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一百零八回 转任濮阳

我本三国一路人 第一百零八回 转任濮阳

作者:水瓶座·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陆仁转任濮阳令可不是直接就从营屯那里过去,而是先要去鄄城那里向荀彧报个到,而且由于曹操出兵在外,相关联的印绶什么的都得找荀彧拿。

“荀公,陆仁有礼了!”

荀彧正在就着香茗检看竹简,见陆仁来向他报到便放下了竹简笑道:“义浩来了!坐吧。”

陆仁在一旁的席位中坐下,环视了一下四周之后道:“看起来好像荀公此刻并不怎么忙碌嘛。”

荀彧笑道:“秋粮入库的忙碌早已过去。若现在是政务繁忙之时,我又怎么会让你在家中休养数日呢?”陆仁在鄄城可有一个正式的居所。

陆仁也笑了笑,随即正色道:“荀公,听说长安有使至此,正式拜曹公为衮州牧?”

荀彧点点头,亦向陆仁问道:“义浩你不但精于农耕,胸中也颇有见识。对天子拜明公为衮州牧一事,你有何见解?”

这里要说明一下,当初的东郡太守是刘岱,在青州黄巾军涌入衮州的时候,刘岱不听鲍信和陈宫等人的坚壁清野的劝告,执意出城作战,结果被黄巾军所杀,然后才是鲍信和陈宫把曹操找来当衮州牧。准确的说,这时的曹操在身份上是代理衮州牧。

当时汉献帝那头其实是另有派人来当衮州牧的,而袁绍考虑到曹操能帮他挡住淮南的袁术,就以关东联军盟主的身份强行介入这件事里面并且帮了曹操一把,才使得曹操有一个相对合理的借口来继续统领衮州。但这个借口也仅仅是相对合理一点而已,由于不是朝庭的正式任命,始终是有点说不过去的。而现在朝庭正式任命曹操为衮州牧,意义可就不一样了。

陆仁手上有后世学者分析出来的资料,对这些事当然是有一定的了解。现在见荀彧突然问起这件事,陆仁到也有些想在“王佐之才”的面前装装13,因此在故作沉吟了片刻之后回应道:“李傕、郭汜都不是什么好鸟,属于越王勾践那种有难可以同当,有福却不能共享的货色。想王司徒已死多时,吕布被他们逐至关东,关西之地早已完全在他们的掌握之中。而关东诸候这几年无人进取,反到是为了争夺地盘在兵交不断,换言之当初的关东联军对他们也就没了威胁。他们坐享着这样的安乐之局,彼此之间早该出点什么事了。”

荀彧扬眉一笑:“说下去。”

陆仁很装13的抿了口茶,再虚闭上双眼摆出一副高人的姿态:“朝庭中不乏忠义之士,一有机会他们就肯定会设法营救天子,而李傕、郭汜一但相争,就很容易出现可以救出天子的机会。而且据我所知,当今天子虽然年幼却聪明睿智,也一定会尽可能的创造机会、预留后手。所以不出意外的话,此次朝庭差人来拜曹公为衮州牧,实意应当是欲令曹公适时兴师勤王,但现在却不是可以明告众人的时候。”

荀彧微微一惊,上下打晾了陆仁一阵才道:“陆义浩啊陆义浩,你最初之时会被奉孝力荐于明公,现在看来绝非偶然。先前你屯田之事已让我对你有所改观,今日你一来府衙就向我说出这番话……”说到这里荀彧便笑而不语。

陆仁干笑着抓了抓头皮,心说我这是知道后面事情的发展呢。而且之前我是在屯田,在大走势上是影响不到的,现在说出这话当然准啦!

荀彧又笑了笑,再问道:“你在接到调令之后好歹也休养了数日,那现在以你的见识,也该明白为什么我与夏候元让会力荐你去任濮阳令一职了吧?”

陆仁笑道:“雍丘的张超一破,曹公就应该举兵西迎圣上回还东都,只是东都残破,方圆千里几无人烟,绝非圣上可安居之所,而且粮草转运艰辛,有太多的不便之处。曹公如果硬是要在东都洛阳再立朝纲,只能是硬生生的把自己送入绝境。相比之下,我到想问一句荀公是如何看待此事?”

荀彧淡然一笑:“看来你和我想的一样。西都一但有变,便是可以兴复汉室的天赐良机,明公亦当趁此良机举兵西进去迎奉天子,而且这件事万万不能被其他诸候抢在了前面。”

陆仁心中一动,试探着道:“比如说……”说着伸出手指指了指北面。

荀彧点头,本来是想和陆仁说什么的,但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其实荀彧不说,陆仁也大致的能猜到荀彧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想说袁绍这个人有想自己当皇帝的野心,汉献帝要是落到了袁绍的手里,汉室迟早玩完。只不过自己显然还没有被荀彧列入可以掏心窝子的名单之列,这些话不不可能对自己说出来。

