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六十二章 热销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六十二章 热销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0:19:4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草场上人影如织,有来自周边省份的大型养殖场,也有来自海外的客商。

甚至还有周边的牧业大户直接带着大卡车来,紫苜蓿还没来得及晒干,就忙不迭的催促着装车。

向天山一向板着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近3年时间的努力,终于见到了成效。

他看着焦急的邓成,说道:“放心,第一茬只刈割10万亩。”

邓成放下心来,这么多来采购牧草的客商,让他感觉到疯狂。

“10万亩也不少了啊!”

向天山心想,确实不少,按苜禾1号的产量,头茬的亩产就能达到0.8吨。

10万亩就是8万吨!

还都是高品质的牧草。

这波稳赚。

邓成又跟着说道:“等会儿省里有记者要来,向总你从技术上讲解下。”

“又来?”

“这次不一样,以前都是县里、市里报道,现在农业部也在关注这事,省里的稿子上面也可能转载。”

“哦,来就来吧。”

……

草场的另一边,靠近办公区和厂房的位置,两年前栽下的林木也萌发了大量新枝。

销售部的余小川微笑着和几名衣着、肤色各异的外商交流着。

没一会儿,实验室的胡杰在几名外商带来的技术人员陪同下走来出来。

余小川问:“检测结果出来了?”

胡杰兴奋的点点头。

余小川也看了看跟随的技术人员,有岛国的,有南韩的,有沙特的,有……

也有国内来的大型养殖场,比如伊利,光明,三鹿……

脸上都还是一副见了鬼的模样。

熊泽征树也来了,去年前后收购了两批苜禾农牧的干草,品质差异很大,尤其是其中的苜禾1号。

其蛋白质含量达到了惊人的20%,但那是采集了种子的。

当他将这一讯息带回国内时,没一个技术人员相信,采集了种子的紫苜蓿,蛋白质含量能达到20%?

编,继续编。

甚至有人认为他收了苜禾的回扣,他也确实收了,但这并不影响他对苜禾1号的推崇。

所以,这次他专程带了公司的技术专家来。

熊泽征树看着还未回过神来的川崎忠广,揶揄的问道。

“川崎君,结果怎么样?”

“太神奇了,蛋白质含量达到了30%,纤维素含量也高达47%。”

“脂肪含量更是极低,只有不到1%,还主要是亚油酸和亚麻酸。”

川崎忠广不可思议的说道,瞪大了眼睛。

紫苜蓿正是因为其高蛋白的特性,才能成为优质饲料;

而纤维素同样是饲料的重要组成成份,虽不能直接被动物吸收,却对动物的健康和消化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高蛋白,高纤维素,低脂肪,这简直就是最完美的饲料。

川崎忠广这幅模样也吸引了其它外商的注意,纷纷从各自的技术员那里拿过检测结果。

随后就是不停的赞叹。

“这才是真的牧草之王!”

“蛋白质含量超出了想象,其它国家有这么高蛋白质含量的苜蓿吗?”

“奶牛的最完美饲料!”

“何止是奶牛,我们养的猪吃了这种等级的饲料,可以改善品质和风味,还可以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

“高品质的苜蓿草粉还能明显提升鸡鸭的产蛋性能,蛋的品质也更高。”

你一言,我一语。

现场闹哄哄的。

实在是苜禾1号的品质太过惊人,毫无疑问的世界第一苜蓿!

“为什么?为什么这里能生产出这么高品质的苜蓿?”有人疑惑。

引发了更对人的思考。

他们不明白,华夏何时有了这种技术?

苜蓿产业的王冠不是美利坚和西班牙吗?

为何华夏一个西北小城能生产出这种品质的苜蓿,自然条件有什么特殊的吗?

荷兰的,南韩的技术人员脑海中思绪发散,九泉这座城市他们并不陌生。

戈壁上的种子芯!

蔬菜、卉、粮油,论种子生产条件,九泉在全球都是独一无二的。

从80年代开始,他们就有种子公司进驻了九泉。

但从来没想过,在这偏僻之地,还有这么一块不同凡响的土地。

“是种子吗?还是土壤?”

熊泽征树回想起去年的场景,几个科研人员兴师动众的来检测土壤,还遮遮掩掩的不想让他知道。

他想,他可能找到了答案。

余小川看着外商都一副震惊的模样,也暗感舒畅,却不敢再让人胡乱推测下去。

“诸位,我们该定价了吧?”

来自南韩的李光业眼神晃动,指了指远处,其余人也看过去。

“我看到那边有人在用卡车装草,他们的价格是多少?”

