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仙侠玄幻 > 我在六朝传道 > 第三百四十三章 阴体

我在六朝传道 第三百四十三章 阴体

作者:日日生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4 20:32:34 来源:小说旗

西军的大胜,引起了唐人的注意,他们不再咄咄逼人,而是派人到横山一带,摸清楚西军的实力。

引起一场战争,尤其是唐宋两个大国,绝不只是关乎两个国家,而是震动六朝。

万一不能快刀斩乱麻,陷入泥潭,将会引来其他势力的干预。

长安,太极殿。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心情十分不错。

自从提议修建大明宫给他爹李渊住,朝堂上和民间的风言风语一时减少了大半,别以为官员和百姓说什么皇帝听不见,皇室养了那么多鹰犬,可不是用来做侍卫的。

在殿中,坐在椅子上的虞世南,看李世民十分顺眼。

自从去了一次汴梁,他觉得自家皇帝就是明君典范,真奇怪自己以前为啥老是看他不顺眼,总想着给陛下挑毛病。

“大宋皇帝赵佶,望之不似人君,宰相蔡京之流,更非贤臣。窃以为,大宋内乱之日,为时不远矣。我朝不宜在此时出兵,一旦出兵,宋人或能抛去内斗之心,转而同仇敌忾,于我不利。”

李世民沉吟道:“朕素问大宋君臣,软弱无能,常以‘岁币’求安宁。朕近来为太上皇修筑大明宫,国库有些紧俏,可否威逼宋人,解我燃眉之急?”

虞世南点头道:“这个不难!”

李世民大喜,他最近手头不宽裕,甚至有过偷工减料的想法。

但是一旦被人发现,估计又要口诛笔伐了。

虽然李世民是个很爱惜民力和财政的皇帝,但是原本时空中,他为了给自己的亲爹修大明宫,也是真拿出了不少的预算。

大明宫的选址,也很考究,北靠皇家禁苑、渭水之滨,南接长安城北郭,西接宫城的东北隅。

一条象征龙脉的山原自长安西南部的樊川北走,横亘六十里,到了这里,恰为“龙首”,因地势高亢,人称龙首原。

如此庞大的宫殿群,当然要花不少钱,李世民上台以后,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

西五洞反叛的獠族,要花钱;

凤翔郡大旱,赈济灾民,安置百姓,需要花钱;

利州都督李孝常、右武卫将军刘德裕谋反,要花钱;

兴修水利,铺桥架路,繁荣商道,要花钱

......

修建这样一个宫殿,显然与他的行政方针不和,若是大宋愿意当这个冤大头,那可太好了。

可惜没有把李渔抓来,听说他三天,就为宋帝建造了一个大宋最好的园林。

那园林飞檐拱斗,极尽奢华,正好符合自己的要求。关键是他不需要钱啊,也不需要浪费民力,李世民虽然是世家公子哥出身,但是做了皇帝之后,还是蛮节俭的。

他心中暗暗盘算,要是李渔被抓来长安,自己给他三十天都可以,只要他快速建起一座大明宫来。

哪怕要把旧账一笔勾销,都是划得来的买卖,李世民虽然崇佛,但是他崇佛是为了政治考量,而不是他的本意。

所以他对李渔,没有多大的恨意,之所以非要抓他,不过是给长安佛门一个交代罢了。

不然李渔若是真的触及到这位大唐皇帝的逆鳞,他是不可能过得这么舒服的。

大唐的国力,不是说笑的,皇宫内不知道多少‘鹰犬’,真放出来找李渔的麻烦,十个正经门也不够看。

“一事不烦二主,爱卿勿辞辛苦,再去汴梁走一遭,这一次只要讨来岁币八十万贯,绢一百万匹,就算成功。”

虞世南心中一笑,显然陛下不是心血来潮,他是做过功课的。

大宋给契丹的岁币,就是这个数目多一点,应该是在大宋君臣能接受的范围内。

能把数目计算到这么准确,脱口而出,看来自家皇帝,惦记大宋的国库,不是一天两天了。

“臣遵旨。”

