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 096 超豪华战机设计天团齐聚,提前启动十爷计划?

“当然,这些只是方向跟目标,不是现在必须搞出来的!具体技术能达到什么程度,如何展开,等支援学校的人到齐后,商量讨论后,再确定!”

谢威现在提出来的只是方向,如果要想实现,基础差距很大,并不是容易的事。

可他没办法。

提出来,是为了让学校选拔的骨干进一步完善整个计划,以此把601、607、611等单位的技术人员留下来。

如同校长说的,来了,就别想离开了。

哈工大,是一个优秀技术人员来了就走不脱的学校。

“行了,就是这些。大家可以根据学校的基础,自己掌握的情况,进一步细化、完善这些。这将成为学校航空领域跟相关单位合作的基础。否则,项目主导权会出问题。”

谢威也不想继续说下去了。

看着众人怪异的眼神,不负责任地表示:“这是校长的意思,我只是传话……大家有意见请去找校长。毕竟,我只是一个大一学生。”

李瑞让自己不好过,自己能让他清闲?

“……”

看着谢威跟校长如出一辙的无耻嘴脸,众人尽皆无奈。

就今天给大家说的这些,说自己是大一学生。

不亏心么?

要脸么?

谢威不管众人的心思,转身就离开了会议室。

如同李瑞不负责任地把任务丢给自己那样。

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他说的这些,其实都已经确定了方向,框架搭起来,然后再逐步攻关,等到最后再把所有技术总成,一款新的三代战机就将诞生。

在那之前,歼-8大改、歼-9改等型号,都将成为新技术的验证平台。

“谢班长,要是校长知道了……”

袁振越快步追上了谢威,担忧地提醒他。

主要他想给谢威打预防针,别到时候认为自己给校长打了小报告。

“就是为了让他知道啊!我故意的!老家伙不让我好过,我也没必要让他清闲不是?”

谢威觉得袁振越的反应不正常。

不解地看着他:“老袁,你在担心什么?”

听到谢威这称呼,袁振越感动得快哭了。

他很想告诉谢威:我怕你啊!

曾经被玩心眼儿的老银币坑了,要不是校长,他现在还在边境牧羊,随时准备用血肉之躯挡钢铁洪流呢。

早被老银币吓出了心理阴影。

谢威这种深沉心思,远比之前坑自己的更厉害,袁振越能不担心么。

“没有,就是觉得……”

“既然没有就行了。校长自己瞎搞,也不能怪我。我按照他的要求,把研究方向指明了,人留下就完成任务。至于后面能不能把技术搞出来,就不是我需要考虑的。”

“啊?”

袁振越瞪大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着谢威。

不是谢威想搞战机?

谢威哪知道袁振越内心想法,只想尽快去实验室搞定过氟烷基化物,提升沪市无线电14厂的集成电路生产质量,让他们能尽快把自己需要的芯片搞出来。

有了光刻胶,沪市无线电14厂的生产能力跟质量可以迅速提升。

业务自然会快速增长。

有业务,也就有了技术升级经费,从而避免在国际中低端廉价芯片进入国内市场后,成本高昂的国产芯片失去市场,集成电路厂要么破产,要么转型。

“老袁,所有人到齐后,有什么问题,你再到化学实验室找我。各个项目都有了负责人,你让他们去跟相关人员谈,这比我去谈的结果好很多。”

丢下一句话,谢威就向化学实验室而去。

很快,袁振越就找到校长汇报情况。

倒也不敢说谢威要让校长清闲不了。

“既然如此,没啥问题了。让后勤给607的同志安排地下室宿舍。住在招待所,浪费钱,学校经费可不多,每一分都得省下来。”

得到袁振越汇报后,尤其是谢威的态度,李瑞没有丝毫意外。

“也安排在地下室?”

袁振越看着李瑞,脸上浮现出抗拒的表情。

后勤的工作,他不想参加。

“不住地下室住哪里?只有地下室空着!总不能让学生把宿舍腾出来给他们住吧?”

李瑞不满地瞪了袁振越一眼。

不是他不想给前来支援学校的同志提供更好住宿条件。

学校宿舍本就紧张,之间几栋独立宿舍楼是为女生准备的,为了腾出宿舍,学校青年教职员工都是被要求自己到外面租房子,由学校给部分租房补贴。

“你告诉他们,学校在想办法,只要有机会,就更换环境更好的宿舍。”

见袁振越没离开,李瑞又补充了一句。

学校在58年扩建时,计划内的很多建筑都没修,尤其是好几栋宿舍楼尚未建设。

后来,随着哈军工快速发展,学校经费不断减少,一直都没有再修建。

到处都要钱。

现在连教室都不充足,更没有什么经费投入到学生宿舍的建设中。

······

“朱主任,学校不是没有项目……”

“要有项目,至于把我们这么晾着?”

