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240 M1生产暂停、T-80将改型设计、豹-2没消息

“什么?再订4000具穿甲型,2000具爆破杀伤型?”

艾哈默德一脸震惊地看着眼前的迈克尔。

对方虽然只是一个少校,却有着很大的权利。

“对!一个月内,所需资金将会打到你们的账户上,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供应上……”

迈克尔严肃地说道。

这是一个机会!

一个让他快速升职加薪的机会。

1800刀一具的反坦克火箭筒,即使4000具,也不过720万刀,不过4辆M60A3坦克的价格。

向游击队提供几辆坦克,别说能不能送到他们手里,仅仅是这些坦克到了游击队手里,又能产生什么作用?

还没产生作用,怕是就被苏联人给围剿了。

打完就扔的火箭筒,才是最适合游击队,能最大限度带给苏联人损失的东西!

“短时间内可能很难拿到……”

艾哈默德好一阵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他们带回来的样品,全部提供给了CIA,并且已经通过边境的游击队运到了帝国坟场内部,迈克尔亲自负责此事。

刚回来就找自己,提出更大规模地采购,并且要求尽快到货,充分说明这次的实战测试效果非常理想。

理想得超乎想象。

“上千万美刀的订单,中国方面会拒绝?”

迈克尔眉头一挑。

艾哈默德顿时不知道如何回答,实际上,他们提供给CIA的价格,是在中国价格的基础上提升了50%!

720万刀的反坦克火箭筒,实际价格,只有480万刀,不足500万呢。

能说么?

不能。

“我们尽量争取。少校,不知道这次测试的效果?”

艾哈默德怕说多了露馅,让迈克尔知道他们提了价,果断转移了话题。

实战效果如何,也不是什么隐秘,尤其是对方需要巴基斯坦帮忙从中国购买武器装备。

“非常好!大大超过了我们的预期……”

“这……”

当听到用25枚反坦克型号摧毁了苏军15辆T-72,其中有13辆都是直接炸飞了炮塔,整个人瞬间就被如此结果惊麻了。

······

“不能再等下去了,我们应该立即展开跟中国的合作……”

艾哈默德找到了国防部几名高级军官,一脸严肃地提出必须加快跟哈工大的合作。

一次性火箭筒,就是哈工大研发的!

中国的工业技术水平如何,先不论。

可哈工大的技术水平,绝对超过了他们的认知,甚至比起穆里塔等人去参观所见到的都还要先进!

谁会把压箱底的技术向别人展示?

尤其是中国这种文明传承了5000年的!

“怎么可能!即使是西方最先进的反坦克导弹,也很难达到这样的摧毁效果!”

“中国怎么可能设计出如此威力巨大的单兵火箭筒?”

“性能如此强悍,怎么可能那么便宜?”

军方众多高层,听到说25发反坦克火箭筒直接摧毁15辆T-72坦克,CIA要求追加4000具反坦克订单的时,纷纷炸了。

怎么可能!

几百万刀购买的坦克,在一千多刀的火箭筒前面,居然只是靶子!

开玩笑呢!

什么时候中国的军工技术水平到了如此他们都不敢想的程度?

他们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对T-72都有如此巨大的威胁,岂不是我们部队只需要要大规模采购,就能防御隔壁阿三家的装甲部队了?”

质疑归质疑,有军方高层提出了想法。

“诸位,事实如此,要不然,CIA也不可能会直接下这么多订单。当然,现在的战果,跟苏联没有防备有着很大的关系,等苏联人有了防备,要想再产生这样的战果就很难了……这种火箭筒的射程,终究还是太近了,而且需要在特定的地形上才能发挥巨大作用……如果是平原地区,坦克上的机枪都能让这些火箭筒失去作用……”

艾哈默德将军在一开始同样吃惊。

甚至想过,从中国大规模采购,然后让边防部队人手一具,甚至都可以不用配备坦克,一旦隔壁阿三敢仗着他们采购了先进的坦克入侵,用密集的筒子来教会他们装甲部队做人。

那也只是想想。

火箭筒终究只是火箭筒,如果真的能在战场上一直都保持这样的战果,还研究什么坦克?

随着战争势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目前的装甲部队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坦克对轰。

坦克部队出动,往往伴随着大量装甲步兵。

装甲步兵干啥的?

不就是为了清理敌对方的步兵,解决步兵用单兵武器对坦克造成损失么?

艾哈默德的话,让众多情绪高涨的大佬们冷静了下来。

从印巴分治后,跟隔壁阿三做了好几场,虽说战争烈度比不得二战时期,可各种先进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作用,认识得还是非常清楚的。

要不然隔壁阿三为啥都是竭尽全力想要搞到世界上各种最先进的武器?

巴基斯坦虽然穷,可也没放弃对先进战机、坦克、重炮等的追求。

“哈工大提供的坦克方案,诸位都已经了解,虽然我们需要支付8000万刀,相对来说,却已经非常廉价……根据情报,隔壁从苏联采购的T-72坦克,一开始每辆价格280万刀,按照这个价格算,8000万刀只能装备一个营……”

之前艾哈默德对跟哈工大的合作并不是太过支持。

可现在嘛……

“8000万刀,让我们拥有先进坦克的基础,我觉得非常值得!”

