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巴基斯坦在战机设计上展开合作,那是后面的事,现在咱们需要解决目前的问题……”
谢威没有再去谈跟巴基斯坦合作战机设计开发的事。
如果坦克合作都没搞好,谈其他的,人家能同意?
巴基斯坦本就没多少钱,要求又高。
“从541厂借人倒是不难,可要让617帮着培养巴基斯坦技术人员跟管理人员,这怕是有些困难……”
听到谢威的要求,李瑞眉头瞬间就拧到了一起。
上次去问617要核心技术骨干,都跟那边闹得非常不愉快了,这还是最终李校长用了上级领导来施压才让对方同意。
现在又去……
“我们可以支付培养费用。”
谢威自然知道617厂那边不是这么容易说服的。
该分的利润还是得给。
“不是钱的问题。那边生产国内所有型号的坦克,最先进的实验坦克也在车间……”
李瑞摇头。
617厂差钱么?
其实是差的。
没有单位会嫌弃自己的经费太充足了,不搞科研,用来给干部职工发福利也好啊。
可相对国内其他计划订单被削减、经费减少、举步维艰的军工单位,617厂这种为部队生产陆战之王的单位,日子自然好过很多。
能同时启动好几个项目的单位,让他们帮忙培养竞争对手的客户,哪里那么容易?
“如果不行,就只能找上级了。8000万美元的外汇,是国家所急需的,同时,也是为了更先进的坦克技术,上面不会不支持。”
“你小子不会是为了这个专门来找我吧?”
见谢威说得一脸杀气,李瑞意外了。
平日里,谢威可不是这样的。
“不只是。541那边的情况我了解了一下,虽然没有确切的消息,上面已经减少了投资,工程建设也已经开始缓建、暂停。即使已经建成的,现在也处于闲置状态,一些车间已经在开始转型生产民品……”
谢威把541的情况给李瑞介绍了一番。
听到谢威说出如此详细的541基地情况,李瑞陡然瞪大了眼睛,惊呼了一句:“你小子该不会看上了541基地吧?小子,如果你有这想法,我劝你赶紧打消这想法。那厂子,干部职工好几万人!”
541坦克基地,在初期规划的产能上,是年产1800辆WZ-122型坦克!
617厂的规划则是1350辆59式坦克的年产量。
仅仅这数据对比,就知道541基地有多大了。
谢威想要把这样庞大的一个基地纳入学校,会撑死不说,七机部的领导怕是会拍桌子骂娘。
如此庞大的干部职工,拿什么去养活?
“想啥呢!541那边坦克生产计划很少,配套的WZ-122坦克算得上胎死腹中……”
541基地从一开始规划就太过庞大,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后来的生产、经营、转型留下了太大的困难,从部分分厂建设完成后,拥有一个总装厂、1个车体炮塔铸造厂、2个坦克炮厂、3个坦克机械零件加工厂、3个炮弹厂、3个580马力坦克发动机厂等等的庞大工厂,只不过生产了少量WZ-122坦克测试样车、59改型测试样车。
生产最多的,可能就是84式架桥坦克。
进入90年代后,这个庞大的坦克基地,除了一些转型成功的分厂,大部分都最终荒废。
接手?
谢威想都没想过。
“那你的意思?”
“即使合作估计都很难,541那边并没有完全完成建设,坦克炮厂、发动机厂等,都需要升级,经费不会少的……”
谢威叹了口气,“所以,那边当初调集的留苏专家、国内最早培养的坦克人才等,不能浪费了……”
“吸~”
李瑞倒吸了一口凉气,随后,急了:“你是准备把他们所有的科研团队给端了?谢威,学校什么情况,你是知道的。即使有巴基斯坦支付的8000万美元,也不够的……”
541虽然是617厂的战备工厂,可从一开始,就是奔着打造亚洲第一大坦克研发、制造基地去的。
在当年“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很多从国外留学归来、技术水平高的技术人员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条件,转而支援国家三线建设。
541这样庞大的工厂,这样的技术人员能少吗?