余小川笑道:“那不一样,没晾干的牧草水分湿度大,并且他们是自己运输,你们该不会想买这种的吧!”

齐齐摇头。

熊泽征树说:“和去年一样,压缩了的干草捆,加工后的草颗粒,和草粉全都需要。”

“对,我也一样。”

“我也是。”

“同样。”

余小川笑迷了眼。

“那就还是按国际通用算法来了,蛋白质含量每高出1个百分点,加一百元。”

众外商只感觉肉疼,照这种算法,那价格还不得上天。

伊利的采购代表邱立波试探着问道:“国内的是不是有优惠?”

“一视同仁!”

“要知道,苜禾也是有奶牛产业的,能公平对待就是最大的公平。”

邱立波为代表几人也不再追问,他们有自己的奶源基地,此行前来,也主要是了解为主。

按国际价格来算,他们是不会采购的。

余小川用计算器简单的算了算,说出了一个基础价格。

“每吨410美元。”

此价格一出,国内的厂商就没了兴致,三鹿的代表更是扭头就走。

开什么玩笑,三千多元一吨?

国内通农户的苜蓿都是按公斤算,通常每公斤才6毛钱。

今年各地旱情加重,鼠害蔓延,导致天然草场产草两下降,价格上涨了不少。

但每公斤晾晒后的干草也才0.9-1元左右,算上运费一吨也才一千五六百元。

苜禾的价格直接翻了翻。

在国内奶业激烈竞争的背景下,没有一家公司能承受得起这高昂的成本。

邱立波感觉到了压力。

要论对奶源基地的重视程度,伊利一直是国内领先的。

从呼伦贝er起家,如今更是在西北、西南、东北等全国各地都建设起来奶源基地,从源头把关。

而苜禾农牧呢,虽然在奶业领域只是收购了两家本地乳企,实力不显。

但在奶业的源头--牧草,苜禾农牧已是国内当之无愧的霸主!

关键是,它还不缺钱,奶业什么时候发力,完全取决于其领导人一句话。

也许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苜禾在奶业就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邱立波几人也相继离去。

熊泽征树望着这一幕,讥讽道:“华夏的奶业安全堪忧啊!”

“呵呵,岛国不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吗,至少华夏现在还没爆出过奶业问题呢。”

熊泽征树挑了挑眉,意识到余小川意有所指。

几十年前,岛国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毒奶粉事件,几万个家庭受害,至今还存在着遗留问题。

熊泽征树想摆谱,但看着虎视眈眈的竞争对少,狼多肉少啊!

岛国,南韩,还有中东地区,常年都是苜蓿进口大户。

何况是如此优质的牧草,能来的都是消费得起的,再想想国内还在蔓延的疯牛病。

熊泽捏紧了拳头,

大和民族忍得下这口气!

确认了价格后,便是分配订单数量。

余小川心里早就有了数,产量总共8万吨,除了供应周边的,苜禾自用的……

“头茬的苜蓿草料能出口的在7万吨左右。”

7万吨,还不够眼前这群饿狼塞牙缝呢。

岛国每年的苜蓿草料进口量就超过了300万吨,南韩80万吨,富裕的伊斯兰国家资源缺乏,同样也是进口大户!

余小川很乐意看这群人争抢。

果然,来自沙特的纳赛尔直接加价了。

“我出420美元每吨。”

“同样出420美元每吨。”

“430美元。”

有人想放弃了。

余小川这才笑眯眯的说道:“说好的按国际交易规则,价格还是410美元每吨,订单的数量则是平均分配。”

“不行。”

“不可以。”

“数量太少,我跑这么远折腾干嘛。”

“对啊,我就是冲着高品质的苜蓿才来的。”

“价高者得。”纳赛尔起哄道。

余小川说道:“第二茬最快只需要一个月就可以刈割了,要多少有多少,

伱们可以先下订单,我们负责发货,等这批货到了,下一茬也刚好可以刈割了。”

“这么说,以后我们也可以不用来了,直接电话或者网络沟通就行了?”

“那当然。”

……

坐了十几个小时的车,郭阳全身疲乏,西北这地儿,交通一直是大问题。

这让他买私人飞机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同时也惊醒,

现在已经是2005年了,民用无人机也即将迎来大发展。

也不知道大疆成立了没有。

即使没成立了,嘉禾也得提前布局了。

无人机植保是未来农业的趋势,也是嘉禾集团必须得抓住的机遇。

到了九泉,

郭阳还没得及歇会儿。

就收到了苜禾农牧传来的好消息,这一茬的牧草卖完了。

一次性拿回2870万美元!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