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十回 突生变故

我本三国一路人 第十回 突生变故

作者:水瓶座·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常言都说“曲终人散”,当荀立从陆仁吹奏的那曲《御剑江湖》的乐境中醒来后,便与陆仁对视而一笑,与陆仁一起走出了他们所在的那间小雅间。只是他们才刚推门而出,立刻就被好几个文士装束的人给围了起来。

可能是因为陆仁是一身樵夫的装束,相貌又很普通的缘故,这些个士子对陆仁根本就是视而不见,目标全都锁定在了与他们同样是一身文士装束的荀立的身上,纷纷向荀立行礼:

“这位兄台,适才的数首曲乐是否是兄台所奏?”

“在下XX,斗胆敢问兄台高姓大名!”

“在下XXX,欲请兄台小饮数杯,万望兄台切莫推辞!”

……

被挤到一旁的陆仁望见这般情形,不由得暗暗失笑,心说这些人要不要这么夸张?自己不就是吹奏了三首笛乐吗?怎么会闹出这么大的反应?而且古人不是一向都看不起玩音乐的市井优伶的吗?怎么会这样竞相结交?

其实陆仁这是犯了一个概念层次上的错误。古人,犹其是士子阶层,的确是看不起靠音乐诸艺来混饭吃的市井优伶,但那是因为士子阶层认为市井优伶把他们视为自身修养之一的“乐”用来混饭吃是对音律的一种侮辱。

当然士子阶层自己玩音乐就变成了对个人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一种表现。不过说真的,当时的士子阶层们所玩的音乐,对比起市井优伶们混饭吃的那些,确实在文化修养要高出很多。

打个这样的比方吧,当时市井优伶们弄的音乐就像是现代社会可以在街头随意干嚎的摇滚乐,还没有上升到文化艺术这样的层面,而士子阶层们玩的音乐就像是轻音乐或是交响乐,有着较高的文化艺术层次。

此外当时能把音律玩得比较好的,也大多是那些文化修养较高的人,像蔡邕蔡琰这对父女,谁又敢对他们的文化修养说个“不”字?

(严重提示,以上纯属瓶子在这里怪力乱弹、胡乱推测,各位看倌千万别当真!)

而陆仁呢?他之前所吹奏的三首曲乐虽然在现代社会里只**里的音乐,但不可否认的是《仙剑》系列的曲乐大多都有着很深层次的文化底蕴。事实上在现代社会里,很多的流行音乐都有着相当的文化底蕴。

陆仁对这些是属于司空见惯,当然觉得没什么太特别的地方,但放到古代可就完全不一样了,曲乐中所蕴含着的文化底蕴会令人误以为这是哪个学识渊博的人在玩音乐,而这样的人一向都是很受士子阶层所推崇的,因此会惊动到周边的人围上来并争相结交也绝不是什么怪事。

这会儿陆仁还在一旁看热闹,却没有发现荀立的脸上微微变色。要知道荀立这次来徐州在暗中可有着其他的目的,自然是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一时间荀立心中暗叫失策,再一瞥陆仁,心中马上就有了主意,当下向围上来的几位环施一礼,笑道:“各位误会了,适才吹奏曲乐的人并不是区区在下,而是他。”说完便抬手一指陆仁。

“他!?”这下子一群士子们可全都懵了,看向陆仁的目光有不屑的,有怀疑的,也有惊呀的……反正是千奇百怪,各不相同。谁让陆仁的样貌那么普通,穿得又破破烂烂来着?

荀立很清楚这些人如果把陆仁看成是市井优伶的话,接下来被“围攻”的人搞不好还是自己,毕竟市井优伶不太受士子阶层的待见,于是赶紧的“介绍”起了陆仁的身份:“各位可千万不要看轻了义浩贤弟。他虽然衣着贫寒、看似低贱,可他的笛艺却是师从于蔡伯喈蔡中郎。他现今如此只不过是乐于清贫,不愿显山露水而已。”

众皆哗然,望向陆仁的目光也就立刻随之一变。开什么玩笑?蔡邕的弟子哎!还是个乐于清贫的隐士高人,这样的人不结交才怪!

那这会儿就没人怀疑吗?其实事情就是这样,假的东西被人弄多了也会变成真的,何况陆仁之前吹奏的三首曲乐当中的底蕴都是真的,人们也有理由相信只有蔡邕这样的高人,才能弄出这么有意境的音律。

于是乎“呼啦”一下,先前“围攻”荀立的人立刻就将目标重新锁定在了陆仁的身上,陆仁一看这架势就吓了一跳,下意识的就拔腿就跑。为什么要跑?别忘了陆仁可是个“黑户穿越者”,他也是不敢曝光的啊!

