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错天下 > 第一百零三章 我愿领兵

错天下 第一百零三章 我愿领兵

作者:十三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道震象指的剑气瞬间改变了场面。

第五安打出震象指的同时便被易十三击中,虽然他体**气强横,但到底还是受了伤,倒地后便喷出一口鲜血。

第五元贞见徒儿受伤,抬手便是一记乾象指,剑气像利箭一样穿透易十三手臂。

上官虩又丢了颜面,而且是在第五元贞眼皮之下丢的,瞬间羞愧难当,跃起身来便狂掠而去。

易十三捂着血流不止的手臂,见第五元贞掠来,只好放弃将第五安置于死地的企图,惊鸟一样纵上房顶。

第五元贞抱起第五安飞过房顶,掠向着二弟子事先约定好的地点。

这些都是那一瞬间记实的、分祯的画面,对于平安和一众军卒来说,只是感觉眼前一花,院内四人便已经鬼魅般消失。

见大将军仍然站在已经垮塌了半边的屋檐下,平安赶紧爬起来、火速奔过去,口中叫道:“大将军请小心……”

话未说完,也未跑到耿炳文身前,平安满脸惊愕地停了下来,因为他看见大将军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此时,院中涌来更多军卒,紧接着左将军李坚、右将军甯忠赶至。二人确认耿炳文已死,不禁面面相觑。

半晌,甯忠喝令军卒退出,然后对李、平二人说道:“未战便先折将,这可如何是好?又怎么向皇上交待?”

李坚看向平安,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将军被何人所害?”

平安细细回想了一下,最后摇头道:“只看到几条人影,到底是何人完全看不清楚。不过,既然能有这种身手的,应该是武林中人。”

甯忠大手一挥,道:“说这些没有意义,现在三军已抵北平前沿,万万不可没有主将。李将军,还是立即遣人回京师吧。”

平安迟疑道:“两位将军,此事要严密封锁消息,切不可让北平知道大将军被害。否则,他们有可能发动奇袭。”

…………

朱棣一字一顿:“奇!袭!”说完哈哈大笑,道:“寅人这消息传来的正是时候,值万金呐!”

张玉、朱能、谭渊等人面露喜色,却有些茫然。

道衍微微点头,道:“殿下,可否再等等城管军方面的消息?若是两边消息一致,那更是万无一失。”

朱高煦沉思道:“太师,所谓兵贵神速,既然我们已经知道耿炳文手下不过十三万人马,那么能派到雄、鄚、河三地的,应该不超过三万。”

朱棣满意一笑,道:“煦儿分析有理。按时日算来,杨松等人明日才能抵达,我们便趁他们立足未稳之机发动奇袭。”

朱高煦抬起头来,眼神有些幽远,道:“父王此计甚好,因为明日正值中秋,南军远离故土,又初来乍到,难免会以酒思乡,若是奇袭,必然成功。”

