去。

刘充双腿一软,瘫倒在地瑟瑟发抖。

杨一知看了看铁牛儿,道:“贺前辈若担心与铁兄之仇,我与师兄便替你求个人情。”

铁牛儿哪敢违逆,点头道:“铁某这回便不与你为难,大仇他日再报。”

贺芝仙心中惊惧,不置可否。

杨一知又诚心诚意道:“实不相瞒,这玉牌乃是我师妹何凝霜随身之物,还请贺前辈告知其中情由。”

贺芝仙只得开口:“这玉牌的确是何凝霜给这孩子的,这孩子乃是何凝霜与金城派弟子上官平的遗子,只可惜他夫妇二人已葬身大火之中了。”他唉声叹气,假意伤感。

杨一知与莫三味震惊异常,两人又悲又喜,悲的是何凝霜失踪多年,刚回到中原就已身亡;喜的是老天开眼,竟将上官云送到了他们面前。

贺芝仙又将木塔中发生之事讲了,却将他自己撇得一干二净,更未透露自己对上官云所施毒手。

杨一知再难忍下这口恶气,劈头就是一掌,将刘充打了个脑袋开花。

见刘充被一掌劈死,贺芝仙更加焦急万分,恨不得背插双翅,逃出这个是非之地。他拱手对众人道:“天幸贺某误打误撞,竟将上官云带到这里,诸位之事,与贺某并无瓜葛,在下这便告迟。”

莫三味再不阻拦,他抱拳道:“贺兄恩情,我师兄弟必当重报,日后但有所求,莫某绝不推辞,请。”

杨一知歉然道:“前些时日,杨某多有得罪之处,还望贺前辈多多包涵。”

铁牛儿已答应暂时不报仇,也不敢阻拦。

贺芝仙几个起落到了悬崖边,就如鸟羽飞雪一般,向下慢慢飘去。

又过了半个时辰,上官云又醒转来,他大哭道:“爹爹……娘……”

莫三味上前抱住,轻轻抚着他的额头,道:“好孩儿,可苦了你了。”

上官云再无法装傻充愣,又见莫三味与杨一知爱护自己,对两人不由生出亲近之感,他止住哭泣,问道:“伯伯,你是谁?”

莫三味听怀中少年出声相询,不禁老泪纵横,他将上官云拉起来,急道:“你……你说什么?”

见这痴痴呆呆的孩子竟开口说话了,杨一知也喜形于色。

上官云又问道:“伯伯,你是谁?”

莫三味点了点头,强笑道:“好孩儿,我是你大师伯。”他又指着杨一知,道:“这是你二师伯。”

上官云奇道:“师伯?爹爹和娘从未说我还有师伯。”

莫三味抹了抹泪水,道:“你爹爹是上官平,你娘叫何凝霜,你叫上官云,对不?”

上官云点头道:“爹爹和娘都叫我云儿,可他们……他们已被人害死了。”他几欲嚎啕大哭。

杨一知将玉牌拿出来,问道:“云儿,这是你娘给你的么?你娘有没有跟你说过什么?这些年你们在哪?”

上官云抹净眼泪,答道:“这是娘临死前给我的。”

莫三味抢过玉牌,责道:“师弟,你莫若断了那心思罢,师妹夫妇只怕也未成事,不然何以遭了毒手?就算要问,也等云儿心神安宁些再说。”言罢就让上官云躺下,要其好生休息,又好言安慰几句。

铁牛儿眼见仇人逃脱,越想越后悔,他见杨一知和莫三味出来,也告辞下山去了。

昆仑四兽却不愿走,他们暂时留了下来,想要打探神功线索。

杨一知埋好刘充,又收拾了一间空屋,打算小住些时日。

侯其末与唐易到山中弄了野兔野鸡,当晚就在屋外烧火烤熟,上官云也已醒来,七人就在篝火旁喝酒吃肉,忆些当年往事,也说说江湖趣闻。

众人终于知晓上官云的遭遇,听到贺芝仙对上官云施毒手,人人咬牙切齿,杨一知更追悔莫及。

上官云终脱险境,如今得见亲人,看众人如此快活,他也笑颜渐开。

众人酒至半酣,霍无羽叹道:“‘尔其动也,风雨如晦,雷电共作;尔其静也,体象皎镜,是开碧落。’想当年,只因这一句话,江湖中竟掀起了惊涛骇浪,多少英雄豪杰丢了性命。这么多年过去,又有谁见到碧落赋到底是甚样子?莫非整个江湖都被当年那人戏耍了一番,哈哈哈哈……”

其余几人怔怔看着篝火,尽都默默无语。

上官云问道:“大师伯,为何娘也常念那几句诗?那到底是甚么?”

