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错天下 > 第四十六章 天真犹可叹

错天下 第四十六章 天真犹可叹

作者:十三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静女走得匆忙而顾不及牵马,更怕被上官虩察觉行踪而不敢走官道。是以出栖霞山后便一直沿山路而西行,过得月余时间才行至荆州府。

因自担心被人追及,静女停停走走,心思纷乱,此时更有些迷失方向。

听着人语声,静女远远瞟去,见是一位二十三、四的白衣男子和一位十五、六岁的青衣少年,暗道:“幸好不是山水荒弟子,且待前去问问路,速速入得蜀川才能不被白民、天狐她们追着。”于是飞掠而至。

见二人勒住马,静女抱拳道:“劳烦公子相告,去蜀川却是走哪条道?”

阳谷正自惊叹仙女降临,却听得仙女向自己……应当是向少宗主问话,不禁有些喜极当难。很想与仙女交流一番,只惜自己亦不知晓哪条道通往蜀川。

赶紧看向天上地下无所不知的少宗主,见其似有些发怔,阳谷急急叫道:“少宗主,仙女姐姐在问你话呢!”

易十三却是正在暗自感叹:“唯有这样的女子才配做我易十三的女人,切不可错过……”听着阳谷叫声,恍然还礼,道:“在下易十三,不知姑娘……”

静女微微皱眉,道:“易十三?可与蜀中第五安齐名那个易十三?”

易十三微微一笑,道:“正是在下。”

静女心下着恼:“可真是倒霉,天下何其之大,偏偏在这里遇着此人。”当下不再问路,转身便走。

易十三见状不由得微微一怔,又忽地从马背上飞掠而起,飘然落在静女身前,笑道:“姑娘为何听着在下名字便走?”

静女不知为何,知道此人是易十三后便有些厌烦,冷冷道:“让开!”

易十三笑道:“在下倒也想让开,无奈见着姑娘后,脚下竟像是无力一般,再也挪不动半步。”

静女恼道:“你这人怎地如此轻浮,再不让开可就莫怪我手中长剑无礼。”

易十三笑吟吟地看着静女,叹道:“窈窕淑女,君子好俅。我仰慕姑娘,正是情难自制,岂能说是轻浮?”

静女懒得再说话,侧身欲走。

易十三伸手相拦,笑道:“姑娘何必如此着急?你已知道我是易十三,我却还不知道你的芳名,如此甚是不公啊。”

静女实无可忍,霍地拔出长剑,道:“你到底让与不让?”

易十三嘴角噙笑,道:“除非你告诉我你的芳名,又是哪里人氏。”

静女手腕一抖,手中长剑如蛇,忽地向易十三胸前刺去。却见身前白影晃动,像层层海浪一般涌来。手中长剑明明透过白影,却未刺中任何人,不由得心中一惊,遽然后掠。

易十三见静女一剑刺来,便踏着叠水步伐轻易避开,同时探手欲抓住她的手腕夺去长剑。

见静女忽地后掠而去,易十三亦自飞身上前,笑道:“剑如其人,姑娘这一剑虽然直来直去无甚新奇,却正说明姑娘直率。哈哈,巧则我最是喜欢直率的姑娘啊……”

所谓一招知深浅,静女虽是使出寻常一剑,却也据此知道眼前这人果然不负关外易十三的名头。心中既不敢大意,更恼此人说话无礼,于是手中长剑飘忽变幻,四海剑法再度使出。

易十三话未说完便觉面前一寒,竟是对方长剑透出森森剑意,如雨点一般扑面而来。心中一紧,手中自发捏出叠水诀,内气划作一道道肉眼可见的涟漪疾射而去。

听得扑扑数声闷响,二人中间如有烟花炸开,烟屑四漫。

静女不由得蹭蹭连退三步,直感手臂发麻,暗道:“此人竟比齐名的第五安还要厉害?还是不与他纠缠为是,省得白民她们追来。”心中念起,长剑幻动,绵绵剑意化做一道青光罩向易十三,正是四海剑法之平丘桑东。

易十三亦持不住后退一步,心中极是震惊:“此女看似柔弱,内力竟如此深厚,倒是小觑了她!只是那剑法却有些…….竟似山水荒剑法?”

