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卷三 第九十七回 开个好头

我本三国一路人 卷三 第九十七回 开个好头

作者:水瓶座·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什么是征服?什么又是真正的征服?

靠着自己的拳头又大又硬,硬生生的把对方给砸叭下,这就算是征服了吗?或许在许多人看来就是这么个事,但在陆仁看来这尼玛就是在扯淡!因为大量的史料都已经告诉了陆仁,单纯依靠武力所达成的征服,根本就不是征服,或者说是不完全的征服。而想要达到真正的征服,除了要达到武力上的制霸之外,还需要文化体系的精神侵略……嗯,也可以理解为洗脑。

就比如说秦在凭借着强大的武力扫平六国之后,因为没有意识到文化思想统一的问题,一味的只是追求和迷信强权与暴力,结果很快就来了个昙花一现。当然了,一般人都认为这是秦始皇好大喜功,不知道善待百姓、休养国力的结果,可仔细的看一下就不难发现,秦代其实是没有文化上的核心思想的,而且后世的学者也批评说秦代的治国方略就是把百姓当成了猪来养。

还不明白的话,就可以看看接下来的汉代。汉代的初期除了休养生息、缓解社会矛盾之外,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抓紧了文化思想上的统一与传播,使民众们的思想有了一个认同感、皈依感,这才使得民众们渐渐的凝聚了起来。

别以为这是什么很玄很忽悠人的事。真真正正的仔细去看汉代初期的大众观念,不难发现当时的民众们还是很偏向于东周分封的封建制,说白了就是大家还都认为天下应该分成多少多少的诸候国,像项羽在灭秦之后就封了多少个的王,实际上就是这种思想在作怪。

而在西汉的初期,这种思想也仍然占据着主流。都说汉承秦制,所继承的准确的说就是秦代开始施行的帝国郡县制,直到刘邦西汉立国,承继了这种制度,也不敢完全的就把封建制就这么废弃掉,最大的原因就是民众们的思想还没有达成统一,所以刘邦在这个问题上是很圆滑的打了一个擦边球,既有“白马之盟”的“非刘姓不王”,又有郡县制的逐步实施,在条件成熟之后再慢慢的把诸候王的地盘慢慢的给消减掉。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与汉初的文化思想统一又有什么关系?答案就是在分封制仍然存在的情况下,文化思想与意识形态上统一的目的就是要让广大的民众认同自身是大汉的子民,而不是那些分封藩王们的子民。这可是件很关键的事,因为民众们的意识形态在统一了之后,那些分封的藩王如果想闹点什么乱子,会得不到民众们的认同。

这件事还可以举个例子。文景时期的七王之乱的根本原因就是削藩,而挑头的吴王在作乱之后,他境内的某个豪侠……这个所谓的豪侠其实就是门阀豪族的前身,而这个豪侠在思想上认同的是大汉朝庭,所以在吴王叛乱之后马上就去投奔了平叛的官军,为搞定七王之乱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

现在再来看看汉代的采用的思想核心。汉初时期采用的是老庄之“道”,这与汉初需要休养生息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要与民“无为”,然后民众们在不受苛政侵扰,生活在渐渐变好的情况下自然就愿意认同大汉。

接下来当然就是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事实上这除了汉武帝作政治斗争的需要之外,西汉在“无为”了几十年之后,也的确需要一个核心的思想来加以巩固,不然再这么“无为”下去,民众们可能就变成了一盘散沙也说不定。尽管在后世人看来,汉武帝的“独尊儒术”很有那么些近似于文字狱的味道,可实际上在那个时代,恰恰就需要这样的一个统一性。任何的事情都有其两面性,不能单单只看一面。

而汉代在达成了文化思想与意识形态的统一之后,也才真正的达成了全面性的统一,并且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像后世的华夏主体为什么称为“汉”族?这个“汉”指的难道是血统上的民族意义吗?不是!这是文化思想与意识形态上的“汉”!而后世的“汉族”,你知道其实已经融合掉了多少的血统型民族吗?

不止是华夏,在世界上也有着许多的例子。世界上有着许许多多的文明古国,当中也有很多曾经凭借着强大的武力而盛极一时,可是真正流传到现在的又有几个?如果仔细的去看一看那些没能流传下来的文明古国,不难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没有能把自身的文化思想与意识形态给全面的铺开。而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就是他们的王公贵族都把文化知识给当成了他们谋求自身利益的工具,不肯让普通民众去染指。换言之,应该全面铺开的东西,却成为了王公贵族与祭司阶层们的特权。

就比如古埃及,他们的文化就没有能够完全的铺开,而且成为了贵族们的特权。到最后埃及的结果是什么?是他们只知道他们有个辉煌的祖宗,在现代社会里却不知道他们应该归属到哪一系的文明体系里去,最后是并入了阿拉伯的序列。可实际上埃及的宗教与阿拉伯的宗族体系有什么关系吗?

