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威可不管王征是不是懂投资跟金融。
王征不懂对谢威来说反而是好事,不懂,就会老老实实地按照谢威的要求去投资。要是懂了,觉得谢威一个外行指导自己内行,肯定不会那么听话的。
谢威同样是外行,架不住他掌握了历史发展轨迹,只要手下能听自己的,加上手下专业知识,即使无法每次都赚取高额利润,至少不会对国际局势把握不住。
“行了,回去休息吧,我明天还得想办法看能不能把坦克提前卖给伊拉克人呢。”、
谢威直接下达了逐客令。
无奈之下,王征只能带着沉重的心思离开。
“王征当中间人,是最好的结果,他不懂,我其实也不懂,只要他按照我提示的方式让手下专业人士去操作,只要有几次成功的案例,那些专业人士也不敢质疑王征背后的神秘人物……”
谢威暗自把这事情再琢磨了一番,觉得没有问题,倒是松了一口气。
**十年代,国际市场上有着太多的机会。
不能只让国际资本专门赚国人的钱不是?
第二天上午九点,谢威作为主要陪同人员,带着阿卜杜拉将军一行人,参观了学校能对他们开放的项目。
对于学校的民用技术科研项目,阿卜杜拉将军一行人表现得兴趣缺缺。
他们是来寻求先进而又廉价,能大规模提升部队战斗力的武器装备的!
直到进了坦克车间,一众伊拉克代表团成员的兴趣才高昂起来,听到谢威介绍的性能后,更是兴奋莫名。
可当听到谢威说目前各种技术都还处于研发阶段,眼前让他们兴奋的坦克依然停留在图纸阶段,车间摆放的样品,只是唬人的样子货后,不由大失所望。
“谢,如果只是这些正在研究的项目,我觉得没有必要浪费时间。”
见将军大失所望,整个参观过程哈工大都没有拿出如同火箭筒一样让众人眼前一亮的装备,本就对装甲部队不感兴趣的伊扎克中校不耐烦地提出来了意见。
阿卜杜拉跟其他人代表团成员见伊扎克表达不满,没有任何反应。
“这可不是浪费时间,虽然目前还在研究阶段,最多一年时间,我们的样车就会制造成功……”
谢威不乐意了。
狗曰的,苏联阉价格昂贵的割版T-72,连一发火箭筒都抗不住,他们上赶着去买。
难不成600辆阉割版T-72的订单对方已经给了苏联?
“那就等成功后再说!如果没有别的,我们应该尽快签订合同,然后离开。”
阿卜杜拉也表达了不满。
只是图纸阶段的坦克,性能描述再先进又如何?
何况中国的工业基础差、技术落后,武器装备比国际上落后了很多,是全球公认的事情。
“将军,不知道你们需要什么样的武器装备?如果有方向,或许……”
谢威并不愿意就这样放过肥羊。
在火箭筒交易上刀子不够锋利,可以借着机会多割几刀。
“只要威力够大,操作够简单,钱不是问题!”
阿卜杜拉平静地说道。
说到底,中国能吸引他们的大威力玩意儿,就东风跟蘑菇弹,这种大杀器,即使价格高得离谱,只要对方愿意卖,他们也是愿意买的。
苏联虽然目前尚未跟西方展开关于《中导条约》的谈判,不过射程上千公里的导弹,都属于战略武器,有能力制造的国家都不愿意卖的。
蘑菇弹这玩意儿,在1968年6月联合国就通过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拥有蘑菇弹制造技术,尚未加入条约的,全世界也就中国唯一一家……
只要中国愿意卖,花费多大代价,将军相信总统都愿意购买的。
然后再配上射程3~5千公里的大东风,伊拉克可以在整个中东横着走。
可惜,中国不卖。
“将军,战略武器属于非卖品,而且我们也没有这些武器装备。”
谢威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大东风的技术,学校里划拉划拉还能搞出来,蘑菇弹嘛……谢威只知道学校里的原子能专业属于传统优势项目,有没有制造蘑菇弹的技术也不知道。
有又如何?
