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208 造直升机跟轰炸机的厂造汽车?哈飞宏光可以提前问世了

外联科科长!

那后面那一帮年龄更大,满脸笑容的领导,真的是厂里的厂长、书记跟总工?

闹呢!

谢威觉得自己上一世好歹也是经历过各种大阵仗的,可此刻,他发现,自己曾经的觉得的所谓“超规格接待”,在眼前啥都算不上。

122厂的行政级别虽然比不上哈工大,可也仅仅只低了一级而已。

就因为买了一架飞机?

此刻的谢威要是真以为仅仅是买了一架飞机就受到122厂超规格接待,那就真的白白重活一回了。

“陈科长,这是?”

谢威觉得,还是话说清楚才好,自己啥都不知道,对方的人也是一个都不认识呢。

狗曰的袁振越,那是一点信息都没给自己透露。

要透露了,哪里会这样来122厂?

“谢威同志,你们李校长之前一直对我们夸耀你对学校的贡献,尤其是校企办……这两年,贵校校企办的发展,有目共睹。现在咱们双方是合作关系,厂里也希望得到你的一些发展建议……”

在陈荣杰不知道如何回答时,后面一名头发花白的干部走上来,笑眯眯地对谢威说道。

谢威疑惑对方身份时,他当即笑着自我介绍:“我是霍国强,122厂厂长。”

随后他又指着身后的两人,“这位是林滔书记……这位是刘建云总工……”

霍国强亲自给谢威介绍着厂里的领导干部。

一旁的外联科长陈荣杰瞬间就被边缘化了。

无奈之下,谢威只能尴尬地跟对方一一握手。

“咱们先去看看给你们学校准备的那架飞机吧。运-11虽然是轻型运输机,速度慢,运载能力也不是太强,不过用来作为交通工具还是不错的……”

寒暄后,霍国强亲自带着谢威往厂区内部走去。

“霍厂长,您刚才说合作,什么意思?”

面对超规格迎接自己的豪华阵容,谢威并没有迷失,从对方的话里抓住了关键。

合作!

至于什么122厂希望获得他的发展建议,他是不信的。

122厂虽然目前没有直升机的生产业务,可还有轰炸机等的生产,加上这属于国内比较早进行军转民的单位,哈飞汽车,在八十、九十年代可是有着非常大的知名度的。

“关于技术成果转换方面的合作啊!你是校企办顾问,负责校企办的项目成果转化,这方面我厂已经跟李校长在之前就达成了协议……”

霍国强拧着眉头看着谢威。

谢威愣了。

特么的!

又是李老头给自己留下的烂摊子?

狗曰的袁振越为什么来的路上,一点都没告诉自己?

看到谢威投向自己的眼神,袁振越急忙摇头,满脸无奈地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虽然是李瑞的校长助理,平时李校长在外面跟其他单位领导喝酒的很多时候,自己都是不在场的啊。

“车辆方面……”

“车辆?”

谢威再一次愣了,“车辆方面的技术合作,应该找车辆工程的相关负责人啊。”

“对外合作不是需要你们校企办负责吗?李校长之前给我们可以强调过,学校之所以成立校企办,就是为了转换学校的技术成果,如果绕开校企办,以后学校就不好管理。”

霍国强的话,让谢威再一次意识到,李老头走之前的安排,没有那么简单。

谢威一边走一边思索,旁边的霍国强并没有催促,只是在一旁观察着李瑞赞不绝口的年轻人。

虽然对谢威在学校做出的成绩他们都知道,却依然对谢威没信心——现在的122厂,处境太过艰难了。

生产任务绝大部分被砍;研发任务也没了经费来源。

运-11搞出来,却没有订单。

问上级要项目、要经费?

关系更加重大的战斗机、大中型军用运输机项目都还在排队呢。

而谢威确实让哈工大校企办的业务搞得火红,每年搞上千万的利润,一旦122厂也能搞这么多经费,哪里还需要上级拨款?

