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 第四百零一章 钱太多

郭阳又和刘德树聊了许久,资本下乡农民进厂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

很多人认为,资本进入农业是为了抢农民的饭碗。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农民抱怨收入微薄、土地被征用、种植成本增加等等。

许多三农领域的专家将农民的贫穷归功于资本的压榨和市场的不公所致。

农民的利益受到了资本的侵蚀。

然而,与之截然相反的是国家政策,从世纪之初国家就在鼓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

鼓励了十几年,资本在面对三农领域的投资时,依然时常望而却步。

这就很耐人寻味了。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大资本真的从农业中获利,大多数都是苦哈哈。

至于贪图农业补贴?

如果没有补贴,愿意投资农业的工商资本只怕会更少。

如果让农民在农村自给自足,就凭农村人均一亩多耕地,也就够混口饭吃。

当然了,这都是郭阳的一家之言,也就在刘德树面前发发牢骚。

以如今嘉禾的体量和赚钱能力,简直是完美的开炮对象,可能也正是因为这,央视才邀请他的吧!

本来也没打算来的,只是刚好国粮集团的宁高宁也预约和他谈一谈,他就干脆来京城了。

按刘德树的说法,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农村,是国家的大方向,所以不会给他设坑。

但也要谨防给人留口舌。

于是,在离开了中化后,郭阳随即联系了央视台长焦宁,提出要更换专访的形式。

“隐性采访?”焦宁纳闷的说道:“郭总不是到京城了吗?好好的,怎么突然要换,出什么问题了吗?”

郭阳直言道:“话题太敏感了。”

“嗨,换个主题不就得了。”

“嗯?还能换?”

“当然咯,资本下乡农民进厂只是网络上的调侃,本来就准备换的。”焦宁笑了笑,说道:

“联农带农怎么样?这够正面了吧,实在不行就改节目,我让摄制组来找你,资本下乡的事让主持人提两句就行。”

郭阳笑道:“这可以。”

“行,郭总,你明天有空没,我让制作组的人来找你。”

“明天上午十点吧,我在微光公司。”

“好的。”

约定好了时间,郭阳随后又回了微光,看起了最近有关资本下乡的问题。

其实这个事情早就有了,从去年能源林大获成功之后,各路资本就盯上了这个蛋糕。

今年一整年,各地的土地流转就没停过,确实有点疯狂。

有些地区流转土地后,大肆进行土地整治,小田改大田,许多农田被改得面目全非。

农户很担心,万一企业跑路该怎么办?流转费到哪里去收?

郭阳也清楚这种问题肯定会有,嘉禾能成功,不代表其它的企业能成功。

尤其是一些苗木来源成疑的企业,一旦后续发展跟不上,企业资金链断裂,农户担心的事情就会成为现实。

郭阳印象中有太多这样的案例。

这一世的例子甚至会更多。

因此,他看到网络上和媒体的一些言论,其实是能理解的,但纯粹的喷子就有点难绷了。

“以嘉禾为例,资本围困下的农民翻身有多难?”

这样的标题一看着就血压飙升,嘉禾究竟带动了多少农民致富,已经难以计数。

然而,这种反向营销就像危机论一样,很多人就吃这一套。

所以,一些正面报道也是有必要的。

提前做了些准备,郭阳便又在微光的办公区转了一圈,办公区里又多了一些新奇的盆栽植物。

走着走着,他就来到了杨成的办公室,聊了几句。

郭阳推荐的航拍美国和透视美国两部纪录片杨成等人已经看了,一些榜上有名的公司也纳入了投资名单。

顺便,他还查看了下微光管理的资产增长曲线。

从08年后,每年就保持着至少40%的恐怖增速。

海内外管理的数十只基金资产总额也从约1000亿飙升到了3800亿人民币!

郭阳看到这个数字都有点瞠目结舌,一度诞生了要不红旗河嘉禾直接修吧!