再如希腊和罗马,这俩文明体系基本上其实是一回事,而他们的文化体系算是曾经铺开过,所以他们的直到现代也算是为人所认同。但是他们的后期也犯了贵族特权的错,最后就被比较大众化、平民化的基督教给钻了空子。而欧洲后来的文明思想体系,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基督教的文明思想体系。不过话又说回来,欧洲的学者,基本上都认同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摇篮,而罗马文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希腊文明的承袭者。希腊神和罗马神,差不多就是一回事,只不过称呼不一样而已。

好吧,瞎扯了这么多就到此为止。而陆仁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些问题,再加上自身许多软硬件条件的限制,并不推崇过份的武力征服,很多时候采用的是软刀子型的文化侵略。

就比如说在此时此刻,为什么会由拓跋玉向一众族长提出要他们选出族中聪明好学的子弟去夷州学院读书?说白了其实就是要从他们的文化思想体系上动刀子。当然了,如果硬是想把自己这里的文化思想给硬塞过去,明显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所以要抛出“可以让你们的生活过得更富足也更安定”的香饵,让你们主动的过来学习,然后就把我想塞给你们的东西慢慢的塞到你们的脑子里去。

另一方面,鲜卑本身就是被汉族给完全融合掉的少数民族之一,而且陆仁根据这些年来所收集到的情报,鲜卑部族算是比较倾向于汉文化的游牧民族,找他们下手不会有太高的抵触情绪,反到是像匈奴、乌丸这些个在当时比较强大的游牧民族,对汉文化有着较大的抵触心理。这也是陆仁对乌丸没有留手,对鲜卑却颇有耐心的原因之一。

而这个时候吧,一众族长听了拓跋玉的话之后,却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同一个问题:

“玉姑娘,你这是不是想要质子?”

质子,就是扣人质。

拓跋玉对此却淡然的一笑:“人质?你们怎么能这么想?我刚才不是说了吗?你们族中的任何人,只要是聪明好学的人就可以来,血统和身份都并不重要。只要肯学,哪怕就是你们族中的奴隶、下人,也一样可以来。只不过在你们族中被人看不起与奴役的人,在夷州学到了真本事之后,会不会愿意回到你们的部族里去继续被你们奴役,这我就不敢保证了。

“换到你们各位的身上,如果你们有着能被他人重视与尊崇的本事,难道又愿意去当一个不被人重视的奴隶吗?别的话我也不想再说了,是好事还是坏事,相信你们自己的心里有数,而我与陆夷州对这件事与绝不强求,愿不愿意派人去夷州求学,你们自己拿主意。”

说着拓跋玉又端起了酒杯向众人既落落大方又风情万种的敬了一下酒,接着便微笑道:“但是丑话也不妨先说在前头。当别的部族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兴旺的时候,那时你们可别说我没有给过你们这样的机会。不过在此我可以向大家保证一句,就是去夷州求学的人,绝对不是我与陆夷州扣下的人质。”

一众族长又一次的对望,这时到是有几个规模较小,已经有意彻底的倒向拓跋玉的族长动起了心思,接着就向拓跋玉表示他们愿意派族人去夷州求学。而这个事有人带了头之后,那些摇摆不定的人也开始动起了心思,心说我们那里派几个不是很重要,既然是成为了人质也无关痛痒的人过去又有什么关系?

于是乎,一堆的族长就先后答应了下来,接下来这场饮宴自然是尽欢而散。

————————————————————

夷州,莽甲。

陆仁的手里拿着赵雨拍回来的电报,呵呵的笑了笑就往桌案上重重的一排:“干得漂亮!等拓跋玉把这些人送到夷州之后,基本上就可以确定这些部族归投在了我们的麾下。”

一旁的荀彧跟着点了点头,但仍不免有些担心的问道:“义浩,这些部族肯归投到我们的麾下固然是好事,但有件事我一直放不下心来。这辽西、辽东、扶馀皆为北方的苦寒之地,与夷州这种温暖的气候相差甚远。你教给他们的农耕之法,在那苦寒之地是不是可行啊?若是不可行,那些部族没有得到应有的甜头,到时候岂不是……”

陆仁乐了。其实荀彧会有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毕竟按当时人们的观念,那种北方的苦寒之地根本就不适合农耕,所以那边也被人认为是贫瘠之地。

但陆仁却知道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汉代的辽西、辽东、扶馀,大至上的地理位置就是后世的辽宁、吉林、黑龙江这东北三省。而在这三块地头之中,吉林和黑龙江暂时来说还没什么指望,所以可以先放在一边不说,目前要搞定的主要是辽东加辽西的整个辽宁省。

