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错天下 > 第一百十四章 仍有意义

错天下 第一百十四章 仍有意义

作者:十三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次日清晨,一个个军卒满眼新奇的被一个个眼中更为新奇的班长带头集结,然后向排长请示;几个排长带着人数差距十分巨大的队伍再向连长请示……

如此一番折腾,直至接近午时,大军才浩浩汤汤向北平进发。

朱桂遗骸以及代王妃、世子一行被朱高煦先行带走,徐妙锦自然要陪着二姐,亦是先前一步。

如此一来,静女这个警卫连长顿时没了抓拿,偏偏兴致高扬,便领着两位副连长一会纵马到队伍前端去探探消息,一会疾驰到大军后面去看看有没有敌情。

远远瞧着第五安在队伍旁边策马缓行、面色沉重,她便将反复了若干回的光荣任何交给了两位连副,自己驰上前去,笑道:“安哥,大家都很开心,你为什么闷闷不乐啊?”

第五安抬起头来看了看长长的队伍,摇头道:“我总感觉太乱,不是我想象中的样子。”

静女道:“乱?你是说军列吗?我去叫古大哥让他们排整齐一些吧。”

第五安赶紧制止,叹道:“是脑子乱。”

静女显得很有经验,笑道:“你少想些事情脑子自然就不乱了。要不,你多问问几个人也就好了……。”

第五安一怔,又突然喜道:“静儿,你当真是冰雪聪明!”说完丢下静女便疾驰而去,看得静女满头雾水,又羞又喜。

在队列前面寻着张信,第五安将其唤至一旁,满脸喜色地说道:“军团长,我们成立军委吧!”

张信怔道:“军委?愿闻其详。”

第五安笑道:“其实也很简单,但凡重大事项都由我们几个人一起讨论,再按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方式进行表决,最后得出的结论便是军委的意见。而这个意见一旦形成,那么无论是谁、无论他个人同意与否,都必须执行。”

城管军一夜之间就成了数千人的队伍,这本是让人高兴的事情。但第五安很是忧心,知道队伍眼下的情形太混乱,却苦于找不着解决办法。

而这样的队伍,显然对朱棣靖难没有太大的帮助。帮助不了朱棣,则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没了任何意义。

经静女无意提醒,他突然想起一些后世记忆,好些个战争题材的电视画面便涌了出来,真是兴奋难当。

张信领兵极有经验,但在城管军中却发挥不出来。虽然当初第五安说过,军事上的事情由他作主,但他清楚手下那数十名师旅团长并不这么认为。

就像此次来大同,众人遇事时总会有意无意将目光看向第五安,甚至看向古醉的时候也比他多。

张信清楚号令一统的重要,便干脆没了声,亦是完全按照第五安的主意行事。便如前夜在大同城门前的感化之策,他实则并不认同,却只有按照那样的方式去做,颇感无奈。

此时听懂第五安的意思,张信觉得行军打仗这种事情若是由多人说了算,颇有冗重拖延之嫌,但细细一想,又觉得不失为一个折衷之法。

至少自己的见解可以拿到桌面上来说。

想通这个关键,张信点头道:“如此甚好!只是人数不宜太多,人多意见则太杂乱,不利于快速决策。”

得到张信支持,第五安更是欣喜,笑道:“我本想着由七人组成军委,既然军团长这样说,那初期五人便好。”

张信感觉到了第五安对他的尊重,心中甚慰,笑道:“你我自然列在其中,另外举贤不避亲,作为侦察团长的任建建也要列入,他的消息更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

第五安点头道:“古军长颇有威信,便于决策的执行,也应列入。”

张信沉思道:“稽团长善谋略,加上他便差不多了。”

第五安喜道:“正是英雄所见略同,我也认为加上稽团长便差不多了。”

二人哈哈一笑,军委被敲定。

又雷厉风行地叫来古醉三人,五人一边骑马徐行,一边对军委运行机制作了讨论。最后决定决策时采取举手表决的方式,少数服从多数;若有人弃权或缺席而成平票,则第五安便拥有最后决定权。