资产总额目前只有他和杨成知道,也让杨成对郭阳顶礼膜拜。

大部分投资目标都是郭阳选出来的,凭借着对未来发展趋势的了解,微光投中了很多优质的公司。

让资产增长速度异常的快。

甚至于过于逆天。

在全球,资产规模超过微光的也有很多,但微光的收益率可能一骑绝尘。

杨成举了个例子。

挪威主权基金,其是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也是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就类似于我国的养老基金。

这基金就是通过到处投资去赚钱,然后给挪威人养老的。

主力是投欧洲和北美,亚洲、大洋洲、新兴市场也投一些。

其资产规模早就超过了万亿美元,但其去年回报率超过了12%,一年浮盈一千六七百亿美元。

挪威也就500多万人口,相当于每人转了20多万人民币。

所以,这家基金公很会赚钱,即使规模超级庞大,但凭借着出色的投资,也让挪威人不用担心没钱养老。

然而,即使这么优秀的公司,在收益率上也被微光秒成了渣。

知道自己有多少钱后,郭阳有点默然。

如果继续保持40%的财富增值速度,最多3年,微光掌控的资产就突破万亿人民币了。

再过几年a股还有一场牛市,美股的苹果、谷歌等也在快速增长,投资的美团等公司也是优质资产。

貌似保持40%的增速不是问题,突破万亿似乎没有多大难度。

再搞一些什么项目?

要不要启动红旗河?

这笔钱怎么拿出来?

一连串的问题不断冒出来,郭阳不是第一次遇到钱太多的问题,但这次多的有点超出想象。

如今明面上的世界首富是墨西哥电信大亨卡洛斯,身价740亿美元。

郭阳与其相仿……

想了一瞬,郭阳有了大概的思绪,钱对他来说真的就只是个数字,出去也好。

以后不是流行一个词语么?

天降猛男。他可能还差得远,但先富带动后富……他决定试上一试。

呆坐了许久,电话铃声的响起才让郭阳回过神来,是林可青。

“你在哪呢,到饭点了,不会又跑公司去了吧。”

“这都被你猜到了,还真是聪明。”郭阳笑了笑,又说道:“晚上去屋顶农场吃吧,就第一次见面那。”

“不用,回来吃吧,我饭都快做好了。”

“这么厉害?”

“嗯哼。”

听着这轻快的声音,郭阳笑了起来,收拾了东西后就赶回清华园。

晚餐很丰盛,在觥筹交错中也充满了欢声笑语。

深夜里,林可青已经熟睡,手还放在他的身上,其实两人呆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

想着逐渐成长起来的祁子文等人,郭阳考虑再过几年就逐渐退居幕后了。

次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的制作组就到了微光。

制片人、主编、记者、摄像,一共来了四个人。

在正式录制前,制片人王云飞和郭阳提前沟通了一会儿。

资本下乡,农民进厂;以及联农助农都在探讨的范围内。

思考过后,郭阳决定还是敞开谈一谈资本下乡的问题。

王云飞劝道:“郭总,其实台长说过了,没必要回应敏感话题,领导看的是做了什么,而不是说了什么。”

其余人也陆续发言,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可以回避。

“对啊,郭总,我此前去河西走廊采访,发展得是真好,今年好多农户都能挣上十几万了呢!”

“联农助农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栏目组根据实际情况想的主题。”

“还有当地领导称嘉禾为产业压舱石,也有说是农业奇迹的,真的带领了当地跨越式发展。”

有关能源林项目,其实之前报道过不少。

但确实是一年一个变化,农户的收入也是水涨船高。

但郭阳想了想,还是说道:“随便聊几句吧,如果台里觉得不合适,也可以剪辑掉。”

王云飞只好说道:“那行吧。”

采访开始过后,记者就按部就班的问了一些问题,郭阳也如实聊了聊这些年能源林的发展。

从2005年左右的能源林热开始谈起,到嘉禾的蛰伏,以及热潮退却后的逆流而上。

在一片不看好的声音中,与十个地市的农户齐心协力,签订长效协约,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果实。

“在桂省、陇省、云省等地,嘉禾的能源林至少带动了上百万农户走上了致富之路,平均家庭年收入达到了十几万元!”

