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1986:我的普罗旺斯幸福生活 > 第230章 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

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和哲学家。

拉辛是17世纪法国伟大剧作家。

莫里哀是17世纪法国喜剧作家、演员和戏剧活动家。

把这三位伟大的法国文化界‘泰斗’搬出来和美国放到一起谈论.罗南猜这位客人一定是不满80年代美国向欧洲的‘文化输入’。

这种文化影响起初是从法国人最在意的饮食文化开始的。

麦当劳1971年首先进入荷兰,1980年代加速扩张,1983年巴黎香榭丽舍大街开设旗舰店,被视为‘美国生活方式地标’。

肯德基在1965年就进入英国了,不过80年代才在德国和法国扩张起来,以‘炸鸡家庭桶’冲击欧洲家庭聚餐传统。

这种美式快餐被晚餐习惯在餐桌上坐3-4个小时的普罗旺斯人视为‘文化的倒退’。

不止是法国,欧洲其他各国对快餐的抵触情绪也始终存在。

巴蒂前几天跟罗南喝酒聊天时说,意大利刚刚结束了一场‘慢食运动’,对抗快餐文化,强调本土饮食传统。

当然了,这种‘文化输入’不止在饮食一个领域发生,还涵盖了体育、音乐和影视等方方面面。

抛开政治立场不谈,它们有些的确对本土文化带来了冲击,但也不全部都是对撞,在某些领域又被欧洲人很快接纳了。

比如从美国传来的迪斯科音乐席卷了欧洲各国,成为了各国国民最喜欢的音乐类型;又比如从好莱坞传来的《星球大战》和《夺宝奇兵》等系列电影,它们极大的丰富了欧洲人的闲暇生活。

不过由于在饮食这个最重要的领域始终存在批判与抵制,在八十年代的欧洲,总是能听到有人激进发表‘文化入侵’言论。

不过超过80%以上的年轻人对此还是很开放的。

罗南认真听了一会,发现这位老兄看不惯的东西的确和饮食文化有关.只不过是一个罗南没有想到的方向。

“阿普特、艾克斯、卡瓦隆和圣雷米随处可见‘变异’南瓜,很快这种习俗就会像那只会说话的老鼠一样被法国人家喻户晓.这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

说到激动之处,这位看起来有五十岁的老先生不停用拳头敲击桌子。

由于制造出了不小的动静,而且他‘高谈阔论’的声音实在太大,不免引得其他桌客人的不满。

“连米老鼠的名字都不知道,就不要谈‘文化输出’了好吗伙计?那不是你该操心的事情,不如关心一下自己的袖子?它已经掉进汤汁里了。”隔了两桌的一位男顾客不满的抗议。

那位老先生似乎暂时性耳聋了,用更加亢奋的语气和同桌人说:

“还有番茄酱!这种添加了大量添加剂的垃圾酱料渐渐代替了蘑菇酱在普罗旺斯餐桌上的地位,这是一件多么可耻的事情!!”

这人口中的番茄酱是大名鼎鼎的亨氏番茄酱。

这家1876年在美国建立的番茄酱品牌随着80年代的美式快餐文化一起抵达了欧洲。

不过据罗南所知,这东西还没有在普罗旺斯普及。

他把视线从那个方向挪开,暗自腹诽:

这是一位不太专业的‘专家’啊。

普罗旺斯遍地专家,知道一点点就可以像大学教授一样大肆发表言论,尤其在酒后,这并不稀奇。

只不过那位老先生应该猜不到,几年后他口中会说话的老鼠将在巴黎建起一座庞大的主题公园,届时全欧洲的年轻人都将蜂拥而至。

所以文化这个东西.要多面看待,切勿过于偏激。

伊莎贝尔好奇的问:

“他说的‘变异’的南瓜是什么呢?”

另外一个服务员想了一下:

“可能是由某种由南瓜做的快餐?我也不知道”

罗南吃惊的问她们:

“你们不知道‘万圣节’?”

伊莎贝尔&服务员们:“万圣节是什么?”

罗南前一世对文化的研究不深,当然了这一世也不深。

他只记得万圣节确实是外来节日,不过在上一世已经被绝大部分法国人所接受了。

十月三十日的万圣节和十一月一日的诸圣节合并,形成了‘万圣周末’。

但是哪个时期被接受的他记不清了。

没有互联网,卢尔马兰附近也没有可以查阅资料的地方,罗南只能通过向旁人打探消息,判断万圣节在如今的普罗旺斯人眼中是个什么东西。

“南瓜灯?”来喝酒的康奈尔眼睛瞪得大大的,“那也是一种中式传统手艺吗?用浸泡后的南瓜做成灯的样子?不过听起来这没有什么难度啊也许我也可以传承它?”

在康奈尔这里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罗南又去问了有孩子的特奥。

也许安娜听过‘不给糖就捣蛋’这个游戏?

“孩子可以免费吃糖?”特奥激动的把烟扔了,“快告诉我在哪里可以报名参加这种好事,安娜每个月要吃掉几公斤的阿普特蜜饯,那比我一个月的烟钱贵!”

