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三百七十回 再以试言

我本三国一路人 第三百七十回 再以试言

作者:水瓶座·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陆仁的那封回信,郭嘉正在反反复复的诵读。也不知读了多少遍,到郭嘉都可以一字不拉的背出来的时候,郭嘉忽然笑了:“你这子小还真是有够滑头的,这封信的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你两头都不想得罪,两头都想讨好的意思嘛!”

陆仁的那封回信,简略的来说是这样:

“老袁你好,你袁大老板这么看得起我,我陆仁当然很高兴。按说你袁大老板用高薪加美女来招募我,我应该马上就跳槽到你那里去的。不过做人得有良心良知,人家曹老板在我什么都不是的时候赏识我、提拔我,我陆仁才能有了今天的成就,所以在曹老板的公司没有倒闭的时候,我的良知不允许我跳槽到你那里去。

不过我陆仁对您袁大老板并没有任何的敌意,而且我在曹老板这里也就是管管后勤,不会和您袁大老板有什么刀兵之上作对的事。而您袁大老板一向宽厚待人,应该能够理解我这种小人物的这种心态。如果说哪天曹大老板的公司到闭了,我当然会顺理成章的加入您袁大老板的公司,那样的话我也算是对得起曹老板……”

这样的一封信,就像是郭嘉说的那样,陆仁就是典型的两头都不想得罪。而且就当时的士子阶层们的行为准则来说,陆仁的这种作派也是应该予以肯定的。这貌似有点废话,陆仁没想好的话也不敢让蔡琰这么写。

对袁绍一方来说,陆仁是客客气气的,而且很有仰慕之意,只不过做人得有个原则,没这原则的话袁绍也看不起陆仁;而万一这封信要是出了什么意外落到了曹操的手里,曹操也实在是不好怪罪陆仁什么。

首先陆仁并没有叛变。其次,陆仁采取不得罪袁绍的作法,也是典型的在给自己留条后路,而这样的人曹操很清楚在自己的麾下可多了去了,曹操要是真的敢追究陆仁点什么。信不信曹操自家内部马上就会乱起来。曹操在原有的历史上为什么会烧掉那些书信?其原因陆仁这个穿越者又哪会不清楚?

应该说陆仁的这种想法和做法都没有什么错,但陆仁可能还是想错了些什么。就比如说现在,郭嘉在看完了这封信之后,暗自摇头道:“你这小子。聪明的时候很聪明,可犯起糊涂的时候却也格外的糊涂。你以为你在主公的眼中只是一介寻常的幕僚之臣吗?

“如果是在其他的时候,你要就此离去都不会有什么事,可是偏偏赶得这么巧,你要在主公与袁绍即将决战的时候……这样的一封信。若是被主公看见,你又岂有命在?臭子小啊臭小子,你又可曾知道这前前后后的,我帮着你在主公的面前说了多少帮你开脱的话?”

皱着眉头想了很久,郭嘉最后摇了摇头,在叹息中把陆仁的这封回信扔到了火盆之中。望着雪纸在火焰中变成了一片片黑色的雪花,郭嘉沉吟道:“要不,还是先看看主公那里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吧,也许事情还会有所转机,我也就不用把那样的招数用到你的身上。臭小子。我可真的是把你视如亲弟的……”

————————————————————

许昌曹府,议事厅。

曹操此刻正在与二荀、程昱议事,而当郭嘉步入厅中的时候,曹操便向郭嘉招手笑道:“奉孝何故跚跚来迟?莫不是又在青果酒肆中贪饮了几杯?”

郭嘉笑了笑,拱手一礼算是赔罪之后在席间坐了下来道:“主公见谅!嘉受召而来之时确实正与陆义浩在青果酒肆中对座小饮。有他在,嘉在青果酒肆里饮酒就不必掏钱付帐。”

众皆哂笑,笑过之后曹操道:“陆义浩又准备去诸屯巡耕?他这一忙起来到是比孤还要忙碌上几分,就不知他近况如何?孤到是听说他这次去巡视诸县春耕农桑,把蔡文姬和婉儿都带在了身边随侍,害得孤还颇有些担心一向有辞官归隐之念的他会带着他的两位美女。忽然之间会就此一去不还、飘然而去了。”

众人又是几声哂笑,不过郭嘉却没有一起笑,而是略有些无奈的紧皱起了眉头并且轻轻的叹了口气。又犹豫了好一阵,郭嘉才如同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向曹操轻轻摇头道:“诸公莫要笑了。这小子现在是去意已决、留之不住矣!”

郭嘉为什么会犹豫那么久?其实那个时代的仕子们都讲究“忠孝节义”,而这个“忠”字作为道德伦理之首,真正的仕子都是看得比什么都重的,像郭嘉这种人自然不会例外。因此在郭嘉已经确定陆仁准备离去的情况下,心中衡量之后实在不愿对曹操有所隐瞒,所以郭嘉在犹豫了很久之后。最后还是决定向曹操明说这件事。

其实这种情况和原有的历史上曹操、关羽、张辽这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很相似,即那段“辽欲白太祖(曹操)(羽终将去),恐太祖杀羽;不白,非事君之道,乃叹曰:‘公,君父也(忠);羽,兄弟耳(义)。’遂白之。”

话不扯远,只见曹操闻言之后脸色微微一变便问道:“什么?陆义浩去意已决?”

