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错天下 > 第三十六章 传说有天书

错天下 第三十六章 传说有天书

作者:十三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北平,燕王府。

朱棣甚是难过,耳中久久回响着宦人那道难听的声音。

“……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

半晌,朱棣长叹一声,喃喃道:“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毋至京师……”

朱高炽心有不忍,劝道:“父王,既是爷爷遗诏,却当宽心些罢。”

朱棣叹道:“父皇英明,如此这般总有他的道理,我并无他意。只是,你等也是为人子者,当知我心才是,不过是想送父皇归陵罢。”

朱高炽道:“父王至孝,天地可鉴。”

朱棣摇摇头,眼中有些湿润。

此时,朱棣身后一名魁梧男子低声说道:“殿下,是否将师父请进府来?”

此男子叫作马和,小名三保。系当年蓝玉从滇中虏得,自幼便净身跟着朱棣。后道衍见其资质颇佳,又收为徒弟,亦成了朱棣最为信任的近侍之一。

朱棣一怔,眼中慢慢恢复了竖毅,道:“速速请来。”

待马和得令而去,朱棣左右一瞟,道:“煦儿,你在想甚?”

自京师来使宣诏始,朱高煦便一直沉默不语,此时闻言而道:“孩儿在想铳炮改良之事。”

朱棣微微皱眉,道:“此值非常时期,暂不宜动军中器事。”

朱高煦微笑道:“父王,孩儿认为此时改良火器,亦是一种孝举,并无不妥。”

朱棣道:“何出此言?”

朱高煦道:“正如父王所言,此值先帝驾崩之非常时期,而越是非常时期,越是要提防残元借机南犯。唯有时时厉兵秣马,方能保我北疆不失,保我大明安危。父王本是奉旨戊边,此则遂先帝保境安民之愿,岂非正是孝举?”

朱棣嘴角微微上扬,又侧首道:“燧儿,你又是作何所想?”

朱高燧乃朱棣第三子,文则不及朱高炽,武则远逊朱高煦。不过,若须得在文武之道择其一,到底还是舞刀弄枪好过看书识字。

是以,朱高燧素来与朱高煦交好,此时更是想也未想便道:“禀父王,孩儿极为赞同二哥之言。这个……父王得空且去瞧瞧,二哥改良之后的火器竟远远强于宝源局所制,不仅发射时间甚短,射程也更远。”

朱棣微微点头,暗道:“有子如此,夫复何求?”口中说道:“虽你我父子忠心赤诚,却也须小心谨慎。日后诸如改良火器、打造刀枪等事,宜深掘隧、高筑墙,更以鸡鸭而蔽其声,勿让他人察觉才是。毕竟,人心难测啊,须得防着那些心怀叵测之人以罪名相加。”

朱高煦等人低头应下。

过得半个时辰,道衍进府。朱棣将先帝遗诏相关事宜道出,问道:“太师以为眼下我宜进京否?”

道衍沉思片刻,道:“不可。”

朱棣道:“还望太师明言。”

道衍说道:“先帝之意昭然,无非是确保新皇登位。殿下进京固然是想尽孝道,却违了诏。此其一也。其二,新皇对诸王早有防犯之心,此时若是违诏进京,更会令其生疑,当防疑而生变啊。”

朱棣长叹不息。

道衍呵呵一笑,道:“殿下虽不宜亲至,却也有变通之法,可令世子与郡王殿下至京师,代为尽孝。”

朱棣沉默良久,道:“如此也好。”

道衍点点头,又道:“若不出意外,周、代、岷、齐等王定会遣人来燕王府问策,不知殿下准备如何回复?”

