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卷三 第三百六十八回 稍再调整(三)

周瑜给陆仁出的是什么主意先暂且不提,反正陆仁在听过之后觉得可以一试,而且这个花招即便是失败了,对己方也不会造成什么损失,用周瑜自己的说法就是如果没有必要,他也不想看到自己带出来的几千江东子弟流那些没有意义的鲜血,所以那么试上一试又有什么关系?

总之,陆仁采纳了周瑜的建议,黄忠和孙尚香也表示赞同。只不过策略的实施不可能马上就去进行,陆仁这头要作一些准备工作,黄忠他们三个也不能让他们刚在陆仁这里开完会就赶回锡兰是不是?总得让他们休息几天,缓缓劲再回去。

所以在开完了会之后,陆仁就在自己的登陆艇甲板上搞了个小宴款待一下黄忠他们三个。就形式而言,这个小宴到有点像是家庭自助式的烧烤,没那么多繁琐的礼节,却也因此多出了几分的自由与随意,人与人之间还可以更亲近一些。

几个人之中,黄老爷子那是出了名的不肯服老。而且作为陆仁的直属下级,很早的时候就被陆仁给拐了过来,也因此被陆仁“毒害”得颇深……呵呵,这里到没别的意思,人家黄老爷子就是在陆仁的影响之下比较贪吃、能吃、会吃而已。所以在烧烤工具架好之后,黄忠就撸起了袖子亲自上手,在烧烤架前忙得是不亦乐乎。

黄忠是如此,偏赶上旁边还有一个爱热闹的孙尚香,这一老一少你一下我一下的,到是像极了爷爷和孙女在那里笑闹。

总而言之,这气氛还是很不错的,也是陆仁想要看到的结果。端着食盘也聊了几句,一瞥眼见周瑜正坐在船头那里,也是满脸微笑的看着黄忠和孙尚香在那里胡闹,当下就走了过去再在周瑜的身边坐下,问道:“公瑾在想些什么?”

周瑜轻轻摇头:“没想什么,就是在享受一下这份平静的生活而已。”

说着周瑜还抬手指了一下孙尚香:“这丫头也老大不小的了,却还是和当初一样喜欢瞎胡闹,就好像从来没有长大过,仍然是当初的那个小女孩似的。”

陆仁道:“有的人是真的不懂事而瞎胡闹,但有的人却是因为太懂事了,所以只在可以胡闹的时候胡闹,郡主无疑就是后者。其实在当初的某些时候,郡主心中的苦楚,旁人又有几人能够理解得了?”

周瑜默然的点了点头。

陆仁又看了几眼周瑜,忽然问道:“公瑾随我出兵至今也有很长的时间了,想必对夫人和子女多有挂念,那么要不要回去看看他们?”

周瑜道:“挂念那是肯定的,不过过几天我就要去帮陆南海你对卡利亥特用计,这一时半会儿的又哪里能走得开?”

陆仁道:“那要不我命人将你的家人接来中亚?只当是让他们也来中亚游玩一下,止步于锡兰那里就好。”

周瑜闻言还真有些意动,但稍作思考之后却还是摇了摇头道:“还是不用了。小乔她在夷州有蔡大家她们为伴并不孤单,再者犬子正在修业之中,让他好好读书便是。”

对某些问题陆仁也不便多说,就随意的扯开了话题。闲聊了几句之后,陆仁又问道:“公瑾出来这几年,对外界有何感想?”

周瑜闻言轻叹道:“不走出来,还真不知道这天下之大。想想以前我总是盯着华夏中原,现在想来还真是有些鼠目寸光。陆南海,你说如果在某一天有人能将这整片的亚欧大陆都收在掌中的话,那又将会是个何等的丰功伟业?”

