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236 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才是符合国情跟部队需要的!

“你确定你是认真的?”

李瑞看完名单后,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份名单,实在是太骇人了。

如果不是他也想着在学校建立坦克相关的专业,想要把WZ-122坦克项目捡起来继续研究下去,也不会对国内坦克专家有什么了解。

谢威提供的名单,让了解情况的李瑞不得不倒吸凉气。

“要是不认真,也不至于如此了啊。8000万刀,没有那么好拿,光靠目前的WZ-122项目的技术成果,咱们就别指望了……要不是提前我做了准备,根本就不可能让巴基斯坦动心!”

谢威一脸平静。

他也清楚自己这份名单有些过分了,名单里,可都是国内最顶级的坦克各领域的专家:

总工:祝榆生

防护装甲:曹贺全

自动化:臧克茂

底盘……

就前面的三个人,都是各研究所的核心骨干。

李瑞完全没想到,在谢威的计划中,却都是只负责一个系统的负责人。

如果不是学校一直都想借着WZ-122坦克项目的技术成果,继续研究更先进的坦克,以此来加强学校在军工领域的技术水平,李瑞并不会了解这些人。

“别的不说,就祝榆生,虽然已经退休了,但是他在这之前,是五机部兵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主管科研……”

李瑞深吸了一口气,压制着内心想要揍人的冲动,严肃地告诉谢威。

心中同时也有些惊讶:看来这小子平时也没闲着,虽然他一直都反对增加坦克等项目,可对于国内研究相关技术的专家还是非常熟悉的。

“对啊,那有什么问题吗?祝老现在还在201所吧?”

以年龄,是退休了。

这年头国内各个领域的带头人,可不是退休后就能回家带孙子、颐养天年。

国家落后,没有谁愿意就此放下手头的研究工作。

“对。就因为他在201所,负责的都是坦克核心技术的研发……学校如何打动他们让他们放下手头的工作来学校担任授课老师?”

李瑞苦着脸看着谢威,这小子忒为难人了。

要的这些人,没有一个容易请来的。

关键单位不会放人啊。

“担任授课老师只是一方面,为我们国家的三代坦克研发积累技术跟经验,才是核心!”

谢威强调着,“何况,我们拥有8000万刀的充足经费!617跟201在坦克新技术项目上,有这么多经费么?”

“……”

李瑞翻着白眼看着谢威,此刻的他都不想反驳谢威这话:只是签了备忘录,八字都还没有一撇,人家巴基斯坦又不是什么有钱人。

谢威这态度,就仿佛事情已经谈妥,巴基斯坦军方的钱已经到位一样。

“对于合作项目,上面没有反对意见对吧?”

见李瑞不吭声,谢威开口问道。

上级自然不反对,甚至乐见其成。

8000万刀的研发经费,折合人民币1.2亿,甚至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汇率不断变化,兑换的人民币更多。

节省一点,也能研制出一款不错的坦克了。

研究出了先进技术,以此为基础,国内再开发更先进的坦克岂不是更方便?

“所以,上面没有反对意见,只要我们能说动他们,学校就能组建出一个全国最豪华的三代坦克研究团队……”

“问题是怎么说服他们?”

李瑞一脸无语地看着谢威,这小子太不地道了。

明知道说服人很难,还是这么多,得自己一个个去说服,同时还得说服他们单位放人,摆明了给自己难题。

谢威知道李瑞的难处,也不废话,直接从随身携带的黑色公文包里掏出了一迭纸。

李瑞接过来一看,顿时瞪大了眼睛。

“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设计原理?”

“爆破反应装甲基本原理?”

“装甲车辆计算机运用……”

越看,李瑞的眼睛瞪得越大,满脸不可思议地看着谢威,“你从哪里搞的?”

