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卷三 第二十三回 着眼北境

我本三国一路人 卷三 第二十三回 着眼北境

作者:水瓶座·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义浩,七十万的在籍之民,你可得兵几万?”

面对荀彧的这个提问,陆仁只是缓缓的摇了摇头再笑笑:“四万,最多五万,就以五万来算吧。但是在这五万之中,陆军是两万,海军三万……荀公,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可我得告诉你一句,我的施政方略与你所知的相差甚远,所以这五万是我目前能够达到的一个极限。一但超出了这个数字,我夷州上上下下的经济体系会出问题的。”

“五万?但你真正的意思其实是四万?”

荀彧看了看地图上陆仁那长得有些过份的战线,苦笑着摇了摇头。地广人稀这是个大问题,而荀彧当了老曹那么多年的大管家,这种事又哪里碰上得少了?只是老曹的运气好,才刚刚接手鲍信的地盘的时候就碰上了百万黄巾入青州的事,给老曹提供了充足的兵员和劳动力。之后屯田制的实施又让老曹捡到了不少的便宜,更何况当时还有陆仁这么个异数人物使老曹的屯田制效率又上升了许多?

所以说起来,陆仁的地盘作为海外之地尽管在很多地方能省下不少的事,但在流民人口的吸纳问题上却始终是一个大软肋。这是陆仁十多年下来把夷州搞得有声有色,居民们的小日子过得很是滋润,不然……不然想达到现在的七十万?再过上个四年五年的或许才有可能吧?

四万的兵力,听起来或许还不错,但陆仁的战线偏长,这么点兵力就不够看了,而这也是陆仁对交州、云南等地区一直都没有直接插手进去的主要原因。可即便是保证夷州、泉州、广州这三个重点区域,四万兵力中的两万陆军在广州和泉州各留五千,夷州本土留一万,也让人觉得是不是太少了点。守个城什么的或许还说得过去,但是想往外动用……对了,夷州本土现在只留了七千来人,另外的三千机动部队被陆逊带去倭岛了。

当然了,在陆仁的防御体系中比较偏重于海军,陆军的不足之处完全可以用海军方面的优势给弥补回来。但实话实说,这也就造成了陆仁的地盘守有余而攻不足的一个情况。

陆仁正是因为清楚自身的这些不足之处,所以在对外的问题上一直是采取扶持与发展友军,同时在经济与文化上进行侵噬的软刀子策略。对交州是如此,对南中是如此,对倭岛和三韩也一样的是如此。

总的来说,陆仁的核心思想就是稳扎稳打,很多时候宁可把脚步放慢一点,务求要把自身的底子尽可能的打牢固一些。反正在面对老曹和刘备这样的绝代枭雄的时候,陆仁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陆仁在时间上拖得起、在退路上玩得起。

老曹也好、刘备也罢,这俩货能和陆仁比比谁的命长?当然还一个孙权,不过孙权这小子也挺能活的,活到七十一岁才“轰”掉。可真要是和陆仁这个开了作弊器的家伙比一比,孙权那点寿命也不够看。

当然这种话陆仁是不能向荀彧说出口的,而陆仁虽然有着自己的长久打算,但在战略走向方面则需要有人能帮他好好的规划一下。刘晔的能力和眼光虽然不错,但是要和荀彧比一比的话终究还是差了一些。而且相比之下,刘晔更适合在陆仁的身边当参谋长,荀彧却是一个能帮陆仁坐镇大本营的人。陆仁会对荀彧动上心思,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再看荀彧又问了陆仁不少相关的情况之后,皱眉眯眼的陷入了沉思之中。许久过去,荀彧才向陆仁沉声道:“义浩,以你目前的实力,或者还可以大致的算上你几年之后的实力,想要曹孟德对你感到惧怕,只怕是不太可能的吧?”

陆仁搓了搓手:“这个我清楚。我如果继续按现在的这种情况发展,那么在几年之后顶多也就是能在沿海地区当一当海贼,让老曹的沿海诸郡不得安宁。可是对内陆诸郡我就无能为力了。”

还有几句话陆仁没说,就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老曹升格为王爵会是在建安十九年,那么陆仁只有两年不到的时间。单凭这两年的时间,陆仁恐怕也玩不出什么花来。而老曹的核心地区都是在内陆,陆仁在短时间之内又哪有相应的能力威胁到老曹的内陆重镇?

