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错天下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南撤和南逃

错天下 第一百六十七章 南撤和南逃

作者:十三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极度的恐惧会让人产生错觉,同样会让人抛却一切的伪装,露出最原始、最直接的本性。

正如李景隆,他从空中落到地面上后所做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反手按住拽着自己胳膊的那只手,脱口而道:“十三,快快救我!”

那只手是易十三的手,也正是在千钧一发之间,易十三救了李景隆。

此时的易十三等三十余人俱是身着南军普通军卒的甲裙,没有谁知道他们怎么会来到这里,以及什么时候来到这里。

但李景隆根本没有心思想到这些问题,因为从土丘冲下的燕军全是骑兵,已冲杀进了南军阵中;南军则边退边杀,不断有人倒地而亡。

易十三不关心普通军卒,但对第五安却必须要关注;他知道在习坎在场的情况下,此时正是除去第五安的最好时机。

但易十三尚未来得及向第五安掠去,习坎便已闪身到身前,他只好停步与其见礼。

习坎瞟了李景隆一眼,对易十三说道:“十三,护着他先走。”

易十三一怔,又左右看看,道:“师父,此时正是两军胶着之时,况且第五安正好……”话未说完便隐隐有些明白,立即改口道:“弟子遵命!”然后对李景隆说道:“隆哥放心,有我在便没有人能伤了你。”

李景隆赶紧点头。

易十三高呼一声,同行三十余人纷纷动身,不管燕军还是南军,只要是骑兵便一脚踹飞,然后夺了马来。

李景隆爬上战马,驰得十数步方记得要紧事,于是扭头喊道:“通令全军,立即南撤!”

第五安瞧着李景隆在习坎、易十三护送下隐没于南军阵中,不禁有些怅然;耳边猛地听到一阵大笑,却是朱棣纵马而来,说道:“第五公子好身手,快来与我一道杀敌!”

随行的一名骑兵很有眼力地从马背上跃下,将马绳递上前来,脸上已笑得歪瓜裂枣一般,道:“第五政委,我们又可以一道杀敌了。”

第五安怔道:“郑关西?你不是在高阳郡王部吗?怎么会在这里?”

郑关西嘿嘿一笑,道:“回头再说,郡王让我向你问好呢!”

第五安当然知道此时不是闲话之时,于是冲郑关西点点头,顺手接过他递上的长刀,腾跃上马。

朱棣看看郑关西,又看看第五安,再度大笑起来,显得开心之极;而他内心之复杂反转,却是第五安等人无法体会的。

最初冲击李景隆,他只是看到了胜利的可能,但随后平安部突然出现在身后,又让他险遭失败。

快上土丘时,他才反应过来河西的朱能已遇不测,心中甚是悲恸;不想冲上土丘竟真的看到朱高煦麾下数千铁骑驰援,心中又是一喜。

他携着卷土重来之势再度冲击李景隆,却被突然而至的那团怪风阻碍;又没想到怪风里竟是第五安,而且还将李景隆将旗摧毁。

尽管战事如此反转曲折,但朱棣思路极其清晰,一番大笑之后命令频下:

一令全军高呼李景隆已死、降者不杀,以乱敌军心;二令五百骑兵深入敌阵,不求杀敌、只管放火,以乱敌阵;三令全军以百户为队,斜向追杀南军……

土丘前方的南军已随李景隆而退,但土丘两侧的情形则大不相同。

南军千户以上将官都知道今日是佯攻,稍后便要南撤,是以但凡与燕军杀到一处的南军,都是以防守为主。

不想大将军临时下令,佯攻改成全力出击,南军只得奋力向前顶,多有与燕军相胶着者。

但军阵横铺十数里,近处南军得了军令后便想方设法向前冲,远处没得到军令的南军则仍是慢慢后移,庞大的军阵渐渐变了形。

近处南军更没想到,奋力拼杀没多久,南撤的军令又来,但此时与燕军纠缠一处,哪里是说撤便能撤的?

