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本三国一路人 > 第542章 引见周瑜

我本三国一路人 第542章 引见周瑜

作者:水瓶座·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孙尚香来到船头的时候,陆仁正在对着江上微风揉掐着俩太阳穴。孙尚香略一迟疑后向陆仁打了招呼,陆仁自然是马上回礼。

客套了两句,孙尚香就提起了陆仁船队里大批粮食的事,陆仁则是不紧不慢的回应了一番。而在末了,孙尚香满怀歉意的道:“对不起啊陆先生,这次的事因为涉及军政,恕尚香不能出面去帮先生说上几句话。”

陆仁无所谓的摇了摇头:“不怪郡主。我陆仁好歹也当过几年的官,又哪里会不清楚郡主的难处?到是郡主如果能够只凭着自己的一句话就放行了我的船队的话,那江东这边的政局可就不太妙了。”

“……多谢先生体谅。”

貂婵在一旁帮起了腔:“义浩说得没错,这些军事政事,我们这些女子实在不便过问。”

孙尚香细眉一拧:“只是陆先生船中所载之物,尽是已应允海昌县百姓的赈灾之粮。尚香虽只是一介女流且年少无知,却也知道什么是救灾如救火,丝毫都耽误不得。每多耽误上一刻,或许就会有人因此饥馑而死……先生,有没有别的什么尚香能帮得上你的地方?”

陆仁心说好!史料中对孙尚香的记载虽然不多,但都能看得出孙尚香是个敢做敢当的女中丈夫,而且很爱护百姓。现在孙尚香说出这番话,那自己的后招就能跟着使出来了。

不过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才稳,毕竟陆仁清楚自己现在要碰的对手可是美洲狼,这些准备好的套如果不一个一个小小心心的下,美洲狼就随时都有可能看破,那再出个阴招狠招陆仁可就真的招架不住了。

一念至此,陆仁便故作姿态的沉吟了好一会儿,这才向孙尚香道:“郡主虽然不便插手军事政务,但如果只是带着我去拜访一下此处主事的官员和将领应该可以吧?”

孙尚香道:“这当然可以。要我说,先生也就不用去和这里的文官浪费时间,因为柴桑多屯军兵以防备荆楚,所以大小诸事我仲兄公瑾便可一手决断,先生你直接去找仲兄也就是了。这样吧,我先去仲兄那里向仲兄打声招呼,先生你稍迟一些就去求见仲兄拜请此事。而且如此一来,我虽然不能插手军事政事,但在仲兄的面前帮先生说上几句话还是可以的。”

陆仁连忙施礼:“既如此,就有劳郡主了。还请郡主先行一步,我这里稍作点准备之后就前去拜访公瑾。”

孙尚香点了点头,却又没来由的轻叹道:“只可惜我也是刚刚才知道这件事,不然早些写信给二哥,让他早些放粮赈民就好了。”

陆仁听了之后暗暗摇头。好歹也混了那么多年的“内政专员”,这里面的事陆仁会不比孙尚香要清楚得多?汉时的交通与运输能力并不发达,按孙尚香的说法,那从孙尚香通知到孙权,再由孙权下令给粮多的郡县,然后受命的郡县点算、装载粮食,最后再送到海昌,这里面要花费掉的时间可绝不是一点半点。真要是拖将下来,海昌县那得饿死多少人?而在原有的历史上,陆逊在不得已之下玩的可是先斩后奏。

相比之下陆仁的这两万斛粮食是现成装载好了的,而且海昌在柴桑的下游,船队出发后顺风顺水的最多要不了几天便可抵达。孙尚香多半就是清楚这些事,才会希望陆仁的船队能尽快的离岸出发,把粮食送去海昌解除燃眉之急。毕竟能够早送去一天,海昌县就能少饿死一些人,这便是孙尚香心里的想法了。

――――――――――――――――――――

眼望着孙尚香翻身上马,带着她的那些女侍随从扬长而去,陆仁一转身就在船头甲板上坐了下来,向舱中走出来的“海昌陆氏族人”苦笑道:“元直,我会不会太卑鄙了一些?”

徐庶已经扯下了先前贴在脸上的假胡须,这会儿正在揉按着脸皮:“兄长何出此言?此番兄长于荆襄购粮,本就有赈济海昌百姓之意。若不是周公瑾设计图谋兄长,兄长也不会借此事来寻计脱身,毕竟兄长若稍有不慎便会有杀身之祸,今设此诡计而迎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其实正如昨夜兄长所言,我等既生于乱世,便不可一味的拘泥于君子的仁义道德,真要是那样在这乱世之中是活不下去的。该做小人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做足小人,彼既不仁又怎能怪我不义”

陆仁有些无力的仰躺到了甲板上呆望向天空:“是啊,我也真的是不得已。元直,你觉得周公瑾设下此计,那在他心中最好的结果应该是哪种?”

徐庶道:“自然是逼迫得兄长出仕于吴,然后以兄长的富国之干为东吴蓄草积粮。只是他们又哪里知道兄长心中已早有韬略?”