朱主任不满地打断了学长魏国松的话。

他很想搞清楚哈工大究竟有没有项目,要是没有,就早点回去,在这里耗着是浪费时间。

“学校不是有意晾着你们。601所邀请你们的事,学校不知情。你们来了,一些计划跟工作安排都得调整。”

魏国松解释着。

他是学校抽调出来的雷达项目负责人,知道研究方向及如何以204雷达为基础后,才主动来朱主任。

“学校既然有项目,我们要参与到项目,不需要对我们保密吧?”

朱主任的不满更甚。

对方找的借口,怕是自己都不相信。

“204雷达电路进行集成,从而小型化;研究新的材料,以此提升发射机、接收机功率……以先进数据处理器提升信号处理速度……”

“……”

魏国松透露的项目计划跟研究方向,让朱主任一时间愣神了。

“怎么?”

“你们知道这些难度有多大?把雷达的信号传输电路整合成集成电路,需要多少经费,多少时间,考虑过吗?尤其数据处理芯片,国内无法提供,通过特别渠道也无法搞到,那种先进的芯片属于绝对禁运的。”

专业的人,瞬间就指出了魏国松哥透露的计划中困难所在。

小型化,不只涉及到信号传输通道的电路整合,更需要更先进的材料、工艺,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等等。

“老朱啊,我得不提醒你,学校跟研究所是不同的。研究所的产品,从立项开始就为了给某些型号配套,或有着明确要求、性能指标进行研发。学校需要的是技术研发过程中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经验……”

魏国松地提醒朱主任。

在非必要情况下,学校的研究只负责各方面具体技术的研发,而不需要技术总成。

李瑞警告过学校选拔出来的所有人:项目开始之前,就必须告诉合作方,以某些现有技术作为基础,但是不能完全按照现有基础去搞。

学校需要的,其实相当预研!

事情关系到项目主导权。

“一直没有告诉你们,学校也在考虑,如何能协调研究所跟学校所需。国际上,探测距离超过70公里、数据处理能力更强的雷达已经开始装备……要是继续以对204的改进为主,搞整机,还不如不合作。”

魏国松的话让朱主任明白:对方嫌弃204雷达太落后!

“学校预计的探测距离?”

朱主任问道。

“探测距离60公里,跟踪距离在48公里以上……可以同时跟踪8个以上目标,并且在40公里的距离可以同时锁定/攻击4个以上目标……”

“吸~”

朱主任目瞪口呆地看着魏国松。

他没问对方是如何提出如此高的性能指标,人家都说了,不搞整机!

“这只是方向,跟研究所不同,团队无需在什么时候必须搞到什么程度。”

魏国松安慰着朱主任。

“学长,目前204雷达虽然没有定型,确实已经落后了。所里考虑的方向,性能没有学校高,但是不影响双方的合作。”

朱主任沉思了片刻,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必须合作!

魏国松的神情瞬间轻松不少。

“学长,能透露一下,用于数据处理的高性能芯片问题怎么解决吗?”

“放心,很快你就知道了。”

魏国松笑着说道,“如果你们愿意,可以先在学校安顿下来,明天咱们就可以展开讨论,结合几方的技术跟看法,先从比较简单的分项目开始。”

“时间还早,现在就可以,晚上再搬到宿舍里去。”

朱主任早就急不可耐了。

“还是先让同志们安顿,我还得准备一些资料。争取晚上展开讨论吧。”

“行吧……”

······

“这是?”

当看到林强拿出来的战机模型后,包括宋主任在内,所有的611技术骨干都愣了。

不同于单座双发、两侧进气、大后掠角薄上单翼、大后掠角三角中下单翼近距离耦合、一对腹鳍气动布局的歼-9,眼前模型虽然采用差不多布局,可外形区别非常明显。

中距耦合鸭翼,兼顾涡升力和配平、俯仰方面的控制。

细长外形设计加鸭翼,可兼顾高速机动跟低速所需高配平升力系数。

三角翼后缘略微前掠,让升力中心相对靠前,比歼-9更有利提高机动性,虽然这种布局会牺牲部分最大速度。

眼前模型的外形设计,不只是鸭翼产生涡流提高升力,也可以让整个机体结构受力分布更均匀。连俯仰控制、偏航操纵都得到了兼顾。

“一款新的气动外形。学校所有关于战机技术项目,都围绕眼前这个模型来的。模型已经进行了初步的风洞实验……”

林强很满意众人的震惊。

601所当初只是看到模型,就派出了副所长带队前来学校。

专业人员,更清楚这个模型展现出来的东西。

以谢柔提供的模型为基础,学校让金工车间按照比例放大进行风洞实验。

按理,谢威是接触不到歼-9气动外形设计的。

他自然不敢说这款战机模型是以歼-9气动外型为基础改进的。

要没有611对歼-9长达十多年的研究,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十爷,二十爷,甚至是小甜甜歼-50。

在谢威眼中,瞎搞的李瑞,在601因为模型而来,就让风洞实验室开始对这模型进行风洞实验。

接连几天都没接触到项目团队跟技术基础,宋主任越来越怀疑学校没有项目,准备打道回府了。

被抽调到战机技术项目中,负责气动项目的林强,得到风洞实验数据、了解谢威思路后,整理了相关资料,才出现在611众人面前。

一出手,就是王炸!