后一条是第五安自己提出的,他必须要保证城管军围绕着靖难之役的需要来发展,难免担心军委的决策与这个目标背道而驰。

众人倒是没有异议,或者说除开张信之外其他三人对第五安的意见都不会有任何异议。

如此,不管是效率还是敷衍,到了北平,城管军已经是一个有军委组织、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军纪的队伍,这让第五安心中大定。

将军营相关事情拾掇妥当,已是夜里戌时末。

静女与易囝囝回了燕王府去陪徐妙锦和徐妙清,第五安则从今日起开始住军营。与张信等人道安后,他踏月独行,想让微凉的风把自己浆糊般脑子吹得清醒一些。

此值九月初,月如金钩。

第五安的兴奋已经被忙碌替代,此时望着深邃的夜空、清寒的月牙儿,他竟忽然觉得有些索然。

说不清楚是心身俱疲,还是对执著地帮助朱棣生了怀疑,又或许是对未来如何发展突生迷茫。

凭心而论,他还是喜欢米仓山那种宁静的生活,眼下生活却与喜欢的状态截然相反。但性格决定了他认定的事情则必须要做到底,所以他只能继续这种并不喜欢的生活。

这便有了矛盾。

疲惫之后再陡然放松下来,这种矛盾就会让他情绪出现不容易控制的起伏,对一切事情都有些寡意阑珊。

恰在这时,他听到了一道隐约低沉的歌声:“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

歌声像是一剂药引,瞬时激发了第五安心中悲切、愠怒、沉挫的药性。他不由自由地循着歌声走去,然后看见了一名年轻军卒。

是一名俘虏。

有几名看守军卒认得第五安,其中一人解释道:“晚上无聊,他愿意唱就由他唱,我们也听个乐子。若是第五公子嫌他吵,我马上令他闭上嘴。”

第五安摇摇头,走到了男子身前。

男子双手被束缚在背后,垂首坐在一大群俘虏的最外侧;看见第五安的足尖后,他抬起了头。

第五安看到一双溪水般清澈的眼睛,没有作为俘虏的惊惧,只有一丝茫然。微微怔过,他才看清这是一名削瘦的年轻男子,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男子轻轻说道:“陌路。”

第五安感觉有些异样,他对这个名字明明很陌生,但心中又似乎觉得亲切。正自迟疑,却听得一个惊诧的声音:“这位公子,你可是姓苏?可认得眉州苏郁?”

第五安侧首看去,见俘虏群中有名身着将甲的男人正直直地盯着自己,心中亦是惊诧,问道:“你又叫什么名字?”

男人似乎有些惭愧,半晌道:“平安。”

第五安对这个名字依然陌生,再问道:“你认苏郁?为何又认定我姓苏?”

这男人和男子分别是平安和陌路,正是在真定之战中被燕军所俘。见着第五安后,陌路倒没什么特别,平安却是大吃一惊。

他认得第五安正是在真定城中那位蓝衫男子,是那个与苏郁长得极似的人。陌路真是故人子的巧事,让他生出蓝衫男子也可能是故人子的期盼。

见第五安没有回答自己的疑问,平安又道:“世间相似之人不少,但如公子这样和苏郁长得一模一样的却是极少。”

第五安心中一颤,道:“你说的苏郁,他现在哪里?

平安叹道:“洪武十二年四月,他便已战死眉州。”

对于生父苏郁的事情,第五安仅仅是从眉州柳老头口中听闻一二,但有着柳老头认出他的前例,此时却是不再怀疑,于是说道:“你和家父是旧识?”

平安猛地瞪着第五安,惊喜道:“你果然是苏郁的孩儿?”忽又想着那个被自己亲手扔进草丛中的婴孩,不禁有些愧然,道:“仅认得而已,不算熟。”

第五安看着平安,放弃向他询问苏郁更多事情的打算,却又看向陌路,说道:“你愿意留在这里吗?燕王麾下有支城管军,你可以去那里。”

陌路扭头看了看平安,然后摇了摇头。

第五安没有勉强,抬起头来,入进眼中的是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无数双眼睛;但场间一片死寂,仿佛没有一丝生机。

不知为何,先前的索然情绪突然不再,第五安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到底还是有意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