莫三味摇头叹息,道:“若非这几句口诀,你娘也不会离开中原,躲到那茫茫荒漠,更不会丢了性命。其中原委,也该告诉你才是。”他招呼杨一知与昆仑四兽围拢篝火,慢慢说起了当年一切。

十几年前,莫三味、杨一知与何凝霜同在南海毒医吴千方门下学艺,吴千方百年归老之后,兄妹三人就在江湖闯荡。

后来,终在凉州附近定居下来,虽说当时天下太平,却时有江湖纷争。三人一边悬壶济世,一边苦苦钻研医书毒经,很快,阎王敌莫三味的名头就传遍整个武林。

不知何时,江湖中有了一个传闻,据说武林中突然出现一个怪人,这人七十多岁,他脸大如扇、颊突鼻高、四肢极短,又喜食生肉。江湖中人常常相貌奇特,有怪癖者也甚多,这人如此相貌,倒也无甚特别。

可奇就奇在此人竟声称是尹中天的弟子,此行乃是寻访传承之人,他怕江湖中人不信,还念了几句口诀出来,说那就是尹中天所留玄功要义。

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尹中天刚刚年满二十,一身玄功竟登峰造极,身兼正邪两道的武功,年纪轻轻便打遍天下无敌手,是以名震江湖。

就在尹中天称霸武林之时,突然就再无此人消息,就如此人从未在世上出现过一般。尹中天突然失踪,一身玄功并无秘笈口诀留给后人,更无传人留世。后世虽也有不少英雄人物,却再无人可达尹中天那出神入化之境,其武功之高可想而知。

这大脸之人若真的是尹中天的弟子,尹中天至少要活到一百多岁才能死去,不然又如何教那人武功。

那几句口诀晦涩难明,却偏偏玄妙无比,若非绝世高手,又怎创得出来,众人不得不信。

听闻尹中天寻访传承之人,天下哗然,正邪两道的英雄豪杰皆摩拳擦掌,人人恨不得学到一身盖世玄功,如尹中天那般无敌天下。

待上百位江湖好手找到那人,那人却说,只有识得信物玄机的,方是有缘之人,那才可与他北上,到蛮荒之地寻到玄功秘笈。那人将信物取出,竟人看出玄机,全被那人当场拒绝。

江湖中哪有几个善类?众人一言不合,当场就要抢夺。

那人虽年届七旬,武功却极为高强,一番大战下来,竟杀了十几条性命。可是双拳难敌四手,他哪里禁得住众多江湖高手的围攻,他受了不轻的伤。

众人出招更加狠厉,那人奋力逃出,众人在后穷追不舍。

那人一路西逃,自洛阳一直来到凉州,始终未摆脱众人的追杀。

正邪两道也丢了不下五十条性命,其中不乏响誉天下的好手,众人见其勇猛,也不敢过于逼迫,只等那人体力耗尽,再摛杀不迟。

听闻消息的江湖豪杰纷纷赶来,竟达两三百人之多,眼见信物手到摛来,可信物只有一个,人人都怕别人抢了先。这些人竟互相厮杀,甚至有兄弟反目成仇,这一战更加惨烈。数百名江湖好手,转眼间只剩下三四十人,江湖中人人自危。

那人却趁此机会,摆脱了众人追杀,逃到了凉州附近的深山中。

恰逢莫三味上山采药,他路过山涧时,发现那怪人满身血迹,倒在草丛中,便将此人背了回去。

在莫三味与何凝霜尽心服侍,调养半月之后,那人终于好转,他只说被仇人追杀,却不吐露出身来历。怪人掏出一块黑色玉牌,定要当作酬金,莫三味推辞多次,终还是收下了,当时也未在意,随手就放在药箱中。