道衍见此便不再言语,立即与朱棣等人商议具体事宜。从朱棣收到消息召众将议事,到作下决定并领兵出北平,总共不过三个时辰,实在是神速。

朱棣亲自领兵,与张玉、谭渊一道率骑三万疾奔涿州、急过白沟河,其间仅仅在娄桑稍作歇息。

正如朱高煦所言,雄县杨松部九千人马次日在雄县安营。杨松见人困马乏,又正值中秋之夜,便下放酒食。

入夜,朱棣率部突袭,杨松部军卒醉眼朦胧上阵,结果被全奸。潘忠亦是本日刚在鄚州安营,闻得雄县遇袭便立即领兵救援。朱棣让谭渊于月漾桥设伏,将杨松生擒。

真定李坚、甯忠惊闻消息后立即领兵五万前往滹沱河抵御,结果亦被朱棣大败。李坚、平安等将以及数万军卒被俘,仅甯忠率三千剩骑逃回真定。

朱棣临时改变策略,趁胜追击,直逼真定。

甯忠在城头竖起耿炳文大旗,却是坚守不出。朱棣知道耿炳文极善守城,而自己此番攻真定只是临时之计,并未做足充分攻城准备,便回师北平。

…………

耿炳文未战先死的消传回京师,满朝震惊。

朱允炆又骂人了,这回把自己都骂了,骂他自己是有眼无珠。骂完之后感觉舒服了些,便让众臣推荐大将接替耿炳文。

群臣战战兢兢,想说不敢说,不说又不行,个个的脸都胀得像猪肝一样。好在最后高魏、卓敬提出了徐辉祖、李景隆二人,群臣才暗自松口气,赶紧说非此二人不可。

朱允炆认了真,追问大将军到底是徐还是李,总不能一次拜两个大将军。群臣傻了眼,嗫嗫嚅嚅说不出话来。

朱允炆再怒,将一众大臣斥了出去,只将黄子澄、齐泰、徐辉祖、李景隆、徐增寿等人留下。

其实朱允炆心中早有人选,当然是有仙遇奇缘的李景隆。但他总感觉李景隆对领兵一事有些推诿,却是不好直接下旨。

现在留下数人,朱允炆暗自琢磨,想着怎样才能让李景隆心甘情愿地出来领兵平乱。

正自发愁,却见李景隆上前,道:“禀陛下,臣愿接替长兴侯,北上平乱。”

徐辉祖极是忠心,亦愿替上分忧。他但知道朱棣的厉害,自己并没有必胜的把握,便有些犹豫。此时见李景隆主动请缨,亦是真心欣喜,道:“臣以为,曹国公可当此任。”

因此事甚急,黄子澄没有时间与李景隆事先通气,不知其所想,便没有率先发表意见,此时自是赶紧附议。

齐泰等人觉得徐、李二位都是不好得罪的主,亦是忍住没说,此时见情势明朗,纷纷附议。

意见一致,一团和气。

最高兴当然还是朱允炆,闻言笑道:“景隆啊,既然你愿领兵,朱棣之乱即日可平啊!”

李景隆赶紧表示自当竭尽全力,定不负圣望云云,心里却是骂起了娘:“妈的,又被历史骗了!就算有野史说他死于真定,那也是战死,而不是这般窝囊的死啊!”

不过身边是几个喜笑颜开的重臣,上面还有一个满脸欣慰的皇上,李景隆骂完一句便赶紧将心思藏了起来。

朱允炆突然想起一事,笑道:“黄先生,景隆与令爱本是年底完婚,现在事出突然,不如提前吧?”

李景隆无所谓,黄子澄不敢有所谓,二人均表示由皇上作主。

朱允炆当即叫和术查了下黄历,笑道:“真是天意啊,明日便是吉日。景隆借此喜事,定能马到成功。”说罢令众人分头筹备北伐诸事,单独留下李景隆,道:“景隆,你现在可记得仙梦中的情形,朱棣之乱何时得平?”

李景隆之前一直没有对朱允炆说过靖难之役会打多长时间,他怕朱允炆一听到四个年头便丧失了削燕的胆气。

本计划在靖难之役开打以后,他再度显示一下未卜先知的本事,提前给朱允炆说耿炳文必败,让朱允炆完全跟着他的意思而行事。

不想战役一开头,宁王朱权的事便发生了变故。再加上这次耿炳文的意外,李景隆更不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好在还有一个人存在。

李景隆面露忧色,道:“陛下,臣近日时时忧心,却也记起梦中倒是一年便平了北乱。但是……”

朱允炆睁大了眼:“但是怎么样?”

李景隆长叹一声,道:“陛下当记得那个同样有仙遇的第五安,他竟然助纣为虐替朱棣做事,如此便让战事发展与梦中不符,是以我并不敢断定何时才能平乱。”

朱允炆面露失望之色,复又恨道:“这人实在可恨!当初我留他在京师他不肯,现在却去帮助朱棣!”

李景隆道:“陛下放心,虽然麻烦一些,但我还是有信心早日平乱,还天下太平。”

朱允炆叹道:“我有景隆,甚幸!天下有景隆,甚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