“一旦如此,跟617厂的矛盾更加无法解决了……”
“想啥呢!先期只要部分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参与到设计中,以此加快项目的研发……虽然咱们跟巴基斯坦合作的项目,但是这款坦克一开始立项就是奔着外贸去的……”
谢威没想到,喜欢胡乱立项的李校长居然也担心规模太大。
在这方面倒是没有卖关子,把自己的想法给说了。
“卖541厂的技术设备?你疯了?要真的干了,别说部队,就是五机部的领导那边,你都讨不了好!”
李瑞听完,不仅没有放心,反而被谢威的想法吓到了。
卖541基地的设备跟生产线?
“国家搞改革开放,不就是确定战争很难再大规模地爆发么?为战争而存在的541命运,基本上注定了……当然,这事情先不着急……咱们必须要尽快解决帮着巴基斯坦培养生产制造的技术人员跟管理人员的问题,然后再从541这边弄人过去……”
“人多了,你安置在哪里?”
李瑞突然觉得,相比谢威的疯狂,自己终究还是太过保守了。
也不知道自己从一开始就把谢威往校长的方向培养是对还是错。
现在谢威还没成为学校的干部呢!
“学校不是新修了教学楼马上要投入使用了么?机电楼就能空出来不少位置,先期只是设计工作,挤一挤就行了……”
谢威无所谓地说道,“再说了,党校那边大部分时间教室都是空着……”
得!
这小子来之前就考虑好了所有问题。
“行,我先去找相关领导……”
“别介啊!不能找领导,要不然跟617厂那边就不好合作了,上面强压着,以后合作容易出问题。要不然我也不会专门跑这边来一趟了。”
这才是谢威专程来找李瑞的目的。
必须跟617厂通力合作。
在很短时间内,两驼战争就要爆发,长达8年的战争,两个国家加起来买了上千亿刀的武器装备,要是按照历史,国内以低廉的价格提供69坦克啥的,赚不了太多钱的。
“你……”
谢威的话,让李瑞嘴角接连抽动了好几下,最终,什么都没说。
“那行,咱们先去一趟617那边吧。早知道这样,你还不如让学校的飞机过来,这样也能节省不少时间……”
李瑞抱怨着。
从首都到617厂,虽说有铁路,可时间也不短。
“火车刚好差不多,回来时,伊拉克那边的代表团差不多就到了,那时候我们的远火团队也回来了……”
远火,最迫切需要的,就是中东那边了。
巴基斯坦因为穷,对远火的需求远不如对各种重炮以及榴弹炮那么强烈。
甚至,谢威都没打算让巴基斯坦帮忙给卖出去。
只要出现在了两伊战争的战场上,客户自不然就来了。
谢威可不想再等几年,等到榜一大哥实在没辙的时候来交党费的时候才把这可以让榜一大哥军队在远程安全操作的大炸逼卖出去。
所以,跟617的合作,是迫切摆在谢威面前的。
只要交战的一方选择了采购更先进的坦克,生产就只能通过617厂来进行。
541基地从一开始建设,就为了生产59改型以及WZ-122坦克而准备的,发动机只能生产580马力的,炮塔准备的是铸造炮塔。
要生产联合研制的坦克,仅仅是生产线升级,就得投入几千万。
这成本,541承受不了。
注定在未来跟生产坦克没关系,谢威也不能去开历史的倒车。
未来半个多世纪,PLA都不会打仗,所以真的没有必要投入大量经费去建设541坦克基地生产先进坦克的能力。
当天晚上,谢威就跟着李瑞坐上了前往617厂的火车。
一路上,李瑞对谢威如何说服617众领导很是好奇,可不管他怎么问,谢威都是闭口不提。
甚至连出售火箭炮以及如何跟巴基斯坦展开战机项目的合作都不愿意透露分毫。
搞得李校长一路上心情极度不佳。
“李校长,您咋又来了?我们这边可真抽不出人手支援你们了……”
617厂对李瑞再一次来厂里,表现得很是不欢迎。
厂里高层领导没有一个人来接站不说,只安排了一名外联部的副科长前来接站。
谢威熟悉的617厂外联科长陈荣杰都没出现。
李瑞的身份,可比谢威高了不知道多少。
可见617厂对李校长有多不待见。
“谁说我来要要人了?”