而辽宁省是什么地头?在东北三省之中,辽宁是这三省之中水热条件较好,垦殖业比较好发展起来的地区。当时的人们或许很难对辽宁进行开发,但对陆仁这个开了金手指的家伙来说却不是什么难事。

辽宁的农业出产什么?玉米、水稻、高梁、谷子、大豆、棉花、花生、烟叶等等,只要种植得法,哪个的产量都非常的不错。

而且要知道后世的辽宁省可是华夏最大的柞蚕产区与水果产区之一,犹其是苹果,在后世的出口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三,只不过苹果的出产主要是在辽东半岛,这会儿还是公孙氏的地盘,还得以后拿下来了之后才行。

再就是辽宁的园参、鹿茸、对对虾的产量,也居全国第二。反正辽宁是块宝地,农业垦殖方面的事情是不用担心的。

另外嘛,辽宁可是后世华夏重要的工业基地,各类矿产资源很丰富,像铁、金钢石、镁、硼、滑石、硼润土、玉石,其矿储量都是首位,能源方面的煤、石油、天然气、放射性矿物……扯远了,放射性矿物质哪里是现时点的陆仁敢去碰的?但石油和天然气嘛,嘿嘿!想多了,想多了!

反正在陆仁的yy之中,在辽宁这块地盘入手,并且以农业发展稳住了脚根之后,就要利用辽宁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力的发展工业。目前的自己只有夷州这个工业中心,虽然还算是应付得过来,但在资源供应、人口基数等等的方方面面,总归会有着不少的限制。而把辽宁给发展了起来,与夷州等地相互接应,很多的事情就方便多了。

当然现在的陆仁可不会热血上脑,同时也很清楚自己的路只是开了个头,之后的路还要一步一步的走下去。

夷州,莽甲。

陆仁的手里拿着赵雨拍回来的电报,呵呵的笑了笑就往桌案上重重的一排:“干得漂亮!等拓跋玉把这些人送到夷州之后,基本上就可以确定这些部族归投在了我们的麾下。”

一旁的荀彧跟着点了点头,但仍不免有些担心的问道:“义浩,这些部族肯归投到我们的麾下固然是好事,但有件事我一直放不下心来。这辽西、辽东、扶馀皆为北方的苦寒之地,与夷州这种温暖的气候相差甚远。你教给他们的农耕之法,在那苦寒之地是不是可行啊?若是不可行,那些部族没有得到应有的甜头,到时候岂不是……”

陆仁乐了。其实荀彧会有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毕竟按当时人们的观念,那种北方的苦寒之地根本就不适合农耕,所以那边也被人认为是贫瘠之地。

但陆仁却知道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汉代的辽西、辽东、扶馀,大至上的地理位置就是后世的辽宁、吉林、黑龙江这东北三省。而在这三块地头之中,吉林和黑龙江暂时来说还没什么指望,所以可以先放在一边不说,目前要搞定的主要是辽东加辽西的整个辽宁省。

而辽宁省是什么地头?在东北三省之中,辽宁是这三省之中水热条件较好,垦殖业比较好发展起来的地区。当时的人们或许很难对辽宁进行开发,但对陆仁这个开了金手指的家伙来说却不是什么难事。

辽宁的农业出产什么?玉米、水稻、高梁、谷子、大豆、棉花、花生、烟叶等等,只要种植得法,哪个的产量都非常的不错。

而且要知道后世的辽宁省可是华夏最大的柞蚕产区与水果产区之一,犹其是苹果,在后世的出口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三,只不过苹果的出产主要是在辽东半岛,这会儿还是公孙氏的地盘,还得以后拿下来了之后才行。

再就是辽宁的园参、鹿茸、对对虾的产量,也居全国第二。反正辽宁是块宝地,农业垦殖方面的事情是不用担心的。

另外嘛,辽宁可是后世华夏重要的工业基地,各类矿产资源很丰富,像铁、金钢石、镁、硼、滑石、硼润土、玉石,其矿储量都是首位,能源方面的煤、石油、天然气、放射性矿物……扯远了,放射性矿物质哪里是现时点的陆仁敢去碰的?但石油和天然气嘛,嘿嘿!想多了,想多了!

反正在陆仁的yy之中,在辽宁这块地盘入手,并且以农业发展稳住了脚根之后,就要利用辽宁丰富的矿产资源大力的发展工业。目前的自己只有夷州这个工业中心,虽然还算是应付得过来,但在资源供应、人口基数等等的方方面面,总归会有着不少的限制。而把辽宁给发展了起来,与夷州等地相互接应,很多的事情就方便多了。

当然现在的陆仁可不会热血上脑,同时也很清楚自己的路只是开了个头,之后的路还要一步一步的走下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