与此同时,侯其末练功走火入魔,受了不轻的内伤,也在莫三味处医治。他也亲眼见过那怪人与玉牌,但昆仑四兽并未在中原行走,也不知晓江湖中刚发生的大事。

又过了几天,那人伤势已好,他说要回家看望亲人,莫三味就送他出了凉州地界。

那人走后没两天,侯其末也伤愈,自回昆仑山去了。

又过了十来天,杨一知自外归来,说了天下发生的大事。何凝霜听到那人形貌,已知莫三味救回的就是那名怪人,而黑色玉牌便是信物。

杨一知与何凝霜将黑色玉牌翻来覆去,直看了一天一夜,却未发现有何特别。

何凝霜知大师兄不爱涉足江湖,便暗与杨一知商议,两人当时年少气盛,仗着下毒功夫天下无敌,趁莫三味外出采药,竟拿走玉牌,一道向东寻那怪人去了。

两人一路打探,到了洛阳附近,有人说怪人向东去了,又有人说在北方曾见怪人踪影。兄妹二人担心错过时机,只得分道扬镳,杨一知向东沿黄河打探,何凝霜却准备渡过黄河向北而行。

两人江湖阅历不深,一路也不知掩饰行踪,很快,那些知晓内情的人也尾随而至。何凝霜一个人来到洛阳以北四十里的风陵渡,那三四十名武林英雄也前后脚赶了上来,许是双方起了争执,一番打斗后,那数十武林高手全军履没,尽数死在何凝霜的剧毒之下,而何凝霜从此也不见踪影。

自此之后,江湖中知晓这件事的就少之又少,那几句玄功口决也成传闻,识得这黑色玉牌的更寥寥无几。

杨一知得到消息,从大名府赶到风陵渡,已过了十几天,哪里还有何凝霜半分消息。他又在附近打探数月,终未发现踪迹,只得回到凉州向师兄说明。

师兄弟二人就此心灰意冷,杨一知心中自责,一面浪迹江湖,一面暗中打探;莫三味为避前来追寻何凝霜下落的仇敌,也到这重重群山中隐居多年。

另一边,侯其末回了昆仑山仍在疗伤练功,直待半个月后,霍无羽三人回来说起,他才知晓江湖中发生了如此大事,侯其末听到那人形貌,也知其就是当日所见之人。

四人赶到凉州,杨一知与何凝霜已走了十来天,四人分头探访,终于在洛阳附近打探到消息,待到了洛阳风陵渡,只见到满地尸体。

他们又到处寻访,终未何凝霜与杨一知,便又折回凉州,而莫三味也不知去向了。

众人心中感慨万千,看着熊熊篝火,都沉浸在回忆之中。

上官云问道:“霍伯伯所念口诀,就是当年那怪人所说的玄功要义么?”

霍无羽点头道:“不错,那正是碧落赋的玄功要义,老夫参悟了十多年,却也没弄明白到底该如何修炼,更不知那玄功心法是何等模样。如今看来,你爹娘也是空守宝山而不能取得半分,得了这信物又能如何?唉……”

侯其末嘻嘻笑道:“他们自己太笨,当然参不透。”

唐易讥讽道:“莫非你便参得透么?你又不聪明。”

侯其末气道:“我再不聪明,也比你好得多。”

唐易反唇相讥:“你将那口诀看明白了么?”

侯其末怒道:“难道你便看得明白?”

唐易笑道:“我又没说我聪明,为何定要看得明白?”

见他二人又开始斗嘴,天色也晚,众人收拾收拾各回房休息。

第二日,几人只见侯其末与唐易双眼发红,坐在灰烬前哈欠不断,想是昨晚斗了个鬼哭神嚎、天昏地暗。

昆仑四兽在天门山住了足足一月有余,莫三味知晓四人心思,他也不想独占碧落赋,便让上官云拿出黑色玉牌,交与几人探究。

只见玉牌浑然天成,乃是整块黑玉雕刻而成,除两面刻有云纹外,再无其它。也无甚机关夹层,即便药浸火烧,也未发现有何异常。

昆仑四兽费尽心思,终不明白这玉牌有甚玄机,他们终于死了心,告辞回昆仑山去了。

上官云在天门山与两位师伯住下,其间也学些拳脚功夫,倒也用功。

师兄弟二人见其用心习武,倍感欣慰,两人也悉心教授。

只是他们下毒行医之术固然无双,本身的武功却只稀松平常。加之二人所学繁杂,多是前来求药治病之人所授,上官云东学一剑,西学一招,并无章法。

如此过了小半年,上官云已将这些功夫尽数学会,他习武时间尚短,所学也非高深武功,更无名师指点,虽说积蓄了些许内力,却与江湖中同龄的少年相差甚远。

杨一知已无武功可教,便要将自己拿手的下毒功夫教给上官云。

哪知上官云却不愿学,他嗫嚅道:“二师伯,我……我……”他想起那些人中毒的惨状,也不愿让人那般痛苦,便不想学炼毒用毒之法。

杨一知不知其心中所想,问道:“你怎么了?”