李瑞没好气地看着接自己的外联部副科长,连对方名字都不想知道,“我这可是给你们厂送好处来了!”
“别介啊,我们厂长说了,您这不占咱厂便宜就是我们厂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可不敢让您给送好处……”
谢威有些诧异地看了看态度如此恶劣的副科长。
同时也有些诧异李瑞前阵来617厂“借调”人员,究竟如何跟617厂相关领导部门交涉的。
虽然李瑞还挂着学校校长的职务,但是现在已经是部队国防科委的干部啊。
上次出现的秦卫东也没在接站的行列中。
“看啥看?还不是为了学校!”
见谢威看向自己,李瑞没好气地瞪了谢威一眼,随后也懒得跟迎接自己的副科长废话,直接走向了旁边的212吉普车。
谢威本想打招呼,见对方不待见的模样,不由有些苦涩:要说服617厂的领导,怕是比他预期的更难。
第一天,617厂的任何领导,两人都没见到。
倒是那个黑着脸的副科长一直陪着,谢威估计对方主要是陪李校长。
本来第二天也见不到李瑞的。
奈何,李瑞直接跑到厂长办公室,把刚得到消息准备躲的朱振辉堵在了办公室,随后利用朱厂长办公室的电话,把还在招待所的谢威叫了过来。
谢威到时,朱振辉办公室里的气氛非常压抑。
“喏,人到了,等他说完后,具体要不要合作,由你们决定。如果你们不愿意合作,我想541那边还是乐意的,他们现在正好没任务呢。”
见到谢威来了,李瑞板着脸丢下一句话后,自顾自地喝茶,也不管谢威跟朱振辉他们如何谈。
“朱厂长,您好……”
“那啥,谢威同志,有事赶紧说,我们时间宝贵!”
没等朱振辉开口,唐克先直接就打断了谢威的寒暄,让他说正事。
对方好歹也是级别不低的干部。
啥素质!
跟李校长有仇,也不能迁怒自己吧。
“谢威,你别理会他们,原本69-III坦克的样车已经制造得差不多,马上就要进行各种测试,现在部队要求提升坦克主装甲防御能力,正面装甲防御厚度必须达到630毫米均质钢装甲厚度以上……”
见谢威皱眉,一旁装着喝茶,没打算开口的李瑞一句话道明了617厂领导干部态度如此恶劣的根源!
特么的!
谢威差点爆出粗口。
回旋镖啊回旋镖!
终究还是打到自己身上了。
现在出口的反坦克火箭筒,穿甲厚度是580毫米的理论数值,之前尤利华到学校摸底,专门找了谢威跟翟鑫国等人询问,谢威告诉他,改进后的火箭筒穿甲厚度将会达到620毫米的理论数值。
617厂已经制造好了样车的69-III坦克在即将展开测试的时候被上级要求防御力从480毫米均质钢装甲提升到630毫米,压力多大,可想而知。
谢威能怪别人态度不好么?
“你们也别不服气,搞了这么多年,经费没少花,搞出来的坦克装甲,连个火箭筒都扛不住!部队要真开着这样的坦克上战场,那都是给人当靶子!我们都能搞出穿甲厚度这么强的火箭筒,国外技术比咱们先进那么多,谁知道他们的火箭筒跟反坦克导弹穿甲厚度得多少?”
李瑞的脸上变得严肃起来。
69-III坦克本来就是为装甲部队准备的过渡型坦克,没打算多装备。
可这性能,实在是太差了一些。
“李校长,咱们的底子什么情况,谁都知道,项目眼看就成功了,防御性能指标直接要求提升30%以上……”
唐克先脸色难看地说道。
617厂从58年利用苏联提供的零部件组装第一辆59坦克下线,到59年独立生产,用的时间很短。
可终究,这款坦克在当时就已经落后了。
59式主战坦克是苏联T54的国产版本,这款坦克是在1944年设计的T-44坦克基础上改进而来,第一辆样车与1946年制成,1947年就在哈尔科夫坦克厂投产……
国内生产出来的时候,这款坦克已经完成设计十多年了!
在59坦克生产出来前,国内可没有生产坦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