“不是说他们也有先进战机?目前空军的战机已经老旧,隔壁跟苏联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很可能从苏联拿到大量更先进的战机……”

“或许可以以坦克项目为模板,探寻跟中国方面更大规模的新合作模式……”

在火箭筒带来惊人战果的情况下,巴基斯坦军方就哈工大合作开发坦克一事,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于是,刚刚回国不久的艾哈默德将军,再次带队前往中国。

不同于之前,这次团队中,还有几名装甲部队的校官。

同样,选拔派遣到哈工大留学的人员,随着军方介入,大部分都是从部队选派,只有少量从刚建立的白沙瓦工程与技术大学等高校选拔。

甚至选拔标准是即将毕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等。

巴基斯坦的教育水平,终究比不得中国,基础要是太差,每个人每年3000刀的费用,就浪费了。

······

“你们克格勃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这么重要的情报,一点线索都没有?弗朗斯基上校,请你告诉我,我们装甲部队如何行动?”

喀布尔。

苏军前线作战指挥部。

瓦连尼科夫大将脸色阴沉得快要滴出水来。

他手下第一大将科列斯尼科夫这位从坦克修理工起步的装甲部队指挥官脸色难看地盯着克格勃负责人弗朗斯基。

“将军,下塔吉尔设计局与乌拉尔机械厂的工程技术团队正在前来的路上,究竟是坦克本身问题,还是这款新式武器性能太先进,尚未有定论……”

弗朗斯基好整以暇地说道。

这款西方通过巴基斯坦提供给游击队的反坦克火箭筒,在这之前一点情报都没有,是整个克格勃的严重失误。

那是克格勃总部的问题。

“这些火箭筒从哪里来?具体什么性能?游击队手里究竟有多少?没有这些情报,我们的装甲部队如何单独行动?”

科列斯尼科夫终于忍不住了。

都这时候了,该死的特务头子居然还在推卸责任。

一点都不觉得他们没有情报,让部队损失惨重有问题?

“我们正在调查……只要装甲部队在行动时保持警戒,不让游击队靠得太近,应该没什么问题……”

对此,弗朗斯基并不在意,“对方手里的,仅仅只是单兵火箭筒,射程也不过300米,没有经过严格培训的游击队,在更远距离上,很难瞄准……”

说到底,克格勃认为这是短时间占领阿富汗后,苏军太过骄傲,大意轻敌才造成的。

一只几百人的游击队,隐藏在山区,指挥官居然不是先派特种部队前去侦查情报,反而安排装甲部队大摇大摆向着目标区域行进……

扯皮,一直都在。

加其山谷两次小小的伏击,却让整个入侵阿富汗的苏军部队军事行动开始缩小规模。

在没有搞清楚情报之前,谁都不知道西方究竟给游击队搞了多少这种火箭筒。

而现在游击队盘踞的区域,大多数都是地势复杂的山区。

“另外,我们也需要获得这些火箭筒样品,提供给国内的坦克设计局,如果我们正在研制的坦克无法抗住这种火箭筒的攻击,最新的坦克,必须更改设计!”

弗朗斯基在众多将军沉默的时候,告诉了他们,自己有更重要的任务。

拿到这种新出现的火箭筒样品。

然后送回国内测试最先进的坦克装甲!

要不然,下塔吉尔设计局不会第一时间派出工程技术团队前来阿富汗。

······

美国。

国防部。

“这不可能!中国什么时候能有如此先进的技术了?”

“连我们都无法搞出能轻易打爆苏联坦克的导弹,什么时候中国人的火箭筒更厉害了?”

“怎么可能才1800刀的价格?”

对于CIA传回来的情报,国防部极其重视。

苏军扛着125毫米坦克炮的T-72坦克,对整个西方世界来说,都是非常大的威胁。

M60巴顿坦克之所以不停地改进,就为了能正面抗衡苏联人的钢铁洪流。

即使M60A3已经搞出来,整个西方评估认为,依然没法跟苏联人的坦克比威力,所以才有了国防部准备大规模采购M1坦克换装。

现在却告诉他们,一款来自中国的廉价火箭筒,一发就能打爆T-72!

如何能接受?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不是去质疑中国人为什么搞出了如此大威力的反坦克火箭筒,苏联人的装甲部队,是整个世界的噩梦,更不要说他们在边境上摆放了上百万的大军……中国人的工业基础差,技术落后,坦克没法跟苏联人装甲部队抗衡,集中全力搞一款能威胁到苏军先进坦克的火箭筒,也不是什么问题……”

一名上将严肃的话,打断了众人的各种质疑。

二战的经验,让全世界都清楚,能对付坦克部队的,也就只有坦克部队。

反坦克炮什么的,威力再大,也没法全歼敌人的坦克部队。

终究还是要靠着坦克对轰,或是战机空中轰炸。

坦克被称为陆战之王,可不是盖的。

但是,能对先进坦克造成巨大威胁的单兵火箭筒,放在擅长游击作战的队伍手中,所能产生的作用……

“对方能搞出威力如此巨大的单兵火箭筒,改一改,用在坦克穿甲弹上……”