不能卖啊!
现在的部队跟军工系统,还没有到穷疯了的程度,连东风-3这样的中距战略导弹都不在出售清单上,更不要说蘑菇弹。
“那就没办法了……”
伊拉克人摇头,满脸失落。
一直都是陪衬的张鸣秋跟刘德宝等人看到这,不由急了:谢威不是准备把150远火卖给对方?这种时候,完全可以提出啊!
虽然比不得射程数百上千公里的战略导弹,150公里的射程外加420公斤的战斗部,足够满足对方提出的“威力大”了。
这玩意儿绝对能卖出高价,一发火箭弹,起码也能卖出6~8万美元的高价吧!
那可是相当于好几十具火箭筒的售价了。
关键是火箭炮要展现威力,就必须齐射,一门火箭炮发射车装载8具火箭弹,哪怕只装备一个营,那就是12辆远火发射车,一次齐射96枚,数百万美元呢!
如此机会,谢威居然放弃,如何能不让他们着急?
“谢威,我们不是还有远程火箭炮吗?”
张鸣秋真的急了。
远火测试到现在持续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各种性能参数虽然比起设计指标还有一些差距,主要就在于打击精度的问题。
远程饱和打击,完全不需要考虑太多精度嘛。
“什么远程火箭炮?张校长,您是昨晚上喝多了,还没醒酒?”
谢威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坚决否认学校有什么远程火箭炮。
这并不是他们商量好用来吸引对方的套路。
“啊?今天晚上,远火测试团队就回来了!”
张鸣秋怒了。
谢威怎么回事?
难道就因为伊拉克人对坦克项目不感兴趣,所以连火箭炮也不卖了?
说到底,坦克是五机部的项目,火箭炮才属于七机部,部里可是提了要求——能借着机会多给部里争取出口订单就出口!
火箭炮在部队不装备的情况下,本身就为了出口呢。
“张校长!”
谢威脸色变得难看起来,丝毫不顾对方是自己领导,黑着脸呵斥对方。
张鸣秋被谢威呵斥,面子上挂不住,却碍于外国友人在场,没有发作,黑着脸也不说话。
如此状况,自然被阿卜杜拉将军等人发现了。
询问翻译,翻译明显知道张校长口中提的东西肯定非同小可,自然没有翻译,只是随便找个借口打发了阿卜杜拉将军。
时间眼看到了中午,原本安排的是上午参观学校,下午进行合同细节的沟通,中午自然就没有再去北方大厦招待对方,而是在学校食堂安排了一顿极具地方特色的东北菜。
依然是各种飞禽走兽为食材,甚至还上了一道红烧熊掌!
倒是让谢威饱了口腹的同时,再一次感慨,谢柔怎么就没早点回来……
这样的特色餐,吃一顿就少一顿。
等到《野生动物保护法》出台,那就真的没得吃了。
饭后,学校给对方安排了招待所休息。
“张校长,上午非常抱歉……”
不等张鸣秋发火,谢威就主动陪着笑脸道歉。
“哪有啥抱歉的?毕竟我这校长,是给你背锅的!”
呵!
张校长怨气不轻啊。
不只是张鸣秋,连刘德宝脸色也不好看。
任由谁,被手下连行政级别都只是最低的学生给呵斥,面子怎么能挂得住?
想着平日里处处维护谢威,这小子当着商务部、部队的陪同干部以及国际友人,对领导都是如此,面子哪里挂得住?
“校长,事发突然,我这真是没有办法……”
看到张鸣秋满脸幽怨,如同深闺结婚就等着丈夫的怨妇,尤其是性格温和的刘德宝也脸色不好看,谢威可不敢继续作死去吊胃口,急忙解释,“原本以为他们对坦克感兴趣,到时候再以火箭炮远程支援装甲集群作战来推销……”
“啥?用这样的方式来吸引对方的好奇心?谢威,你觉得对方是傻子?”
听完谢威的解释,张鸣秋差点气笑了。
这么明显,对方会信?
