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卷三 第三百四十七回 阴差阳错(三)

千万不要小看了田畴在右北平一带的威望。 .更新最快

早年间,也就是还早在官渡之战之前的时候,田畴在北方边境地区就已经是声名鹊起,袁绍父子都曾经数次的想将田畴给召为麾下。而如果是按照原有的历史进程,田畴在给老曹带完了路之后是将宗族迁离了北方边境,搬到了邺城那边去定居。

在这个问题上可千万别以为田畴是带着宗族离开了北方的苦寒之地,跑去了经济发达的地方过好日子。事实上到很有可能是因为田畴知道老曹的厉害与疑心重,所以不敢以一个地方豪族的身份再呆在北方边境,免得到时候给自家宗族惹来些不必要的麻烦。

要知道当时的田畴可是在北方边境地区聚起了一个足几千家的庞大的地方性势力集团,而以老曹的处事方针,会允许这样的地方性势力集团的存在?更何况那可是在北方的边境地区。这样的势力集团,其首脑在当地又颇有威望,一但去生点什么事的话,你知道会有多大的危害?

所以说原有的历史上田畴率领宗族离开乡土多多少少的其实也有点无可奈何,同时也可以看出田畴其实是很希望北方边境能有一个太平景像的心愿。

不过现在的情况是田畴早年间意外的与陆仁联了手,并且在陆仁的帮助之下为了北方边境的安宁做了不少的事情,田畴的一些情况也就因此而发生了改变,至少田畴可以不用再刻意的举族迁居,事有不济的话跑陆仁那里去就行了。

反过来老曹见田畴其实挺老实的,所以也不想把事情做得太过份,毕竟右北平和辽西一带得有个合适的人镇着。而且以田畴在那一带的名望,你真要是把他给逼急了、逼跑了,反而会对北方边境的安宁不利,既然有这么个老老实实的人,那不留着干什么?

总而言之,田畴是在有陆仁这么个退路的情况下不用迁居邺城,然后就这么一直在北方边境那里过着自己的日子。而田畴在那里原本的名望就很不错,再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面一直在充当着和事佬、缓冲者,其名望会上升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现在一个有着这样的名望的人,带了一群人以一个手无寸铁的姿态挡在了山海关的关门前,用“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来劝谏曹丕取消出兵的打算……这种事,中原地区开过来的将士对此可能还没什么感觉,可是对当地那些熟知田畴的将士、百姓们来说又会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所以说当时山海关那边就有点乱了,同时也有不少人加入了田畴这个“非暴力不合作”的怪异团体之中。而随着这个团体的人数的增多,到还真让曹丕这头的军队有点不知所措。

不管不顾的打杀过去?那些不入流的军阀这么做是没关系,反正他们也不用在乎自身的名声好不好听,只要把实质性的好处给捞到手里就行了。可曹丕却不是那些土匪一般的烂军阀啊!他现在可是魏公,心里面更还想着要称王、称帝,不顾着点自身的名望哪行?

反过来看田畴是什么身份?田畴也是有着正式的官爵的人好不好?而且田畴是率众死谏,并不是在搞什么叛乱,甚至还明说了你曹丕如果执意要打就从我们的尸体上跨过去,曹丕要是对他们下手其性质就变成了屠杀谏臣和平民,这种恶名可不是曹丕背得起的。

再说得难听点,这时的曹丕也才不过刚刚把魏公的宝座给坐稳了一点,个人名望上可经不起折腾。而且献帝刘协都下了诏书劝止曹丕,当世大儒郑玄还以遗书劝阻曹丕,曹丕执意的出兵已经是顶着莫大的压力了,能给自己辩解一下的借口也只有所谓的“陆仁害死吾子”而已。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只是和陆仁打起来还能勉强说得过去,可要是屠杀了劝谏的官员与平民的话……

总之,曹丕在收到消息之后头当时就大了,而他的先头部队也被卡在了山海关那里是进也进不了,退又没得到命令,只能是驻扎了下来等待曹丕的命令。你要杀?行!拿命令过来,反正这种会被天下人指着骂的锅,我们是不会去帮你背的。

曹丕也急啊!陆仁那头有电报技术,这在对西域联军作战的时候已经是公开了的,所以曹丕很清楚的知道陆仁那头肯定是早就得到了信,现在能抢到的时间,就只能是陆仁的主力尚在中亚地区,短时间之内无法回援的那些时间而已。可这么一耽误下来,那点时间不都被耽误光了吗?