上官云不敢欺骗师伯,道:“我……我不想用毒杀人。”

杨一知哈哈大笑,道:“莫非你不想找贺芝仙报仇?”

上官云恨得咬牙切齿,道:“当日爹爹和娘惨死,他虽未动手,却也脱不了干系,便不杀他,我也要让他吃些苦头。”

杨一知道:“以你的武功,打得过他么?”

上官云道:“即便打不过,我也不愿学这阴毒的功夫。”

杨一知又好气又好笑,道:“若是贺芝仙要来杀你,你怎么办?”

上官云哪里想过此节,他结结巴巴道:“我……我……我也不知道。”

杨一知笑道:“你若学了下毒的功夫,他还敢来杀你么?只怕他听到你的名字,就吓得屁滚尿流了。

哪知上官云极为倔强,仍说道:“我……我还是不想学。”

杨一知不禁火冒三丈,喝道:“哪怕他杀了你爹娘,又要杀你,你也不愿学么?”

上官云眼中含泪,仍坚决道:“二师伯,便是让他都杀了,云儿也不愿学。”

杨一知气得浑身颤抖,哼了一声甩手而去。

见其生气,上官云心中好生后悔,可他又怕杨一知逼迫自己,便不敢开口。

莫三味走过来,道:“云儿,你为何不想学下毒的功夫?”

上官云道:“那些人死得痛苦,看着恐怖,江湖中人人都说下毒是歪门邪道,所以……”

莫三味摸着颔下胡须,笑道:“你可知何为正邪?”

上官云吱唔道:“这个……云儿未曾想过。”

莫三味道:“放眼天下,莫不以门派、出身来分正邪。可名门正派中,难免有人为非作歹,这到底是正是邪?所谓邪道中人,也不乏行侠仗义之举。如此看来,以门派出身来区分正邪,真正误人至极。”

这话看似大逆不道,仔细想来却是极有道理,上官云震惊不已。

莫三味又说道:“你师祖在世之时,就正邪之论困扰多年,虽说他的医术天下第一,却被武林中人斥为歪魔邪道。哪怕隐居深山,不问江湖恩怨,也有不少人前来除魔卫道。你师祖不胜其扰,只得隐居南海,再未踏进中原一步,这才过了几年清静日子。”

上官云越听却越糊涂,如此说来,又何以区分正邪?

莫三味道:“武功、毒药自己又不会伤人性命,何来正邪?依我看,善用之则为正,恶用之则为邪;善用之人为正,恶用之人亦为邪。一切均在人心,又与武功、毒药、门派、出身何干?”

上官云想了想,终于明白这个道理,他笑道:“大师伯,云儿明白了。”

莫三味点头道:“你可明白,下毒的功夫也可救人?”

上官云奇道:“下毒的功夫也可救人么?”

莫三味道:“若有人仗着武功高强,要害人性命,你若用毒将那人制住,不是救了别人么?譬如有人中了毒,你可知如何解毒?需知解毒必先学会炼制毒药,不然如何对症下药?又如何救得了人?”

上官云思索良久,终于想得明白,道:“大师伯,云儿知错,这便跟你们学下毒的功夫。”

自此之后,上官云白日练武,偶而也随莫三味上山采药,晚上便学下毒行医之术。虽是粗茶淡饭,但两位师伯呵护有加,他心中伤痛日减。

上官云天姿聪颖,不论习练武功,还是毒医二术,均是一点就通,莫三味与杨一知也倾囊相授。但他终究不喜欢这下毒之术,只是为了学会解毒之法,这才将毒方学会了。他心中暗自许诺,绝不用毒药害人,至多自保时用些迷香之类。

春去秋来,寒暑交替,上官云已在天门山住了两年多。他已非当初那青涩少年,脸上稚气虽未尽脱,却越发显得俊俏,人也高大了许多,依稀与上官平有几分相似。

这日立冬,山中又下起大雪,上官云一早起来,见满天雪花飞舞,天地一片苍茫,他想起在荒漠中与父母在一起的往昔,不由站在屋前怔怔发愣。

莫三味看见,轻声道:“云儿,又想你爹娘了么?”

上官云回过头,悠悠道:“大师伯,再过三四个月,便是爹娘三周年忌日,我想到应州拜祭爹娘。”

莫三味轻叹一声,道:“让你二师伯陪你去罢。”

当天上官云就与杨一知收拾行装,与莫三味道别后,下山往应州去了。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