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错天下 > 第一百五十七章 欲飞的黑蝶

错天下 第一百五十七章 欲飞的黑蝶

作者:十三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真定和白沟河不一样,磅礴大雨只劈头盖脸下了一天,第二日便止了。在第五安看来,这不应该算是下雨,而是一种洗礼。

无论是对他,还是对城管军。

经过一天的洗礼,众豪杰对打真定一事完全赞同。并且,这个最后决定不是由军委会作出,而是城管军团以上干部大会举手表决通过。

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

一众豪杰虽然发言最初都要提到进步,但随后说的最多的还是真定城的繁华。

第五安没有与众人一起津津乐道,因为他对真定的印象不是繁华,而是蹊跷。耿炳文就是蹊跷地死在真定城,死在自己手下。

对于蹊跷,必须要怀有足够的慎重。

毕竟,他知道由于自己和李景隆的介入,眼下的局势已不可能和原来的历史一模一样,须得事事小心为上。

尤其是在怎么打真定方面,还得细细琢磨。

还得集思广益。

孙知县上言,真定府辖定州、冀州、晋州、赵州、深州,其中以赵州、定州为大,得赵、定二州即得真定。

既然城管军已有曲阳,若再将新乐、定州、行唐三县揽入囊中,则定州归矣。有定州为后盾,次取赵州亦当不难。

第五安等人听得明白,但一致认为那是民政管理,与军事无涉;真定府内并无其他驻兵,甚至武阳卫都被何福抽调,仅有真定卫五千六百余人。

若能直接攻下真定城,则府辖州县自然归燕。

见孙知县面色尴尬,第五安又鼓励一番,让其认真做好民政管理,待打下真定府,或让其做定州知州。

孙知县大悦,整日勤政,又多向新乐、行唐等县派人探闻,为城管军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各县州土豪的信息。

自从打倒了鲍余,张信对打土豪情有独钟,亲自率军往返四周州县,将其名声恶著者捆绑公审。

但他主持公审便省去了公诉人、讼师等环节,直接让围观百姓当面诉告;无论欺男霸女,还是偷鸡摸狗,沾得上边的都是铁打的罪证。

十余日后,定州全境归燕。

孙知县喜滋滋地提前做了定州知州,并且好一个鞠躬尽瘁,没日没夜地将定州黄册鱼鳞归造完毕,又提名定州辖下四县的知县,让定州有可能是暂时、但目前看来绝对是铁了心地跟着城管军。

第五安很欣慰。

张信与孙知州一样很勤政,不同的是他勤的是军饷的帐本。

定州境内的土豪不多,但和鲍余一样真的很豪。一圈土豪打下来,他说话的语气都变了。

想最初,他可是质疑第五安饷银之策的,但现在则说老百姓也不容易,如果随了军,则雇银一定不能低了。

有了银子,形象也就不能少。

第五安与众豪杰商议,最后结合实际采用了募役而不募兵的办法。定州境内所募之人,愿当兵的则当兵,不愿当兵的则负责看管、押运辎重粮草等等。

至于饷银,标准为每人每年白银十两。

如此以来,城管军虽没有募得多少兵,但募得役夫足有两千五百余人。让原来辎重军卒全部得到解放,恢复了有战斗力的三千人马。

张信很高兴,马不停蹄地操练洛书九宫阵和河图五方阵;第五安高兴之余也有忧虑,正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的忧虑。

一月饷银便要支出五千多两!

虽然目前的军饷储备足够城管军开支个两三年,但毕竟不能坐吃山空啊;打土豪的事不能放松,一定坚持走一路打一路的既定方针。

任建建专注于真定及周边军情,并没有任何地方让第五安判定他到底是不是明非。过去半月余,第五安甚至又认为是自己多虑了。

其实也不能说是多虑,只能说第五安认为自己判断有错;毕竟那块纸片不是无中生有,所以一定有那么一个人;只是不知道这个人到底是谁,又怀着一颗怎样的心。

第五安有些无奈,只愿那个人不会防碍历史沿着原有的轨迹走下去;或许这已经不可能,只能说不会防碍朱棣最后当上皇帝吧?

…………

天砚山位于真定西北,两地相距二百余里;峰顶有一巨石,长宽百丈,形如砚台。

石上坐着一人,看相貌当是四十出头;闭目盘腿,隐隐约约散发着内气,让其周身的空气显得有些扭曲。

黑色乃忌色,普通人当然不能任意穿着,但此人显然没有将朝廷的规制放在心里,一身黑袍十分合体。

像他这种人确实不需要在意服饰的颜色,只因为水云间习坎五个字。

巨石边沿坐着三名年轻男子,分是水云间弟子阳虚、阳怀、阳若,与易十三曾经的近侍阳谷乃胞兄弟。

阳虚看着巨石中间的习坎,小声赞道:“宗主的功力实在是高深莫测,我看应该能位居天下五行之首啊。”

阳怀点头道:“大哥说得有理,想那乾元宗第五元贞已然不是宗主对手。只是,宗主并未说明一定要取了那人性命啊。”

阳若面上露出恨色,道:“少宗主说得很清楚,四弟就是死在乾元宗大弟子第五安手下,这番南来,我必然向他索命!”

阳虚摇头道:“三弟,你不是那人对手,还是听宗主安排,切莫意气用事。”

阳若有些气馁,道:“宗主关心的都是大事,若许根本就不会为四弟报仇……”话未说完便止了声,然后与阳虚、阳怀同时站了起来。

他们看到习坎站了起来。

习坎向三人望来一眼,轻声道:“此人的事,亦是大事。不过还需要等几日,待我叠水诀彻底圆满以后再说。”说罢也不理会三名弟子,负手踱至巨石边沿,遥遥看向东方。

阳虚三人远远候着,大气不敢出。但听得宗主如此说,心中自然已是极为欣喜,只要能为阳谷报仇,迟几日又何妨?

习坎并不关心阳虚三人的心思,因为他自己已是心思满腹。

他看着像是四十出头的年纪,但实则已逾五十;在过去的五十年中,他已隐忍了二十年。

从洪武十三年开始。

那个时候,朝廷还有宰相一职;他自己便是相府主事,或者说是胡相最得力的谋士。

弹指云烟啊!

事情过去二十年,习坎早已不再感概,但回忆旧事时,还是忍不住会懊悔。若不是在那个时候去了倭国,或许胡相一家就能避免只剩下易十三这根独苗。

回想着当夜救出那个四、五岁孩子的情形,他暗自咬紧了牙,眼睛里的仇恨像火苗一样燃烧起来。

老天有眼啊,机会终于来了。

又忽然一笑,他喃喃道:“人作孽,不何活。就算你是皇上又如何?一手打下的江山还不是乱了?朱棣,我是要感谢你啊,若不是你起兵乱了世道,我不知道还要等多久。不过,既然你姓朱,那这江山也不能属于你。”

习坎长吁一口气,扭头看向阳虚三人。

阳虚赶紧上前,道:“宗主有何吩咐?”

习坎道:“倭国那边消息回了没有?”

阳虚道:“回了,说是大内氏作乱,足利氏忙于应付,实在无法抽兵相助。”

习坎沉默半晌,道:“也罢,就当是对少宗主的考验吧。”然后又看向东方,再不言语。

山风拂过,巨石上黑袍舞动飘摇,像是展翅欲飞的黑蝶。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