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铁血贞观 >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上柱国贤王承乾,

铁血贞观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上柱国贤王承乾,

作者:半纸文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执失思力的到来没有对朝堂带来一丝涟漪,满朝堂没有将执失思力当成个东西,众人劝李二退守洛阳或者是紧守长安不过都是针对突厥的意见,然而执失思力好死不死的来了一个弃城投降,朝堂上的诸位大臣表示~不能惯颉利这个臭毛病。

执失思力很无奈的认错了,态度谦卑,言语恭敬,再也不敢跟李二讨论谁家的兵比较厉害整个严肃的问题,李二觉得执失思力已经被自己的的诚意打动,热情的邀请执失思力去门下省做客,至于做到什么时候李二没说,毕竟这种事情也说不准,万一长安城破了呢?到时候没准两个相见恨晚的人会同生共死也说不定。

汉人总是守信的,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是没斩了他,但是这样下去被斩好像只是时间问题,用幽怨的仿佛弃妇一般的眼神看着高高在上的李二,执失思力心里却是将颉利跟李二两人全家女性都问候了一遍。

作为司徒的萧瑀今日没怎么说话,他一直在观察李二的脸色,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朝臣说退守洛阳,他眉头紧皱似乎是有些不开心,别人说出门迎战,紧锁的眉头似是有些松动,想到这里,萧瑀未然一叹,听着朝中纷扰,正要说话,就听外面传来一阵阵急促的奏报声。

“报~报~”

是红翎使,悲伤插着三根红色小旗的红翎使急速窜到殿前,解下背在身后的竹筒,大声奏报。

“启奏陛下,燕王造反,如今已经站了幽州,直奔长安而来。”

李二双眼盯着那封军报,眼角不断的抽动,看来有必要去宗圣宫问一下袁天罡,自己是不是登基的时辰有些不对,或者说自己跟这个皇位有点八字不和?还是坐下的椅子跟自己属性相克?怎么什么倒霉事都往一起赶。

正在李二纠结着要不要换龙椅的时候,萧瑀却是毅然决然的站了出来,双手紧握勿板,目不斜视的朝着李二,恭恭敬敬的施礼道:“老臣~有事启奏。”

李二只是微微诧异,萧瑀在朝堂基本上是摆设大过实际作用的,今日这个万年不倒翁出来说正事他还是满诧异的,君臣相视一眼见着萧瑀目光坚定,李二勉强笑了笑道。

“萧司空可是有何退敌之策?”

退敌之策?萧瑀无奈的摇了摇头,李二见此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毕竟人家十几万兵将就驻扎在长安城外,城中算上内卫也不过是五万多人,况且城墙年久失修、破损、塌方的就像是野村中废弃的土墙,守,怕是受不住的。

萧瑀见着李二失望,亦是脸色有些愧疚,忠臣的脸皮都很薄,他们总是认为,为人臣而不谋之,是为不忠,尽管萧瑀不是不想谋,而是实在不能谋。

“陛下即已确定要与长安城共存,老臣,倒是有一言不得不说。”

对于萧瑀的为人,李二还是信赖的,点了点头示意萧瑀说下去。

“陛下,该立太子了,并且太子必须即刻前往洛阳,如此才能民心安定!”

该立太子了,萧瑀的这句话不止让李二眉头紧锁,亦是让满朝大臣都是一阵失语,立太子可不是说有后就能立的,他牵扯的事情太多,比如朝臣的战队,比如世家的支持,比如李二到底心仪那个儿子,再比如是不是有必要。

太子是国储,就是国家的储君,在太平时期一个帝王会活多久没人知道,但是众人相信,李二春秋鼎盛,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只要是自己不作死,那么他应该会活很久,所以这件事情没人提,但是现在是什么情况?大敌在侧,长安城可以算得上是危在旦夕,此生死存亡之际,立太子也就成了必然,纵使萧瑀不提,也会有别的大臣提,这无关对李二忠心与否。

“臣等~请立太子!”

“臣等~请立太子!”

李二看着朝堂上的一干人,亦是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心里已然有了想法,但依旧一字一顿的说到:“何人可为太子?”