陆仁心说你好大的胃口!可实际上打得下来却管不了又有个菊花的用处。因为真要说打的话,亚历山大曾经从地中海那边打到了印度,然后就是成吉思汗及其后人的蒙古帝国从华夏这边打到了欧州,可那都只是匆匆一现的芸花而已。而这两个家伙打下的地盘,到后来又有什么实际性的意义可言吗?无非就是在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传奇而已。

再一转念,陆仁却又对自己暗暗自嘲。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陆仁现在也好像是在做一件差不多的事情,这不都从亚洲地区打到中亚这里来了吗?而如果是按照现在的这种局面发展下去的话,一但拿下了安息还就真的会是一个非常大的格局。不过陆仁的心思可没有放在占领地盘这种事上,因为陆仁太清楚就算是自己能打得下来也管不了。而硬要说有在做点什么的话,那就是陆仁在把华夏的文化往外界播撒。

不过这时这边的周瑜到是盯紧了陆仁:“陆南海,你是不是想成就一番那样的丰功伟业?”

陆仁摇头:“我没那个兴趣,更没有那份雄心壮志。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其他的一些原因而使我打到中亚这里来,我想我可能是会老老实实的呆在夷州做一些我更喜欢去做的事情。那些太漂亮的话我也懒得去说,我只说我会让我麾下的百姓们都安居乐业,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周瑜听完不禁摇头:“到真是可惜了。陆南海,你知不知道你如果是胸怀大志的话,其实是很有可能去……”

陆仁挥手打断了周瑜的话:“别说那个,我没兴趣。其实就算是我能够做成某件事又能如何?一些东西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去改变的话,也无非就是让百姓们先过上几十年还算太平的日子,然后就会在内部出现问题,接着就会是一个王朝的**,进而又将会是一个天下大乱的格局。”

陆仁说的是封建帝制王朝的一个铁律,但周瑜又哪里会懂得这些?但要说周瑜完全不懂却也不太合适,毕竟在周瑜的前面还有春秋战国、东西两汉,别的不好说,但东西两汉后来的**与消亡,周瑜还是知道的。

默默的沉思了一下,周瑜问道:“陆南海,在你看来我大汉为何会渐渐势微?天命如此?”

陆仁道:“其实这世上哪有什么天命不天命的?所谓的天命,无非就是一种日积月累之下产生的必然而已。而要我说,王朝的势微之局,就是绝对的权力所带来的绝对的**。一个王朝想要长久的兴盛下去,那么权力方面就要有所制衡……哎?我们扯这些干什么?”

周瑜笑了笑,却也不再多说。但陆仁刚才的几句话,对周瑜的触动却是非常的大的,以至于周瑜的心中这会儿都在暗暗的想着江东方面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毕竟这时的孙权已经掌控了江东绝对的权力,那么接下来的江东,又会不会像陆仁所说的那样进入一个渐渐**的局面?而陆仁要是知道周瑜此刻的心中所想的话,诂计会补一句“应该已经差不多了吧?”

的确,原有历史上的江东孙氏集团在现在的这个时间点应该说达到了顶峰的时期,壮年时期的孙权那也是彻彻底底的坐稳了江东。可惜的是孙权也就差不多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就有了“变质”的一些前兆,然后到孙权的晚年江东其实就已经开始走了下坡路。而在孙权死后,也实在是没有什么人能把江东给撑起来。不是说江东后来没有人才,而是时局使这些人才也没有用武之地。不都说时势造就英雄吗?可没有这个“时势”,英雄再有本事又有个屁用。

以上这些不是什么正经话题,说穿了也无非就是喝酒时的闲聊而已,反正陆仁是没怎么放在心上。至于周瑜的心里是怎么想的,陆仁也不可能知道,只知道周瑜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都不知是坐在那里想些什么。偶尔的问句话过去,周瑜也只推说是在想如何完善对卡利亥特的计谋而已。

————————————————————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卡利亥特的近海。

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卡利亥特的现任领主纳哥普尔就开始变得茶饭不思、坐立不安。而让他变成这样的原因,也无非就是他感受到了来自于外界的巨大压力。