远处南军更甚,令骑在乱阵中并不能保证及时将军令传到,故而许多千户是刚刚接到进攻的命令,紧接着南撤的命令又来,自己都有些糊涂。

却又在此时,燕军一方喊声大振,先是从远处传来,随后便是所有燕军都在高喊:

李景隆已死,降者不杀!

近处南军原来瞧得见李景隆将旗,闻声侧头一看,将旗果然不在了,顿时慌乱起来;能脱身的军卒转身就跑,脱不了身的只有继续拼杀。

远处南军见不着将旗,许多千户心中或许置疑燕军喊声的真假,但瞧着远处有不少后撤的同伴,更见后方阵中浓烟四起,于是也狠心下令后撤。

如此一来,近百里范围内的战场就成了乱哄哄一片。

在不断增多的浓烟和火堆中,南军整体在向南移动,同时又有部分留在原地;燕军也是整体向南冲击,却是由若干数百人的队列斜向穿插、交错南下。

不多时,战场上很多地方都出了相同而奇怪的一幕,若干南军尚在与前面的燕军在拼杀,而别的燕军已杀到他们后方去了。

但这个画面并没有持续太久,便被惊惶的南军自已打破;胆大的拼杀不成,被燕军屠死,胆小的自然跪地投降,被燕军吆解至降卒阵中。

等燕军阵中的南军全部收降或者被屠后,燕、南两军终于泾渭分明;南军一路狂奔向南,燕军则在数里后穷追不舍。

平安部自河西而来,且又在朱棣身后,虽是及时得到南撤的命令,但在燕军冲击下也成了跑在最后的部分。

陌路等人又在平安部最后,于是成了整个南撤队伍中最后的人。

用房小旗气喘吁吁地话说,他感觉背上凉嗖嗖的,随时都可能被燕军的箭弩射成筛子。

陌路也是气喘吁吁,道:“箭弩不可怕,可怕的是火。”

王大炮索性将手中铁枪扔了,伸手搀扶着陌路,道:“小路别怕,火是死的,人是活的,我们避着点就是。”

陌路点头道:“但愿是我多虑吧,毕竟下了二十日雨,地下那些火药或许早就被湿透了,炸不起来。”

王大炮肯定道:“火药湿了就肯定炸不起来……”又突然惊道:“你是说我们自己埋的那些?我的娘额,那可不一定哦,都是用牛皮裹好的……”

话未说完,前方猛地传来轰然一声,紧接着一道又一道巨响持续响起;在滚滚黑烟中,无数的土石飞起,无数的残肢断臂飞起。

王大炮瞪眼站住,喃喃道:“自做孽啊!”

陌路一把拽住王大炮,急道:“发什么呆啊,赶紧往东跑,前面两里内都有雷!”说罢与房小旗一道,扯着王大炮侧向向东跑去。

瞬息之间,狂奔的南军彻底溃散,像惊散的蚁群一样向四面八方窜开。

朱棣也被前方的爆炸所震憾,仿佛又回到了白河那一役,心中谨慎陡增,下令全军止步。

第五安也有些震憾,首先是感觉眼前一幕很是熟悉,好像记忆中叫着现代战争;紧接着便想到能够搞出现代战争的,必定是李景隆。

不管愿不愿意,眼前这一幕都让他无法反驳:无论是六百年后那个李九江,还是眼前这个李景隆,都与自己越去越远。

李景隆确实越去越远,在爆炸声响起时,他已经赶上了最先南撤的辎重部队。

既已远离第五安等人,又有易十三等人护在左右,他终于不再惊惧;在谈不上冷静但说得上平静的心态下,他暗暗对眼前局势作了分析。

不过是有序南撤和仓皇南逃之谓嘛。

虽然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状态和过程,但如果换个角度思考,是不是可以解释为殊途同归呢?

南撤本来就是自己的计划。

眼前虽是南逃,到底也能达到南撤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南逃并不是此战最后的结局,虽然此时难看了些,但若是能换来最后的胜利,又有谁会在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