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最强军火之王 > 第224章 忽悠

最强军火之王 第224章 忽悠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0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屏幕上出现了一张图片,是一副埋头弹的内部构造图。

“这是我根据已经获取的信息,加上自己的猜测与推断绘制的结构图,重点是发射药的装填方式。”

构造图很粗糙,像是小学生的手绘图,跟用于生产的蓝图根本扯不上关系。

“简单说,就是通过喷涂的方式,把两种胶状化合物敷设到弹壳里面,中间用一层在高温下会分解气化的高分子聚合物隔开。点火方式有点复杂,不过没有技术难关。主要就是两种胶状化合物,用于隔离的高分子聚合物,以及喷涂装填工艺。因为不知道这两种化合物的构成,所以在生产工艺上肯定有偏差。按照我的猜测,两种化合物在高温下是液态,冷却后就会变成固态。此外,生产工艺,也就是喷涂装填方式肯定很复杂,绝对是由军情局管理的军事机密。”

“这样的枪弹已经生产出来了?”瑟琳娜问了一句。

赵禹点了点头,说道:“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而且交付军队进行测试,准确说是由军情局进行测试。”

“性能呢?”

“我不是很清楚,不过以我的猜测,肯定超过了Textron公司的埋头弹,而且实现批量生产的难度更小。”

“为什么?”

“弹壳。”

瑟琳娜显然没有搞明白赵禹的意思。

“因为采用的是传统发射药,所以Textron公司在设计的时候,想尽办法来减轻弹壳的质量,提高发射药的装填量,从而采用塑料弹壳。虽然美军给出了高度好评,但是塑料弹壳的缺陷很突出。一是强度不够高,二是热容量不够大,三是会对枪膛与枪管造成腐蚀,由此引发故障。”

“你说的这种埋头弹没有这些问题?”

“二元发射药源自液体炸药,不但装填密度更高,质能比也更大,所以对装填量的要求不是很高,可以使用传统的金属弹壳。”

“生产成本呢?”王栋问了一句。

“小批量生产的话,肯定比现有弹药高得多。只要生产工艺成熟,大批量生产的成本应该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合理?”

“跟现有枪弹在同一个数量级之内,最多贵几倍。”

“枪弹是大规模消耗品,要是贵了几倍,那也不得了。”

“像沙特这样的土豪,或许不会在乎。”

王栋微微点了点头,说道:“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能够获得二元发射药,以及埋头弹的生产工艺吗?”

“显然不能。”

罗清翻了下白眼,显得很无语。

“如果是拿去跟BAE系统公司合作,参与美国的OIC项目竞争,以及第三代北约标准口径,肯定不可能。不止是军情局不会给我们开绿灯,受瓦森纳协定限制,美英等西方国家不会批准D&F公司跟华夏军火企业合作。只不过,如果是拿来竞争沙特的军购项目,以及忽悠BAE系统公司,或许能说服军情局。”

“我们的目的是收购BAE系统公司持有的FN公司的股票,而不是去帮助BAE系统公司获得OIC项目。”瑟琳娜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至于北约的第三代标准口径,那更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了,甚至不是英国当局能决定的,至少美国当局不会让制定标准的大权落到英国企业手上。”

王栋眉头紧锁,朝瑟琳娜看了过去。

“在第一代标准口径与第二代标准口径选型的时候,英国提出的方案更理想,却两次败下阵来。虽然冷战已经结束,但是Textron公司已经研制出埋头弹,性能也不错,美国没有任何理由采纳由英国公司提出的方案。从政治角度来看,美国更不会让其他国家获得制定标准的权利。”

“俗话说,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何况关系到数十个国家的军事标准。”

听到这话,王栋朝高峻看了过去。

“虽然不是很了解军情局,但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确实存在合作的可能。”

“经济?”

“华夏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主要的军火出口国,只是在过去几十年里,华夏出口的军火都以廉价著称。在枪械领域,华夏有5.8毫米枪弹,却始终没有得到其他国家采用,而华夏出口的枪械全是北约或者华约的标准口径。为什么?无非是其他国家早就做出选择。”

王栋长出口气,忍不住苦笑了起来。

“现在,不管是北约标准枪弹,还是俄罗斯的枪弹,都存在性能不足的问题,必然会在不久的将来被淘汰。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这无异与一次重新洗牌,谁能拔得头筹,谁就能成为头号赢家。冷战期间,美国依靠7.62毫米NATO弹与5.56毫米NATO弹,把通用机枪与小口径步枪卖给数十个国家,而AK步枪与RPK机枪也依靠M43弹,成为了第三世界国家的畅销品。如果能抢先推广新式枪弹,那么在今后几十年内,华夏的枪械必然畅销全球,成为本世纪的AK。”

“此外,政治、军事与外交方面的影响也不可低估。”赵禹补充了一句。

高峻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赵禹的观点,只是没有多加评论。

“如果拿到了二元发射药的生产技术,以及层叠喷涂装填工艺,你能开发出性能更好的埋头弹?”

“能,只是需要时间与人手。”

“这么说,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说服军情局,促成我们跟‘新保’集团进行技术合作。”

赵禹点了点头,想说什么,不过在迟疑了一下之后,他没有说出来。

“当然,还要继续忽悠BAE系统公司。”王栋长出口气,对瑟琳娜说道,“下次,你得暗示BAE系统公司的人,就说我们正在研制采用全新技术的埋头弹,几个月之内就能取得成果。”

“几个月?”

“让BAE系统公司的人相信我们有这样的技术实力,而且我们设计的埋头弹比Textron公司的更好。”

瑟琳娜微微一愣,不过随即就明白了王栋的意思。

只是忽悠BAE系统公司,自然得夸大其词,说是吹牛也没错,反正最后不会跟BAE系统公司合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