---

又是一年,汴梁城中到处张灯结彩,庆贺新禧。

李渔看着冷清的山门,觉得有些不是滋味。

正经门中,很多人就在西军中任职了,反正也不耽误他们修炼。

还有一些去了杨志那里,参与到围堵方腊,毕竟这是本门的生死大敌。

李渔最怕的,好像就是明教,因为他们和自己一样,神出鬼没,而且手段诡异且高强。

到现在为止,把李渔逼得最狼狈,离死亡最近的,就是方腊亲自出手,在古寺和李渔打斗,逼得他只能装死土遁。

佛门李渔不怕,他们已经开始内乱,估计没空对付自己。

至于南疆,李渔更是不怕,虽然看起来他们纸面实力最大,但是南疆那么大,本身就是各种部落独立,不似明教一般令行禁止有效率。

二来自己取了琼英的元红,万毒不侵,百蛊辟易,已经是免疫了巫神殿大部分的攻击手段。

后山的竹林内,李渔盘膝坐在树下,如往常一样,加固自己布下的诸多阵法。

一丝淡淡的清气,在他头顶萦绕,从他的指尖时不时点出一条光线。

李渔现在不是很担心自己,他更在乎门中弟子的安危,用巫力淬体之后,李渔的身体也成为了他的一大隐藏大招。

但是正经门中,精锐尽出,吕玲绮不在;杨志不在;李俊不在;史进不在...

能打的基本都不在,剩下一些黄信、萧让、金大坚之流...

他手掌一翻,蟠龙拐杖出现在他的手心,李渔把这根南极仙翁的拐杖,插到身下的土地中。

既然他没有来找,那就是两种可能,一来南极仙翁贵人多忘事,不记得自己这根蟠龙拐杖了;

二就是他有所忌惮,不敢来人间造次。

无论是哪一种,李渔都不再顾忌,他伸手一拍,掌心的光晕落在蟠龙拐杖露在土外的上方。

这根拐杖,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慢慢消散,化为无边的木灵,注入到正经门的大阵中。

南极仙翁,采天地木灵之力,凝聚而成的拐杖,再次化为它的本源,回归这片大地。

然后李渔拿出炎晶,取出一滴龙血,滴入到光盾上。

龙族蛮横的力量,在阵中激荡,很快散布到大阵内。

正经门的弟子都好奇地抬头,觉得今天的天空有些怪怪的。此刻这些弟子还不知道,从今天起,他们将时不时能听到一声龙吟。

李渔满意地站起身来,看着自己的成果,心中不无得意。

就算是有人要来对付正经门,门中弟子也有了防御之法,这一套连环阵法运用得当,可以抵过几十个高手。

他刚想要吹嘘一番,环顾四周,竟然没有一个人,不禁有些失望。

“好阵法。”

竹林中走出一个道士,一边走一边笑道。

“宫主,你怎么来了?”李渔笑着问道。

刚才林灵素走到了自己跟前,他才发觉,看来老林的实力,还是高出自己太多了。

刚刚有些自得自满的李渔,马上就被现实无情地打了一棍,让他稍加清醒了一点。

这个世界强者太多了,自己还不算什么。

李渔心中比较的时候,林灵素正在眺望山下,仅仅一个正经门,竟然有十八个大阵,三十六个小阵...

五行之力用来方便,就是任性。

他轻咳一声,说道:“上次你问我阴体之事,如今有了些眉目。”

“哦?”李渔一下兴奋起来,甚至有些脸红,“何解?”

“我的一个老友,前来拜年,谈话时候偶尔说起,他说自己曾在华山听纯阳祖师讲道,中间说到他有解决之法。”

“灵宝真人吕洞宾?”

林灵素点了点头。

李渔叹了口气,说道:“他是陆地神仙,飘忽不定,我去哪里找他。而且就算是找到了,人家也未必教我啊。”

“反正我就知道这么多,剩下的就要看你自己了。”

林灵素难得八卦了一会,咳嗦一声,说道:“你...你真的不怕周瑜和孙权么?”

“关他们什么事?”

“你...这个...毕竟是人家的妾室和皇嫂。”

李渔挠了挠头,说道:“他们都是干大事的人,应该不会跟我计较这些儿女情长的小事吧?”