“利用四连杆结构带动瞄准镜镜体前后摆动,而且不需要太多电子设备,本身就是祝老研究的项目,关注一下也不是不能了解……”

谢威拿出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理由。

祝老总最开始提出这个设计方案,并不被研究所跟部队看好,为了满足部队发展需求,还没搞定的79式主战坦克不只是引进了L7型105毫米线膛炮,同样引进了英国马可尼公司的简易火控系统、西方的热烟幕系统等。

引进技术自然需要挤占研究经费。

祝老总可是争取了多次,上面都没有对他的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立项。

一直要等到84年,国防科工委选定祝老总担任三代坦克总师,由他组建三代坦克研发团队后,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才得到快速的发展。

此刻,他还在利用自己不多的工资,自己在宿舍里手动打磨镜片进行研究呢。

“给祝福院长说,学校支持他搞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同时,资金优先保障……另外,由他担任我们项目的总师……”

“还是你跟我一起去吧……”

谢威想要拒绝,可见李瑞没给自己丝毫反驳的余地,无奈之下,只能决定跟李瑞一起走一趟。

“你好像很笃定巴基斯坦一定会合作?谢威,学校的情况你现在知道了,如果巴基斯坦不合作,学校将会处于更艰难的处境。”

火车上,李瑞有些担忧。

结果,遭到了谢威的白眼儿。

“要不是你瞎搞,学校至于么!结果倒好,你跑了,张校长跟刘书记两人确实不会限制我,可他们胆子未免有些小……”

谢威抱怨着。

脸皮堪比城墙倒拐的李瑞难得地老脸一红,然后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开口说道,“上面准备对各个机械工业部进行改革,同样,主管单位也会改革……”

国防科工委?

谢威差点就脱口而出。

从之前在617那边李瑞拿出的文件上的抬头,谢威就猜到了,可他不能说啊。

说了怎么解释?

只是默默地看着李瑞。

“我这也是为了学校的发展……部队很多项目,原本设计指标就定得很高,基础差距又太大,这就导致需要对前置技术展开研究,所需经费太过庞大……而不搞吧,又不行……如果只是预研,经费又不充足……”

李瑞叹了口气,满脸落寞。

他希望谢威能理解、能支持。

随着改革开放,一切都为国家经济基础建设让路,部队这些短期内无法获得成果的项目的最终命运,是注定了的。

谢威自然清楚。

没钱,什么技术突破,都是扯淡。

苏联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高层的眼光跟战略思想,根本就不是寻常人能了解的。

之前国内学习苏联模式,从最开始在一穷二白建立工业基础时没有问题,可搞了这么多年,经济没发展起来,大家的日子也没富足,甚至吃不饱!

苏联的发展,其实已经陷入了停滞。

哪怕明年举行的“西方-81”演习让整个欧洲睡不着,那也不过是苏联最后的辉煌。

美国人能发现苏联的问题,文明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国看不到?

苏联人自己都知道。

毕竟,苏联三夫改革,从赫鲁晓夫改革开始,效果明显;到现在的勃涅日列夫改革,前期效果明显,后期效果不行;再到戈尔巴乔夫改革以失败告终,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降落,庞大的帝国解体……

可苏联的重心在重工业,注定改革会失败的。

中国的改革之所以成功,就因为根据国情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了解后续发展的谢威自然清楚,最近几年会有多少重点项目下马。

比如,运-10与大型军用运输机,虽然在很多人看来,这年头下马运-10是因为某些人拿了好处,实际上呢?大型运输机所需的大压机没有,配套的发动机没有,就连先进的配套材料跟尖端机床也没有……

再比如,093、094核潜艇跟反导计划。

这些项目,技术指标高,工业基础差,需要消耗大量经费,如果强行搞下去,会挤占本就不多的经费……

所有项目都是如此。

从改革开放,到再次走到世界前列,整个国家,也不过只用了四十多年的时间,半个世纪都没有!