直接也可以自己筹集经费相关技术研发。

何况,李瑞也承诺了,学校相关的飞机技术研制过程,样机也交给122厂生产。

要不然他们如何会对谢威这样一个年轻人如此上心?

很快,一行人就走到了总装车间旁边。

一架机身两侧各装着一台螺旋桨发动机的银白色涂装的运-11静静地停在总装车间外的跑道上。

机身两侧,都喷吐着“哈工大”的名字。

“运-11的研发是三机部要求针对农业、林业、渔业、地质、运输等使用要求的多用途小型运输机,尤其优先满足农林作业方面的要求,用于取代机体和起飞重量过大,缺乏灵活性,经济性不太好,安全性也不太高的运-5……”

在谢威盯着运-11打量时,总工刘建云亲自给谢威介绍眼前这架厂里的最新成果。

“最大时速220公里,最大航程965公里?,最大起飞重量3500公斤,最大载重940公斤……使用活塞-6甲型九缸星型活塞发动机,最大功率285马力……”

刘建云口中说的数据,谢威都是知道的。

运-11其实最大的订单是地质勘探以及农林部门使用。

只能搭载12人的运-11用来载人,实在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后续的维护保养?”

“都由厂里承担,飞行员也由厂里提供,不过今天飞行员没在厂里……平时你们使用的时候,就直接从厂里的机场起飞。或是你们学校那边起飞也可以。这飞机起飞距离短,你们学校外面的西大直接也能满足起飞条件。”

“那还是算了。”

谢威当即摇头。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李瑞老头专门买一架飞机给校企办,实际上就是为了方便谢威,本来就容易让人诟病。

再在学校门口的大街上起降……

“你不上去看看?”

“不了。咱们还是谈事情吧。”

谢威很好奇李瑞老头跟122厂的人达成了什么协议,让对方的高层都对自己态度如此好。

车辆合作?

学校有车辆工程,甚至也有坦克技术,之前却跟谢威一分钱关系都没有。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李校长当时认为,我们厂拥有很好的制造基础,完全可以利用机械制造基础来生产汽车……他说生产的汽车由学校设计……”

艹!

谢威差点爆出粗口。

一句话,老头子在这边胡乱吹了牛逼,然后让谢威这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人来负责。

不是瞎胡闹是啥?

“谢威啊,你觉得咱们要搞汽车,是搞什么类型的?李校长说这事情最好问你的想法。”

“是啊,我们原本只是造飞机的……”

“厂里有着很好的基础,只要有技术,很快就能转化……”

122的众领导不断地给谢威强调着厂里的优势。

谢威心中暗骂李瑞这老东西走了还给自己找麻烦,本来有心想要拒绝,可想到未来几十年不仅空中都飞着国外的飞机,公路上跑的不是进口汽车就是合资品牌。

汽车工业,在进入21世纪后属于国家战略。

无论是122厂的技术基础还是哈工大的设计能力,比起那个从部队汽车维修工厂起家的,以及差不多十年后手搓汽车的厂子强多了,顾不得再去跟李瑞计较。

大脑快速运转,想到这年头的市场需求。

当即脱口而出:“咱们可以先搞面包车!”

“???”

面包车?

122厂众领导顿时一头雾水。

搞车,他们真的不在行。

非得说比较适合的,应该是摩托车吧。

毕竟直升机跟轻型运输机的发动机,修改一下,做摩托车还是比较靠谱的。

其他的车,真心没有什么研究。

“可以载货,可以拉人的面包车!这种车辆不需要太大载重,动力系统要求不高,底盘设计也比较简单……”

谢威开始给众人介绍着目前国内的市场需求。

现如今,全国汽车数量都不多,经济要发展,首先得各地的商品流动起来。

“小轿车,有一汽等基础好、实力雄厚的单位;运输用的大卡车就更不用说了,国内的卡车生产数量不少……又可以载货,又能拉人的面包车,才是最有市场的……技术难度低,生产成本也不高,一辆车的造价也就几千块钱……”

越说,谢威越觉得这个方案合理。

在八十年代,国内不管是城市还是公路上都看不到多少车辆的环境中,一款售价低、能载货、能拉人的面包车,有着多大的市场,谢威比谁都清楚。

就是几十年后,五菱宏光,依然是神车!

