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种田吧贵妃 > 545 是战是和

种田吧贵妃 545 是战是和

作者:宋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正如梅政预料一般,秦王正是派使者来说和的。

不过秦王咬死了一点,他这不是造反,是勤王!

勤王!

勤王!

来使重要的事情说了三遍不止,眼神里透着股子凝重,表示这是他们的底线。

秦王是为了圣上不被女干臣所惑,进京勤王,清君侧,助社稷。这是太祖爷的祖训,秦王不过是遵祖训行事,保护大齐江山,保卫承平帝陛下。

来使说得振振有词,梅政听得云山雾罩。

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双方都有和谈的意愿。

梅政才不管秦王现在找什么理由什么借口,只要有和谈的意思就成,兵不血刃这才是大丈夫大将军。至于是造反,还是勤王清君侧,那不是他该愁的。

该愁的是皇帝。

梅政送走了使者,当即就写了封密旨进京上呈承平帝。

果然承平帝看了来信,心里五味杂陈,又是兴奋又是沮丧,又是高兴又有些难过。种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到一处,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

当时秦王起兵造反就是用的这个名头,什么勤王清君侧,路边的野狗都知道秦王那是反了。

从小他就曾听闻秦王的名头,那是打仗的一把好手,连太祖皇爷爷都曾夸奖过的,曾有过一阵子他都拿秦王当过榜样,想要上战场杀敌,做个雄才大略的马上皇帝。但是事实告诉他,有的事也就是想想罢了。

他爹身子骨肉,皇爷爷从小就更紧张他,不过让他习武强身,什么战场杀敌那是不可能的,连与禁军对练都不许人家下狠手。

问题是秦王在太祖在时老实的跟家猫一样,是他们们赵氏交口称赞的马上王爷,太子的耿耿忠臣贤弟。自从太祖一死,秦王的真面目就露出来了,开始不服朝廷管教,私下诸多不满,这才一一暴露出来。

直到他爹死时,承平帝尚在外代天子祭泰山,结果秦王不知从何处得知天子驾崩这在京城都瞒得严严实实实的消息,在半路里围堵暗杀于他。当时他与贴身护卫几个人分别乔装打扮迷惑秦王,他这才浑水摸鱼回了京城继承皇位。在当时略有差池,很可能他就死外头了。

所以承平帝心里憋着一股气,说什么也要将他爹在位时一直心心念念的削藩在他手上给落实了。

好吧,落实还没落,秦王扯了个借口人家就反了。

反了,就反了,谁怕谁?!

承平帝二十三岁继位,虽说多年受儒家教育,讲究宽仁平和,可他骨子里仍有一股不知道是年轻的冲劲,还是只属于赵氏血脉的霸道。

秦王敢反,他就敢和他硬拼!

他是皇帝,他占着名呢。

柴榕和骆易攻克明阳城,将秦王妃和秦王世子生擒之时,承平帝兴奋的一夜都没睡觉。他甚至连夜下旨让骆易奉旨将秦王妃和秦王世子当人质,逼秦王就范。投降则罢,不投降就把秦王妃和秦王世子当着秦王的面儿杀了。

他不是爱妻吗?不是爱子吗?

他倒要看看他有多爱,有没有爱江山那么爱!

可是秦王就范了,他心里却犯起了难。不认他是勤王的名儿吧,人家都怂了,这是赤果果地逼秦王造反,这仗要是真打起来,胜负还未定,死伤一定是巨大的;可是要是认了,就等于给了他张免死金牌,一家子造反有理——而且他们还把赵诚给杀了,这是朝廷封的官,他的人!

进退两难,承平帝左右衡量不下,却也知道机不可失,一旦秦王又反悔了,很可能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梅政说是领军三十万,可是一直龟缩雄县不出言辞之间也并非血战到底的架式,很有几分忌惮秦王,从他措辞婉转的密旨里面就能看出来,他是支技议和的。

当晚承平帝就召内阁议事,将密诏一传出去,内阁就先炸开了。

首先爆炸的就是被秦王指为侫臣女干臣的兵部尚书黄槐、太常寺卿兼翰林大学士的杨源真,当初也是他俩极力主张削藩,这时秦王怂了,可他俩不能怂,秦王是要拿他俩当鸡杀给承平猴看的!

“朝廷三十万大军,何惧他秦王几万的兵马?如果秦王这先河一开,是不是所有的潘王有样儿学样儿,都起兵造反,反到一半后悔了就拿勤王当借口?!臣认为要以武力镇压,给所有有异心的藩王以警示!”兵部尚书立争到底,口沫横飞。

杨源真也加入劝说,“臣认为黄尚书所言有理,秦王既在这时肯议和,就是没胆量和咱们朝廷进行正面对决。不过是拿媳妇孩子当个借口,分明是知道再打下去捞不着好,遗臭万年!朝廷若是答应他议和,岂非正中他下怀?臣以为,刀既出鞘,就该斩敌于马上,方不负一战!”

可内阁一共五人,除了他俩,其他人却又有不同看法。

不是人人都好战的,既然秦王有议和之心,为何一定要双方厮杀血战,死的还不都是大齐的兵大齐的人?

“朝廷才打完西梁,本来国库空虚,粮草不济,若一战而胜还好,万一北边战线拉长,粮草却跟不上又如何?再者,秦王并非匹夫之勇,也是随太祖东征西讨过的大将军,梅政出兵以来一直龟缩不出,又怎知他不是惧敌?”

“——他惧敌,再换一个不惧便是!”

“你不惧,你上啊?”

“我上就我上!”

内阁两人撸胳膊挽袖子,若不是当着承平帝的面就要掐到一处去了。

最后直掐到第二天鼓打三更,越掐越精神,直接将这种掐的精神搬到了朝堂之上。朝堂之上亦如内阁,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又开始一顿吵。

承平帝听着直呲牙,不知道这些大臣们看不看得到他们喷出来的口水。他坐的高望的远,那画面感实在太清晰了。

“好了!”承平帝敲敲龙椅,殿上顿时安静的针落可闻。

“众爱卿的意思,朕已知晓,退朝吧。”

退朝?

‘众爱卿’们纷纷侧目,圣上是知晓了他们的意思,可他们并不知道圣上是个啥意思——到底是战,还是和啊?

战咋战,和咋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