林灵素呵呵一笑,说道:“当年孙策下江东,攻破庐江,强掳乔家二女。外人皆以为他们是祸于姐妹的美貌,不过也有传闻,说是乔家有一个大秘密,关乎整个江东。”

李渔脸色难看起来。

林灵素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总之,你...多加小心吧。”

“没事。”

李渔嘴硬道:“大不了跟他们拼了。”

周瑜和孙权没什么好怕的,东吴自己得罪严实了,大不了以后绕道走,他们还敢来汴梁砍我?

他们不敢吧?

他们应该不敢...

林灵素见李渔脸色阴晴不定,一看就知道自己把孩子吓到了,笑着问道:“你还要去找纯阳真人么?”

“找,我怕什么。”

“是条汉子!”

李渔呵呵一笑,说道:“有宫主保护我,你我联手,东吴小儿没什么好怕的。”

“这怎么还有我的事?”林灵素摆手道:“东吴周公瑾,是六朝排的上字号的人物,位高权重,麾下何止几十万大军。曾在赤壁一战扬威,贫道只是一个给陛下炼丹的道士,实在是有心无力。”

李渔打了个哈哈,不再继续聊这件事,他怕把自己吓得,真有机会面对大小乔时候,硬不起来了。

正当他思维无限发散之际,林灵素打量了一圈,说道:“你这正经门,不是很热闹么,怎么今年这么冷清,我刚来时候,还以为到了元妙山。”

李渔叹了口气,说道:“大家都有事,各忙各的。我也要准备准备,去找吕祖聊聊天了。”

林灵素看了一眼李渔,这个人真的是无可救药了,贪财贪宝贪色,似乎每一样都比他的小命金贵。

不过仔细一想,他虽然贪得无厌,但是还真没有什么命在旦夕的危急时刻,每一次都是刀尖起舞,火中取栗,还能全身而退。

“吕祖虽然常在人间济世度人,上到达官贵人,下到乞丐娼妓,都有受过他点化的。但是他其实是有洞府的,就在碧水丹山之间,号称九峰。”

“那我去守株待兔?”

林灵素笑道:“他十年倒有**年不在,你若是等的,便去试试运气。”

“那算了,我运气一直不怎么样。”李渔说道:“还有什么地方是他常去的?”

林灵素沉吟片刻,说道:“吕祖与扶摇子陈抟老祖相交甚笃,而陈抟老祖常年坐镇华山,等闲不会下山,你可以去那里看看,顺便拜访一下我们大宋道门的这位镇山石。”

“这个靠谱一点。”李渔笑道:“扶摇子也是老前辈了,修为应该也到了散仙之境了吧?”

林灵素点了点头,说道:“扶摇子有四**术,纵横天下,未尝一败,分别是:指玄图、先天图、先天图、无极图。”

李渔心中暗道,看来他修的是金丹和符篆,道家三大术占了两门,除了房中其他都臻至化境,难怪林灵素这么推崇,甚至把他当做大宋道门镇山石。

这种成名已久的老散仙,修为都是深不见底,动辄就能斩杀天仙。

“我该带点什么去?”

“什么意思?”

“俗话说,进庙提猪头,拜访扶摇子这样的老前辈,难道空着手去么?”

林灵素眉心一皱,斜视李渔,问道:“你去元妙山的时候,带了什么?”

李渔笑道:“宫主不要开玩笑了,那时候我穷的叮当响,除了命之外,什么都没有,哪来的宝物孝敬您老人家。”

林灵素哼笑了一声,说道:“什么都不用带,扶摇子最喜欢指点后辈了,你的成就如此之高,小小年纪,就有这般修为,他肯定想要见一见你。”

“真的假的?”李渔没有被这番话蒙蔽,满脸怀疑地问道。

“哈哈,就算是假的,只凭你太平道传人的身份,他也会见你的。”

“我不是太...”

话说到一半,李渔也说不出口了,准大良贤师不是太平道的传人?

太平清领书都学全了,就为了张老头一句不许自己拜师,自己就不是太平道的人了?

说实话,自己太平道的传人的身份,比张老头自己还要根正苗红。

再说自己不是太平道的,就显得矫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