而荀彧这里顿了顿之后,复又向陆仁道:“正如你所说的那样,东都已然残破不堪,明主若是在东都重立朝纲,最终只能是落得个为他人所趁之局。所以请天子迁都之事势在必行,而真到那时,新建都城所需的钱粮绝不是个小数目。”

陆仁接上了话:“所以才会把我调去濮阳,用意不外乎抓紧时间屯积粮草,以应对新建都城时那庞大的需求。荀公啊,我好歹也曾在你这里当过一阵子的比曹掾史,算是清楚衮州各地的钱粮岁入,所以这里面的事我当然是一想就明白了。”

荀彧微笑着向陆仁点了点头:“天幸得义浩你来助我,着实令我安心不少。现在给你濮阳令一职,就是让你放胆去做,但有所需你只管调用便是,无须禀我。此外若有何难处,夏候元让也会助你一臂之力。你虽归夏候元让统属,但在屯田一事之上,夏候元让也不会干涉于你,至少至少不会再发生韩元嗣那样的事。”

陆仁既然在这几天里想明白了这些事,那么跑来见荀彧就肯定是已经作好了充份的准备的。现在见荀彧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陆仁就一本正经的道:“恕在下直言,征调整个濮阳的百姓一齐屯田是不可能的事,不过濮阳方遭吕布兵难,流离失所者极多,无主田地亦多。所以首先要请曹公亲自发下令文,将无主田地收归国有,以防大宗豪族借机兼并。只有先这样做了,后面的事我才能做得了。”

荀彧点头称事,并且提笔记在了桌边的竹简上。看来荀彧也有使用记事本的习惯。

此刻的陆仁其实是把原有历史上曹操颁布屯田制时的做法,他基本上就是照搬,这会儿说起来当然也头头是道:“然后可以再发下令文,愿意应募屯田的百姓,至收获时与官家三七分成;若是再向官家借用谷种、农具、耕牛,则视情况改为四六或五五分成。如此租赋高是高了些,不过我想那些连饭都快吃不上的百姓是愿意接受的。”

这些是大决策,不是陆仁可以决定的事,所以必须要说出来,再由曹操来正式下达。荀彧在听过之后稍作沉吟就全都记到了竹简上,然后就取过一个盒子交给陆仁道:“以上政令正式下达尚需些时日,你可先执印赴任早赴濮阳,如去年一般先作些准备。至于流民的招募,夏候元让在回濮阳之后已经在做了,你到了濮阳之后直接带领屯民开田挖渠便是。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请夏候元让带领军兵助你。”

陆仁那感情好,先期的准备工作已经有人在帮自己做了,省掉了自己不少的麻烦事。当下便很郑重其事的从荀彧的手中接过了印绶盒。

荀彧又道:“义浩你到现在都没有随从,身边只是有一个侍女随侍而已。之前只是在鄄、范之间的地方建一村落,又有李曼成督军五百在侧,你无有侍从到没什么关系。现在任濮阳令督促屯田,少不了要四处巡视,得有些侍从在侧护你周全。我已在我族中挑选了些青壮子弟,你带在身边吧,好歹也可以让我放心一点。”

“多谢荀公!”

就这样在鄄城又折腾了几天之后,陆仁带着婉儿坐上了马车,再带着荀彧调拔给他的十来个荀氏子弟赶赴濮阳。

关于就任濮阳令一事,陆仁固然是有些身不由己,但有机会去当一当大官、过一过官瘾,这恐怕是任何一个吊丝宅男都多多少少的曾经想过的事。换句话说,又有几个吊丝宅男之流的,没有想像过自己成为大公司里的老总?只不过一般都是想着当甩手掌柜,然后过那种“有事干书干,没事干秘书”的日子。

可惜的是陆仁很清楚自己当不了甩手掌柜,身边更没有能干的秘书可以干……这两个“干”字都是两重意思了。不过再怎么说,高级官员确实是当上了,而且偶尔回想起自己在离开营屯时所发生的那一幕,陆仁也会没来由的涌上一股干劲。其实一个年轻气盛的人,谁又不希望自己能有点像样的成就?虽说这种想法和宅男吊丝们一般的想法是矛盾的,但人活在世上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身上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实在是正常。

这天陆仁一行人终于看到了濮阳城的城墙。濮阳地处河南北部,三国时隶属兖州,而且还是衮州的治所,但地理位置上又与青州相近。北临卫水,南面则是金堤河,水资源充足土地肥沃。而对重农耕的古代社会来说,濮阳其实是一块风水宝地。

“陆校尉,我们马上就要进得城门了。”

陆仁在车中应了一声,撩开车帘站出车厢,站到了车辕上举目观望。当马车渐近,能清楚的望见城门上方的“濮阳”二字时,陆仁却想起了当初在濮阳那些个惨不忍睹的事。现在风风光光的又来到了濮阳,陆仁忍不住亮出了一个“V”字的手势,得意非凡的呼喊道:“濮阳城!我陆义浩又来了!!”

如果有个现代人在场,恐怕会说这会儿的陆仁真和胡汉三没啥分别……

(南昌又在暴雨,烦人啊!求推荐求收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