却见陆仁一边撞开身边的人,一边嘴里还在吼道:“你们别听他胡说八道,我可不是蔡中郎的弟子!我只不过是当初在蔡中郎的府上当过小杂役,偷学了一点笛艺而已……”

但是陆仁这会儿的解释也没谁相信,因为荀立说过陆仁只是“乐于清贫,不愿显山露水”,所以这些士子更愿意相信陆仁只是在找借口躲开他们,因此仍旧向陆仁围了上来。而且对这些士子来说,就算陆仁刚才所说的话都是真的,那么能从陆仁那里弄来蔡邕生前所编写的曲谱也是非常不得了的事。

不过陆仁真要跑,这些人还真拿陆仁没办法。要知道陆仁在“板砖事件”之后,雪莉曾经精心的调/教……哦不对,是调养和调整过陆仁的身体状态,因此陆仁的身体素质是在健康之余还有那么些的健壮。在不启用体能强化剂的情况下,百米冲刺也能跑进12秒。此外陆仁是一身樵夫的短打装束行动方便,而这些士子们却都是长衫大袖的碍手碍脚。所以陆仁这一撒开腿开溜,那是“唰”的一下子就没了影,酒肆中的这些士子们又哪里能追赶得上?

荀立见此情形却是偷笑连连,然后趁着士子们还没有再次的留意到他,便带着侍从悄无声息的离开了酒肆。

这俩货是跑了,却不知他们这一跑,使酒肆后舍里那位少女气苦连连外加大呼可惜。酒肆的掌柜见这位少女如此,迟疑了片刻之后才小心翼翼的道:“大小姐,先前吹奏笛乐的那个人,小的认识。”

这位大小姐目光顿时一亮:“你认识?没有唬我?”

掌柜道:“小的可不敢欺骗大小姐。那人姓陆名仁,本是避难流民,现居于城西二十里的小村之中,平日里以樵采为生,每隔三、五日就会来我们酒肆用柴薪易换一些米粮。”

“这么巧?那太好了!”大小姐的秀眉一扬:“如果有人向你们打听那个陆仁的事,你们可不准说出去。还有,马上差人去请大哥来此,就说小妹我有急事找他!”

“诺!”

不提酒肆里如何,只说荀立带着几个侍从七转八转了一阵,确定没有人跟着他们之后,荀立便笑着向侍从们一招手:“走,我们去郯城西门。”

某侍从奇道:“西门?那是主上来时走的城门啊!”

荀立一乐:“陆义浩要回小村就必走西门。我现在赶过去,应该还能再和他见上一面。刚才为求脱身,小小的陷害了他一下,现在总得向他谢个罪。”

一如荀立所料,很快荀立就在郯城西门的道路上看见了正打算出城回村的陆仁。而陆仁一看见荀立,没好气的点指了荀立老半天,最后才从牙缝里挤出来一句:“不带你这样的!”

荀立乐呵呵的伸手一指某匹马的鞍座,上面搁着刚才荀立在街市上顺手买来的一大袋的粮米和一些鲜肉:“我这不是向义浩你赔罪来了吗?你我临别在即,这些粮米肉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也算是我对刚才之举的一点谢罪之礼吧。哦对了,你步行回村恐有不便,我让他们两个骑马送你回去。”

“……”陆仁无语,荀立都这样了,他的火也就自然是发不起来。

二人又说了几句临别时的客气话,说完之后陆仁正打算骑上马背,郯城的大道上却忽然传来了一阵阵的骚动,却是大批的徐州士卒正在将道路上的行人驱赶至道边,陆仁与荀立自然也在被驱赶的人群之中。

再过得片刻,只见大队的徐州士卒和许多作家仆装束的人前呼后拥的护着几十辆大大小小的车乘缓缓的出城而去。至于排场之类的也不必多说,道旁的人们则是一边看着热闹,一边低声的议论着相关的八卦话题。

荀立完全是在看热闹,但一瞥眼间见陆仁的脸色已然大变。正不解间,就发觉陆仁硬是挤到了街边某个拦住百姓的士卒旁并向那士卒发了问。而在问过之后,陆仁的脸色已是一片煞白,这便引起了荀立的注意。

没过多久那些车乘人马就全都出了城,城门的交通也随之恢复正常。荀立看了看脸色依旧煞白的陆仁,想了想之后向陆仁轻声问道:“义浩何故色变至斯?”

陆仁回望向荀立,嘴唇动了动却没有说出话来,接着陆仁就环视了一下四周再摇了摇头。荀立明白陆仁的意思,也不管陆仁愿不愿意就硬拉着陆仁一起走出了城门,而且在走出一段路之后还把侍从叫开,确定身边无人这才再次向陆仁发问,但陆仁却一直没有开口。

荀立见陆仁如此便开口劝慰道:“义浩你是觉得心里的话不方便说出口吗?其实在我看来,你胸中见识颇有过人之处,只不过旁人不见得能够认同罢了。而你我一见如故,有什么话又不能说给我听吗?”

有这么一句话,说“一个人能够保守秘密的原因,只不过是他认为他没有找到可以和他一起分享这个秘密的人而已。而一个心里有秘密的人,是十分希望能有合适的人与他分享的”,现在的陆仁其实就是这种情况了。在听过荀立的劝慰之后,陆仁看了看荀立,又望了望稍远处马背上的那些粮米肉粮,最终只能是长长的叹了口气:

“唉……常直兄,我的这番话说出来你可能会不信。但你信也好,不信也罢,记得千万不要在郯城城里和别的人说,不然引出了什么祸端,就变成我在害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