这边荀彧的眉头又皱紧了几分,也不知道荀彧在设想些什么。而陆仁则是指了指地图上山海关以外的区域道:“所以荀公,我是准备对这一带下手,诂计只要我们好好的整,有个两年左右能把这一大块的地盘给拿下来。而这块地盘被我们拿下来之后,再联同上我在海面上的实力,你觉得够不够让老曹担心的?”

陆仁所指的区域是哪?确切的说,大致上就是后世的辽宁与吉林。而建安十二年老曹征乌丸时曾经抵达过的柳城,其实就是后世的锦州市附近。

荀彧那是什么人?一看陆仁所指的地方就明白了陆仁的意图,但仍不免惊讶的道:“你想把这些地方拿下来?不过你如果真的能把这片地区给拿下来,那么就可以威逼蓟与右北平一带,威胁到曹孟德的河北诸郡,介时的确是可以让曹孟德在想更进一步的时候多有顾虑。

“只是义浩,以你的实力,你能把这些地方拿下来吗?这一片本来就是乌丸、鲜卑之类的北胡东夷混杂之地,想摆平他们本身就不是件容易事,而且东面的辽东公孙氏也不是省油的灯。再者一但你对那里有点什么动静,曹孟德又难道会置之不理?”

陆仁呵呵一笑:“我可没说我要自己过去。实际上吧,我有合适的人选派过去。”

见荀彧一脸的不解之意,陆仁也没有马上解释,而是唤来侍从再吩咐道:“去!去帮我把慕容紫英和拓跋玉给请到这里来,就说我有要紧事找他们商量。”

————————————————————

慕容紫英和拓跋玉,这俩货早在赤壁之战之前,也就是建安十二年的时候就在田畴的引导之下来到了夷州。而在那个时候,陆仁就已经存下了某个想法,只是当时的慕容紫英和拓跋玉都已经是相当的落魄,两个部族的人加起来也就那么点,哪里能成得了什么气候?

再者当时的慕容紫英和拓跋玉都太年轻了,慕容紫英只有二十一岁,拓跋玉才十七岁。就算是古人都比较早熟,但他们在个人能力上仍有所欠缺。所以陆仁就安排着他们带着部份部族中的人员进了夷州的学院学习。对此陆仁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尽可能的把他们的思想模式给同化掉和融合掉。

一转眼的功夫已经五年过去,到了现在的建安十七年,慕容紫英已经二十六岁,拓跋玉已经是二十二岁的大姑娘。而当初就学的时候二人选修的学科不同,慕容紫英选修的是兵法,拓跋玉选修的却是艺术,所以在去年夏季毕业之后,慕容紫英是以见习士官的身份在夷州的陆军部队里实习,拓跋玉则是找陆仁开了个小后门,在陆兰的歌舞团里当了个艺人,其歌舞水平也相当的不错,时至今日在夷州也算是小有名气。

当陆仁把这俩货叫来的时候,这俩货都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陆仁突然找他们来干什么。等与陆仁见到面,再和荀彧打过招呼,该客套的都客套完了之后,陆仁才微笑着向这俩货问道:“紫英、玉儿,你们来到夷州有五年了吧?这五年之中,在我夷州过得如何?”

慕容紫英和拓跋玉各自说好,然后就是对陆仁表示了一下感谢。不过没等他们说完,陆仁就向他们摆了摆手道:“这些客气话就别说了。我今天找你们来,主要是想问你们一句……你们想家吗?”

一句话就让这俩货都沉默了下来。尽管这俩货是游牧民族出身,但他们也有着家的概念、故乡的概念。当初他们如果不是混不下去,也不会几经周折的来到夷州。而此刻被陆仁这么一问,这俩货都低下了头,沉默了很久之后才抬起头再向陆仁点点头。

一旁的荀彧这会儿已经明白了些什么,所以是默不作声的眯眼玩胡须,看着陆仁做接下来的事情,而陆仁自然不会让荀彧失望,缓缓的向那俩货开口道:“转眼五年,你们都已经在我夷州学了不少的东西,而且你们的部族气力也有所回复。所以我很仔细的想了想,决定出资帮你们重归故土。”

这俩货之中拓跋玉的反应还好,慕容紫英的双眼却马上就是一亮,急问道:“陆夷州决定帮我族重回故土?”

陆仁点头:“是的,我决定出资帮你们。但你们给我听清楚了,我仅仅是出资,也就是你们所需的钱粮器械我会尽可能的帮一帮你们,但是在兵马方面得你们自己去想办法。紫英,你在我夷州呆了这么久,应该明白这不是我陆仁小气,不肯借兵马给你们,而是我自己的兵马都有点不太够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