念头至此,易十三心中莫名惊喜,但这惊喜来的却不是时候,微微迟疑之间对方剑意便罩近身来,竟无隙避开,只得由喜转惊捏诀弹射相抗。因此心态变幻突然,这一指竟用得八成力。

又是数声闷响,爆出烟屑比先时更甚。

静女只待逼退对手便速速离开此地,故此次却不似先前那般连连后退,反是借力纵身而起。

不想对方这次的强力相抗后尚有余势射来,静女此时脚刚离地,只有挥剑斜撩,扭身将对方余势卸去。眼中余光瞟着似有一人应声而倒,却也顾不得细瞧,飞身向山林疾掠而去。

先前阳谷一眼便看出少宗主极是喜欢仙女姐姐,心中自然是十分开心,想着如此漂亮的仙女姐姐与少宗主正是郎才女貌,甚是般配。

见仙女姐姐似乎不太喜欢少宗主,阳谷纳闷不已,纳闷世间怎会有不喜欢少宗主的女子?

尚未想得明白,这二人竟然动起手来,阳谷赶紧下马避得开去,因为他知道少宗主的叠水诀功力在水云间是仅次于师父的存在,那是相当地厉害!

堪堪站稳,阳谷便发现仙女姐姐竟然飘然落在自己前侧,正欲搭个话替少宗主劝上她几句,却见她与少宗主隔空相击,声势骇然,只得捂住了嘴。

见二人一招过后再起一招,分明没有罢休之意,阳谷实在忍不住,上前一步准备用行动来诠释一下少宗主经常说的化干戈为玉帛,却突然感觉似有一道薄薄的、锋利的刀片像水浸一般从喉间划过,顿时眼前一黑、甚事不知。

易十三弹诀而出方觉一丝后悔,唯恐自己这一指将静女伤着。不想静女不但无虞,反倒借此掠去,禁不住暗暗喝彩一声。

正欲追上前去,却看见阳谷扑通一声倒地,易十三心下一沉纵身上去,但瞧见阳谷喉间翻卷着一道四寸长的伤口、血如雨喷,显是不能存活。

瞟眼看着那道湖蓝色身影渐隐于林间,易十三顿足暗道:“小阳谷,你最是喜欢此间青山绿水,便在此长眠罢!待我追回那女子,再来将你安葬。”旋即纵身而起,向静女远去的方向追去。

…………

第五安辞别朱高煦和徐景昌,径直赶往荆州府。

当时的想法甚是简单,即是救下湘王朱柏,让其免于**之难。不过一路行来,第五安渐得冷静,便感觉有些束手无策。

如何向朱柏说得清楚?

自己脑中那些后世记忆,对于朱柏来说则是未来之事,他岂会凭自己一腔说辞而轻信?纵然他尊仙奉道、信了自己,难保不如燕王那般举旗而反!

如若那般,自己却是救一人而将更多的军卒置于死地,自是万万不能。

左思右想别无良策,第五安只好本着走一步是一步的想法入了荆州城。

朱柏见第五安来访,自是十分欣喜,盛情待之。第五安本以王相称,不想朱柏正色相告,以友相称则留,以王相见则去。

第五安对朱柏早有先入为主的朱兄形象,且自有后世记忆以来更是不拘此小节,只是先时进王城是看着那两丈八尺高的城墙才醒起朱柏倒底是亲王,只好勉强循礼。

此时见朱柏如此,第五安便也率性而为,左一口朱兄见谅、右一口朱兄莫怪的乱叫,听得朱柏乐不可支。宴后闻得第五安暂不欲离去,朱柏更是兴致高涨,将其引与景元阁诸多俊义相识。

景元阁乃朱柏所开,旨在招纳贤士、日事校雠,内有丹青大家边进诸名士。

第五安日日与朱柏、边进等人谈经论典,闲时则打坐修行炼功,倒也舒心惬意。但每每想到削藩之事,却又愁苦不堪。其后悉知周王被废,更是焦虑万分。

至建文元年正月,见朱柏以太晖观经篆法师周思礼作主持,在武当山大醮五昼夜,第五安忽地想到:“朱兄既然崇尚道教,又自号紫虚子,出世之念自是十分强烈,我何不引其逍遥世外,远离这是非之地?”

此念固善,却也不常。不说朱柏是亲王,身上流着皇族血脉,便是普通平众,让其信佛研道自是不难,倘或因此而让其脱籍离族,却是绝无可能。

然则,第五安脑中那后世记忆中自是没有皇权亲制的慨念,今世又自幼生活在米仓山中,对此知之甚少。如此想法一出,竟以为十分可行,便刻意在这方面下了功夫,想着朱柏若是随他一同归隐,自然可以免去**之难。

天真,乃是修行中极纯极高的境界。

第五安今世的心性本如高山平湖一般纯静,极有可能臻入天真之境。奈何突然多得六百年后的记忆,便如在平湖中撒下大把沙子,搅得水波涟涟。

是以,这番作法便不是天真,而是天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