好吧,罗南很快得到一个结论。

在卢尔马兰附近没有人听过万圣节这个节日,不过他记得那位客人说‘阿普特、艾克斯、卡瓦隆和圣雷米随处可见‘变异’南瓜’,于是又问了餐厅里来自普罗旺斯各地的艺术家们。

“艾克斯的米拉波大道上已经可以看到万圣节橱窗了,那里有许多人过万圣节。”

“有啊,圣雷米有人过万圣节,那天我们还会组织万圣节聚会呢,是恐怖主题的!这已经是第三年了!”

“卡瓦隆不止有人用南瓜做装饰,还有人用甜瓜做装饰呢.这是我们的坚持!”

和消息灵通、思想先进的艺术家们交流过后,罗南终于对万圣节有所了解。

万圣节在1986年已经传回欧洲。

为什么说‘传回’呢?

因为有真正的文化专家给罗南科普,万圣节是公元前5世纪,由爱尔兰的凯尔特人发明的。

19世纪爱尔兰移民把它带到了美国,20世纪这个节日又从美国传回了欧洲。

回传的媒介也很有趣——1980年法国少儿频道开始播放迪士尼出品的动画片,万圣节的概念首次回归欧洲。

之后又通过《.》等少儿电影,和可口可乐等快消品牌主题创意广告在欧洲电视台的播出将此概念加固。

因此万圣节只在一些电视普及率高的大城市内流行,吕贝隆等小山村并不在其中。

为了得到更多,更全的消息。

罗南又联系了阿普特的糖果大王加布里埃尔。

万圣节和糖果息息相关,加布里埃尔应该能给罗南提供更为直观的帮助。

“我当然知道万圣节了!那是我们每年中非常重要的节点,前两年通过围绕对万圣节的宣传,我们的营业额分别提升了15%和20%;据我所知,即使不是糖果品类,只要能和万圣节结合上也都会有巨额的数据提升。”

罗南惊喜的问:

“也就是说,吕贝隆有许多品牌会围绕万圣节做宣传?”

加布里埃尔斩钉截铁的说:

“不,吕贝隆的居民不过这个节日,都是其他地区的。”

罗南想了一下。

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

对于爱凑热闹的普罗旺斯人来说,只要有热闹可凑,他们一定会来的。

先拿万圣节试试手,如果进行的顺利,未来罗南的餐厅一年都不会缺宣传手段了。

中国的节日比美国多得多,他以后可以大胆的搞‘中式文化入侵’!

罗南看着街对面、加布里埃的糖果商店问:

“你在卢尔马兰的那个商店卖得怎么样?”

十几分钟后,罗南挂掉餐厅里的电话,笑容满面的返回后厨。

弗拉基妮问:

“今天的菜还是正常切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罗南拿起他的御用菜刀,舞了一个漂亮的刀花:

“今天我教你们点新东西!”

餐厅开业后,罗天海和冯珍便不再参加每周的卢尔马兰集市和梅纳村集市了。

罗南会带着餐厅里的其他员工去。

就像罗天海说的,餐厅没有了罗南可能只是少了一批顾客,但少了罗天海和冯珍就彻底转不动了。

不过这也是罗南想要看到的局面——一点点减少餐厅对他的依赖程度,这样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干别的事情。

集市是餐厅日常最重要的宣传手段,不要小看每周的这两个上午,可以直接转化不少顾客,有不少人都是吃过锅包肉和盒饭后去餐厅光顾的。

不过在10月最后一个周末的集市上,罗南又改变了‘宣传语’。

左邻右舍的摊主已经习惯这个生意越做越大的家伙每过一两个月就要换一次吆喝内容了。

先是卖普罗旺斯‘特色’粉红酒。

后来宣传中餐厅。

现在餐厅刚刚开业没多久,又要宣传什么新东西了呢?

“10月30号,我们的餐厅将举行万圣节派对,从早到晚都会有好玩的娱乐项目,无论你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晚上还会有主题篝火晚会,快带着你们的孩子来参加吧!”

罗南对面那个烟瘾极大的女摊主顾不上自己的摊位,过来问罗南:

“万圣节是什么节日?”

罗南一边炸锅包肉,一边耐心的解释:

“那是一个在艾克斯、阿普特甚至巴黎都非常受年轻人欢迎的新兴节日,特别好玩,你来吗?我提前给你留位置?”

那女店主神情一喜。

艾克斯和阿普特是普罗旺斯的时尚门户,巴黎更是国际时尚之都。

在这些城市流行的节日一定是极其洋气的。

而且住这附近的居民都知道,罗南的餐厅里总是有穿着时尚好看的年轻男女出没。

还有人在私下开玩笑的说:

法国时尚看巴黎、普罗旺斯时尚看艾克斯,但在吕贝隆,他们也有自己的‘时尚之都’——那便是近期吸引了无数艺术家到访的卢尔马兰。

而卢尔马兰里最时尚的地方就是罗南的中餐厅了!

“好啊,帮我留4个位置。”那女摊主痛快的答应下来。

“好嘞,一定给你留最好的位置。”罗南笑着说。

女摊主离开后,来帮忙的伊莎贝尔小声嘟囔:

“10月30号一定又要排长队了,你又‘忽悠’来一个人,今天答应给多少人留位置了?三十个和还是四十个?不用自然客流,我们的座位都要满了”

“忽悠?”罗南露出了一副‘你不懂’的样子,“下午回去我就带人开始准备,我警告你啊,到了那天别因为玩心太大而矿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