其实在当时的阿三的十几个城邦之中,纳哥普尔的实力不算很强但也不弱,是属于那种他动不了别人,别人却也奈何不了他的情况。而这样的情况、这样的一些城邦,一直要到很晚的时候才被终结。多了不说,反正如果是原有的历史的话,一直到陈玄奘跑去阿三那里学习佛教的时候,阿三那里都还是这种多城邦的德性。

不扯太远,只说原本纳哥普尔在卡利亥特当他的城邦领主是可以当得很滋润,权力、财富、美女什么的可以随他享用,他也可以安安稳稳、舒舒服服的过完他这一生。可是前些时候出现的种姓革命军使他产生了莫大的恐慌。要知道种姓革命军现在可是占据了阿三半岛的最南部和东南部的不少地区,而这些地区原有的高等种姓……

这个不用多说,反正种姓革命军是受陆仁的影响来了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而华夏这边的农民起义对待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是个什么态度?需要多作解释吗?

所以纳哥普尔着实被吓得不轻,并且马上就开始扩充军备。其实在刚开始的时候,他也只有万余的部队。可是被种姓革命军这么一闹腾,便得他硬生生的把部队扩编到了三万上下……别以为那个时代阿三地区的人口很多,阿三地区的人口膨胀是近代才开始的事。而纳哥普尔的三万人,差不多都超出了一些他所能承受的极限,毕竟他也只是一个城邦的领主而已。这也是实在没办法再增加了,不然纳哥曾尔真想整个十几万人规模的部队出来。

说起来纳哥普尔的能力也不算很差,至少在这个时候他除了积极的作军事准备之外,在情报、外交等方面也花了不少的心思。单以外交来说,他就试图与另外的几个城邦达成同盟,但可惜的是没有收到什么效果……好吧,早期的阿三内部,或者说高等种姓与高等种姓、祭司集团与祭司集团之间也有着很多难以调解的矛盾,谁让阿三那边的宗教太过混杂又争权夺利来着?而这种矛盾直到现代社会都还屡见不鲜,在那个时代就更别说了。

不过纳哥普尔虽然在外交同盟方面没点起色,但是在情报方面做得到挺不错的,至少他很快就查明了种姓革命军的背后是陆仁在撑腰。而对纳哥普尔来说,对陆仁还真的是一点都不陌生,早先做生意的时候纳哥普尔就知道陆仁是个非常非常强大的领主,至少也是非常非常的有钱。

然后到陆仁的兵团初至中亚的时期,纳哥普尔也派出了少量的舰船跟着安息舰队去仰光,想看看能不能在陆仁那里抢点什么东西、捡点便宜。不过后来的结果是他派出去的那点舰船没一艘回来了的。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纳哥普尔就知道陆仁这种人物绝对招惹不得,更不是他这样的货色能招惹得起的。所以在得到了这些情报之后,纳哥普尔就想着是不是能和陆仁拉上关系。

他又不笨,知道真到了某个时候,仅凭他自己想去硬顶的话多半是顶不住的,那么结局不是投降就是死。特别是如果是落在种姓革命军的手里,诂计除了死之外也别无他途。既然如此,那还不如趁早找一个大靠山投降过去……这里就不再过多的废话了,反正陆仁已经作出过相应的分析,而实际的情况也和陆仁所分析的相差无几。

然后就像陆仁向黄忠、周瑜所说的那样,陆仁不可能接受纳哥普尔的这种投降,尽管陆仁心里其实挺乐意的也不行。因为一但接受的话,会使陆仁与种姓革命军之间产生重大的,在政治理念、信仰、口号等方面一系列的分岐。

这些分岐一但产生,进而使得陆仁与种姓革命军之间为之反目的话,那岂不是会使得陆仁现在这好好的格局却少了一个朋友而多了一股强大的敌人?而陆仁再怎么不待见阿三们,却也不想和这些人在精神信仰方面发生什么冲突。因为一但与这样的一些人发生了精神信仰方面的冲突,这些人绝对会让你头痛得要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