朱棣思忖半晌,说道:“依诏临国中,毋至京师。”

…………

七月,京师。

城门口贴着一张榜文,围众面色兴奋而神往,议论纷叠。不远处有一位身着蔚蓝长衫的男子静立如寂,左臂微曲贴于后背,右拳虚握倚于腰前,身形如铁枪一般笔挺。

正是第五安。

海门血战那夜,第五安忽地记着有靖难之役这回事,顿时乱了分寸。既不愿看到更多的军卒丧命,更不愿再有人像父亲苏郁当年那样被勾了军,再让世间多出无数像自己这般无父无母的孤儿来。

然则,第五安清楚而无奈地发现,自己甚事也做不了!不说将那般自己都觉得荒谬的后世之事说出来无人相信,便是向谁去说也没有个准数。

知道会有什么结局却不能改变,只能眼睁睁地任着其发生,这让第五安愁苦不已。

其时,第五安又因酒后道出王气在燕的话来,心中颇有些懊恼和后怕,是以不顾古醉、张信等人的诧异和挽留,决然离去。

漫无目的行得数日,第五安没有想着解决愁苦的办法,却再度从记忆中冒出一个更为愁苦事来。

关于道衍的事。

后世记忆中,道衍和尚近似于妖僧,在朱棣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甚至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今世认知里的道衍却是与记忆中的形象大大不符,且又与自己……

念着此事,第五安决定直抵北平去见道衍,一则需要笃定一下道衍的为人,二则道衍善谋,或许他会有办法帮助自己解决愁苦。

可仅仅行得一日,第五安眼前就总是出现那张苍白的脸、鲜红的血,心中极是不安;几经细量、几经犹豫,到底还是用月余时间赶去了栖霞山。

至栖霞山下,第五安偶遇一位叫白民的少女,竟意外得知她是静女的徒儿,当即高兴得忘了形。

不过,白民的反应和第五安截然相反,听得他自报姓名后便沉下了脸,淡淡说声师父伤重乃是拜他所赐,待师父伤好之后,定会亲手剥了他的皮。

第五安不惧剥皮,却愧见静女,毕竟她是被自己师父所伤。听着静女并无生死之虞,堪堪放下心来,却也觉得实在无颜上山。

经此一折腾,第五安心中更加郁郁寡欢,有心无心地来到四十里外的京师。

临近城门,第五安下意识地低头打量,方觉自己又该换衣衫了。忽想到身上银钱几无,便一时怔在城门口。

半晌,第五安扬眉暗道:“那黄安实在可恨,宰我一刀不说,还用纸钞来敷衍我,那玩意儿经海水一泡便烂作一团,还能用个铲铲!”紧接着又皱眉再道:“罢,我等修行之人,却也无须太多银钱。身上尚有一两有余,待进城换了干净衣衫,便去北平。”

当下迈步欲走,不经意向身前一瞟,又突然停下来。片刻,第五安慢慢向榜文走去,只觉得心中突突直跳,耳中又听得围观者的议论:

“以前只是听说,不想曹国公竟真会写天书!啧啧啧。”

“李老三,你这却是该死,曹公国梦遇仙人一事举城皆知,你有甚怀疑?你看清楚,这可是朝廷榜文,小心乱说话被砍了脑袋!”

“哈哈,也不怪李老三,毕竟这天书谁也不识得……”

“对对对,昨天有个红夷商人竟说自己认得,可瞧了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字的意思来……”

第五安直直看着榜文,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嘴巴也像被甚物件撑着而久久合不到一处,过得好半天才扬眉暗惊:“你们认得到才是撞见鬼了,这特么是汉语拼音!”

确定四周并无人注意自己,第五安再细细看去,心中默默念道:“瓜娃子……你要是看得懂就绝……逼是穿越者。来来来,赶紧来曹国公府找我李九江,兄弟伙,老子孤单得很啊啊啊啊啊!”

吃力辨认出连红夷商人都认不得的那些汉语拼音的意思,第五安心中狂跳:“李九江!那个瓜娃子真的穿越了!我日!竟然穿越到曹国公身上?有款有型啊!”

第五安浑然不觉,此时脑中念头竟完全是那些古怪念,今世的冷静淡定等等已悄然无踪,面上亦是惊喜交加、羡恨同至,神情颇为精彩。

正值此时,却感觉衣袖被人扯动,第五安回头一看,一个年约三十的布衣男子正自嘿嘿发笑:“敢问公子可是复姓第五,单名一个安字?”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