陆仁摆摆手道:“其实不论我是不是想做点我自己的事出来,这东吴我都是绝对不能投的。因为……我陆氏与孙氏之间的恩怨瓜葛早已是言之不清的一团乱麻了。”

徐庶闻言笑而问道:“兄长此话怎讲?”

陆仁道:“早年小霸王孙策尚在袁术帐下为将时,袭杀了我陆氏宗主陆康;而后孙策设计脱离袁术并席卷江东,为竖威望又杀了多少江东豪杰?简单点来说,只要是不肯屈从于孙氏者就是一个字――杀!我陆氏族人在这一时期死得也不少,因此我陆氏本与孙氏就有大仇,更何况后来孙策还在我手上栽过一个大跟头?这仇已是深上加深了。”

徐庶略一皱眉:“原来如此,那吴郡陆氏乃为势所迫才出仕于孙吴?”

陆仁点了点头:“没错,是为势所迫。只不过到陆伯言带领族人归依孙吴时,小霸王孙策已遇刺身亡。孙权乃承继父兄之业,但并无父兄之勇,以武力其实弹压不住旧日的那些大族豪族,所以他就改用了怀柔之策,对有官途之意的大姓豪族予以厚待,以示其与父兄的不同之处。

“想我陆氏虽有凋零之态,但毕竟是吴之四姓之一,兼之与孙氏又本有旧仇,彼尚能安抚纳用,那对江东其他的大姓豪姓又意味着什么?若非如此,以伯言的无名之身,更兼年齿尚幼,又怎么会那么容易就得到官职去治乡理县?”

说到这里陆仁顿了顿,整理了一下说辞之后才接着道:“但世事便是如此,两、三代人的积怨宿仇又哪里是那么容易就化解的?就算我陆氏已不愿再追讨旧仇,孙氏也会小小心心的防着我们陆氏。

而在现在的陆氏当中,声望最高、才名最盛的人是我,而且对世人而言,我身怀堪比萧何的富国之干。如果孙氏不能把我控制在他们的掌中,万一我做出点什么事,那对孙氏而言我陆氏就是一个天大的威胁。所以说孙权对我的招纳,与其说是想用我到不如说是想控制住我,然后让我陆氏难有重振之日,一但情形不对,他为主君我为幕臣,要除掉我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徐庶点头。其实徐庶之前也向陆仁分析过这里面的轻重关系,现在无非就是想看看陆仁自己是不是清楚这方面的事。如果陆仁要是自己都不清不楚的,徐庶可就得考虑一下如何提醒陆仁。

再看陆仁又接着道:“我虽然是陆氏旁支,但又怎会不想重振宗族?故此陆伯言的那一支虽已归依孙吴,我这里的这一支旁枝却万万不能也一并归依孙吴,否则整个陆氏宗族都在尽孙吴的掌中,一但有变我陆氏灭族矣……哎,好歹我也在许都的天子脚下混了六、七年的官场,所以这里面的事我是看得相当清楚的。元直,我说的这些你都能够理解吧?”

徐庶点头道:“庶明白。一人亡故事小,宗族尽灭事大。一但宗族有失,兄长又如何去面对族中的列祖列宗?”

还是那句庆,汉时的古人们对宗族存亡的看重不是现代人所能理解的。

话到这里陆仁知道已经说得够了,也就不再罗嗦太多,反正只要让徐庶这几号人知道自己是个“重义守孝”的人就行了。古人讲究的是“百行孝为先”,而自己这是在为“宗族的振兴”而努力,那对徐庶这些人来说就有着“孝”的德行而值得信赖……所以陆仁现在也会自叹一声自己变得越来越阴险了,因为现在他还在对徐庶他们玩着这些小心眼。

不过话又说回来,陆仁这也是真的没办法。你如果不让别人觉得你是个值得信赖的人,那真正有才有德的人鬼才会跟着你!真以为拿钱砸出去就有好的人才来啊?只为了钱而呆在你身边的人,多半也不是什么好鸟!更何况陆仁现在可是准备去玩一个很过份的贱招,这态要是没有表好,信不信身边的这几号人立马就会甩袖而去?

闭目沉思了许久,陆仁这才睁开眼来向徐庶问道:“元直,相应的人手都准备好了没有。”

徐庶摇摇头:“兄长你也太急了吧?昨天晚上才定下计策,到现在才几个时辰?这档子事,办事的人要是没挑好,只会坏了兄长的事而已。反正兄长欲行之计也不是三天两天都能成事,兄长又何必急于一时?”

陆仁点头:“也是,是我自己太心急了。不过元直,你看我现在这样以孙尚香为引子去求见周瑜,不会有什么突兀之处吧?我的意思是说,这看上去是不是很自然而然?”

徐庶闭着眼睛想了好一会儿,点头道:“很自然,至少我看不出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陆仁一拍大腿,笑道:“好吧,我们分头准备。你那边我就不多说了,我信得过你们,到是我这里还得给周公瑾准备点合适的礼物……呃,还得去和蔡琰她们说清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