众人亦是同样看着李二,这个话题比较敏感,或者说对于李二来说比较敏感,李二的皇位怎么来的众人都知道,所以他最终会立长还是立闲不好揣测,但几个皇子年纪幼小,李承乾八岁,李泰七岁,李恪~李恪就不说了,没人会将李恪当做太子的候选。

所幸众人没有纠结,李二所问不过是试试众人的态度,长孙无忌上前一步,朗声道。

“臣请立贤王承乾为太子,贤王每多聪慧,懂事纯孝之明早已有之,太子之位贤王,当之无愧。”

长孙无忌的态度很明显,自家妹妹的长子必须是太子,这点毋庸置疑,也不允许反驳,李二满意的点点头,尽管李承乾有些事情做的不是很妥帖,但作为一个继承人,他无疑是合格的。

“贤王性子暴虐!曾有诸般劣迹,不易封太子,魏王泰聪颖过人,好学纯,臣请立魏王李泰为太子。”

说话的正是中书令岑文本,只见众人诧异的看了岑文本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讥讽,不清状况,不明事理,如此蠢材竟然敢争皇储,到真是个不知死活的。

没有人理会岑文本的说法,或者说没有人在意跟自己利益无关的人,李承乾多好,有时送银子有时送技术的,有钱大家赚,有名一起出,孩子聪明懂事,嗯~就是他了。

坚持李承乾做太子的人占到了七八成,除了岑文本,其余的都是不说话的,这让坐在主位上的李二亦是面露喜色,自家儿子却是成了别人家的典范,看样子自己的教育还是很成功的,不过再看看手里的那封奏报,李二刚露出的几分笑脸却是又拉了下来。

何止无耻,简直~无耻!

封一字并肩王,允幽州自治,允幽州募兵之权,另外还要八十万石粮草,当然条件还不止这一点,罗艺是个小心眼,当然不会打没有把握的战争,最后一条赫然写的是,他要一个人质,当然必须是李二的亲生儿子,嫡长子当然是最好的。

在诸位大臣激烈的反抗声中,岑文本终于退败,面对着面红耳赤的大臣们,他似乎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胖胖的李泰没人支持,反而是那个阴险狡诈,不知廉耻的李承乾支持者甚多,人到底都怎么了?难道连最起码的明辨是非的能力都失去了么?岑文本很失望~

晋级太子的仪式很草率,甚至连最起码的典礼都没有,只是给他换了身衣服,摇身一变,李承乾便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大人。

“中书省:

储贰之重,式固宗祧,一有元良,以贞万国。太尉尚书令,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蒲州都督,领十二卫大将军,中书令,上柱国贤王承乾,器质冲远,风猷昭茂,宏图夙著,美业日隆。孝惟德本,周於百行,仁为重任,以安万物。王迹初基,经营缔构,戡翦多难,征讨不庭,嘉谋特举,长算必克。敷政大邦,宣风区奥,功高四履,道冠二南,任总机衡,庶绩惟允。职兼内外,彝章载叙,遐迩属意,朝野具瞻,宜乘鼎业,允膺守器。可立为皇太子。所司具礼,以时册命。”

一封圣旨的悄然降临让李承乾有些诧异,看着那封圣旨,李承乾只能是无语接过,将圣旨递给边上的母亲,轻声说到:“阿娘~是不是我要去洛阳了。”

*****************

从下午开始,天色就有些阴沉,到了晚上却是已经朦朦胧胧的下去了雨,一阵阵的狂风吹过带着外面的树木不断摇晃,好似风在大些就能将树干撇断一般,这场雨来的不可谓不及时,正是田里麦子灌浆的时候,多下些雨今年的收成也会多些。

看着外面的大雨,长孙有些不开心,死死的抱着李承乾坐在床榻上,任别人怎么劝都不撒手,李承乾也是第一次见着长孙如此天可爱的样子,不知道是舍不得自己,还是她真的以为这是生离死别了。

“阿娘~天气好热的。”

长孙不说话,反而是抱着李承乾的手越发的紧了紧,好像一撒手他就要飞了一般。

“阿娘~不过是去洛阳而已,而且还是您跟我一起,若是放心不下,儿臣所幸就不去了,换青雀去成不?”

长孙不说话,只是哀求的看着一边的李二,眼中第一次对着自己的爱人露出了渴求的目光。

“为什么非得是承乾?”

李二的手拿着瓷杯,看着里面琥珀色的茶水不断的反转,只是苦笑一声,看着李承乾说到:“你怕么?”

怕?怕什么?去洛阳有什么好怕的?看着李承乾懵懂的样子,李二从怀里抽出一封奏章,放在李承乾的手里,说到:“既然不怕,,替爹爹多争取一些时间,不用多,只需要五天。”

听到这里长孙抱着李承乾的手越发的紧了,房间之中似乎变的震落可闻,李二只是轻皱了一下眉头说到:“若是你不想去,为父也不逼你,收拾收拾,就去洛阳吧,沿途照料好自己,莫要调皮。”

李承乾眨了眨眼,看着李二说到:“你有把握?”

李二摇了摇头:“不是很大。”

“也就是有喽?”

父子俩相视而笑。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