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三十一章 要啃就啃最硬的骨头!(头晕沉沉写的)

郭阳并没有夸大,苜禾1号种子已经收紧了。

400万斤种子看似很多,实则人工精细点播最多也只能播种400万亩,机播更是只有两百万亩。

这对全国上亿亩的盐碱地,就是杯水车薪。

另外,农业部也下达了通知。

传达的意思言简意赅。

“种子不要乱卖。”

“尤其要注意防止流通到国外。”

但种子流出是难以避免的。

就比如说,出售给熊泽征树的干草产品里指不定就会夹杂着一些种子。

好在牧场里生产的种子只能当做商品种,结的种子会出现品种退化。

最重要的是保护好扩繁田里的原种生产。

……

唐勇带着种子回到了疆省。

随后便把种子交给了邹庆所在的团场。

这也是兵团苜蓿种植的独苗。

“就这个种子,卖100元/斤?比从国外进口的种子都还要贵了吧”

“一亩地种子钱都要两三百元,草能卖这么多钱吗?”

团场职工嫌弃的声音不断传来,有人更是不动声色的往人群后方退去。

“种苜蓿是真不挣钱啊,这两年的牧草都是兵团内部消化,哪有对外卖的呀!”

“是啊,菟丝子草害又严重得很。”

“种点啥不比种草好,辣椒、番茄、,哪样不比种草赚钱?”

邹庆也感觉头疼的紧,但这是强制任务。

没得商量。

而且想着去年在陇省的所见所闻,盐碱地上种出的紫苜蓿极为的丰产。

500kg/m的草捆加压技术也确实震撼!

他笑着向职工解释着,

“苜禾1号是新研发出来的种子,得到了农业部和农科院的认证。”

“有灌溉条件下,一年可收四茬,亩产干草达到了2.5吨!”

“而且营养成份特别的高,适口性也极高,牲畜特别喜欢吃。”

“关键是品质高,在国外市场很受欢迎,陇省今年出口到岛国的牧草达到了2200元/吨,而且还是采了种子后的牧草。”

团场职工议论纷纷。

“那岂不是一亩地能卖五六千元?”

“这收益比都高啊!”

“真的假的啊?”

“别人能出口,我们的也能出口吗?”

邹庆笑着说道:“去年我也去考察过,产量肯定低不了。”

“牧草销售问题更不用担心,畜牧处会帮忙找销路。”

有职工问道:“种子能便宜吗,太贵了!”

“种子是畜牧处定的,都是一个团的,团里也不能赚你们差价啊!”

“只有2万斤种子啊,要定的早点下手。”

职工们依然犹豫着。这两年团里种地的效益不好,很多家庭收入都比较微薄。

种草也实在是伤害了很多人。

无人下手,邹庆只好带头说道:“我个人先定5000斤种子。”

“真的?”有人惊呼道。

邹庆是团场里最大的地主,自己的地连带着租种的,足足超过了2000亩。

但5000斤种子,

这是打算全种草啊!

人群中一片惊叹声。

陆陆续续的有人跟着下单了。

邹庆也松了口气。

种草是上级下的强制任务,完不成,他这个小领导也别想干了。

……

一个电话。

郭阳就匆匆的赶到了京城,随后直奔农业部大楼。

“陈司长,是什么事啊,催得这么急?”

陈司长快步走在前面,“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郭阳也有所猜测,事情肯定是和苜禾1号有关。

但是好是坏,还很难说。

如果有人要摘桃子?

嘉禾集团有反抗能力吗?

会议室里,已经做了不少人。

大部分郭阳都只混了个脸熟,但组织会议的林部长他却是熟的。

找到铭牌位置,径直坐了下来,会议就开始了。

“郭总,苜禾1号对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守住耕地红线、端牢华夏饭碗具有重要意义。”

“用行内的话说,就是划时代的品种。”

“经过部里的研讨,最终决定苜禾1号种子依然由你们把控。”

郭阳心一惊,意思是部里还曾设想过剥夺苜禾1号吗?

林部长继续说道:“部里计划推动全国范围内的盐碱地改良项目,希望嘉禾集团能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嘉禾一直没有逃避过社会责任。”

“所以我们才第一时间通知了嘉禾。”

林部长指向了一位中年男子,意味深长。

“这是华夏种子集团的易总,他们对种子也很有研究。”

“但我们最终还是选择相信嘉禾,相信郭总是企业家,而不是资本家。”

郭阳沉默了半响。

华夏种子集团,从改开后就一直是国内种企的榜首,后世并入了国化集团。

根正苗红吗?

但跟正苗红的背后也有很多人被境外势力收买了。

“郭总也不要多想,还是谈谈我们接下来的盐碱地改良计划吧。”

郭阳细细的听着。

按农业部的设想,平均每年需要改良和开荒一千万亩的盐碱地,十年后,全国耕地面积增加一亿亩。

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种子。

苜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生产足量合格的种子。

每年至少需要2000万斤,也就是需要10万亩的草种生产田。

“这些种子由部里统一分配,价格可能不会太高。”

“作为补偿,嘉禾可以在滨海选几块好点的盐碱地,部里会帮着协调流转。”

谈到流转土地,郭阳顿时就精神了。

相比谈论政治,他更喜欢土地。

土地才是他的小甜甜!

而且他的口味与众不同,最喜欢重口味的土地。

难度越大,意味着自然能量的收获更丰富!

郭阳政地有声的说道:“林部,嘉禾更喜欢做有挑战性的事。”

“要啃就啃最硬的骨头!”

“将那些被称为不毛之地的重度盐碱地,变成丰收的沃野,才是嘉禾的追求。”

满场讶然,像是看疯子一样的看着郭阳。

这是和重度盐碱地杠上了啊!

也有人充满敬意,我做不到,但不妨碍我敬佩这类人。

林部问道:“嘉禾有意向的地点了吗?”

“没有。”

畜牧业司的陈司长说道:“我倒是有个推荐的地方。”

“蒙省的五原县有近100万亩的次生盐碱耕地,还有100多万亩的盐碱荒地无人问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