要说曹丕也是够心狠手辣的,在反复的思考之后,曹丕就有点倾向于不管什么名声不名声,无论如何先把辽州给打下来再说,毕竟辽州地区对河北那边的威胁太大了。只要能打下来,至少也是把辽州那边给搅乱,造成一个既成的事实,那么名声这东西回头再进行补救吧。

可就在曹丕准备狠下心来作出决定的时候,另一个异常紧急传回来的消息就给了曹丕当头的一记重锤……刘备和孙权联名发表了檄文,檄文中表示曹丕如果执意的“向陆仁寻仇,不遵天子劝诏、不纳已故郑先师之遗命”的话,刘备和孙权将会同时出兵,从两个方向向曹丕的地盘发动大规模的攻击。

曹丕在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了眼,心说这俩货又冒出来凑什么热闹?你们不是一直在为了荆州南郡的问题而扯皮不断的吗?怎么一下子这么齐心了?好,就算你们齐心合力,可从战略上来说你们也是一种防御性的同盟关系好不好?老子没去打你们都已经很不错了,你们却还跟老子来这一手?

不管怎么样,这个事就真不是在开玩笑了,天晓得刘备和孙权作出的这种动作只是在吓唬人还是真的准备进攻。如果是吓唬人的到还好说,但如果是真的要从两路进攻曹丕的地盘,强如曹魏也得抖上几抖。

而长安方向与两淮方向的紧急军情也在这时传到了曹丕的手中。长安那边是探知刘备正在汉中地区调集兵力,两淮方向则是探知孙权在长江的沿岸调集兵力,是真是假就更让曹丕摸不着头脑了。

这个时候是徐州刺史司马懿从徐州那边赶了过来并且给曹丕解了惑。其实简单点来说,曹丕要是真打辽州,那么刘备和孙权也就会真打曹丕。

这么说吧,陆仁的地盘就是那么好打的吗?曹丕为此可是调集了十余万的部队,这就难免会造成长安一线与两淮一线其防守兵力上的相对空虚,也就是说这就给刘备和孙权造成了一个可以进攻曹丕的机会。

再从舆论方面来看,又是献帝刘协的诏书,又是郑玄的遗书的,还要算上曹魏境内士族阶层们的反对之音,所以现在的曹丕可是顶着相当大的舆论压力,这无疑又给了刘备和孙权一个绝佳的出兵借口。

然后再转回来看军事方面……这主要是指刘备和孙权。陆仁和荀在这俩货的身上已经玩了不少的花招,而最重要的就是特别的明确了一条,就是陆仁已经在作应战的准备,那么曹丕想打辽州的话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拿得下来的。说白了,就是陆仁和荀告诉刘备和孙权,一但陆仁和曹丕在辽州地区打了起来,曹丕的十余万大军将会被拖在辽州那里,这个时候你们这俩货要是不趁机在曹丕的身上啃两块肥肉下来,是不是也太对不起你们自己了点?