聊着聊着,郭阳就不按记者的提问走,慢慢的掌握了主动。

他还提到了红旗河。

并且这次明确表示嘉禾有意愿推动红旗河工程,并且已经付诸了实践。

提到了敦煌西湖和国家荒漠公园项目、酒泉的节水休耕、疏勒河流域的水文生态变化,乃至于黑河和石羊河的诸多改变。

河西走廊是红旗河末端的重要节点。

敦煌西湖湿地可以作为储水的中转站,为汇入罗布泊和塔里木河积蓄能量。

疏勒河、黑河、石羊河贯穿了整个河西走廊,水文条件的改善利于输水过程中的中途补给。

如今,这里的条件大大改善。

并且还将继续,比如黑河与讨赖河之间消失的小河,就很有希望恢复。

在横断山区、川藏高原的一些投资,他也说了出来,也希望有意发展能源林的企业积极去投资。

嘉禾能提供新一代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文冠果和麻风树苗木。

当记者回过神时,目光求救式的看向王云飞。

王云飞摇了摇头,示意让郭阳继续说下去。

记者只能无奈的继续附和着。

郭阳把夹杂的有关红旗河的私货说得差不多了,见记者没反应,自顾的跳到了资本下乡的话题上。

“这两天我看到了一篇报道,有人说资本围困下的农民翻身有多难?还以嘉禾为例。”

“说实话,我只看了个题目,就知道通篇的内容是杜撰的了,但凡实地去走过的人,都不会写出这么满嘴喷粪的文字。”

“顺便也聊聊资本下乡。”

“其实任何一个行业,如果没有资本的关注,永远都是一种低层次的存在。”

“资本逐利,大小企业家也有一种敢为人先的特质,极大程度上推进了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在生产上的应用,从而带动了产业的发展。

所谓被抢了饭碗,只是那些不敢尝新、墨守成规的饭碗。”

“农业技术进步在总体上加剧了收入不平等,尤其在高收入的农户群体中更为显著。”

“举个例,在浙省、苏省、鲁省等东部地区,农业技术进步有助于缩小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比如浙省农民,追着太阳种西瓜,从北到南都有他们的身影,一个人种西瓜发了家,很快就一村人都种。

一个人在云省种葡萄赚了钱,可能云省马上就会多出几十个种葡萄的浙省人。

比如寿光的大棚蔬菜,十几年间,农民人均收入从垫底跃居全国前列。

但在中西部地区则相反,农业技术进步导致了更大的收入不平衡。

赚大钱的很可能不是当地人,而是来流转土地的外地人,这些人里有农民、有小老板、有企业……

很多人把这种收入不平衡归结于资本的压榨和围堵。

中间商赚走了大部分利润,农资价格一年年高涨……仿佛农民贫穷的根源就是这些人造成的。”

说到这里时,郭阳停顿了一下,他感觉有些安静,气氛有些诡异,王云飞等人都盯着他看。

他也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夹带私货,屁股是不是歪了?

貌似嘉禾才是最大的农业资本。

郭阳喝了口茶,冷静了一下,管他的呢,又不是直播,不合适还可以剪辑。

“扯远了,说回到能源林上来,从发展趋势上看,土地与资本结合不可避免。

但若这部分资本化的土地资源利益分配得当,则完全可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从而使农民真正享有土地增值收益中应得的份额。

好比嘉禾在河西走廊的文冠果能源林,农户不是打工人,而是合作伙伴,充分享受到了产业的红利。

还有一种模式则是大规模的土地流转。

这种最有可能造成资本对农民的掠夺,圈占农民土地,侵害农民利益,最终导致矛盾激化。

这个我建议大伙儿去农夫山泉,找钟睒睒问问农夫在赣南的果园是怎么一年亏几千万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