“学校准备搞新的战机项目?”

宋主任目光中带着怀疑。

一款先进战机的难度有多大,搞了几十年战机工作的他自然清楚。

论战机设计经验、理论水平,哈工大根本就没法跟611比。

何况,要想实现眼前模型,得多少经费?

哈工大能支撑得起?

“确切地说,是准备搞战机相关先进技术分项目。比如这款鸭翼加大三角翼、加了翼身融合的气动布局,可以在发动机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提供更大升力。而我们气动项目就需要解决如何实现的问题……”

林强向众人介绍着具体项目情况。

歼-9的气动布局经过了多年研究、对比才最终确定的。

采用鸭翼,同样是因为发动机推力不足,加上上级要求达到2.6马赫的最高速度。

眼前这个放弃了更高速度,转而寻求高空速度跟中低空机动性能,他们如何能不清楚?

“火控雷达需要至少60公里的探测距离,601跟你们搞雷达的同志需要参与进去。”

“涡扇发动机推重比8以上。学校金属材料研究室目前在镍基、钴基高温合金方面有一点技术突破,这些高温合金可以让燃烧室承受更高温度……”

“控制系统的方向是四余度电传操纵。目前技术储备不足,人员没足够的经验,先搞模拟信号电传技术积累经验……”

在林强的介绍下,611众人连反驳的**都没有。

不仅留下了,整个团队也根据原本的科室,被分到学校的项目组重组。

之前怀疑学校没有项目。

现在气动模型不仅拿出来了,都开始吹风洞有数据了。

更让611无法离开的是:林强拿出来的模型符合611所对歼-9提高中低空机动性能的想法。

601所的人来后,611的人已经跟学校、607的人进一步完善了各项技术的研发准备工作,使得所有项都找不到疑点:研究方向明确,基础技术一项项罗列出来了。

如何质疑?

所有技术也是歼-8大改所需,在了解项目情况后,601也不再犹豫,同样把人员分散学校各个细分项目中。

“这样不是挺好?你来找我干啥?”

谢威从袁振越口中知道601的人到了后,没有争夺主导权,把人员跟学校、611的人分散整合,也没发生扯皮事件,不需要他再去忽悠就已经投入到前期准备工作中了,更是心情愉快。

省事儿了。

“校长让你去他办公室一趟。”

“不是都没我啥事了?还去他办公室干什么?我这忙着呢。”

“410厂的人也来了,校长脑袋都大了。”

袁振越也没隐瞒,把410黎明发动机厂派出了二十多名技术骨干到学校,要求参与到学校战机动力系统开发项目中,结果搞得李校长脑袋大了。

所有的单位加起来,学校完全能以此为基础,独立搞战机啊。

“完整的战机研发团队,不是他想的么?”

谢威来了兴趣。

不是因为李瑞被意外到学校要求参加项目的涡扇-6发动机团队搞得头大而感兴趣,而是现在整个学校集中了601、611所这两家国内战机设计经验最丰富、实力最强单位的技术骨干;同时,有着国内最先进的雷达团队、发动机团队……

十爷的爹,八爷的爹联手搞整体设计。

脉冲多普勒雷达的顶级专家朱克昕跟607所的雷达技术骨干、国内涡扇发动机经验最丰富的410的骨干团队。

如此超豪华的团队在哈工大被聚集在一起……

或许,现在就可以提前着手歼-10设计研发工作?

这个想法刚浮现在脑海,谢威急忙摇头,把这想法甩出去。

他明白为什么李瑞头大了!

缺钱!

一款新型战机,需要集中全国力量,都搞了几十年。

哈工大只是学校啊!

每年经费全部砸进去都不行。

“谢班长,你这是?”

看着谢威摇头,袁振越急忙问道,“校长在等着你,要不先去去再回来接着忙?”

“走吧,去看看。”

谢威很好奇,校长老头是不是真的动了要搞完整战机型号的念头,如果他现在要搞,还是得趁早跟他划清界限,保持距离。

“410的人来了,愿意提供涡扇-6全套技术……”

谢威刚进门,愁眉不展的李瑞就开口了。

“跟我没关系吧?”

果然。

老头就是为了钱才发愁的。

“谁说跟你没关系?”

李瑞瞪了谢威一眼,见他要找借口推辞,板着脸说道:“所有团队把相关的基础难题都罗列出来了,目前,所有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难题:芯片!所以,你的芯片什么时候能解决?”

啊?

李瑞的话,让谢威因为意外而愣了。

不是因为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