一旦学校有了汽车设计的相关技术基础,就可以准备改变赛道,提前为新能源车做准备:氢动力之类的,完全可以卖技术,当烟雾弹;电动汽车,才是未来!

提前几十年布局,技术完全可以先捏在手里。

油车?

国内是没法跟国际上搞了上百年的国际竞争的。

直接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车。

越想越觉得方案可行,谢威嘴角不由翘了起来。

“……”

122厂的众领导看着谢威嘴角的笑容,更是不解。

“谢威啊,你的提议没错,国内车辆少,既可以载人又能拉货的车,肯定有着庞大的市场……可我们是飞机生产制造厂……”

“设计研究工作,就交给我们学校的车辆工程专业……”

谢威想都没想。

车辆工程相关的专业要发展,不能没有项目吧?

有了项目,相关技术的研究就有经费展开了。

“经费呢?”

霍国强的目光紧紧盯着谢威,提出了他们最不愿意提及的话题。

经费!

但凡有钱,他们至于一个大厂的众多领导都陪着谢威这样一个小年轻么。

真不拿干部当干部啊!

目光在122厂众领导中扫视了一圈,谢威默默地叹了口气,“设计跟技术研发由我们学校出,生产由贵方负责,利润五五分,怎么样?”

五五分,已经是谢威能接受的最差条件了。

“技术不会再给使用费吧?”

林滔担忧地问谢威。

显然,他是知道哈工大校企办对外合作方案的。

“这个就不用了,但是销售得由我们校企办来负责!”

谢威的提议,没人反对。

对于国营大厂的领导们来说,在没有了国家计划订单的情况下,销售反而是最麻烦的事情。

反正利润五五分呢!

双方又进行了不少关于合作细节的讨论,并且形成了文字草案,一直到晚上七点多,在122厂招待所食堂吃了丰盛的晚宴后,谢威跟袁振越才踏上回学校的路。

“谢顾问,咱们这搞汽车,能行吗?”

从到122厂,袁振越几乎就成了透明人。

晚宴时,如果不是谢威从一开始就拒绝喝酒,两人今晚上肯定回不去了。

搞汽车!

明明是去看学校购买的飞机的。

“把那个吗字去掉!又不是什么太难的。咱们学校车辆工程,可是连坦克都能搞的!”

谢威没好气地说道。

此刻,他已经确定,张鸣秋跟刘德宝几人跟李瑞是一路货色!

说什么搞汽车项目,说到底,还不是为了已经被推到车间边缘的坦克搞技术储备?

坦克跟汽车,谁的技术要求更高?

亏得张鸣秋跟刘德宝两人躲着,要不是了解李瑞的性子,谢威还真以为老家伙是为了给谢威捞进步的政治资本呢。

回到学校,已经是晚上十点过了。

谢威没有回土木楼的程控交换机项目处,也没有回宿舍,在王征说是去准备,争取明天就调配好物资送到吐鲁番之后,他直接让司机把他送到了校部楼。

张鸣秋办公司还亮着灯。

谢威到的时候,张鸣秋跟刘德宝两人正就着办公桌上的花生米一边喝着小酒一边讨论着什么。

“谢威?你这会儿才回来?”

看到门口出现的谢威,刘德宝看了一眼张鸣秋。

“跟122厂谈得如何?”

张鸣秋急切地问道。

“还行。不过学校得支持一笔经费……”

谢威懒得跟两人绕圈子。

校企办目前是拿不出钱来的,除非王征、罗诚跟蓉城邮电局签订好合同,那边的钱到位。

“校企办经费自筹……”

张鸣秋不乐意了。

搞校企办的事,花学校的钱?

这不行。

关键学校现在没钱!

“搞汽车项目,要是没钱,车辆工程相关专业也就别参与到这里面了……”

谢威一脸平静地看着两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