孙权那头是个什么反应权且不说,但对于刘备集团来说,这就正好符合诸葛亮的《隆中对》里的那句“待北方有事”。而且刘备集团在这次的事件之中原本可以说是什么好处都捞不到的,甚至都差点失去了与陆仁之间很重要的贸易往来。

后来在陆仁和荀的安排之下捞到了桂阳郡……准确的说是桂阳的控制权,确保了与陆仁之间的贸易往来,这明显就是陆仁特别关照刘备集团的结果,刘备方面要是不做点什么事,至少也得是卖点面子给陆仁的话那就太说不过去了。而在这个时候,如果陆仁缠住了曹丕的主力大军,给刘备方面创造了一个去抢下长安的条件,这也符合刘备方面的利益需求,所以刘备方面在这个时候就表现得非常积极。至少至少,就是陆仁和曹丕一但开打的话,刘备方面就绝对会兵出汉中去抢攻长安。

至于孙权方面……这个有点不太好说,或许真的只是作作样子再吓唬唬人。但是马司懿明确的向曹丕指出孙权这个人很善于捕捉战机,也就是说一但曹丕的两淮防线出现了什么问题的话,孙权就绝对会抓住机会去抢攻徐州。而在这种情况之下,反到会是曹丕一方陷入了三线作战的不利境地。

曹丕再心狠手辣,却终归是一个合格的政客,所以在听完了司马懿的分析之后,曹丕也不免有些肝颤了。东北、西面、南面的三线作战?曹魏虽强,要同时应付这三个方向的战役也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好不好?而重他吗要命的是这种情况不是在吓唬人,而是真的极有可能会发生。

所以所以,曹丕尽管是心中怀着十二分的不甘心,但还是在这个时候表现出了一个合格的政客应有的素质,那就是赶紧的借坡下驴……反正各方面给他的坡很多,曹魏境内的士家豪族给了他坡下驴、郑老爷子的遗信也是个坡,然后献帝刘协的诏书则是一个更大的坡。皇帝嘛,这个身份终归还是有些用处的。

总之曹丕赶紧下令把征辽的十万大军给拉了回来,改为去强化长安方面与两淮方面的防线,以免被刘备和孙权玩一招趁虚而入。再在舆论上曹丕给献帝刘协上了表,同时发布了休兵的檄文,宣布自己顺应了大家的意思收了兵……不过曹丕也不甘心,还是狠狠的指责了陆仁一番。

陆仁闻讯之后都懒得再跟曹丕计较太多,直接授意荀多准备点钱财什么的去堵住曹丕的嘴。另外陆仁整了篇回应的檄文,说你曹丕不就是说你的美妾没了吗?美女?老子这里有得是,跟贵霜打了有一大段的时间了,中亚这里的波斯美女我这里多得是;还有阿三半岛,陆仁扶持的势力也已经在阿三半岛的南部站住了脚,所以阿三美女我这里也很多。这俩地儿的美女,送个三打五打给你暖床那还不是小意思?怕就怕你曹丕的小身板会顶不住的说。

于是乎,曹丕费了不少心思整出来的这次事件,最后就是以这样的一个情况而基本收场。说是基本收场而不是完全收场,是因为曹刘孙陆这四方都清楚不能放松警惕,因此相关的军事准备都没有放松半分,至少陆仁在中亚这里就仍然没有什么军事行动,以便于随时都可以将兵力转移回去参战。

不过事情闹到这个份上,陆仁也知道自己这里多多少少的得出点血。曹丕那头不用说,根本就是在拿钱去堵曹丕的嘴;至于刘备和孙权,这俩货好歹也算是帮了陆仁一个大忙,不给他们点东西未免有点说不过去。这就好比说你家里出了点什么事,人家跑来帮了忙,你再怎么说也得请别人吃顿饱饭是不是?

原则性的东西是不能动的,像孙权其实有了桂阳郡的“产权”,刘备则是得了桂阳郡的“居住权”,这个事陆仁已经是非常的无奈了,因此再想从陆仁这里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比如说刘备想增加武器方面的采购量,这个陆仁是不会答应的说。

所以陆仁是给刘备和孙权送去了一些没多少实际意义的中亚特产,像波斯、阿三的美女,曹丕都得了一打了,刘备和孙权也各拿半打去享用吧。再就是在这些谢礼之中,陆仁可是特意的挑选了一群血统纯正的波斯猫。

真的只是小猫而已,不是那个意义上的“波斯猫”。但这种礼物在当时也算是非常的贵重了,因为波斯猫这小动物吧,在汉代那可是进贡的贡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