郭嘉点了点头,把陆仁在青果酒肆中所说的话大致的复述了一遍……其实曹操知道,不过现在有二荀和程昱在场,所以还是说一下的好。而在说完之后郭嘉就轻叹道:“主公且容嘉说几句胡话,这小子身上的能力与才干,嘉一向都看之不透,所以这禳命补寿一事嘉亦难知其真伪。

“不过以他的心性为人,既然已经决意要走,那就是谁都强留不住的。嘉素知主公甚爱义浩之才,于时定然不舍义浩之去矣,嘉斗胆进言,还望主公能看在义浩旧日的诸多功绩与嘉之几分薄面,亦姑且信义浩的禳命补寿之事,介时放他安然离去吧。”

曹操的脸色变得有些阴晴不定,沉吟了许久才道:“那奉孝且度之,义浩何时会去?”

郭嘉摇头道:“这个还不好说,他在许都尚有宗族家眷要安妥,其他杂事亦多。而以他的心性,在没有处理完这诸多杂事之前,他会因心中不安而暂不离去。”

曹操的眉头又皱紧了几分:“彼若决意要走,况彼乃是为延命之事而去,孤实不便强留。只是他此时若走,那他所新立的诸多富国之术又有谁人可继之?”

旁边的荀彧沉思了一阵忽然接上话道:“难怪他一从徐州回来就接连不断的把新写好的一些典籍卷策交于在下,且具言若有不明之处,观籍足矣。又言彼若不在而籍所未载者,可直接问询为他整理典籍的蔡文姬。现在看来,他自徐州归还时便已自知命难长久,故此在着手身后诸事了。”

曹操的脸色又变换了好一阵才慨然长叹道:“惜哉,惜哉!如此世所罕见之才,那时却会为了速破下邳而寿折十五载。若他得此十五载的寿在,令其得已教授百姓,实为天下百姓之幸事也!罢了,事已至此也无计可施,到他将行之日,孤也只能放他离去。至于他的宗族家室,孤会代他好生照料的……说起来义浩数有大功,可时至今日却一未得爵、二未得食邑,孤心中有愧矣!文若,你看应封给义浩何等爵位、食邑何在?”

荀彧抚须沉吟道:“陆义浩自出仕以来,文有安民兴农之功,武有舍身破城之绩,若并录其前后功绩,食邑五百(户)亦不足为过。再,陆义浩的那支吴地陆氏支流已定居在萌村,主公不妨就在萌村地界划作为陆义浩的食邑如何?”

食邑五百,若依汉制其实并不算多。不过曹操这头因为战乱的缘故,很少有人能得到千户以上的食邑。早期的时候,甚至只有张绣因为情况特殊,才得到了千户以上的食邑而已。因此陆仁的这五百户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多、非常重的了。再者把陆仁一手弄出来的萌村划给陆仁,以当时的情况说是直接把一个乡的食邑划给了陆仁都不足为过,因为萌村的生产力完全能比得上当时一个普通的乡。

汉制方园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十乡为一县,所以乡候其实也就是一个县的十分之一,真正论起来可没多少地方,不过比亭候要强出不少。另外,曹操把持朝政时新设了不少爵位,像一般常提起的关内候之类的便是此类,但这一类的爵位都是有爵无邑的虚爵而已,真正的有食邑的实爵都会封给食邑,像大家比较熟悉的关羽的汉寿亭候,真正的读法应该是汉寿.亭候,汉寿是一个地名,位置在蜀中巴西那里。曹操的武平候也是这样的。不过陆仁的食邑虽然有着乡的水准,但爵位不出意外的话还只能是亭候而已,比如说汉.萌亭候。(咳咳……有点恶搞。)

再看曹操闭目沉吟道:“只可惜陆义浩虽年将三旬,却至今尚无子嗣。也罢!彼若去,其妻蔡文姬尚在,可令蔡文姬承继食邑足食养老。若是义浩临去之前文姬怀胎在腹,生男子则承袭父之爵邑,生女子则在文姬故去、其女出嫁之后,在陆义浩的宗族之中择人而袭吧。如此便不负孤厚待义浩家眷之诺。嗯?陆义浩是不是有两个从弟?”

荀彧道:“义浩二弟陆诚,表字子良,年十七;三弟陆信,表字子真,年十五。此二子虽为陆仁收养之人且出身贫寒,兼之年少,然一文一武,皆为可造之才也。之前义浩亦有向在下举荐此二子出仕,相信在稍经历练之后便足堪用之。”

曹操点了点头:“若事有不济,便可令此二子分领义浩食邑,似如此到也颇趁孤意,就权且这般吧。唉,孤忽闻将失一贤才,心中颇有些郁结,此刻已无心议事矣。诸公且散,明日再来府中议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