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铁血贞观 > 第四十四章:对簿公堂

铁血贞观 第四十四章:对簿公堂

作者:半纸文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28: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春日清晨的长安城别有一番趣味,薄雾轻起,朦朦胧间可以看见各个坊市高达的坊牌被轰隆隆的打开,而后牛车由各个坊市的房门出发,准备将夜香运往城外。

这个时候长安城仿佛是从沉睡中睡醒了一般,一消夜晚的沉闷,变得炽烈,而又嘈杂。

一个汉子虚弱的趴在站马上,他从来没有那一刻觉得时间如此的漫长,短短的几个时辰,就像是经历了一辈子,背后的伤口依旧在隐隐作痛,嘴里干的厉害,轻轻的抿了一口空气中的雾水,好像是这样的动作可以让自己干裂的嘴唇温润一些。

“轰隆隆~”长安城高大的南门发出一阵阵巨大的呻吟声,就像是久未睡醒的巨兽的咆哮,更像雨日天空中传来的闷雷声,震撼!

开城的兵丁愣愣的看着伏在马上的汉子,看着那汉子露出一丝丝的效益,不知怎的,竟然觉得有些怪异,对,就是怪异,他不知道这个汉子在外面呆了多长时间,但是看这汉子湿润的头发就不难猜出,定然是在丑时之前就已经等在这里了,因为露水丑时以后,才会凝结的。

汉子嘴角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然后虚弱的看着自己身前的兵卒说道:“见大人,我要~”

一句话还未说完,就已经歪头昏了过去。

“救人!”

守门的士卒并未迟疑。经过了期初的惊讶之后瞬间反应过来,看着汉子后背的那条一尺长的伤口,士卒们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伤口就像是一条巨大的裂痕,皮肉以一种诡异的方式想歪翻卷着,若是仔细翻看,还能看见伤口里面的白色骨骼,还有淡青色的已经跟伤口长在一起的血管。

长安县的后堂里,长安县李素看着趴床上依旧昏迷的士卒心里直打鼓,思索了一阵就已经确定了这事一场栽赃,他是秦王府的人,自然之道李承乾的为人,若是李承乾真的想弄死杨莲亭,他不会用这么愚蠢的方式,但是事情到了这种地步,人证物证具在,怕是李承乾浑身长满了嘴也是说不清楚的。

朝着亲信仆役招了招手,李素在仆役的耳边耳语了几句,看着仆役远去的身影,李素暗叹了口气,自己能做的怕是也就这么多了。

※※※

清晨的阳光带着一丝丝的寒冷照在李承乾的身上,让这李承乾的身体感觉温暖的同时,有感受到了清晨丝丝的凉气。

李承乾现在头上脸上全都是汗水,汗水顺着发髻流到脸颊,从脸颊流到下颚,又从下颚凝结成一滴滴浑浊的汗水,滴在地上,不多时,就阴湿了脚下的一小片土地。

“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货结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母之从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何意也?”王子期坐在一边手里拿着一卷书,一边读一边朝着李承乾发问。

李承乾手上提着两个沙包,正在摆出一副骑马蹲裆的姿势,两个沙包足有人头大小,此时李承乾正在咬牙切齿的坚持着,听见王子期发问,想要说话,但是刚一开口,伸直的手臂突然轻轻摆动了一下。

“啪”一声脆响从李承乾的背上传来,只见一个少女手中持这一根藤条,李承乾的胳膊稍微一动,王子处的藤条就迅速的打在了李承乾的后背,忍这背后的痛楚,李承乾重新将沙包提起,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所谓“内”就是采纳意见;所谓“揵”就是进南计策。想要说服他人,务必要先悄悄地揣测;度量、策划事情,务必要循沿顺畅的途径。暗中分析是可是否,透彻辨明所得所失,以便影响君主的赣。”

王子期点了点头说道:“书,不光要看,更要理解,若是读书读到了深处就要学会反驳,反驳书中的意思,反驳贤人错误的观点,而且予以纠正。你可知道我是什么意思?”