“有钱了,才能往高科技领域投入。只是看看学校,就是明显例子,一些本身就没有多少基础,也没经费的项目,就如同无底洞……而校企办的项目,前期投入了很快就能有成果推向市场,不仅能保证持续研究下去的经费,同时还能给其他项目提供经费……”

谢威提醒李瑞。

李瑞的新工作,显然是在还处于先期筹建阶段的国防科工委。

谢威可不希望他还是如同在学校里那样胡搞。

到时候,一些看起来先进的项目可能会因为李老头的个人看法而继续保留,却会因为大量经费被挤占,最终导致一些基础前置项目的研发没有经费。

“放心吧,学校是学校,你真当老头子我会不管不顾?”

难说。

谢威心中如此回答,可最终也没有说出来。

槐树岭4号院。

这是五机部下属201研究所所在。

几栋外表已经斑驳的低矮小楼加上具有苏式风格的厂房,从外面看,根本就无法跟国内最先进的坦克研究所关联起来。

此刻。

一场规模不大的会议正在召开。

“……上面就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情况,部队对新型号坦克提出了新的要求……”

所长占志昌神情严肃地向着众人转达了部队的新要求。

更强的防御装甲!

更高的机动性!

更强大的火力……

“新坦克型号,我们也只是负责部分项目啊!”

“部队要求更改设计指标,给咱们多少经费?”

“617那边承担了更多的研究……”

参与会议的众人,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201研究所,从59年建立开始,定位就是装甲车辆设计研发中心,可大量的技术项目,却是放在617厂……

617厂不只是一个厂,而是整个亚洲最庞大的坦克基地。

当然,如果541坦克基地建设完成,617会沦为亚洲第二的坦克基地,不过前几年开始,541坦克基地已经开始放缓了建设速度。

甚至有些分厂已经停止建设,已经建成的也在开始转向。

一名一直都没说话,右侧胳膊整体都不在的老人听到部队提出新的要求,脸色不由一喜。

他,就是共和国最巅峰陆战之王的总师——独臂老总,祝榆生!

“所长,既然部队提出了新的技术指标,617那边从马可尼公司引进的简易火控系统是不是就无法满足需求了?”

祝老开口问所长。

“榆生同志,你就别抽热闹了,你提出的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国际上早就放弃了,这条路走不通啊!而且,即使研究出来,也没法跟上反稳像式比……”

占志昌苦着脸看着祝榆生。

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国际上早期论证中发现,虽然这种稳像式火控系统机构简单、成本低,可性能也差啊。

“所长,从理论上,这方面已经没有问题,只要有少量经费……”

“哪里有经费?所里什么情况你不知道吗?部队需要成熟、能使用的火控系统,虽然马可尼的火控系统属于简易火控系统,都已经买了,部队希望我们能在马可尼的基础上进行发展……”

占志昌打断了祝榆生的话。

不是他不支持。

问题是所里也没钱。

同样的技术项目,在缺乏经费的情况下,肯定只能往一个项目上投入的。

为了缩小跟国际上的差距,617从国外引进的技术,只比最先进的差了一代,只要吃透了,再在基础上改进,能进一步缩小差距。

而祝榆生坚持要搞的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基本上没有多少基础,一切都从头开始。

需要多少经费,不确定。

多少时间能投入使用,不确定。

对坦克性能提升的多少,依然不确定。

更重要的是,国际上没有任何一款坦克采用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在论证阶段就已经被淘汰!

“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虽然有不少的缺点,但是成本低,系统简单,维修容易,这才是符合国情的方案啊!”

祝老总满脸苦涩。

可他没办法,没有经费,也就没法拿出样品来进行论证。

他的工资跟补贴,全部都砸到了简易的机构论证上了,甚至为了节省经费,自己在宿舍打磨镜片……

祝老总的情绪很失落。

明明部队提出了新的要求,可自己提出来的方案,依然没有任何支持。

引进的,终究还是落后了。

失落归失落,可他依然坚持自己提出来的方案才是最符合部队所需、适合国情的方案,每天依然坚持着继续设计、动手制造各种零部件。

一直到这天下午下班后,李瑞带着谢威出现在他的家门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