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六朝传道 > 第二百六十四章 雕像

我在六朝传道 第二百六十四章 雕像

作者:日日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4 20:32:34 来源:小说旗

岳飞语出惊人,他素来是个稳妥的人,所以宗泽没有等闲视之。

他快步向前,在营中把岳飞带到大帐,压低了声音问道:“鹏举,你有何妙计?”

“贼人所依仗,不过是清溪洞,那地方是绵延千里的密林,山中多有悬崖峭壁,足足有百十丈,沟壑纵横,洞穴遍布,若是强攻,非得是三军用命的时候。如今朝廷不拨钱粮,不增援兵,营中怨声载道。”

“这样的事,须瞒不过明教贼人,他们在江南道有很多的细作,定会将此事原原本本传到清溪洞。”

“我们正好利用此事,挑出一群心腹兵马,混杂着一些真相投降的,故意让他们到清溪洞诈降。方腊此人,广收门徒,从来不问出身。他定然欣然接受,我们正好乘这个时机,到汴梁想办法上达天听,要来辎重。等待时机成熟,我们里应外合,将贼人一网打尽!”

宗泽听罢,还没说话,一旁的韩世忠抢先道:“此计可行,我愿前往!”

韩世忠平日里,就骂骂咧咧,没被宗泽发现之前,就曾经几次因为对朝廷和上官出言不逊被罚。

幸亏他能打,军中武将留着他,替自己赚取军功,不然早就被斩了祭旗了。

宗泽叹了口气,说道:“只好如此了。”

他心中暗道,岳飞还是太年轻了,他天真的以为,陛下是圣明的,奸臣太多蒙蔽了圣听而已。只要见到皇帝,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等他真的见到皇帝,他就懂了...

宗泽在汴梁做过官,对这些事门清,说句大逆不道的实话:当今圣上...实在不是什么圣明天子。

不过诈降之事,确实是个好计策,充分考虑到了清溪洞的地形,还有方腊的性格。

其他的事,就让岳飞去汴梁去,了解一下大家效忠的这个王朝的真是面目吧...

“鹏举,你挑选人,陆续进到山中诈降。记住,不要一次去太多,要造成半真半假的效果。”

在大宋,当兵是不光彩的,所以很多士兵都是招安的山贼土匪或者刺配的罪犯。

这些人本来就是仇恨朝廷官府的,更何况在这里辛辛苦苦打仗,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还要饿着肚子。

营中真想投降的,也有很多,这些人混进去之后,或许会出卖宋军的一些情报,但是更能掩护诈降的将士。

岳飞点了点头,心中想道:上次承蒙正经道长,送给自己诸葛武侯的阵法注解,虽然只看了十天,但是受益匪浅,这次去汴梁,当亲自上门道谢才好。

---

正经门,李渔看着三个文士,脸上笑呵呵的。

“哪一位是神算子?”

“小人便是。”一个文士向前一步,李渔仔细一看,他额头极高,身子有些瘦削,但是十分精壮。

高额尖峰智虑精,先明何处可屯兵。湖南秀气生豪杰,神算人称蒋敬名。

“你可愿意加入我正经门?”

“求之不得。”

李渔笑道:“如今正好有一个要紧的事,需要人去办,若是你做的好了,我便收你如正经门中修炼。”

蒋敬大喜,纳头就拜。

其他两个圣手书生萧让和玉臂匠金大坚眼中也都带着一丝希望。

大家一起来到,他能经,自己难道也有机会?

李渔在他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蒋敬连连点头,没想到这件事如此容易,他还以为是什么难事呢。

李渔又问道:“谁是萧让?”

底下有一个人上前一步,学着道士们的模样,微微一拜,“小人便是。”

李渔站起身来,走到堂前,说道:“萧先生,我有一副字,是从一个神秘的地方拓来的,还想请先生教我。”

萧让见猎心喜,问道:“拓片何在?”

“来人呐,拿我的拓片来。”

在他身后,潘金莲客串了一把小丫鬟,从他的内室拿出那张被他藏起来的拓片。

上面已经有些旧了,李渔自己时常研究,毕竟这些字和五行令在一起,李渔希望是五行令的使用说明书。

虽然五行令在自己手上,也有不俗的效果,然是显然它还隐藏着更大的潜能。

单凭自己发现的这点功效,恐怕不足以让方腊退避三舍,收兵集中明教所有力量来寻找。

“都来,一起看看。”

金大坚和蒋敬,互相看了一眼,也凑了上来。

萧让展开拓片,啧啧称奇,不住地摇头、点头、

“怎么样?”李渔紧张地问道。

“此乃安息文字,据我所知,那西域安息帝国,早就覆灭了。”

“说的是什么?”

“许是教义经文一类,小人试着为掌教译出。”

萧让拿着拓片,摇头道:“若有明使,出兴於世,教化众生,令脱诸苦,破怨敌国,安置宝座,平断善恶,是为明王,三界独尊,包络万象。”

李渔大失所望,原来枯井中的人,临时时候,还等着明王出世。

他收起拓片,说道:“先生果然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可愿意在我门中学道?”

“若蒙收留,不甚荣幸之极。”

萧让也不掩饰,大家都想进正经门。

李渔笑道:“那这位一定就是金大坚先生了?”

“正是。”

“请先生来此,是为了将此间的铭文、碑刻,全部重新雕刻。”李渔笑道:“可能先生也知道,此地原本属于大相国寺,但是他们图谋篡位,已经被赶出汴梁。如今我门中,还有很多佛家碑文,实在不合时宜。”

金大坚抱拳道:“此事容易,敢不从命。”

李渔笑道:“那就好,你好好看看我。”

金大坚愣了一下,抬头看向李渔,是一个还算周正的年轻道士。

他干笑一声,“掌教真是年少有为,驻颜有术。”

李渔摇头道:“不是说这个,我的意思是,请先生以我的模样,依托此山,雕刻一个百丈高的雕像,作为正经门开山始祖,不可没有雕像让后人瞻仰。”

金大坚心中惊叹,百丈高那可是个大工程,只怕会成为汴梁的一景。

能够与之一比的,或许只有乐山大佛了。

“若是先生不弃,也可以加入我们正经门,慢慢雕刻就是。修道路漫漫,常让人有逝者如斯,沧海桑田之感觉,先生正好可以此为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