“吸~”

这话一出,整个会议室里众多军方高层全部倒吸凉气。

只是80毫米的穿甲火箭弹,就有如此强悍的破甲威力,要是改成坦克用的穿甲弹,口径增加到105毫米甚至125毫米,那威力……

“所以,必须尽快搞一批样品,对M1坦克进行测试,如果M1坦克装甲无法防御……”

开口的上将没有继续说下去。

他的潜台词,所有人都清楚了。

要是M1也扛不住这样的火箭筒攻击,那么,在去年开始投产的坦克,就必须停下来,得改到能防住更大穿透力的穿甲弹的情况下,才能继续生产。

这就意味着,部队列装M1坦克的时间必须向后推迟!

克莱斯勒公司接到消息后,总部在短短时间接连召开了多次会议。

质疑。

震惊。

在得到CIA确切情报后,同样意识了这种新出现的一次性火箭筒对M1坦克项目的威胁。

原本XM1项目跟豹-2竞争时,本就表现差一些,还是克莱斯勒动用了一些手段,加上美**方并不愿意自己主战坦克使用手下小弟制造的,才让XM1项目在竞争中胜出。

如果让德国人知道一款火箭筒都能打爆M1坦克,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国防部已经要求M1暂停生产……必须搞到这种火箭筒的生产技术!”

很快,克莱斯勒公司就做出了决定。

他们需要通过技术对坦克炮使用的穿甲弹进行改造,然后再评估,以此来确定M1坦克装甲如何改进,要改进到什么程度……

只是防住80毫米的穿甲火箭弹的坦克装甲,一旦上了战场,后果不是克莱斯勒公司能承受的。

也不是美国国防部能承受得了的。

······

对于一次性火箭筒在战场上获得的战果,以及对美国、苏联军方造成的影响,所有心思都在程控交换机跟新坦克总体方案论证上的谢威,并不知道。

随着祝老总等人到达,学校的三代坦克项目框架很快搭起。

谢威本来想着,把大体方案拿出来,方向指明,然后由这些大佬们自己去搞。

可当总体方案讨论时候才发现,一切都是他想得太过理想:不管祝老总还是曹首席,都没有放过他的意思。

总体方案,需要先把各个前置技术方案搞清楚才能拿出来。

跟巴基斯坦的合作尚未达成,项目自然没法启动。

而前期的经费,就只能再挪用校企办的经费先垫着。

“唉!早知道就等跟巴基斯坦签订合同再去找他们啊……”

刚跟曹首席讨论了复合装甲的谢威,疲惫不堪的谢威回到土木楼的办公室,揉着脑袋。

累!

眼看已经进入八月。

新一级的学生即将到校,甚至巴基斯坦的留学生也即将到学校,即将进入大三的谢威是一丝轻松都没感觉到。

“学校让咱们班上的选拔一批同学给大一新生上课……班长,这事情你怎么考虑的?”

谢威的疲惫,莫灵羽一直都看在眼里。

除了力所能及的,她并不能帮谢威分担多少。

能做的,就是帮谢威揉揉脑袋、按按肩膀。

“这事情,该是辅导员的事儿啊!老罗是教导处主任呢,他安排更加合适!”

一说到罗阳,谢威就无语。

作为辅导员,除了帮着第一届实验班的学生搞后勤、大多数时候,罗阳都把事情丢给谢威这个班长。

要不是莫灵羽这个副班长能干,谢威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会累死。

在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安排大三成绩优异的学生给大一的学弟学妹们上基础课或是基础专业课,属于常规操作。

这种事情自然应该导员负责,而不是谢威这个班长。

“班上有十多名同学离开了……今年学校不仅扩招了数百人,还新增了好几个专业……罗导希望你能抽空帮着给80级实验班上微积分跟高能物理……”

“啥玩意儿?”

谢威陡然坐直,“他是看我太闲了吧?”

谢威彻底无语了。

难怪罗阳不来找自己,而是让莫灵羽跟自己说呢。

“两位梁教授也没跟我提过啊!”

看着莫灵羽,谢威不解地问道。

实验班的高能物理是梁红斌在上;微积分是梁红玲在上。

反正超豪华的师资力量,一直都是实验班的传统。

谢威无法明白为什么让自己去给实验班代课。

哪怕对于实验班来说,这些都是基础课程。

“不知道……”

莫灵羽摇头。

对于学校希望安排谢威给新一级的实验班上课,莫灵羽根本不觉得有任何问题:就因为谢威存在,78级实验班经过一轮扩招,从前面两届老生选拔,凑齐了40名学生,从唐龙开始,“消失”得越来越快。

到目前,算上谢威跟莫灵羽,也只剩下22人留在学校。

人是走了。

教材学校会给学生安排上,甚至期末的时候,各科卷子也会寄给他们……

这就意味着离开的人不只是要干相关的研究工作,学校的课程,一点都不能少……

“那就不管!我没空。”

谢威说道,“你不用管这事儿,等老罗来找我!”

开玩笑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