李承乾咬牙切齿的用了几分力气将沙包抓稳,而后对着王子期说道“尽信书不如无书,”

王子期闻言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正是此理,读书就是读道理,晓大义,这只是认知的过程,不是最终的目的,读书最终的目的就是形成自己主观的思想还有认知,只有那样,读书才算是读书,一味的读跟理解只是让自己不断地重复着先人的过程,那样就不会有进步。”

王子期说完,将书放下对着李承乾说道:“今日就到这里,明日再来。”

李承乾放下沙包,朝着师傅躬身一礼,而后嘿嘿一笑说道:“多谢师傅教会,徒儿谨记在心。”

看着两人走的远了,李承乾松了一口气,活动了一下酸痛的身体,朝着自己的小院子走去。

正在此时,长孙疾步朝着李承乾这边走了过来,看着李承乾优哉游哉的样子,长孙深深叹了一口气,他也不相信自家儿子会做出这种事情。

“阿娘怎么了?”李承乾正在用树枝净口,看着长孙心不在焉的样子疑惑的问道。

长孙盯着自家儿子看了一阵,然后轻轻说道:“刚才长安县来人,说是杨莲亭的囚车被劫了,杨莲亭连同四名押送的差役全部被杀。”

李承乾皱了皱眉说道:“杨莲亭是谁?”

话音刚落,不待长孙提醒,李承乾恍然大悟道:“原是齐王府的管家吧,不是发配琼州了么?”

“就是在琼州路上出的事,还没出长安地界呢,就被人灭了口,只剩下一个士卒未死,如今人正在长安县呢,此事我已经差人去告诉你父亲了。”

长孙的眼神一直在盯着李承乾的眼睛,他的每一个眼神与动作都逃不过自己的眼睛,虽然心里知道这事情定然不是他做的,但是他始终不太放心,毕竟这个孩子太聪明了,聪明的让她有些不放心。

李承乾前前后后思索了一阵子,然后恍然大悟道:“哈~还没想到这事情会发展到如此地步,究竟是谁在背后阴我,不过这手段用的也是有些上不得台面吧。”

长孙叹了一口气,自己孩子终究还是稚嫩了些。

“杨莲亭死不死的不打紧,重要的是那几个士卒还有一个校尉,而且

为娘怕这件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李承乾轻轻的皱了皱眉,就算是武侯死了,他们怎么会认准人就是自己派人杀得?这事情会不会太简单了?

“阿娘说那人就在长安县,而且长安县又差人过来告诉了?”

看着李承乾的目光,长孙仿佛想到了什么,脸色大变之下刚要出门,就被李承乾拉住了:“阿娘,此时过去怕是已经晚了,呵呵,好一招引蛇出洞啊。”

长安县后衙。

李素坐在椅子上看着边上的县丞,两人心里满是疑惑,只听李素叹了口气说道。

“若这事栽赃陷害,做的也是太明显了一点,但若真是贤王做的~“

李素话音刚落,就听见边上的县丞说道:“贤王此人虽然聪明,但是并非是那种记仇之人,匡且只是一个七岁的孩子,哪有那么许多龌龊,依我看,此时并非是那么简单。”

李素细细的思索了一阵子,越想事情越不对,正待说话,就听见边上的县丞有说道:“现在唯一的线索就在那个尤成身上,此事等着尤成行了,就一目了然了。”

“尤成?”李素喃喃念叨着这个名字,越念叨语速越快,不多时眼睛一怔看着县丞说道:“若是尤成死,那么这件事情就死无对证了!”

县丞也是一愣而后看着李素问道:“大人可是差人去王府送信了!?那人回来没有?”

李素大惊,朝着外面大喊道:“来人,叫人随我去后衙保护尤成。”

一个穿着不良人(所谓“不良人唐代时官府掌管侦缉逮捕任务的官吏的职务称谓。)服饰的人看着那件有衙役保护的房子嘴角露出一丝阴冷与决绝,坚定了一下眼神,快步朝着那间屋子走去。

“李县有令,命我前来看看里面的人。”

两个衙役不疑有他,朝着那人微微一躬身,转身就打开了房门,身形一让就走了进去。

就在那人进了屋子之后,李素带着人才刚刚赶到,李素大惊之下朝着两人喊道:“莫要让贼人靠近尤成!”

但是此时已经晚了,两个衙役刚刚进门,就看见尤成已经被那不良人一刀两断。

那不良人看着两人进屋,嘴角泛出一丝惨笑,看着已经身首异处的尤成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如此便好。”

说着横刀一提就抹向了自己的脖颈。

说是迟那时快,李素刚刚进屋,就看见不良人想抹脖子,手中不知道何时多了一柄长刀用力一甩,长刀带着呼呼风声,朝着不良人的肩膀就扎了过去,力道之大,瞬间投过了不良人的肩膀,不良人手里的刀,叮的一声掉在了地上,看到这一幕,李素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对着众人说道:“拿下此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