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错天下 > 第一百二十二章 北平鏖战(五)

错天下 第一百二十二章 北平鏖战(五)

作者:十三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既亮,自然已能确定夜里的鼓声只是南军的骚扰,但守城军卒却没有半分办法,只有顶着黑眼圈狠狠地骂几声娘。

不出意外,到了辰时,南军便再度攻城。且正如昨夜顾成所料,今日南军使用了更多的火器,而首先仍是铳炮轰射。

但燕军守城的方式与昨日已然不同。

城上的铳炮已撤至城墙后数十步外,甚至部分还退到街道上去。而诸如床弩这样的大型器械,要么紧贴城垛侧放,要么尽管可能用其他掩体护住。

守城军卒则按照统一命令,早早撤至掩体后面,仅留下极少哨军观察南军步兵动向。

炮轰半个时辰结束,南军又如潮水一般淹来,燕军亦如蜂蚁般涌上城墙。

但南军此次却并未直接攻至城墙下面,而是聚集在护城河外侧,将无数的抧马丹、火球、火砖等等掷向城头。

燕军守卒涌上城头便受到一轮火器攻击,自然死伤难免。但守卒们反倒兴奋起来,纷纷拾起火器展开反击。

因为近距离火器攻击,城上绝对比城下更有利。

一时间,让人眼花缭乱的霹雳雷、火球等近距离火器飞舞哧响,或在城墙上爆破,或在城下炸开。

难以计数的神火飞鸦、一窝蜂、飞枪、神炮在空中呼啸往来,闪出一团团光火,腾起一团团黑烟。

退到城墙后面的数百门铳炮则显示了巨大作用,无数铳弹越过城墙后落在南军阵中,炸开一片,伤敌无数。

似乎正如守城军卒认为的那般,这样近距离拼火器的结果对守城一方确实有利,只有木幔、墙车为掩体的南军只坚持了两刻钟便疾速退回。

但守城军卒的欢呼声刚刚响起,南军的铳炮又铺天盖地射来,守卒死伤剧增,纷纷后撤躲避。

铳炮轰得一刻钟,南军步兵再至,又是一番短距离火拼。如此反复至未时,南军方真正撤兵。

守城军卒们欢呼雀跃,而几名千户和第五安则眉头紧皱。

与昨日相比,今日攻、守双方死亡人数都不算特别多,但受伤人数却是昨日的若干倍。而双方之间相比,则城下南军伤亡人数明显多于守城燕军。

为什么会这样?

第五安很纳闷地与同样纳闷的几名千户私语半晌,仍然没有弄明白南军这样做的目的何在。

…………

李景隆微笑道:“瞿将军,最后的情形你也瞧见了,城中的火器已基本耗尽了。”

瞿能点点头,口中真诚地敷衍着李景隆,心下却忖道:“可这样的代价实在太大啊,为了耗尽敌军火器,阵亡和受伤军卒已逾五万,真不知道你是如何考虑的。”想了想又问道:“大将军,明日是继续攻城还是休战数日?”

李景隆不答反问:“朱棣仍在路上?”

瞿能怔道:“正是。这朱棣也不知作何所想,说他胆怯自然是不可能,可着急总该会的吧?北平的情势他不会不知道,怎么就没加快行军速度呢?”

李景隆没有说话,只是微微一笑。对他来说,朱棣这样的举动确实显得很可笑。

无非和历史上记载一样,朱棣知道南军会在郑村坝设伏,所以策划了反设伏。而反设伏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利用严寒的天气。

朱棣故意减慢行军速度,让设伏的二十万南军在冰天雪地里等了数十日,结果被冻伤无数。与此相反,在他走一路歇一路的行军中,手下十数万军卒早已养足了精神。

是以,南军本来是想以逸待劳,结果硬生生被朱棣拖了个以劳待逸。等朱棣率军到达郑村坝时,南军已然失去了斗志,被其一冲而溃。

当然,那仅仅是历史。

李景隆很确定这一次定然不会是历史的预演,甚至生出一些让对方恨得牙痒痒的担忧。他是替朱棣担忧,他怕朱棣一不小心把性命丢在了郑村坝,从而让靖难之役就此玩完。

毕竟,那样对自己的计划并没有太大好处。

瞿能仍在思考朱棣的反常行为,不防大将军的思绪又跳回到了北平:“从明日起,你出帐攻城,在齐化门外备两千骑兵待命,一旦城门告破,你便率先入城,直捣燕王府。”

瞿能一怔。

经过数日攻城,北平城四面九门的防守都表现得很顽强,并没有任何一处有着明显的薄弱,那么大将军为何这么肯定是齐化门先破?

瞿能自然也听闻过大将军的仙遇奇梦,但作为见惯生死的武将,他虽不至于疑其真假,但也不是完全的笃信不疑。

略经犹豫,他仍是说道:“其他城门外是否也备下骑兵?”

李景隆微微摇头,道:“不用!”

…………

永平之围很快便被化解。

朱棣此去并未直接攻打永平城外的吴高部,而是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攻打了九江,让吴高不得不从永平撤兵。

经过很简单,时间自然也很短暂。但直到今日为止,大军距离郑村坝还有两余里路。

因为朱棣真的令大军走得很慢,甚至大部分时间在驻营歇息。

正如此时。

看着红红的碳火,又看看众将被碳火照映得有些发红的脸色,他笑了笑,道:“你们也跟我征战多年,这次怎么如此沉不住气?”

众将相互看了看,最后由张玉道回道:“殿下,北平战事紧急,我等实在有些忧心。”

朱棣哈哈一笑,道:“既然北平战事你们都清楚,那还有什么可忧心的?九江儿不过是一介纨绔,岂能与世子、太师相抗?”

众将默然不语。

朱棣笑叹一声,摇头道:“你们可曾听说过哪次打仗,却是由攻城者主动到城下与守城者近距离拼火器的?这般用已之所短去攻对方所长,岂有不败之理?”

众将微微点头。

朱棣忽敛笑意,正色道:“并非我小瞧李景隆,而是因为他实在没有不败的道理。其人从未领过如此多的兵马,极难做到军令一统,这不多说。其次,他避开雄县、鄚州北上,实则是孤军深入,已然是兵家大忌。”

“第三,南军惧寒,在这般酷寒的天气下,冻伤死者难免,定会影响军心士气。第四,我敞开卢沟桥之意外举动,他却没有丝毫警惕,只知道贪功冒进,则说明其智谋不足。第五,其与黄子澄、齐泰等人交好,亲自点将用兵,显是用人唯亲之流。”

“如此一说,你们觉得李景隆还能攻破北平吗?还用得着忧心吗?哈哈,既然他九江儿将几十万兵马送到我面前,我若是不受,岂不辜负他一番孝心?”

众怔恍然,纷道在理。

朱棣嘴角含笑,环视一番,忽又怔道:“高阳郡王为何还没来?”

谭渊回道:“禀殿下,郡王一路垫后,距离大帐稍远些,令卒已然通传,应该不时便到。”

朱棣皱眉道:“再远也不至于……”

正在此时,一名令卒掀帘报道:“禀燕王,高阳郡王不在阵后……郡王部所有兵马都不在。”

众将诧然。

朱棣霍地起身,迟疑道:“不在?两马人马还能凭空消失?”微微一顿,沉声问道:“四下可有车马痕迹?”

令卒道:“昨夜再降大雪,此时找不出任何痕迹。”

朱棣眯起眼睛,半晌忽道:“各军听令,立即拨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