“校长,他们不是傻子!反而非常聪明。两位领导,你们觉得伊拉克人代表团里,一个懂中文的都没有么?换成我们出去谈判,会不带一个自己的翻译?”
谢威一脸严肃地摇头。
傻大木傻么?
不傻。
不然也不可能从一个小村子出生的普通人成为一国总统。
他手下独当一面的更不傻。
两人都摇头表示不相信对方团队中一个懂中文的伊拉克人都没有。
“全世界都知道我们的工业基础差,技术落后,但是我们落后的并不包括航天技术跟核技术……”
谢威这样解释,两人顿时就明白了。
中国航天事业跟核事业起步比国际上确实晚了很多,但是从国外回来的大佬们,无一不是世界最顶级的专业泰斗。
尤其是钱老这位能顶得上美国最精锐五个师的航空专家!
何况还有钱伟长、郭永怀、林家翘等同样是冯·卡门导师的优秀弟子……
······
“将军,他们当时争论是火箭炮,我觉得这东西应该非常先进……”
招待所内,条件并不是很好。
本来学校的招待所没有接待外宾的资格的,由于下午要敲定合同细节,学校经过了一系列的操作,把一行人安排到招待所临时休息。
阿卜杜拉一行人并没有休息。
而是讨论意外听到的消息。
伊扎克实际上懂得一口流利的中文,但是从一开始就没有表现出来分毫。
“火箭炮?”
阿卜杜拉眉头拧在一起,“我们并不却火箭炮!苏联人的喀秋莎,我们也装备的不少……”
“将军,虽然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科技落后,但是在火箭技术上,并不落后世界太多……他们本来又穷,导弹造价太昂贵……而火箭炮,可以有效提升部队的战斗力……尤其是他们说的远程火箭炮,肯定不是常规的火箭炮……”
学习了中文,肯定对中国有一定了解的伊扎克坚定地说道,“他们好像非常担心我们知道。”
“远程火箭炮?”
“如果射程有上百公里,威力巨大……我觉得完全可以用来更换我们装备的飞毛腿A型导弹……该死的苏联人,五十年代搞出来的导弹,操作极其复杂不说,价格还非常高昂……”
伊扎克一脸严肃。
大部分武器装备从苏联采购的伊拉克,同样有一支导弹部队,只不过这支导弹部队手中掌握的导弹并不是很先进——射程130公里的飞毛腿A、射程300公里的飞毛腿B。
苏联人不仅要价高,还控制数量。
射程130公里的飞毛腿A型,要价都达到22万美元!
如果中国有能替代的远程火箭炮,这将会有效提升导弹部队的战斗力。
“先不要着急,他们不是说今天晚上远程火箭炮测试团队会回来吗?那么就先看看……”
阿卜杜拉听完,也是心动不已。
火箭炮不是导弹。
精度不如导弹,可价格低廉啊。
在大规模饱和炮击的情况下,要什么精度?
于是乎,下午阿卜杜拉将军借口身体不适,提出回北方大厦休息,留下伊扎克跟费萨满等代表团成员跟哈工大相关人员谈火箭筒交易细节。
在伊扎克等人故意的拖延下,谈判进度放缓,一直持续到很晚时间。
结果,在工作人员向张鸣秋汇报火箭炮测试团队即将进学校的时候,伊扎克也听到了,顾不得继续谈判,直接提出离开。
于是乎,在伊拉克人刚到校门口,就看到一支蒙着篷布,上面满是沙尘的车队进入学校。
而在车队中间,一辆特种车辆虽然被蒙着篷布,却有别于整个车队。
顾不得礼貌不礼貌,伊扎克直接下车,拦在了车队前面……
“中校,时间不早了,咱们还是赶紧回酒店吧……”
伊扎克的行为,让许民生这位部队安排的陪同人员非常不满,学校进来的车队,趁着晚上才进校园,外面被篷布完全遮盖,明显为了保密。
眼前的伊拉克人居然如此无耻地拦下了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